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飞雪沉入海

【采莲组合】诚邀多人合写西洲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5 13: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吹乌臼树》

昨天,泼墨的山水
画着月光澄澈,裙动莲舟
沾香的马蹄点燃春天
江南,一下子盛满了水

今夜,风依旧把幽远的故事
在隔壁唤醒,虚构
乌桕树努力屏住呼吸
等待,一个做红烛的机会

(乌桕树种子富含的蜡质可做蜡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5 13: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出门采红莲》

放一只竹筏
沿你的心情,顺流而下
清清的江水
亭亭的红莲
摇动半生光泽,再
溯洄从去


一枚月的沦落
叩开天地的晨光
遥远的湘灵
牵手舟中的我
昨夜
依稀的江面
依稀的洞箫


谁来携手月的爱情
短棹围着红云
你来时,不采
留一暗香的亭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5 13: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君愁我亦愁》

整个下午我都孤独地写信
有你寄来的多雨黄昏
还有一片叶子的秋天
时光是杯里翻飞的绿

请原谅,用一些衰老的星子
装饰信笺。像一束燃烧的
火焰,在疼痛中呼啸
而一滴水,绝尘逝去的容颜

回眸,我们在往事的暗流中
相互触摸。翎羽划破碧落
每一声呼喊
幻一缕烟痕的伤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5 17: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采莲组合5】西洲曲之西洲在何处?



西洲在何处?

你的西洲,在我梦里
我一直疯狂找寻

心音纤细,殷殷地流着
撞上石头,忍不住哭
河里没有鱼,岸上也无人听

静静地流啊,孤零零
夜以继日地独觅

那些痛痛的哭诉
忍不住温柔的怜悯

我的心,难为你
在我疯狂奔跑时默默相依

那些混杂着哭声的记忆
随流水远去,我的梦还没开裂

以后一起笑,好么?
也一起哭,并且约定
一生,都不再疼

我的西洲,在你心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5 20: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等绝唱要怎样的心思才可以抒情比兴呢~~

任务领到,容我两日来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5 2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的名篇,也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之作。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收入“杂曲辞类”,认为是“古辞”[1]。南朝徐陵的《玉台新咏》作江淹诗,但宋本却没有记载。在明清人编写的古诗选本里,又或作“晋辞”,或以为是梁武帝萧衍所作[2]。但此诗具体在何时产生,又出自何人之手,千百年来谁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说明,扑朔迷离中一直难以形成定论。然从内容、修饰和风格看,它应当是经过文人润色改定的一首南朝乐府民歌,十分精致流丽,广为后人传诵。

  此诗以四句为一节,基本上也是四句一换韵,节与节之间用民歌惯用的“接字”法相勾联,读时音调和美,声情摇曳。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它“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确实道出了它在艺术上的特色[3]。但是如何正确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却是人们争议已久的问题,直到现在为止,也从未能够统一认识。本文就此诗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分析,来重新体会《西洲曲》的思想与意蕴。





  《西洲曲》的抒情主人公是谁,只要读了诗后便一清二楚。不是少女所恋的男子,就是少女自己。很明显的,诗歌流露出了一种自述感,如称对方(所爱恋的男子)为郎。而纵观全诗,尽管有季节的变化,景物、情境易换的转变,但是除了这些却只有那位沉浸于爱情中的少女在活动着,自始至终都不曾有其他人物的介入。或者说,事实上少女的周围是有其他人物的,但因为该少女的眼中只有对方,那个自己心仪的男子,心中只有爱情,正因为如此周围的那些人物在她看来实际是不存在的。不用怀疑的是,这个痴情少女是诗中唯一的抒情主人公,《西洲曲》全诗充满了她强烈、真挚、勇敢的爱情。

