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黑色忧郁

中国十大“最牛”VS“最熊”商界人物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12: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明哲:十大牛人之最坚毅

  马明哲的另类财富

   2008年,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上的马明哲依然挺立,他甚至把这看成是“发展中的挫折和磨难”,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对于马明哲来说,2008年是口水满天飞的一年。

  从年初的6616万元年薪到1600亿融资再到投资富通,马明哲的名字在2008年所有上市公司的高管中,应该是曝光率最高的了。但即使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上,马明哲也依然挺立,甚至把这看成是“发展中的挫折和磨难”,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2008年3月,中国平安发布的2007年度财报显示,马明哲2007年年薪税前高达6616万元。这是A股上市公司高管最高薪酬纪录,引起一片哗然。然后,争议袭来、批评不断、“鄙视”频频……但马明哲似乎在自身与外界的争议之间打造了一个结界,任时间飞逝,任是非不断,他安然静坐。

   “我的贡献和表现对得起这份薪酬。”面对责问,他甚至显得很泰然,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这一份自信。

   马明哲当然有资格自信和淡定。因为正是有了他,才有了今天的中国平安。

   1988年创立中国平安时,马明哲33岁,如今平安20岁了,马明哲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他把他一生中最黄金的20年,全情投入到打造平安这一件事情中,不但成就了平安中国第一家综合金融服务集团的地位,而且为平安注入了足够多的创新活力。

   其实对于钱的多少,马明哲并不是那么的在乎。转过身,他就把钱捐给了他在宋庆龄基金会名下设立的“明园慈善基金”。首期他已经捐赠了2000万元,并计划在5年内通过追加投入,使基金达到1亿元,用以资助贫困地区的青少年和儿童。

   2000万元,在“最牛高薪掌门人”的威名下,这真的不能算多,但这却已经是马明哲年薪的1/3,而且这个基金全部资金的来源就是马明哲的个人薪酬、奖金与虚拟期权。

   更难得的不是马明哲把1/3的薪金捐作慈善,而是他在面对困境时的气魄与信心。

   在金融海啸面前,马明哲与平安也并“不平安”。2008年年初“不合时宜”的巨额融资成了A股市场连续暴跌的动因,对富通的投资案也一直被人诟病,现在还没有最终定论。

   但马明哲的雄心并没有因为这样而受到影响。他依然狂热地投入工作,和旗下的每一家子公司一把手们探讨很具挑战性的5年战略规划。他认为个人教训每天都有,因为每样工作经过时间的考验,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所以“要懂得从好的东西中取其所长,更上台阶。要从不好的经历中汲取教训,不断地向前看。”

   一直以来,马明哲都在践行着要把中国平安打造成为全球性的金融集团和“千亿市值,万亿梦想”的豪言。因此,即使在2008年中国股市受世界整体下滑趋势影响连连暴跌,一众国外老牌金融机构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之时,马明哲也没有放弃海外投资,反而膨胀了进一步扩大海外并购扩张版图的雄心,于是平安成了中国第一家国外投资保险商。

   海外扩张可以发挥扩大规模、分散风险的作用。马明哲的路子并没有错。只是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最终折戟。反思之后,马明哲立刻意识到了转型的重要性,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狠抓保险主业,同时将资产投资的目标由国外转向国内市场。

   经过努力,2008年的圣诞节后,平安的股价在压力重重下有了回升走势,这说明经过富通事件的“摧残”后,平安的股价已有了吸引力。

   2009年上班的第一天,马明哲在致平安员工的信中表示,任何在改革中甘当开路先锋、创新发展的企业,都要克服大量不可预见的困难,承受不可预见的风险。因此,“发展中的挫折和磨难”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即使在2008年经历了各种各样的风波,但仍满怀信心,向前看,马明哲的这份气魄令人称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12: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光裕:十大熊人之最霸道

  黄光裕:二度折戟

  两年前,黄光裕曾说,“我们最终是英雄,还是变成烈士,现在结果还未见分晓。

”这一次,他却再也乐观不起来了。

  2008年曾被黄光裕寄予了很多责任与梦想,包括把国美打造成世界500强企业。而这一年也的确没有让他失望:国美业绩的高速增长,奥运火炬手的荣耀时刻,第三次问鼎胡润财富榜首座。如果没有最后的一个多月,2008对于黄光裕来说,将是个圆满的幸运年。

