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嫂树]
姑嫂树是汉口新华下路与京广铁路相交处以北至张公堤一-带
的泛称。这一带是汉口后湖地区的高地,附近有陈家河。1521
年,明兴献王世子朱厚璁从钟祥赴京继承帝位时,曾乘船经
过此河,后人便将此河改称为接驾河(后又谐音改名捷径河)。
有个姓刘的船民在接驾河_上以撑船为生,他和他的妻子、妹
妹在此筑墩建屋居住,称为刘家墩。刘家姑嫂在家,除种地
外,还在农闲时到墩西的余家塘埂.上摆摊卖茶、卖稀饭。为
了便于过往行人歇息,她们在塘埂上种了- -棵棠梨树。此树
长大后,枝繁叶茂,粗壮高耸,不仅可为行人歇息时遮荫,
而且成为这一-带水陆通道的显著标志。从此,人们称这一-带
为姑嫂树,而不再称刘家墩。
[县花林]
县华林位于武昌花园山北麓,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清代古巷,
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长1.2公里。原指东段,1946年将
原来的正卫街、游家巷并入,沿袭至今。
县华林的得名有两说:一-说是巷内有花园,多值县花,聚而成
林,古时花、华西字通用,故名县华林;- -说巷内多住种花人,
-坛- -花,蔚然成林,后来"坛"讹为"县",称为县华林。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湖厂总督林则徐在此巷内建丰
备仓。同治十年(公元18U年),天主教会在此开办文华书院(后
改文华大学)、圣若瑟医院(现为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仁
济医院(解殊后并入市三医院)。清末,这里是革命团体日知会、
育英学社的活动基地。1926年10月, 北代军攻克武昌城后,
北洋军阀的湖北省督军陈嘉谟、军长刘遇春躲人巷内文华大
学,北伐军包围该校,迫使校长孟良佐交出他们。抗日初期,
郭沫若带领的一~批抗日宜 传队员曾住此巷83号原军阀夏斗寅
的旧宅内。抗日胜利后,文华大学改为华中大学,解放后并
入华中师范学院,后迁桂子山。
[阅马场]
阅马场位于武昌城区的中部,东至蛇山洞延伸出来的武昌路,
南至阅马场小学,西至湖北剧场,北至蛇山南麓,东西长100
米,南北宽300米,是个知名度很高的广场。武珞路以此为起
点,横贯广场的中部,向东伸展,西北与长江大桥的引桥公
路相连,西南与彭刘杨路相通,是连通武汉三镇的主干道。
清代初年,巡抚刘兆麟在明代楚王府之东辟建练兵演武的校
场,场上有演武厅,是举行武科考试的场所,名阅马厂。解
放后在书写时改"厂“为“场", 已经约定俗成。
三百年来,这里发生许多重大历史事件。1688年6月, 武昌
发生兵变,推举夏连龙为总统兵马大元帅,设指挥部于阅马
厂。1853年元月,太平天国攻占武昌,在阅马厂塔合宣讲革
命道理。辛亥革命时,设武昌起义军政府于阅马厂北部的红
楼,并在南部塔台拜将,拜黄兴为战时总司令。五四运动时
期,数千名学生在阅马厂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北伐军攻占
武昌城后,武昌人民在此集会,庆祝北伐胜利。此后又是人
民庆祝抗日胜利、武汉解放的场所。1981年在这里举行了纪
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的盛大活动。
[都府堤]
都府堤位于武昌解放路北段的西侧,其东原有司湖,清时在
此筑堤,堤近都督府衙门,故名督府堤,亦称都府堤。清代
末年,沿堤形成居民区,就叫都府堤大街,人们仍习称为都
府堤。街为南北走向,南起自由路,北至中央农民运动讲习
所旧址的大门口,长560米,宽6至10米。此街的41号是毛泽
东在1927年上半年主办农讲历时居住的地方,著名的《湖南
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在这里写成的。蔡和森、彭湃、杨
开慧、夏明翰、毛泽覃等都在这里住过。此街的10号原为武
昌高等师范附小,是1924年任中共武汉地委书记陈潭秋的故
居。1927年4月27日,中共第五次代表大会首次会议就是在
这里举行的。现为中华路中学和江汉大学武昌分部校址。
[积玉桥]
积玉桥泛指武昌解放路北端以东之中山路南北两侧地带,东
至沙湖北巷,南连得胜桥(街)北端,北至和平大道与一马路交
会处。这- -带原来有座桥,《江夏县志》记为鲫鱼桥,建于清
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是座内室-丈多的石桥。每年夏
季湖水上涨时,附近的居民就在桥孔处捕鱼捞虾,所捕之鱼
多为鲫鱼,遂称此桥为鲫鱼桥,并泛指附近之地。后来这里
成为运送铸造铜元材料的车辆至铜元局的必经之地,便取堆
金积玉之意,将鲫鱼桥谐音雅化为积玉桥。1931年石桥毁坏,
1934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墩、木头桥面的桥梁,1938年又
毁,现仅残留桥基,尚可依稀辨认。积玉桥作为区片名称则
沿用至今。
[桥口] (原字为左“石”右“乔”)
桥口既是武汉市城区的一个区名,又是汉口城区西部的一个
区片地名。前者源于后者,后者泛指东起桥口公园、西至双
厂巷、南临汉水、北至武汉机床厂- -带。
桥口之名,始于汉口成镇之初。史料记载:"在未有汉镇之前,
汉水排山倒映,由所口以至后湖。"汉水多经曲折,水道既狹,
含沙较多。每至汛期,由上游奔腾而下,- -面由小江口出江,
- -面由大桥口流于后湖之黄孝河,故汉口之淤积成洲,势所
必至。"历史上汉水在汛期由桥口分流的情况持续到一百多年
以前桥口河岸淤高之后才改变。
桥口有大、小两处,原指大小两座石桥: -是明崇桢八年(公
元1635年)挖土修筑长堤形成的玉带河上第-座桥, -是清同
治三年(公元1864年)挖土修筑城堡形成的护城河上第--座
桥。两桥均为石砌,故写作"桥",沿用至今。
[舵落口]
舵落口地处桥口区与东西湖区的接壤线上,在解放大道西端
汉水堤脚内,面积约-平方公里,一名拖落口,古时为水陆
交通码头,明清之际属汉阳县凤栖里,同治年间(公元
1862- 1874年), 在此驻防兵四名。1920年出版的《夏口
县志》说,"舵落口在桥口.上十六里。东带汉水,为西通德安
府(今安陆市)之大路,铺面数十户。现设有警察,以资保卫。
"舵落口正街仍有部分麻石路面和市瓦板房等集镇旧貌保留
至今。
舵落口之名源于当地流传的一-则神话:数百年前, 这里原有一
湖,湖边有一仙翁,一日伫立船头,从一-只葫芦里放出一-股
黑气,霎时一声雷鸣,其船沉于湖底,仙翁腾空而去。当地
渔民捞起沉船,不见其舵。一年大早, 湖水干涸,渔民在沉
船处的泥沙下发现脱落的船舵,忽然变成一条红龙,腾空降
雨。人们感念仙翁脱落于湖中的船舵化龙降雨的大恩,便称
这-一带为舵落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