  诗的开头两句是“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而事实上《西洲曲》最难理解的就是开头的两句以及相承接的若干句子。不同的诠释,对诗的其余部分,乃至整首诗的思想与意蕴的理解与体会,有着绝对重要的作用。“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忆”、“下”、“折”、“寄”的主语都诗抒情主人公的“我”,也就是那个痴情的少女。两个“梅”应该是统一的,都是指梅花。而西洲应是江中的一块洲渚,抒情主人公与所恋的男子一定在此相会过,洲渚是水中的陆地,并且一般的来说,多见于大江和大湖泊中,因此诗中的“江”是条不小的河流,或许就是长江。他们卿卿我我的感情交流,与西洲上梅树、梅花的特定景色密不可分地长留在少女的记忆之中。因而在分开一定时间后,少女因为想起了西洲上的梅花,当然事实上是思念那位男子,出于少女天然的羞怯的心理,于是就以“忆梅”为由而去了西洲。少女在西洲看到了梅花,却没有看到自己所爱恋的人。为什么不能,诗中没有说明,但从全诗的叙述描写和从中流露出的感情看,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一.男子因为战争而从军或为谋生而远行;二.两人没有约好或男子因为什么而失约了。但最使抒情主人公伤心的原因,就是那位男子喜新厌久,已另结新欢,不过从全诗少女始终爱得那么炽热来看,似乎可能性不大。总之少女的想法没有能够实现。在一种无可奈何中,“她”只好折一枝梅花托人带到江北去,以寄托对爱人的思念,因为从诗中可以领会到那位男子当时正在江北。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认为前一“梅”字指那位少女,亦即从男子的角度来写(游国恩、王季思二先生说)[4],或者就是那位男子(张德鸿先生说)[5],那么“折梅”之举就使人难以理解了。而对于其中的“下”字,更有认为使落的意思,假如真已到了梅落时节,恐怕使无法“折梅寄江北”的。温庭筠的《西洲曲》诗中有“悠悠复悠悠,昨日下西洲。”[6]即采自本诗,可见“下”字与“梅”无关,而是作“到”讲。“忆梅”二句,词语虽平浅,然它的妙处更不在于将两个“梅”字加以区别,而在于在平浅的词语后面深藏着不同一般的情境。梅花到处悠,随手便可摘得,何必动桨划船去西洲呢?一个“忆”字已隐隐约约透出了西洲之上梅花开放时两人幽会热恋的一段往事,这在少女心中是刻骨铭心的。于是西洲的梅花也不再是纯客观的存在了,应是着上了抒情主人公感情色彩的男女相爱的见证了。因而“忆”犹未足,还要亲自去西洲;光是观赏一番嫌不够,还要折下来寄到江北去。的确是难以理喻却可情通的绝妙好辞,而抒情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与炽热的感情也可见一斑。诗作在这里通过“梅”和景物的交织描写,十分自然地映衬出她炽热、纯洁而又微妙的思念情侣的心境,写得声情摇曳,给人一种色调鲜明而又情意微婉的感觉。

  从中可以得知的信息还有,第二句“折梅”是在西洲上,“寄江北”是在回家以后,“回家”这一转折是从暗中带过的,也自然地引入了下一个情境。接下来的四句转为第三人称的描写叙述,先说少女的形貌,再说少女家与西洲的距离。“她”穿了一件杏红单衫,很艳丽的色彩,也符合“她”的少女形象。又言她“双鬓鸦雏色”,即说她的头发像小乌鸦毛一样乌黑发亮,古人非常推崇少女发美,可见此少女的秀发一定极美。而这样美丽的少女对爱情如此地执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她”对爱情的珍视及爱得热烈、真挚、勇敢,也使整首诗内容与意蕴显得更美。接下来的“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交代了少女所去的西洲并不远,而虽明言西洲,实际也讲出了少女家的所在。并且顺笔带出了她会划船,与后文写采莲的笔墨互相映照。在这里似乎还可以捕捉到抒情主人公此时的情感特征。尽管在西洲她没有见到爱恋的男子,但是由于“折梅寄江北“了,抒情主人公对这位男子,对爱情还是又许多希望和幻象的。此时的“她”应该还是喜悦多于忧伤的,虽然诗中没有说明,但从抒情主人公美丽多情的少女形象和诗句轻快的节奏里,似乎是可以体会到这层含义的。