   11月10日,黄光裕回了趟家乡,然后匆忙离去??这是他最后一次在公众前露面。后有消息透露,他和国美财务总监周亚飞从10月开始便被“限制出境”。

   这距离“2008胡润百富榜”公布的时间仅有一个多月。在该榜单上,黄光裕以财富430亿元荣登榜首,这是他第三次被评为中国内地最富有的人。黄光裕曾戏称,当首富的感觉有点像左手牵右手。

   在财富的江湖里,黄光裕是一段无可复制的传奇。初中未毕业的他就与哥哥黄俊钦一道,身揣4000元钱从家乡北上闯荡,1987年成立国美电器。1993年与兄弟二人分道扬镳,黄光裕得到了“国美”这块牌子和几十万元流动资金,独自掌舵国美。从此,霸气十足的黄光裕有如秋风扫落叶般接连吞下黑天鹅、易好家、金太阳、永乐、大中、北方等竞争对手,将国美打造成了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王国。直到2008年底被拘,折戟的黄光裕年仅39岁。

   11月22日,网络上开始出现黄光裕被抓的传闻。之后,央视的报道证实了这一消息。据说,此次起因是指对其兄黄俊钦控股的*ST金泰的股价进行操纵。

   11月27日,北京市公安局正式宣布,黄光裕因涉嫌经济犯罪接受警方调查。

   11月28日,中国证监会表示,2008年3月28日和4月28日对三联商社、中关村股票异常交易立案侦查,发现北京鹏润投资有限公司有重大违法违规嫌疑,证监会已经将有关证据资料移送到公安机关。

   事实上,这不是黄光裕初次涉及调查。2006年,也曾一度传闻黄光裕涉嫌贿赂和挪用资金违法操作房地产而被调查。不同的是,在那项调查中,黄光裕兄弟均未受到公安部门的拘押。两年前,黄光裕曾说,“我们最终是英雄,还是变成烈士,现在结果还未见分晓。”不知道是不是上一次的全身而退给了黄光裕足够的自信,以至走到了更危险的境地。这一次,黄光裕就没那么幸运了,等待他的将是一个更残酷的结局。总是步履匆匆的黄光裕,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了,也许他会明白,与让国美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的雄心壮志相比,摒弃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历史惯性更具挑战。

   实际上,即使没有此次拘查事件,黄光裕曾如日中天的事业也已经随着其在地产业的屡屡投资失败以及资本市场的失败运作而开始走下坡路。1997年7月,黄光裕将国美电器总经理的位置交给妹夫张志铭后,在北京通县注册成立了鹏润投资有限公司。当时,黄光裕有三家公司,一是自己100%控股的国美电器;二是自己100%控股的鹏润投资;三是1996年注册成立的鹏润地产。此后,黄光裕开始逐渐淡出国美电器的经营管理,并且几近疯狂的在地产业进行赌博式的圈地,而在资本市场上他更是一掷千金,却屡战屡败。

   三度加冕首富,两次被警方调查,恐怕也仅有黄光裕做得到吧!对比一年前的风光无限、踌躇满志,在新年钟声敲响的那刻,不知年近不惑的黄光裕是否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12: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途纯:十大熊人之最冒险

  李途纯:失败的赌徒

  从1996年的白手起家,到2008年的黯然退出,这12年对李途纯来说宛若一梦,梦中的他不但把太子奶推上“央视标王”之位,甚至打造成了“千年企业”,但梦醒时分,一切都破灭在资本的博弈中。

  2008年11月21日,当李途纯无奈地在转让协议上签下自己名字的那一刻,不知他是否后悔自己曾经的豪赌。

   李途纯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或者说是一个喜欢豪赌的人。幸运的是,12年来,他一直平平安安地走在钢丝上,没有掉下来,除了结束的这一次。

   30岁那年,在国企做了10年的李途纯毅然辞职南下深圳。在那里,他打过工、卖过粮油,也偶然喝到了一个国际品牌的乳酸菌奶饮料,敏锐地发现乳酸菌饮料行业在国内的市场前景。于是,1996年李途纯在湖南株洲建立了太子牛奶厂。当时的他,除了固定资产,只有一张50万元的承兑汇票。

