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苍梧听风

【原创】《庄子会意》(添加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11: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197.以富为是者,不能让禄;以显为是者,不能让名;以权为势者,不能让柄??此何许人耶?当今之权利里熏心者也。老庄以为“天之戮民”,妙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11: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198.《天运》:黄帝(使民心一)-→尧(使民心亲)→舜(使民心竞)-→禹(使民心变)-→“当今”(人有心而兵有顺,杀盗非杀,人自为种而天下耳,是以天下大骇,儒墨皆起,而乱莫甚焉。)《缮性》: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而不顺);德又下衰-→及唐虞(始为天下,兴治化之流,浇淳散朴,离道以善,险德以行,然后去性而从于心。心与心识知而不足以定天下,然后附之以文,益之以博。文灭质,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呜呼,道家视社会嬗变自与一般史家不同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1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9.《天运》:“又奚杰杰然若负建鼓而求亡子者邪!”《注》:“言夫揭仁义以趋道德之乡,其犹击鼓而求逃者,无由得也。”《疏》:“建,击。杰然,用力貌。夫揭仁义以趋道德之乡,何异乎打大鼓以求逃亡之子!故鼓声大而亡子远,仁义彰而道德废也。”《天道》:“又何偈偈乎揭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焉?”《疏》:“偈偈,励力貌也。揭,担负也。亡子,逃人也。言孔丘勉励身心,担负仁义,强行于世,以教苍生,何异乎打击大鼓而求觅亡子,是以鼓声愈大而亡者愈离,仁义弥彰而去道弥远,故无由得之。”听风案:“建鼓”有二解。其一:《广雅》:“建,立也。”建鼓,立鼓也。古时阵前立之以指挥进退,谓之建鼓。《左传•哀公十三年》:“日旰矣,大事未成,二臣之罪也。建鼓整列,二臣死之,长幼必可知也。”孔颖达《疏》:“建,立也。立鼓击之与战也。”《国语•吴语》:“十旌一将军,载常建鼓,挟经秉?。”韦昭《注》:“鼓,晋鼓也。《周礼》:‘将军执晋鼓。’建,谓为楹而树之。”晋鼓与雷鼓、灵鼓、路鼓、?鼓、?鼓合称六鼓。晋鼓,双面之鼓也。《周礼•地官•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教为鼓而辨其声用,以雷鼓鼓神祀,以灵鼓鼓社祭,以路鼓鼓鬼享,以?鼓鼓军事,以?鼓鼓役事,以晋鼓鼓金奏。”郑玄《注》:“雷鼓,八面鼓也。神祀,神祀天神也。灵鼓,六面鼓也。社祭,祭地?也。路鼓,四面鼓也。鬼享,享宗庙也。大鼓谓之?,?鼓长八尺。?鼓长丈二尺。晋鼓长六尺六寸。”其二:建鼓,鼓名,亦称植鼓。鼓身长而圆,用一木柱直贯鼓身,以为支柱。《汉书•何并传》:“林卿既去,北渡?桥,令骑奴还至寺门,拔刀剥其建鼓。”颜师古《注》:“建鼓,一名植鼓。建,立也,谓植木而旁悬鼓也。县有此鼓者,所以召集号令,为开闭之时。”《文献通考•乐九》:“陈氏《乐书》曰:《明堂位》曰:‘殷楹鼓。’以《周官》考之,《太?》:‘建路鼓於大寝之门外。’《仪礼•大射》:‘建鼓在阼阶西南鼓。’则其所建楹也。是楹为一楹而四?也,贯鼓于端,犹四植之桓圭也。《庄子》曰:‘负建鼓。’建鼓可负,则以楹贯而置之矣。《商颂》曰‘置我?鼓’是也。魏、晋以后,复商置而植之,亦谓之建鼓。隋、唐又栖翔?于其上,国朝因之。其制高六尺六寸,中植以柱,设重斗方盖,蒙以珠网,张以?紫绣罗,四角有六龙竿,皆衔流苏璧璜,以五?羽为饰,竿首亦为翔?,旁又挟鼙、应二小鼓而左右。然《诗》言‘应田县鼓’,则周制应田在县鼓之侧,不在建鼓旁矣。”郭象《注》释“建鼓”之“建”为“击”,成玄英《疏》释“建鼓”之“建”为“打”,皆可斟酌。“建鼓”虽有两解,然“又奚杰杰然若负建鼓而求亡子者邪”和“若击鼓而求亡子焉”之“鼓”,所处语境不同,前句之“建鼓”前有一动词“负”。 负,背负也。释“建”为动词,将置“负”字于何地耶?故“建鼓”宜用解二,作名词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11: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余读《外篇•天运第十四》而记其梗概曰:《天运》开篇发十有五问,引出六极五常可顺而不可逆之论也。《商大宰荡问仁于庄子》,批孝悌仁义、忠信贞廉也;《北门成问于黄帝》,以乐说道也;《孔子西游于卫》,言礼仪法度宜应时而变也;《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言大道之下,八正之器(怨、恩、取、与、谏、教、生、杀)皆可用也;《孔子见老聃而语仁义》,言仁义毒害人心也;《孔子见老聃归》,言三皇五帝搅乱天下,其治之毒有甚于虫兽,故儒、墨之学,乃不知伦理者也;《孔子谓老聃》,言顺应时势而合天道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11: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三