  以上的六句可说是全诗的序曲,而接下来的二十二句则是这首诗的主体,也是写得最有声色的精华所在。





  在围绕西洲作了一番描写说明后,诗歌转入了主体部分。

  一开始诗歌展示这么一幅景象:夕阳下,伯劳鸟在飞翔,轻风吹动了乌桕树。为什么会这么描写,初看似带有起兴的味道,但事实却让人觉得在这样的仲夏时节里,萦绕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当然诗作中的忧伤没有元人马致远的《天净纱?秋思》那么浓郁,却也能让人感到一丝悲凉之意,这位少女是否也感受到了呢?伯劳,羽毛黑白相间,一种体型虽小却生性凶残的鸟;乌桕树也不是一种好看的树。而又结合着相应的特殊的自然环境,是否诗作在给人悲凉气氛的同时,又隐含了什么不好的预兆呢?因为这位少女的家就在乌桕树下,此时的“她”正在做些什么,又在想些什么呢?“她”盛装打扮了自己,深信恋人在看到了梅花之后就一定会来找自己。少女此时的心情是十分喜悦的,也是十分焦急的,甚至于在门后面偷看,头上的饰物都从门缝中露了出来。大约是生长在民间,又加上那时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所以少女的感情在此情境中表现得很热烈,急迫地想看到自己的恋人,想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爱情。甚至还可以想到的,抒情主人公几乎不可能独自居住,“她”在做出一系列大胆举动的时候,似乎并没有在意家中和周围其他人的眼光与看法。要么抒情主人公她不在乎这些,要么她自己都忘记了。正是如此,“她”与后世那些想爱又畏畏缩缩又百般做作的少女相比,“她”所有的那份爱显得更纯洁、真实。区别只在于诗中的抒情主人公不掩饰心里想法,不掩饰自己对爱情的执着,对于爱情她没有精神及行为上的束缚。然而等了很久,抒情主人公的情郎还是没有来,少女明白了这点,于是就出门采莲去了。此时少女掩饰了,需要言明的是,“她”的目的只在于遮掩内心的失落与混乱,因为需要时间去安慰自己,也需要考虑“他”为什么没有来和自己见面,然对爱情的追求是依然存在的,否则也就没有遮掩的必要。

  接下来的是一组关于少女采莲的脍炙人口的诗句,值得注意的是诗作巧妙地用空间转换的办法不露痕迹地把描写的笔墨从春夏伸向了秋天。但尽管认为《西洲曲》确是以爱情为主题的,不过决不是所谓的“四季相思”。因为这样必须把“单衫杏子红”勉强认为写春夏之交的相思外,还得据《礼记?月令》“仲夏?始鸣”,?即伯劳,认为“伯劳飞”是五月;并得认定“采红莲”在盛夏,“莲花过人头”在初秋,“弄莲子”已到八月。其实,采莲时节“伯劳飞”与仲夏十分伯劳始鸣并非一回事,不宜混为一谈。“采红莲”即采莲,指采摘莲蓬;“出门采红莲”句下接以“采莲南塘秋”可证。似不当将意境浑成、情趣缠绵的一组采莲镜头看作分属于不同时节的各个独立的几个画面。实际上更强的感觉则是,“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诗作如展轴,昭示的是一幅真实动人的采莲相思图。

  而对于这首诗情感问题的分析,在这里还有一个疑问:《西洲曲》的抒情主人公为什么会想到去采莲呢?假如仅作为遮掩,也可以用其它的事情来代替的。如果以诗作的实际情况看,可以寻到这样两个原因:很明显的,故事发生在江南,抒情主人公是典型的水乡姑娘,采莲是她最熟悉最喜爱的活动,那儿男女青年欢歌嬉戏,充满诗情画意,或许“她”和“他”就曾一起采过莲,就是那时候相识的。而此时此刻“她”带着失意的心情去采莲,或许是借此聊作宽慰吧。再是“莲”与“怜”谐音,富有双关意味,“怜”的意思犹如今天说的“爱”或“爱人”。很容易体会到抒情主人公对“莲”的态度是多么深情,“莲子清如水”说明“她”把自己的爱情视若清纯的水。“莲心彻底红”则是两心相爱,热得通透底里的象征(“红”是炽热的象征)。“置莲怀袖中”,亦见出“她”对“莲”的珍惜之情。种种描写,无不生动而委婉地透露了抒情主人公的内心秘密。