   但李途纯从来没有退却,甚至在1997年做了一个惊人之举,以8888万投得央视黄金广告时段的日用消费品标王。之所以说它惊人,是因为这时的太子奶资产总额还没有竞标价格高,就连他去央视竞标的20万元的入场券也是借钱买的。

   这是一场背水一战的豪赌,但最终换来了奇迹,李途纯拿到了8亿元的订单,太子奶“央视标王”的名声也广为传播,很快就确立了太子奶在乳酸菌饮料行业的领军地位。

   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由此变得风生水起,李途纯在商界也如鱼得水。他不但创了连续6年业绩翻番的商业奇迹,而且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与世界巨头完成了三次联姻??获得三家世界顶级投行的战略投资资金7300万美元,积极谋求海外上市;获得6大国际银团提供的5亿元授信贷款;引进利乐公司20条无菌包装生产线。

   志得意满之际,李途纯甚至立下这样的豪言:“10年之后,1000亿元的年销售额是太子奶集团一定要实现的目标,太子奶集团一定要进入世界500强,10年不行20年。”

   只可惜,如今的他再也没有机会去实践他的豪言壮语。

  李途纯自2002年起先后在株洲、北京、黄冈、成都、昆山建立了五大生产基地。由于几年来没有克制的盲目扩张,却又无法创造足够的回报,太子奶集团资金链日趋紧张。2008年3月份前后,因为拖欠原料货款太多,太子奶株洲基地两次停产;7月,昆山基地的1号厂房停工;10月,位于北京密云工业区的太子奶基地也一度停产数周……但即使在“资金断链”的消息频传之时,李途纯也一直在硬撑,甚至在接受采访时称“太子奶目前一切正常”,而且会“选择在最佳时机、最好地点、最适合的交易所,并在最需要资金时上市。”

   无奈在债务成堆和业绩不佳的阴影下,李途纯已经彻底失去了投行对他的信心。当初引资,李途纯与3家投行签署了一项对赌协议:注资后的前3年,如果太子奶集团业绩增长超过50%,就可降低注资方股权;如完不成30%的业绩增长,李途纯将会失去控股权。

   就是这一场对赌,让李途纯彻底结束了自己在太子奶的权力与辉煌。

   2008年10月,太子奶开始出现停产、裁员、断货、被经销商集体逼债、员工讨薪、资产清算团进驻、太子奶被全面接管等情况。李途纯终于在投行的压力下在“不可撤销协议”上签字,约定双方在一个月内完成股权转让。之后,李途纯四处寻找新的投资人,但都无功而返,最终在11月触发对赌协议中有关丧失控股权的条款,被从自己亲手创立的企业扫地出门,空留了一个头衔:名誉董事长。

   从1996年的白手起家创立太子奶,到2008年的黯然退出,李途纯用12年时间走了一个轮回。

   12年宛若一梦,梦中的李途纯不但把太子奶推上“央视标王”之位,甚至打造成了“千年企业”,但梦醒时分,一切都破灭在资本的博弈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12: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杜双华:十大熊人之最矛盾

  杜双华:倒U型的一年

   杜双华从来都是“矛盾的结合体”??他的盛名之下是诡秘,他的荣耀背后是焦虑,以至于他5年来的一帆风顺的商业旅途,现在似乎要进入一条无间道。

  如果不是那场地震中的巨额捐款,杜双华不会一鸣惊人;如果不是2008胡润百富榜的揭晓,杜双华不至于像现在这样难堪;或者干脆如果没有后来的重组,杜双华或许也能称得上是一个被人羡慕的人。可这三件事却一件不落地在杜双华身上发生了。

   杜双华的2008年轨迹是一个倒U型。

   这一切还得从5•12大地震说起。地震发生后,山东日照钢铁前后捐款逾1.5亿元, 成为四川地震灾害的最大资金捐赠者。这让杜双华首次引起了国人的注意。

   而此举也引发了外界对日照钢铁集团的质疑,有舆论认为这是典型的“作秀”。“怎么可能是作秀?我们有这个实力。”日照钢铁集团党委书记廖海亭斩钉截铁地说。

   这话不假。杜双华手里有着山东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的钢铁公司。到2008年5月底,日照钢铁产量达到444.6万吨,完成产值189.4亿元,实现利税5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58.3%、268.1%和162.9%。数据显示,这是一个很不错的企业。

