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苍梧听风

【原创】《杜诗随笔》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14: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262.《中夜》、《中宵》、《不寐》、《月圆》、《夜》等皆为夜深不眠、展转反侧之所吟也。家国烽烟之忧、烈士暮年之想、天涯羁旅之愁皆寄于瞿唐夜水、夔府明月也。“江喧长少睡”(《垂白》)、“气衰甘少寐”(《不寐》),皆是故寻因由语。“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宿江边阁》)?? 一语道破!

263.诗多,难免累重。才学所在,语辞之累庶几避之,立意则难矣。“露下天高秋水清”之与“玉露凋伤枫树林”,相重于秋意凛然也;“空山独夜入魂惊”之与“听猿实下三声泪”,相重于夜半惊魂也;“梳灯自照孤帆宿” 之与“孤舟一系故园心” ,相重于故乡情思也;“新月犹悬双杵鸣” 之与“白帝城高急暮砧” ,相重于砧添凄然也;“南菊再逢人卧病”之与“丛菊两开他日泪” ,相重于久客他乡也;“北书不至雁无情” 之与“一声何处送书雁” ,相重于思乡情切也;“步檐倚仗看牛斗” 之与“每依北斗望京华” ,相重于心系君国也。

264.《西阁雨望》关键在一“望”字,“万虑倚檐楹”,以意扣“望”,浑然天成,无一丝缝隙。“望”以象赋,“虑” 以象生,一虑不止至于万虑,何耶?为阅者留下天大思路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8: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265.杜子句意,有藏而不发者,有一语道破者;有亡顾左右而言他者,有垂盼前后而自语者;有半遮半掩犹抱琵琶者;有直来直去不知回旋者;有抑而后扬者,有扬而后抑者;有如八二老翁喋喋者,有如二八处子莺莺者;有指东道西者,有说三道四者;有老于世故、可作警世名言者,有书生意气、但博阅人一笑者,不可尽道。

266.“谁家挑锦字,烛灭翠眉?”(《江月》) 乃以离妇衬羁人也;“斟酌?娥寡,天寒奈九秋”(《月》)乃以离寡妇衬羁人也。

267. “熟精《文选》理”,本为老杜督子语也,人多以自道语传之,误也。不躬自披览,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学人大忌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8: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268.杜子十分诗才,六分在《秋兴》、《咏怀古迹五首》上,诚杜诗翘楚、唐韵之极品也。

269.题作《秋兴》,无一首不见秋意。非特诗意,即遣词造句亦往往见之。其一之“玉露凋伤”、“丛菊两开”、“到尺暮砧”,其二之“八月槎”、“芦荻花”,其三之“清秋燕子”,其四之“秋江冷”,其五之“惊岁晚”,其六之“素秋” ,其七之“秋风”,其八之“今望”??如此,虽景括内外、思通万里,亦纲目不乱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8: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270.《秋兴八首》真八宝楼台,虽千门万户,亦棂椽有致,不乱分毫。首章以秋起,为组诗发端,尾联承上启下,引出夔府暮景。二章结句与三章起句,一深夜,一清晨,时间一以贯之,于是夔州晨景渐次铺开。前三章主实,即据夔州而起兴,略及长安事。后五章主虚,以遥想托物寄兴,是详写长安而略及夔州也。前三后五,一处大分界。然分而不断,“五陵衣马”便是前后津梁,更直开四章“闻道长安”也。后五章,有长安兵乱、长安宫阙人事、曲江之游、长安昆明池水、长安秋春胜景一一铺排,次第井然。而四章末句“故国平居”之思,有将余下四章拢作一处矣。后五章虽仍主虚,又时时点出实境,使海市蜃楼立地生根,翻成市井烟火。其四“鱼龙寂寞秋江冷”、其五“一卧沧江惊岁晚”、其六“瞿唐峡口曲江头”、其七“江湖满地一渔翁”、其八“白头今生苦低垂”皆擎天立地之柱也。无之,则使北阙之望、故国着思虚无缥缈矣。组诗首尾,起以纵目秋景,结以白头低垂,浑然一体,其中篇什,甲乙不得易至,非诗中圣手,孰能至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8: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271.《咏怀古迹五首》其一,首联总起诗意,生出“东北”、“西南”两处时空,颔联直接“西南”,颈联跨系“东北”,尾联借庾信自比、自警、自励,向首联作大回应,慷慨沉痛之意深矣。是章体严意丰、欲寻丝毫罅隙而不可得。