  然而“她”的思念并没有没有等来恋人,只能看着大雁飞过而空发感叹,可以说抒情主人公感到了很大的失落,甚至可能会感到有失恋的意味。不过抒情主人公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爱情,在追求美好生活与幸福意愿的驱使下,那位男子始终是“她”深爱的恋人。或许此时“她”的行为已受到了别人的非议,可是反而“她”却登上了高楼,盼望着远方,强烈地表现自己迫切想见到“他”的心情。可是天晚了,“他”终于没有来,抒情主人公该怎么样来解决心中的思念与失落呢?“她”只能借助于梦境,来摆脱现实中的失意,在梦中“她”实现了与恋人相会的愿望,并且真得产生了请求南风把梦带给恋人的幻想。到了此时,抒情主人公似乎爱得更坚定了,“君愁我亦愁”明言了两人的心心相印,可见虽然少女在长时间的等待里渐生失落、失望,但爱得炽热的“她”没有对爱情失去信心,相反由梦境婉转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生动地塑造了一位美丽轻灵、纯洁多情的少女形象。





  在解读全诗后发现,爱情是破解《西洲曲》的密码,而且这份爱情是真挚、热烈、勇敢的。尽管有观点认为,本诗并不是单纯的情歌,而是是以诗言志的,从对诗作全面的分析来看,这样的定论是没有根据的。虽然诗作中留下了不少经文人修饰过的痕迹(在修饰方法及词汇用语上有文人色彩),但不能为其所误导,因为诗作仍保留了先天的风采,还是一首纯粹地表现一位少女真挚、热烈、勇敢的爱情的情歌。《西洲曲》之所以是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之作,也正是由于这一点。诗作采集于民间,贴近人民的生活,极富于真实性,而思想上也有其深刻性。这个倒和《诗经?国风》中的那许多的情诗类似,《国风》中的诗歌同样热情、开放、真挚,勇敢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先民的感情生活,如《关雎》、《蒹葭》等,不同处在于《西洲曲》中是“女思男”,而上述两者正好反之。情歌之中多是以“男思女”为内容和主题的,这和中国一直是男权社会有关。然而《西洲曲》可以算是一枝独秀的,虽然以“女思男”为内容、主题的文学作品也不少见,但像《西洲曲》中的抒情主人公表现得那么强烈、真挚、勇敢的,应该是没有的。“她”的强烈在于尽管思念的对方没有来,但心里却始终都存在着对爱情的希望,就是做梦也要见到“他”;真挚则是在于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不掩饰自己的爱情;勇敢的是“她”能够像男性一样,主动地追求自己所喜欢的人,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生活与幸福,就是在今天也是可贵的,何况是在那个时代。在过去的几千年中,中国的社会的的确确一直是男性的世界。而儒家学说的盛行和成为立国之本,也更加强了这种格局。但是历史的发展是有起伏的,这种格局也同样有波动。自从东汉末的黄巾起义后,中国就陷于战争与分裂之中(西晋的统一很短暂且不安定),连续数百年的战乱使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这也使得北方人大量往南方迁移,使中原故国开放、靡丽的风气在南方生根,而在动荡中原有的儒家道德观念也受到了严重的抛弃,因为统治阶级根本无力用这种观念去约束人民。另外南方的统治阶级从本质上就是一群腐朽的士族,很大程度上也不喜欢制约他们奢侈淫乱生活的儒家道德观念,所以也鼓舞了民间自由思想的产生,至少在爱情上,还可以创作像《西洲曲》纯爱情的诗歌。而在推崇理学的宋、明、清时代,只有“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故事,决看不到有如此热烈、真挚、勇敢的作品。《西洲曲》也可说是抒情主人公,其思想价值在于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中广大妇女的爱情理想。她们要求自由恋爱,选择称心如意的恋人和配偶;她们爱慕、追求异性,进行幽会,对恋人的思念,对爱情的吟唱,便是对这一爱情理想的勇敢实践。这种要求和愿望是同封建礼法思想相对立的进步意识形态,是人们所向往、追求的自由、幸福生活的重要体现。这也说明像《西洲曲》之类南朝乐府民歌的主体是闪烁着理想光辉的,同那些仅仅描写两性关系但既无自由,也无忠贞可言的文字是有严格区别达到。在《西洲曲》抒情主人公热烈、真挚、勇敢的情感中,是能够感受到这一点的。