   与日照钢铁巨额捐款的高调行为形成对比的是杜双华自身低调的为人:不但从不见媒体,一般的仪式、庆典都很少露面,也没有加入钢铁业各种行业组织。

   然而,在向地震灾区捐款逾亿元之后,想依旧保持低调的杜双华却难以再低调下去,胡润百富榜让杜双华再次以炫目的光芒进入公众视野。

   这个时候的杜双华,仍在“闷声发大财”,只不过两大危机也已经开始悄然来临。

   9月份以后,钢价开始进入全面下跌通道。对于所有钢铁企业来说,这都是个沉默的季节,降价,限产,减产,裁员,没有一个企业可以幸免。

   10月6日,日照钢铁开始大规模裁员;10日,日钢董事长杜双华一封题为“只盼大家理解我的苦心”的公开信,开启了日钢“裁员”洪流的闸门;15日,有媒体报道称,“银行断贷力逼杜双华就范,资金链断裂,日钢裁员6000人”……

  许多有关日照钢铁的不利消息席卷而来。日照钢铁自2003年3月31日奠基,到9月28日出钢,这181天的纪录成为中国钢铁史上绝无仅有的创举,“日钢速度”曾一度被津津乐道。然而现在,这却成为掌门人杜双华最不愿提的话题之一。

  祸不单行。除了应对钢铁业的寒冬,日照钢铁还有更大的难题需要破解,那就是面临被刚刚组建的山东钢铁集团整编的命运。这场重组本可以在悄无声息中进行。但在最不应该出名的时刻,杜双华和他的日照钢铁出名了。

  11月5日,即杜双华成为中国内地“二富”满月之日,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与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举行重组意向书签字仪式,身为日照钢铁这家国内最大的民营钢铁公司的掌舵手??杜双华并没有出席。

   这一天,中国企业史上又一出国企整合民企大戏正式拉开帷幕。在山东省政府打造日照“临海钢铁精品基地”的宏大战略下,杜双华和日钢的命运显得微不足道。

   回过头来想,杜双华也许是2008年中国钢铁行业内心情最为复杂的人。这厢是开始钢价持续下跌,那厢却被胡润给戴上了“中国第二富”的高帽;刚刚和地方政府达成默契,结果又遭遇山东省新组建的大型国企??山东钢铁集团意欲吞并自己的血盆大口。

   或者可以说杜双华从来都是“矛盾的结合体”??他的盛名之下是诡秘,他的荣耀背后是焦虑,以至于他5年来的一帆风顺的商业旅途,现在似乎要进入一条无间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12: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郭炳湘:十大熊人之最悲情

  郭炳湘:从来都没赢过

   由始至终,郭炳湘都是一个人。

他面对的不仅仅是两个胞弟,而是整个新鸿基地产,这注定了他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输家。

  2008年12月4日,新鸿基地产举行了第36届股东周年大会,郭氏三兄弟的豪门恩怨以郭老太获得股东投票通过连任董事告终。当天郭炳湘并没有出现,而他的两个弟弟郭炳江、郭炳联则以新鸿基地产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的身份,在镁光灯的照耀下向世人宣召新地未来的宏图大计,没有了郭炳湘,新地风光依然。

   郭炳湘此时在哪?不得而知。郭炳湘此时在想些什么?不得而知。郭炳湘的下一步会是什么?静待观察。这条被媒体称为“宫廷争斗”或“宫廷政变”的半财经、半娱乐新闻,以郭炳湘的黯然退场告终。或许从2008年2月18日在港交所的非正常休假公告开始,郭炳湘就输了。在接下来的隔空骂战、诉诸法庭等斗争中,郭炳湘从来都没有赢过。