272.“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亦”不得等闲看。此字一出,则知老杜自持其正,而视“风流儒雅”为偏,虽然,仍有可师处。邵注以为玉以平为师,杜又以玉为师,故曰亦吾师。予与邵,孰得公心?怛怛然,不知其可也。

273.“群山万壑”一诗乃借美人之怨道出烈士之恨,识不得此意便解不得此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8: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274.“蜀主窥吴”、“遗恨失吞吴”极耐人思忖,老杜诗后隐含何意?余难言周全,姑存而再思。

275.称薛据,则曰:“独当省署开文苑,兼泛沧浪学钓翁。”称孟云卿,则曰:“一饭未曾留俗客,数篇今见古人诗。”称孟浩然,则曰:“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称王维,则曰:“最传秀句寰区满,未绝风流相国能。”杜公诗圣,尤能美言他人之诗,可见高能之人,见他人之能愈多,便啧啧赞之,以增益己之不能;低能之人,见他人之能愈少,便唁唁讥之,以吹擂己之多能。诗格即人格,人格如后者,则诗格高下自判也。

276.陶冶性灵,诗之效用也;改而长吟,诗着推敲也;二谢阴何,倾心仰学之人也。《解闷十二首》其七,乃老杜诗学自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8: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277.《洞房》、《宿昔》、《能画》、《斗鸡》、《历历》、《洛阳》、《骊山》、《提封》先后写成,皆截首句二字为题,自成一组,咏开元间事也。比之翰林《宫中行乐词》,便可见二人风格之异也。

278.“世人怜复损,何用羽毛奇”,语近隐;似有一段难言痛事;“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语近明,指斥无知聒噪小人也。

279.《贻华阳柳少府》:“文章一小技,于道未为尊。”《偶题》:“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此两联未为抵牾,实出一意,乃老杜春秋笔法,明睿者自能识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8: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280.“后贤兼旧制,历代各清规”(《偶题》),继承与创新咸在其中。

281.《最能行》“此乡之人气量窄,误竞南风疏北客”、《偶题》“圣朝兼盗贼,异俗更喧卑”、《赠苏四?》“巴蜀倦剽劫,下愚成土风”、《南极》“近身皆鸟道,殊俗自人群”,皆可见老杜于夔州奇其形胜而恶其风俗也。久客他乡,人情自生,于是有《冬至》:“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涯风俗自相亲。”

282.老杜言篆书源流,每每有中,可知《李潮八分小篆歌》非虚浪之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8: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283.“安危须仗出群才”、“安危在运筹”、“时危可仗真豪俊”,皆老杜为社稷江山大声疾呼也。历览前朝,国之兴衰无不系于人事。内无持正之臣,外无决断之将,蓄小人,违公正,恣淫威,伤人心,政不乱、国不亡,吾未之见也!

284.即事赋诗,只觉人生如昨,然毕竟筋力、心力皆有不济也??“胡马将暮年,忧世心力弱”,此含老杜几多感慨、几多忧伤!

285.《缚鸡行》爱物以至于齐物,天涯迟暮之人一片仁爱之心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8: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286.《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形神一新,大异杜子往常诗风,乃歌行之变体,实长吉之祗祢也。

287.老杜清狂,于《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俱显形色。皓首老夫,竟于酒酣之时,纵马驰骋:“白帝城门水云外,低身直下八千尺,粉堞电转紫游缰,东得平冈出天壁。”?放荡齐赵之青年杜二又栩栩而见也。诗至“不虞一蹶终损伤,人生快意多所辱”是一转,至“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哀丝动豪竹”再转,至“何必走马来为问,君不见嵇康养生遭杀戮”三转也。每一转折,辄出人意外。老杜诗妙,多在常理之表、情理之中。赫敬何以只见辞藻、情慨耶?

288.“情人”,即作“友人”,有情之朋友也。见《王十五前阁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5-11 07:16 , Processed in 0.09020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