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苏三

[原创] 苏三邀对耘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8 14: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强对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8 15: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黄叶漫山山作古 [耘砚]
对句:霜心托雁雁鸣秋 [苏三]   

出句:南谓马铃 北曰金钟 南北秋蛩鸣夜曲 [耘砚]
对句:朝看紫菀 夕撷红豆 朝夕花语话相思 [苏三]

“孔孟”提倡经世济用,“黄老”主张清静无为。一曰入世,一曰出世,二者也颇有争执。不可否论的是,不管程度深浅,都对中华文化有着极大的影响,正在影响,将来也要影响。在这里,你必须给出一个态度,选择一种学说作为依归制一成联,表达自己的思想。

学而致用 济世经邦 当以铁肩担大义
目远千山 胸宽大海 莫辞热血著春秋

好难啊,勉力而为了,休息下,明日再和耘砚兄交换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8 15: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90楼独吟风于2010-08-18 14:22发表的  :
强强对垒!
谢谢吟风君捧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8 21: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某人说,倒吃甘蔗,渐入佳境。。。孙大圣较起真来还真不赖。。。。。支持则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8 21: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93楼老冰于2010-08-18 21:07发表的 :
某人说,倒吃甘蔗,渐入佳境。。。孙大圣较起真来还真不赖。。。。。支持则个。。。

谢谢老冰,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我会好好地向三姐学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8 21: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93楼老冰于2010-08-18 21:07发表的  :
某人说,倒吃甘蔗,渐入佳境。。。孙大圣较起真来还真不赖。。。。。支持则个。。。
嘿嘿。。。。。。。能蒙混过老冰法眼,偷着乐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9 15: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0 00: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清风绕指画凉意 [苏三]
对句:鸿雁歇足留爪痕 [耘砚] 今

苏三:不写飞翔的鸿雁而写歇足的鸿雁,角度别致。在中国古代,鸿雁可作书信的代称,“留爪痕”或许有这个意思在里面吧。清风习习中眺望鸿雁伫足,自有一番缠绵。不过,以“足”对“指”,将视线向下引,毕竟是一步险棋,把握不好,就会局限视野,所以慎用为宜。

出句:把酒凭栏,快意读山水[苏三]
对句:临风对月,从容阅古今 [耘砚]

苏三:单句舒展大气,联系出句,“快意读山水”“从容阅古今”意近,思路没有跌宕开来,句式上毕竟显得单调了。

读书宜抓紧   明朝今日   莫嗟梧叶秋声老  
学问贵日新   后学前贤   为有源头活水来  

苏三:“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是朱熹的观点,作者认为读书要珍惜光阴,要持之以恒,要鉴古思今,扣题紧切。尤其结句含蓄耐品,以“莫嗟梧叶秋声老”刻画读书的惜时和忘我,以“为有源头活水来”说明知识更叠的快速和鲜活,真真别标风致,喜欢这副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0 01: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耘砚接题

出句:山壑无言成大美 [苏三]

出句:四壁书香,叠来可作堂前柱 [苏三]

诗钟分咏:香烟 /  扫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0 11: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黄叶漫山山作古 [耘砚]
对句:霜心托雁雁鸣秋 [苏三]   

对句与出句关联紧密。先从字面上看,都是223的结构,对应处的词性相同;从声律上看,对句无一字不合律,殊为难得;从季节来看,都是写的秋天,而且都是晚秋;从情感来看,都有一种淡淡的秋愁在其中。从下联的转折和求变来看,也非常高超。上联明显是在写山,写秋天黄叶满山,山含古意;出句却似乎无意从“山”这一类实景中去游笔,着意抒情,从字面看去,两个“雁”字赫然在目,实则是假托与它,实则无处不在写“心”,所以我觉得“托”为点睛之笔。“山”却不以“水”对,高妙,在对仗中,实词“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谓之“开合”。同义词相对,比一般正对更“劣”,看似工整,实为笨拙。同义虚词相对,则不为过错。联语最重要的是工力悉敌,铢两悉称,浑然天成而无斧凿痕为上选。写景联时间、空间不宜冲突,景物能出现同一画面则最佳。因此,愚以为此句为佳对。

出句:南谓马铃 北曰金钟 南北秋蛩鸣夜曲 [耘砚]
对句:朝看紫菀 夕撷红豆 朝夕花语话相思 [苏三]

先说说我的出句。出句实在是交差之作,三姐随手拈出一句,就让我半天不敢下笔,我也想刁难她一下,就想以长占先,于是多出赘言冗字,乃有斯句。上联说来说去,无非在一秋天的蟋蟀夜鸣尔。再看出句,巧借“紫菀”点名也是在写秋天,紫菀者,菊花之一品也。再借“红豆”点名主旨,红豆者,相思子是也,秋天结果也大有所在。纵观下比,信息量倍增,相思意绵绵。下比一出,上比不比。


学而致用 济世经邦 当以铁肩担大义
目远千山 胸宽大海 莫辞热血著春秋


可以看出三姐是完全彻底的孔孟传人,儒根深种啊!而且全无中庸之态,更无颓废之想。完全是一副苟利国家,不计祸福的态度和襟怀。上联只争己身朝夕,下联放眼千山未来,有理想,有作为,有担当,有志向,有决心,有怀抱。惜身在和平年代,若与花木兰并世,恐怕就是绝代双骄,而非木兰专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8-25 09:01 , Processed in 0.09578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