   1990年,郭得胜去世后,郭氏三兄弟接手新鸿基,随后的十几年上演了一幕幕“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好戏。中环广场、国际金融中心、四季汇、环球贸易广场、西友(沙田)公司、九龙巴士、新意网和路讯通等等,都是他们的辉煌战绩,他们是业界公认了的子承父业的最成功的家族企业之一,媒体从来都不吝啬对他们的赞美之词。只是没有想到,“鸿基永固”的愿景在第二代就面临腰斩的危机。并以郭炳湘在“罢免大会”前约一小时将自己公司和他以外的16名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全部告上法庭作为事件的高潮。

   庭院深深深几许,我们所看到的新闻报道大多是记者从相关人士、消息人士等处调查得来,而面对媒体的当事人,总拒绝以回应。他们主动发布的消息,又是双方罗生门式的指责、辩驳。孰是孰非,恐怕难以辨清。真相到底是如郭炳湘在递交给香港高等法院的一份诉状中称的两胞弟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试图通过种种手段拉他下台所发动的蓄谋已久的权力政变,还是郭炳江、郭炳联为维护公司及股东利益才揭发了大哥的“17宗罪”?

   郭炳湘称,从2007年5月起,他试图在改善公司管制、增加管理层问责制、增加透明度、改革公司管理层等多方面做出尝试,而郭炳江和郭炳联则多次针对其努力提出反对。新地董事会有关文件内容指出,郭炳湘投资决定失误、没有咨询其他董事的意见进行或企图为新地落实重大交易、扰乱新地的营运及组织架构、妨碍西九龙环球贸易广场租务等17项过错。

   到底是“改革”,还是“扰乱”?这些都无关痛痒。要命的是,2008年5月27日,郭炳湘彻底输了,就如最初媒体对休假公告的猜测一样,郭炳湘改任非执行董事。

   从筚路蓝缕走过来的新鸿基经历了传奇的创业阶段,逐步进入稳健发展的阶段,守业成了郭氏三兄弟的家族责任。而郭炳湘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新地应采取措施,减少其控股家族的影响力。他认为新地不应让家族成员占据公司关键职位,而是应更倾向于让最为合适的人选担任这些关键职务。他不仅在挑战新地,更是在挑战很多家族企业所存在的缺点。

   由始至终,郭炳湘都是一个人,尽管有红颜知己唐锦馨的相助,但他面对的不仅仅是两个胞弟,而是新鸿基地产,这是一场一个人对一个企业的战斗,他“众叛亲离”,也或者说他选择一个人去挑战自己的家族企业。他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输家,苦苦挣扎于家族企业鸿基永固的桎梏中,他在企业投资、企业发展决策上的“躁狂抑郁症”,为家族所诟病、所不容,谁也不能冒险。因为这个企业不是某个个人的,而是整个家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12: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邱继宝:十大熊人之最失落

  邱继宝:国宝之殇

   和当年船小好掉头不同,飞跃这个全国大型企业终于搁浅在资金链这个险滩上。

而邱继宝能否走出险滩,现在还是一个谜。

  时光倒退到8年前,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基在杭州视察工作,到飞跃集团考察,听取集团董事长邱继宝的汇报后说道:“飞跃这个典型,基本上是在平地起家,从零开始,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规模的企业,这是很了不起的。飞跃这种精神,不仅是把工业搞好,而且运用了高新技术。以高新技术引导、改造缝纫机这个传统行业,所以才能脱颖而出,一枝独秀。每一个传统行业,都可以通过高新技术改造,脱颖而出。你邱继宝是个‘宝贝’,是‘国宝’。你能够为中国缝纫机行业在世界上争得一席之地,我们大家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这段话说在飞跃集团最鼎盛的时期,这也是邱继宝“国宝”名字的由来。

   8年之后,也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之后,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已经取得飞跃性的进步,缝纫机从每个家庭梦想的四大件,已经变成一个可有可无的家庭耐用消费品,丰富的商品,使得人们对衣着的追求得到更好的满足。从遮身掩体,到追求时尚功能,人们不用再守着自家的缝纫机,缝制一家几口的衣着。市场的需求变了,但是邱继宝和他的将缝纫机作为事业的梦想没有变。

   此时,飞跃也实现了产量上和销售渠道上的飞跃,和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飞跃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制造”的典范,邱继宝低调而务实。在企业家云集的浙江省,邱继宝也是一个明星,他是中共十六大代表和全国人大代表,并任浙江省工商联副会长。

