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青荷道人

灌水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31 16: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29楼(踏雪) 的帖子

姐姐好偏心,给大家都送了,就是没有送给我,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31 19: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30楼(雪格格) 的帖子

宝贝乖。我立马给你买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00: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日去雪坛,无意之间翻到我的一些旧帖,颇是感慨。在纵横翻到我评李敖的一些话,李敖此人不得不说写杂文写史论还是蛮不错的,他的这些高度偌大个中国估计不会超出五十人。
但是李敖只能写这些,其他的散文小说诗歌自然就不行了。或许我如此说,很多读者会不满意。但李敖的小说这些无非是他写史论杂文的换脑,不过是他文论的方式替换表达。
如果仔细读他的其他文字,发觉就像是小若雾的名字,云收风散,南柯一梦哉。
当然,我们也要重视李敖的意义,他的写作应该说具备重大的意义,在我们没有感受到新鲜空气时,他的杂文史论让我们感受到不一般的表达。记得第一次旅台之前,我曾经与国内兄弟言及要看下台湾版的中国简史。无他,不过是从另一种角度去审视及衡构我们的文化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00: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爱玲先生一直是我尊敬的国人先辈,她的写作高度最近十余年我一直在周围的小圈子延伸评述,包括傅雷先生早年批评她的一些。
严格地说,民国三十六年以后,爱玲先生已没有三十六年之前的真正意义上的代表之作。她那会的文字除了回忆录一般的散文,几个若是中篇可以哀怨无双的却拉成长篇,哪怕我此时念及,亦是嗟叹不已。
她的旖丽中沧凉的叙述笔调,本身就是迷倒众多小资女性无数次的瑰宝,也是她应该用以驳诉傅雷先生最佳的方式。但说到平易朴实,她一生都没做好,比如对照记,是她极少用词的,可以说平实的如溪底的鹅卵石。但毕竟只是一种模仿的笔调,不是她从身心里迸发的。
其余如《色戒》,《五四遗事》也称得上佳构,但与《传奇》却是相距远了。《秧歌》或许不错一些,惜大陆未出版,上回九龙略过的好像是春秋出版,直版的行文于我虽然大体无碍,但一些虚词的印象却是有些恍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00: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兰成这个名字,最早亦是爱玲先生文章中读到。去年,我的几首薄作蒙台湾友人推荐而刊发,正好是兰成先生的女弟子有其评述。于我而言,汉奸之说其述远矣,而国内的历史自解放后就多不可考,一般真实性往往在诸多野史旧籍之下。记得某年春末,我的同乡著名诗人先发兄在论坛言及《今生今世》,故而拣卷去看。记得最后还是托了浙作执行主编海飞兄,辗转才购得之。
之前与小五谈到宿命论,其实阅读与书的相遇,何尝又不是宿命论呢。现在讲包装,讲炒作,有些销量很大传阅很广的书往往是盛名难副,比如读八零后一些,真的感觉这些我闭下眼都能写下几百万字的。但有两种途径比较可靠,一个是你喜欢的作家在他的书里谈到的,再一个就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推荐给你的。兰成的文字非常细腻,那节奏和调子,我们只有在山明水秀的江南水乡才能寻得到。他的表达和沈从文先生有些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实在不可不读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00: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从文先生的字读来已经较晚,记得是八十年代中后期在某大型文学刊物上读到。幸好是读来较晚,不然以我最初的语言功底去读他的字,自然是领略很少部分的风景。《边城》我有好几个版本陈放在书架上,十月出版社的那本时至今日都没有打开塑封。
《边城》若是有空的话,我还想再读几遍。但我希望是真正安静下来去细读两三遍,虽然这书细读一遍或许也就七八小时足矣。《边城》的语言很容易被误解成没什么技巧性,全文平实晓畅,就仿若在山巅看一朵轻莹饱满的云朵飞来。但往往是这种内敛下的涌动最易进入读者心间。我个人是不喜欢那种高浓纤露的语言华丽的包装去写作的。尤其是前段时间去诗歌报读到的诗歌,明明可以直抵的作品非要写成缠绕,很好的思想与架设全被缠绕给磨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0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一年了,不觉中晓梦的生日又至。九月第二熊猫——熊晓梦,月来亦是难得一逢了。前段时间送老父姆妈出国,再是旧伤复犯导致自己摔伤,前几日七伯大去,陡然间诸事飞来。上周仓促之间凑了两个油句,不过我估计晓梦肯定是读了稀里糊涂之。今日勉力搜刮,倒是凑了九行八十七字,晓梦凑合读吧。



