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飛花花主

[原创] 碎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10: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8楼(蹒跚学步) 的帖子

呵呵,那蹒跚学步是女中豪杰啊~
另,黛玉的悲剧有她自己的原因,但其实更多的是外部因素。想想,一个从小就没爹没娘的孩子,在一个随时可能被刻薄随时可以被暗捅一刀的地方,缺乏双亲之爱,缺乏兄妹之爱,性格中的不安全感难免过激些。
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10: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的事
          87版《红楼》出来的时候,老妈是忠实粉丝之一。那时候很小,却可以在老妈的影响下头头是道地讲出《红楼梦》里面贾宝玉喜欢林黛玉,林黛玉喜欢贾宝玉,薛宝钗是大坏蛋,把林妹妹害死了。回首那时,对宝钗的评价似乎是普遍的认可。大家在封建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纠缠,把薛宝钗打进封建主义的大牢,不许翻身。如果我们把思想松松绑,如果我们把主义与主义的隔界抛开,如果我们不那么固执……我们可以迎接一个更为真实的宝姐姐。
         换个角度,其实处在同一历史背景下的人物,不见得谁的思想就比谁先进多少。林黛玉和贾宝玉相爱,他们冲破封建枷锁的思想甚至还比不上卓文君和司马相如。
曹雪芹说薛宝钗是“识”,用我们的话,其实薛宝钗身上散发的是一种气质,知书,守礼,自矜身份,这些都是大户人家标标准准的小姐,是杜丽娘或者崔莺莺无法比的姿态。或许有时会嫌宝钗的“早慧早熟”带了些世故,这却更加清晰她的形象。我们不否认宝钗有时机警到可厌----例如滴翠亭那次,把责任推给黛玉----但更多时候,宝钗的成熟会给人带来愉悦。她会平衡各种关系,在上上下下层出不穷的人物丛中保持微妙的中立。林黛玉明讽暗刺不知得罪了她多少次,她一并不介意,反而处处忍让,表现出大家风范。为史湘云治东道那次,更是思虑细致,最难得的是,毫不矜功。
       如果我们抛下别人的意见,薛宝钗其实比我们从他们那里了解到的要简单得多。试看曹公笔墨: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
一个浑然不觉,宝钗此时倒比黛玉可爱得多。直到后来慢慢认识了贾府风光无限的表面下潜藏的勾心斗角,她开始真正用和平谦逊来保护自己。要让自己在那种小社会里完好地生存下去,任性如黛玉者,便锋芒尽展,告诉所有人,你敢碰我,我就刺你----用表面的坚强武装自己;而更聪明的人,会如宝钗一般,收敛起自己,守愚藏拙,告诉别人,我没有危险,不值得让你敌对。道家讲究以柔克刚,水至柔却至坚,这才是真正的坚强。这些又让我想到了一位语文老师说的,有的人是外方内圆,对外界抵触,内心却怡然,比如阮籍;有的人是外圆内方,内心多不平之气,对外却总是平和,比如嵇康。阮籍受司马氏保护,嵇康最终被司马氏杀害----类似的,外圆内方的宝钗,内心的挣扎又有多少人懂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8 12: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精华!精华理由:文字具有自己的特色,纯净,妩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8 12: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越写越大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12: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素尺斑斑欣赏~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8 13: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史湘云。林黛玉是天仙下凡,不容世俗之中,只能让人敬而远之;薛宝钗太俗,圆滑老练,没有什么韵味,到了三四十岁就会和市井老大妈没什么区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8 23: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8楼(蹒跚学步) 的帖子

引用第10楼飞花花主于2010-07-18 10:24发表的 回 8楼(蹒跚学步) 的帖子 :
呵呵,那蹒跚学步是女中豪杰啊~
另,黛玉的悲剧有她自己的原因,但其实更多的是外部因素。想想,一个从小就没爹没娘的孩子,在一个随时可能被刻薄随时可以被暗捅一刀的地方,缺乏双亲之爱,缺乏兄妹之爱,性格中的不安全感难免过激些。
问好~
哈哈,看来在花主的心理王熙凤是个豪杰对吗?可我没她那么辣,也比不上她的智慧哟。谢谢褒奖。
也许你说的的确是原因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9 11: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啊,蛮费心思的。很不容易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9 12: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读红楼的时候十几岁,跟在妈妈和姐姐后面偷着读,其实很多不理解的,却喜欢那话语中的尾音,模拟着学来,便惹人笑了~

及至后来直到现在,读了几个遍,却越发的不懂了,曾经做过系列红楼问答,这里也来贴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9 13: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部《石头记》 多少解梦人。在从最基本的形式方法上渗透红学,深入红学。用我们自己的方式解读、探讨。 红楼的无穷魅力在于有多少人读便有多少种味道,读多少遍就有多少种味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红楼人,我们未必是饱学诗书的学者,未必是《红楼梦》的爱好者,甚至未必曾深入的读过《红楼梦》,但我们却以自己的角度在解读红楼。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读书,诵诗,感人,推广经典,共享红学的学术空间,进一步开拓红学这一文化遗产所绵延的历史与世间万象。


1、红楼梦中最经典的一句话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7-27 05:22 , Processed in 0.09576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