   虽然如此,市场对缝纫机的整体需求量在下降是不争的事实。而这时的飞跃,继续生产老式的缝纫机,在开拓产品销售渠道上,飞跃集团也没有更多的办法,而是按部就班地走。

   问题如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最终,压在飞跃集团身上的资金债务,在2008年如雪崩一般爆发了。去年5月底,飞跃突然被曝“资金链断裂”,因欠下巨额贷款,加之债权人逼债,企业陷入困境。据调查,飞跃的银行贷款总额约为9亿多元,在资金链断裂新闻出现后,台州及浙江政府相继承诺给予拯救。

   飞跃的资金之困正是“中国制造”的一个危机缩影。近年来,随着原材料及人力成本的上升,原本就利润空间狭小的制造企业更为艰难。在这种危机时刻,金融机构的支持和介入便显得十分重要,可是,长期以来,中国的银行体系对民营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缺乏扶持的热情,飞跃被迫向地下金融业求助,其高额利息无疑是饮鸠止渴。

  此时的邱继宝,面对飞跃即将进行资产重组的困境,他也不再是飞跃的宝了。能否顺利进行资产重组,飞跃的何去何从,充满变数。

  这位草根企业家,一路风雨走来,小渔舟也撑成了大轮船。但和当年船小好掉头不同,一个全国大型企业终于搁浅在资金链这个险滩上。邱继宝能否走出险滩,现在还是一个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12: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牛根生:十大熊人之最郁闷

  牛根生:被“唾弃”的偶像

   前有“奶粉门”,后有“万言书”,2008年的天空,对于牛根生来说,是灰色的,甚至是黑色的。

  如果没有三聚氰胺,牛根生和他的蒙牛依然是人们心中的偶像。

   几十年的时间,牛根生从一个苦孩子奋斗成为亿万富翁。他一手打造了蒙牛,在中国乳业世界中笑傲江湖,剑扫群雄,却又大度、厚道,视金钱如身外物……中国企业家群体中高大全形象的代表,舍牛其谁!

   所以,奶粉事件之前的牛根生是何等的潇洒:在各种大小场合大谈“小胜凭智,大胜靠德”、“大品牌就得负大责任”;被无数年轻人当作创业的偶像所崇拜;无数民企老板熟背牛根生思想语录,将其视为“行动纲领”……

   2008年3月,牛根生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还在宣扬“大品牌就得负大责任”,那时的他一定料想不到,他和他的蒙牛在半年之后会被卷入一场关乎道德与责任的丑闻中。

   9月,当小小的三聚氰胺惩罚了中国奶业时,曾经笑谈风云的老牛也收了声。这时的牛根生,已经没有了立场去再谈“德”与“责任”。

   “蒙牛速度”曾经令人津津乐道,但飞速奔跑的蒙牛与其他乳制品企业并无不同,只顾着到处跑马圈地、抢占其他企业的奶源基地,以致乳制品的来源得不到有效监控、质量得不到提升。

   在蒙牛婴幼儿奶粉被检出三聚氰胺的第二天,牛根生曾在博客上表示“无论是与非,无论长与短,我们都要坚决地、彻底地、全面地负责任。为了承担责任,我们做好了不惜一切代价的准备。”

   因为说这句话的人是牛根生,很多人都相信了,天真地翘首以盼他来“承担责任”。

   但几天后,在蒙牛高层的集体亮相中,我们没有看到牛根生的身影。而蒙牛高层将责任推到了小型的原奶供应商以及检验标准的身上,让人大跌眼镜。

   而牛根生,再也没有站出来,亲口做出“承担责任”的承诺。

   人们失望了。失望的结果是蒙牛的道德危机最终转化成了真正的经济危机。

   受三聚氰胺事件等影响,产品下架及召回让蒙牛损失了近50亿元,蒙牛乳业在港交所复牌后,当日即暴跌60.25%。很快蒙牛就市值萎缩,陷入现金流危机,牛根生抵押在摩根的蒙牛4.5%的股票也面临被出售的危险。