  文学从本质上来说是表现美的,而不是表现功利的,产生于民间的《西洲曲》有其独立的审美意识与精神境界,使得其中的抒情主人公能自由地、自觉地正视自身所具有的感情,得以纵心适意地表现自我热烈、真挚、勇敢的爱情。解读完这首诗,分析了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发现的确如此。从诗中抒情主人公一举一动中,及周围景物描写中所表现的情感来看,《西洲曲》是一首纯洁的爱情之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5 20: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洲曲







整体把握



《西洲曲》,五言三十二句,是南朝乐府民歌中少见的长篇。全文感情十分细腻,“充满了曼丽宛曲的情调,清辞俊语,连翩不绝,令人‘情灵摇荡’。”《西洲曲》可谓这一时期民歌中最成熟最精致的代表作之一。



首句由“梅”而唤起女子对昔日与情人在西洲游乐的美好回忆以及对情人的思念。自此,纵然时空流转,然而思念却从未停歇。接下来是几幅场景的描写:西洲游乐,女子杏红的衣衫与乌黑的鬓发相映生辉、光彩照人;开门迎郎,满怀希望继而失望,心情跌宕;出门采莲,借采莲来表达对情人的爱慕与思念;登楼望郎,凭栏苦候,寄情南风与幽梦,盼望与情人相聚。这其中时空变化,心情也多变,时而焦虑,时而温情,时而甜蜜,时而惆怅,全篇无论是文字还是情感都流动缠绵。



《西洲曲》在艺术上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是善于在动态中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比如“门中露翠钿”一句,生动形象地通过动作表达出了人物的心情。而“采莲南塘秋”六句,是全篇的精华所在,它集中笔墨描写主人公的含情姿态,借物抒情,通过“采莲”“弄莲”“置莲”三个动作,极有层次地写出人物感情的变化。动作心理描写细致入微,真情感人。



第二是叠字和顶真的运用。“开门迎郎”场景中,四个“门”字的叠用,强化了女子急切盼望心上人的到来,而不时从门缝向外张望的焦虑心情。“出门采莲”场景中,又连用七个“莲”字,着意渲染女子缠绵的情思。而顶真的运用使得句子灵活生动,朗朗上口。



第三是双关隐语的运用。双关隐语,是南朝乐府民歌中一个显明的特征,它在诗经时代的民歌和汉魏乐府民歌中很少见。一说“莲”与“怜”字谐音双关,而“怜”又是“爱”的意思,隐语极言女子对情人的爱恋。同时,“莲子清如水”暗示感情的纯洁,而“莲心彻底红”是说感情的浓烈。这些双关隐语的运用使诗歌显得含蓄多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诗以“难解”著称,有研究者将其称之为南朝文学研究的“哥德巴赫猜想”。比如关于此诗的叙述视角就有不同解读,多数人从女子的视角来理解,也有人从男子的视角入手,认为“忆梅下西洲”中的“梅”指代男主角所寄情的心上人。常言道,诗无达诂,我们在解读的时候也可以尝试多种新的视角,从而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5 20: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心思巧藏,以动作展现心境
  