      201.《刻意》四“无”之句(无天灾,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至二“其”句(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一变,后继以六“不”句(不思虑、不豫谋;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神纯粹,其魂不罢,虚无恬淡,乃合天德),整齐中有变化,变化中显整齐。严灵峰先生以为“故无天灾,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皆三字为句,应径接“不思虑、不豫谋”之上,似觉武断。如此一移,齐整则齐整,然句式板滞,多了匠气,其生动、浑重之感荡然无存也。庸庸文士尚且不为,况庄子者乎!文句以文气贯通、连缀,以参差变化造势、蓄力,岂能以字数多少合并归类乎?《外篇•山木》有句云:“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如此,岂不要移“有为则亏”于“贤则谋”之后耶?读书需疑,不可轻疑;庄文需考,不可乱考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11: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202.物之所贵者,宝也,吴越之剑即宝也,故柙而藏之,是畏其失也。人之所贵者,神也,纯一朴素即神也,守而固之,是畏其弛也。不显则贼不知,不能则精不亏。飘飘乎逐时而往,讷讷乎顺物而归,如此则外剑内神无忧切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11: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203.知时无止,故不穷究前朝,不殚精后世。得,乃饭前饭后之得;失,是觉寐觉醒之失。光阴似水,岂不知今日即去日,去日即今日耶?知分无常,故不裁剪物事,不臧否人鬼。野雉眨眼可成凤凰,猱猴转瞬便是要人。乌龟诞下骐骥,蚊虫化为豪猪。大千世界,无数生灵,各有明道、暗道、屎道、尿道,各具高招、妙招、阴招、损招,各唱黑脸、白脸、红脸、黄脸也。社会进化,自然演变,岂不知兽之为人乎?岂不知人之为兽乎?岂不知人面兽心之不可揣度乎?知终始之不故,故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黄河决于后而心不惊。天地苍黄,无非是阴气阳气;人间生死,不外乎花开花落。是此,则身寄世上,心落界外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11: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204.老庄之“民”:○天之戮民,受天惩罚者也,见《内篇•大宗师》、《外篇•天地》。《注》:言其知进而不知止,则性命丧矣,所以为戮。《疏》:夫圣迹礼仪,乃桎梏形性。仲尼既依方内,则是自然之理,刑戮之人也。故《德充符》篇云:“天刑之安可解乎?”又云:是富好权之人,心灵愚暗,唯滞名利,一无鉴识,岂能窥见玄理而休心息智者乎!如是之人,虽复楚戮未加,而情性以困,故是自然刑戮之民。○横目之民,普通人之谓也,见《外篇•天地》。《疏》:“五行之内,唯民横目,故谓之横目之民。”○风波之民,随毁誉得失而动者之谓也,见《外篇•天地》。《疏》:“夫水性虽澄,逢风波起;我心不定,类彼波澜,故谓之风波之民也。”○蔽蒙之民,闭塞昏庸者之谓也,见《外篇•缮性》。《疏》:“蔽,塞也;蒙,暗也。以俗学归本,以思虑求明,如斯之类,可谓蔽塞蒙暗之人。”○倒置之民,本末颠倒者之谓也,见《外篇•缮性》。《注》:“营外亏内,甚倒置也。”《释文》:“崔(?)云:逆其性命而不顺也。向云:以外易内,可谓倒置。”○款启寡闻之民,孤陋寡闻者也,见《外篇•达生》。《释文》:“李(颐)云:款,空也;启,开也;如空之开,所见小也。”○中国之民,即中国之君子也,齐鲁之人是也。见《外篇•田子方》。《疏》:“中国,鲁国也。”○厚民,使民淳厚也,见《杂篇•庚桑楚》。○细民,平民、小民也,见《杂篇•庚桑楚》。○畏垒之民,畏垒之民众也,见《杂篇•庚桑楚》。《疏》:“畏垒,山名,在鲁国。”《释文》:“李(颐)云:畏垒,山名也。或云在鲁,又云在梁州。”天民,明乎天理之民也。见《杂篇•庚桑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11: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205.余读《外篇•刻意第十五》而记其梗概曰:《刻意》以非世之人、教诲之人、尊主强国之人、避世之人、养形之人与圣人对照,少前而多后,明淡然无极而众美方能从之也。接此“淡然无极”,论恬?寂漠、虚无无为乃天地之平、道德之质、养神之道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1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6.山谷之士,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骄世傲物,枯槁赴渊者是也;平世之士,高语仁义忠信,标榜礼智德才,恭俭推让,修学修身,熬神弄学者是也;朝廷之士,分君臣,求功名,正襟公牍之前,滑稽显贵之间,拖紫纡红者是也;江湖之士,就大泽,处闲旷,沐清风,浴明月,餐星斗,钓烟霞,高隐避世者是也;导引之士,俯仰呼吸,吐故纳新,熊攀鸟伸,虎步狼行,养形求寿者是也。此皆非道家所是也。不刻意尚行而自高,不高语仁义而自修,不争逐功名而自治,不浪迹江海而自闲,不俯仰呼吸而自寿,无知生死,不记始终,?然而来,悠然而去,居无何有之乡,处圹垠之野,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何哉?庄周之道者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12-22 14:53 , Processed in 0.09144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