   牛根生坐不住了,再度开腔,以一封“万言书”和老泪横流的悲情,最终得到援助解除了与摩根士丹利的抵押贷款。

   危机时刻向其他企业家求助,本无可厚非,奈何牛根生的表白太过动人又太过大义凛然:“作为民族乳制品企业的蒙牛,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蒙牛(老牛控股),最后即使白送了弟兄们,也绝不愿被外国人买走。”所以,此举招来的不只是同情与叹息,更多的是争议和指责。

   蒙牛的发展史一直和外资形影相随,牛根生此前甚至以与外资共舞为荣。而平日里,我们也可以不在乎蒙牛的注册地是在开曼群岛,可以接受这个“民族品牌”并不是那么的货真价实,但在“三聚氰胺”威胁的笼罩下,有谁能接受这个刚伤害过我们身心健康的品牌,举起“民族大义”的幌子,来“绑架”我们的民族感情?

   牛根生有能力也有魄力,几年时间就带着蒙牛冲上了中国乳业的第一阵营;牛根生不贪财,几年前他就捐出了全部个人股份设立“老牛专项基金”,成为“中国捐股第一人”;但牛根生对名声看得很重,他喜欢说“德”与“责任”,偏偏在应该扛起责任的时候,没有了踪影。如果说在三聚氰胺事件中,牛根生遭到的仅仅是汹涌澎湃的指责,那么,在“万言书”之后,他则是被“唾弃”了。

  前有“奶粉门”,后有“万言书”,2008年的天空,对于牛根生来说,是灰色的,甚至是黑色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 12: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色忧郁同学,以后把这些资料性的回帖都编辑在首贴里算了,回帖留给大家讨论。猛一看楼高,其实都是复制粘贴的资料收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12: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根山:十大熊人之最伤感

  刘根山 公路帝国浮沉录

  胆量是其唯一资本,自家性命是其唯一赌注,贿赂官员是其唯一绝招,铤而走险是其唯一选择。

  “公路大王”刘根山意气风发、一路狂奔,然而好景不常,却在2008年突然一头栽倒,罪名涉嫌诈骗43亿巨额资金。顿时间,他一向看好的大好前途却变成了自己的穷途末路。

   2008年6月5日,刘根山被浙江省公安厅刑拘,参与调查刘根山案件的不仅有浙江省公安厅,还有来自中央的高层调查人员。

   刘根山从发迹到辉煌并不出人意料,他一路走来凭借“外商”的包装,利用国有银行的资金,使公司迅速发展成一个涉及基础设施、房地产、贸易、航运、娱乐以及金融等行业的国际集团。

   刘根生财富的巨额增长,主要来自于修路。1999年刘根山取得首个嘉浏高速公路项目,其后透过路生路方式,几年间,一连投资七条高速公路,得到公路大王称号。

   刘根生控制的7条公路,都位于长三角地区,这一带的交通量会逐年递增。每个项目在25年后可获25亿的投资回报,内部收益率为8%左右,因此前景相当不错。自此,“公路大王”刘根山名噪天下。

   随着一条条高速公路的签单,刘根山的财富迅速增加。2004年度胡润中国百富榜排名中,他赫然名列第36位、资产达21亿元。一度堪称 “中国首富”。

   对于其赚钱的秘诀,刘根山毫不掩饰,“高速公路法定资金是35%。但是一般来说,只需自有资金注资20%就可以启动一个项目了。”“贷款方面政府是开绿灯的,因为是政府的基建项目。”

   刘根山被警方拘押的导火线是涉嫌抽逃绍兴市甬金高速公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巨额注册资本金。官员“力助”刘根山1亿元购得4亿元公路国资。此次股权转让造成了3.06亿元以上的国有资产损失。此外,还有骗贷、贿赂地方官员等多个问题。

   而真正让他天天如芒在背并在关键时候给予他沉重打击的不是别人,竟然是他的亲妹夫。刘根山与其亲妹夫郭应嘉你死我活的争斗,源于重庆一个价值数亿元的地产项目。后来刘根山向公安机关报案,称郭应嘉“利用职务之便,大肆侵吞公司资产”,强烈要求公安机关“立即将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从严惩处”。郭应嘉被重庆警方逮捕。两人从此埋下交恶的根基。

   这段家族恩怨最终以刘根山妹妹刘根喜跪地求饶而告终。3年后,因“合同诈骗”入狱的郭应嘉被刘根山花钱保了出来。但据知情人士透露,郭应嘉出狱后仍然怀恨在心,又开始搜集证据向相关部门举报,直至刘根山最终也被拘。