  “折梅寄江北”,女主人公折梅一枝,唤起对过去西洲梅下相会的回忆,因思念情人想去西洲,于是穿上了“杏子红”的“单衫”,梳起了“鸦雏色”的头发。一折、一穿、一梳,动作看似随意,却展现出痴心女子对爱人思念之深的心境。诗歌的第七句至第十二句,写出少女沉浸于忆念、相思中。风吹叶落,她误以为情人足音,乃“门中露翠钿”,从门缝中探出头等候情人的到来。一“露”,表露了急切、害羞的少女情怀。但情人依旧是无影无踪,心中的焦急之情再也抑制不住了。“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为了掩过邻人的耳目,只好借故出门去采莲。此刻的她,百感交集:深切的思念,失意的感觉,受窘为难的心态,一起涌向心头。这种含羞的姿态,渴慕相思的神色,一系列巧作掩饰的动作,描绘的惟妙惟肖,跃然纸上。于平常的动作中,巧妙地刻画出女子微妙的心理,及对爱情胸怀一颗赤诚之心。
  
二、托物寄情,巧借景物吐真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民歌《子夜四时歌》)这些诗句是托月寄情,而这一作品则是托“梅”托“莲”来表达相思。“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折梅表达思念之情,以自然景物起兴。“莲花”、“莲子”、“莲心”,由外而内“彻底红”。“莲心”即“怜心”,“彻底红”即红得透彻,喻爱情的赤诚坚贞,语意双关。“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雁可传情,然而,“鸿飞满西洲”,却没有传来情人的音讯,极写相思之深:“海水梦悠悠”,“海水”“悠悠”,喻终年的相思没有穷尽,托物寄情。总之,诗歌善于以眼前的寻常之物,或起兴抒情,或比喻言志,或语意双关。婉转倾吐真情,耐人寻味。
  
三、时节变迁,巧用民间词语。
  
  早春时节可“折梅”,春夏之交穿“单衫”,仲夏之时“伯劳飞”,于初秋“采红莲”,值仲秋“弄莲子”,到深秋“望飞鸿”。诗中巧妙地运用民间丰富的词语,表明了季节的变换,条理井然,时序渐进。女子相思怀念的深情,娓娓动听地叙述在诗的字里行间。
  
四、蝉联而下,巧“接字”
  
  全诗三十二句,四句一解,用蝉联而下的接字法,顶针勾连,技法之“巧”,真令人拍案叫绝。“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等等诗句,如此环环相扣,接字成篇,不仅声情摇曳,情味无穷,而且节奏和谐,优美动听。
  这首《西洲曲》,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收入“杂曲歌辞”类,认为是“古辞”。《玉台新咏》作江淹诗,但宋本不载。明清人编的古诗选本,或作“晋辞”,或以为是梁武帝萧衍所作。这个问题,目前很难成定论。但从内容和风格看,它当是经文人润色改定的一首南朝民歌,十分精致流丽,广为后人传诵。

  此诗以四句为一节,基本上也是四句一换韵,节与节之间用民歌惯用的“接字”法相勾联,读来音调和美,声情摇曳。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它“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确实道出了它在艺术上的特色。然而,如何正确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却是学术界争议已久的问题,直到目前为止,也未能统一认识。

  的确,这首诗主要是写一个少女,刻划她思念情侣的炽热而微妙的心情。然而,它既不是以少女自述的第一人称口吻来写,也不作诗人第三人称的客观描述,而是让这位少女的情侣用“忆”的方式来抒写,所以全诗都作男子诉说的口气。后来杜甫的《月夜》,写诗人对月怀念妻子,却设想妻子对月怀念自己,正是使用同样的手法。这是全诗在艺术构思上的总的设想;若不这样理解,那将是越理越乱,最终变成一团乱麻,使人读来神秘恍惚,造成似懂非懂的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6 08: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幽兰美女好厉害!也很佩服各位高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6 10: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呀有些难度也~
最近干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12-23 20:36 , Processed in 0.09037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