瀑雨来时,你正晓坐窗檐之下
你最钟爱的独坐方式
极目远眺

入秋了。该说秋安
而现在是早晨
远山含黛,都在你的茗中

已经很久没有一起听歌了
此刻的安静像极了多年前的安静
回忆有尘寂之音,仿若你如约而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00: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薄暮时分,收到二兄的几本集子,少君兄的自选集及附加值,有顺兄的消夏。大抵翻了几页,文章其实大都熟悉,在二兄的博中大多数已拜读。尤记得将近十年前,在某二兄的作品研讨会其间,我提出文学作品的生命力,读者赏析的审美观,当代纯文学的向上格局,中西文学的横向比较与沟通,此刻想来,某些友人当时的神色都细忆了然。当代文学从知青文学改革文学到瞬间跨越抵达至一窝蜂的后现代写作,不得不说在九十年代初期,我们这些文学评论者及占有当代语言先手的写者,确实是起了一个半负面的导向。在诗坛,当代实力诗人这个群体从象征到现实的观念跨越,其实是阶梯性的。记得03年与几位兄弟提起汉语新口语诗歌这个概念,那会比较粗糙,没有纵向的衔接古典诗歌的渊源,没有从审美体系上从源头建立赏析的一家之言,亦是错漏之处。诗歌其实是一样很考究个人素养的技艺,这里我用到了技艺这个词,确实是如此。写一首上乘的作品,需要包含很多东西,天文、地理、历史、心理学等等知识。而之所以提到技艺,更多的是语言上的技艺。诗歌之所以与其他文学体裁不同的是,它篇幅甚小而立意甚大。现代诗歌目前之所以在传播上受到一些阻碍,我认为关键的是语境的运用。众所周知,日常语言是站立于一个极小的语言平台上操作的系统,这个系统的存在也就是从绝大部分反映了民众语言的接受信息与阅读吸收取向。散文与小说可以运用篇幅来弥补上述的一些不足之处,但诗歌不行。让诗歌写作立足于一个极小的立场写作,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件。从单方面的语境考虑,大雅与大俗的归一在汉语这个语境前提下,应该是极大的限制了写作表达。所以,我一直把诗歌作品的写作分成两大类,众性与知性。言犹如此,但我更认为一首上乘作品的阅读进入,其的作品本身气息,应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抛开一部分语言的抑制。一首上乘作品的表达,也应该是多向维和多层次的,经得住各层次读者的多次品读。最近自己也写了一些,但都是不满意的一些。虽然我知道一年有三四首满意的作品,已经是非常难得了。但我所满意的作品,大抵都是重复一些已在作品的写作途径,几乎没有新鲜的东西存在,这亦是让一直不想重复气息表达的自身所欲屏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00: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 天仙子

黄昏,读旧日《无题》
你骑着云朵来看我
而我窗前静立
望这浮世的细雨
微露般浑圆
水仙清华,庾信北回
所有云霞向于长亭
微拱矣,适逢流水同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00: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无题

秋来,诸多逡巡沉默
包括每次仰望星空
虚弱的内心,如饮烈酒

太多的别离,与你偶然相逢
譬如提到寂静
影子微暗的红颜故人

中年了,你更加慎言、细微
越是彻夜,越是漏尽
怀念,寥若低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12-27 09:50 , Processed in 0.12003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