   刘根山是上海社保案关健人物之一,在躲过2003年周正毅案、2005年张恩照案、2006年张荣坤案可能的关联后,未能平安度过2008年,让人们想过一句中国俗语:“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刘根山倒下后,其涉及的公路产业链,已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昔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也犹如逝去的大江东水,一去不复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12: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田文华:十大熊人之最倒霉

  田文华:“乳业女皇”高峰跌落

   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沦为站在法庭被告席上的犯罪嫌疑人,田文华经历了一个人生最大的“变调”。

中国乳业的罪人并不只有田文华一个,但她无疑是其中那个最倒霉的人。

  2008年12月31日,原河北省三鹿集团公司董事长田文华走上了石家庄市中级法院的大审判庭,她的罪名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在中国乳业行业中,田文华是为数不多的成功女性,仅次于有“牛奶教母”之称的王佳芬,被称为“乳业女皇”。在“奶粉门”事件发生之前,田文华一直被各种光环笼罩:全国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乳业最受尊重企业家、首届中国创业企业家……当然,田文华也受之无愧。因为正是她,在短短21年时间里,把三鹿从一家只有几十人的小作坊发展成了年产值过百亿的乳业集团。

   谈起田文华和三鹿,很多人都会说“没有田文华就没有三鹿”。确实,从26岁进入三鹿,到60岁之后因为“不可或缺”被当地政府力邀,依然担任三鹿的董事长,田文华人生的40年都和三鹿紧密联系,不可分割。而三鹿的发展史,也与田文华在每个时期所做出的决策无法分开。

   1968年,田文华被调到地处荒郊野外的石家庄市牛奶厂(三鹿集团前身)当兽医,给母牛喂食、接生。1983年,田文华成为石家庄市牛奶厂生产副厂长,千方百计争取到了国家“奶粉配方母乳化的课题”,三鹿开始踏上飞速成长的轨道。

   从1987年到2008年,在田文华担任三鹿“扛旗人”期间,三鹿连续10多年的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均为30%以上,三鹿婴幼儿奶粉也曾连续15年全国销量第一。在危机爆发之前,三鹿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婴儿奶粉生产企业,拥有全国最广泛的销售渠道,奶粉经销商和液态奶经销商多达1400多家,为三鹿服务的人员多达十几万人,一派欣欣向荣,前景无限。可以说,在田文华的带领下,三鹿集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更为难得的是,田文华以“低调”著称。不同于高调的王桂芬和牛根生,她为人谦和,总是跟职工在食堂吃饭、在大澡堂里泡澡。即使在三鹿处于事业之巅时,她的办公室也不足10平方米,甚至抠门到复写纸多用了几张,都要计较不休,请客吃饭连菜谱都要亲自过问,生怕有人趁机铺张浪费的地步。三鹿改制,她让所有正式职工参股,她本人所持股份也不过只有区区1%……平心而论,田文华是一个好企业家好领导。

   对于三鹿的未来,田文华也有着宏伟的规划:到2010年,三鹿的酸牛奶产量将达到全国第一,液态奶将进入全国前三位,并与国际市场接轨。“我有能力驾驶这条大船继续破浪前进。”田文华曾说,那时的她,非常自信。

   但从她选择了隐瞒真相的那一刻起,一切计划都随着三聚氰胺的行业丑闻,戛然而止。

   因为三聚氰胺,因为她失察、未能及时处理毒奶粉问题,而没有且及时阻止消费者继续饮用三鹿奶粉,几乎一夜之间,田文华从高峰跌落,从三鹿的“扛旗人”沦为“中国乳业的罪人”。

   2008年的最后一天,在被告席上,田文华落泪悔罪,当庭鞠躬向受三鹿伤害患儿及家属和全国人民道歉,并表示愿意承担所控责任,“如果能够换回患儿的健康,愿意接受法律任何制裁”。

   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沦为站在法庭被告席上的犯罪嫌疑人,田文华经历了一个人生最大的“变调”。中国乳业的罪人并不只有田文华一个,但她无疑是其中那个最倒霉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1-11 06:31 , Processed in 0.10335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