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淡墨轻衫

~~   锁 麟 囊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9 18: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月回了趟老家,恰遇家乡社戏,看许多老头盯着生旦净末,和着琴瑟,摇头颔首,满面喜悦。很是羡慕。他们是最懂音乐的人。音乐来着于人民,来着于民间。但在人类进程中,有被神话威占的分成。
还联想起一事情,记得多年前在一个论坛,见有人把交响乐或者源自于欧洲的歌剧许为高雅艺术,把戏曲归为民间小调。甚似可笑。我当时回帖,嘲笑说原来有富丽堂皇的演奏厅有西装革履的听众的音乐才是高雅艺术么。。非也。摇头颔首的农家老头最高雅。
虽然我听的少,但偶尔听来,竟然是如此亲切。看来得邀约个人来负责国粹系列,我也投一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1 21: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淡墨同学还贴有这个
今天翻箱底,偶然找到~~~~~~~~~~
程门三部看家戏之一:______<锁><春><荒>

这个戏唱的规范现在有二位___
南京钟荣,北京迟小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2 01: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粹啊 国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2 21: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续11楼~~

钟荣不仅是新艳秋大弟子
她还得过程派超级铁票郑大同(同济大学教授)传授~~
郑大同在程派的位置是这样的___
凡有弟子去沪上,老程都瞩托去看看郑大同,也向郑大同学学'
所以,赵/王他们二位嫡传弟子谨遵师命,直到程先生过世后也是如此.
赵/王二位也教过钟荣~~


郑大同___程派超级铁票
1937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土木系。1938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1939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之江大学、沪江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委员会第一、二届副主任委员,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工程指挥部顾问。中国致公党党员。专于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对宝钢建设和地基处理作出贡献。著有《软土地基与地下工程》、《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京剧程派研究者、票友。著名土力学专家,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宝钢总厂的工程顾问。

 在1963年8月,江苏省青年京剧团在上海演出时,上海公安局长黄赤波把钟荣介绍给郑大同老师。在四个月中,钟荣向郑老师学会了《梅妃》、《文姬归汉》、《祝英台抗婚》、《贺后骂殿》和《三击掌》等五出戏的全部唱念。   

程先生一生中演出过的84出传统戏和29出本戏,郑大同几乎都会唱,而且都有唱词、曲谱的亲笔记录。仅文字资料就可装一大麻袋。1953年程先生在上海演出了26场《祝英台抗婚》,他和夫人带着录音机、照相机、笔记本一连看了26场。而且边看、边记、边拍照。最后,整理出一份含曲谱在内的完整剧本。直到文革后,他看到钟荣习程刻苦用功,才将这个剧本作为礼物赠送给她。   

   郑大同老师教戏,是非常认真、非常细致的。他把程先生在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期的唱法分析说:程先生每年都要到上海演出,同样一出戏,每次演出无论在唱腔或身段的处理上,都有不同的变化,这就说明了程先生总是在不断地提高,以常演常新的面貌来满足观众的要求。以《六月雪》为例,就剧名而言,就有《金锁记》、《窦娥冤》、《六月雪》之变,那么,词和腔的改动就更多了。例如:1929年出版的老唱片和1946年在上海演出的《金锁记》二黄散板的唱词是“想起了冤枉事好不惨伤”、“家业一旦尽花光”,而1953年和1957年程先生在上海和北京演出时唱得却是“想起了老婆婆好不凄凉”、“家有银钱尽花光”。两种唱词都是程先生唱过的,因此也就不存在哪个正宗哪个不正宗的问题。
  
   郑大同与所有程派名人名票都是好朋友。许多程派名家如新艳秋、赵荣琛、王吟秋、唐在?、程永江、沙绍春等每到上海,必会拜访郑老师。20世纪60年代初,他因教了李玉茹一出《梅妃》,上演后轰动了上海滩。不料,十年动乱中,《梅妃》却成了复旧的罪证。李玉茹老师因演《梅妃》被批斗,郑老师因教《梅妃》而陪斗。但是,郑老师非但没有一句怨言,反而把责任全部揽在自己身上。十五年后的20世纪80年代初,李玉茹老师要恢复上演《梅妃》。大作家曹禺陪夫人李玉茹再次登门求教,并说“动乱年代已经过去了,我国文艺将会出现一个百花齐放的春天。”再三嘱咐李玉茹既要学郑老师的艺术,更要学他的人品。
   1958年,程砚秋病逝后,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非常关心程派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有关单位曾根据总理批示出版了《程砚秋文集》、《程砚秋演出剧本选集》、《程砚秋舞台艺术》、《程砚秋唱腔之一荒山泪》、《程砚秋唱腔之二青霜剑》并举办了程砚秋艺术展览。
   在周总理的关怀下,1960年1月有关部门把程门弟子抽调到京,组建了程剧团。文化部还派人到全国各地收集程的艺术资料,但收获甚微,后来中国戏曲研究院从程夫人(果素瑛)那里得知,上海郑大同几乎有程演出的全部实况录音资料,便派戏曲音乐家肖晴同志赴沪,到郑大同教授家花了10多天的时间,才把他珍藏的60大盘录音资料全部复制完毕。这些资料来之不易,它是郑老师用多年的心血积累起来的,而且全国仅此一家,所以也就显得特别的珍贵。肖曾问郑:“您献出了这么多珍贵的资料,是否须要收些费用?”郑老师一笑说:“再珍贵的资料束之高阁也等于零。我早就有把这些资料献给国家的想法,你们来了我特别高兴。唯一的希望就是能让它对传承程派艺术发挥应有的作用。我和程先生是好友,如果要收费的话,就不好了,那就不是奉献了。”在郑去世8年之后,也就是1994年7月国家开始了对京剧的“音配像”工程,16部音配像的程派剧目,绝大部份是采用他所提供的录音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3 21: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火丁,唱功一流,扮相也是一等,享受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3 22: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荷依问月于2010-10-23 21:21发表的  :
张火丁,唱功一流,扮相也是一等,享受啊
张火丁不适合唱春秋亭这个.
<荒山泪>.<春闺梦>..张火丁都可以...都是绝了~~
我不赞成秋迷/灯迷...我哪一派都不是.我优缺点都说~
刚还说了今年中秋节汇演,迟小秋的春秋亭一折不在状态~~

这都是京剧程式化限制的特点,决定了哪位演员的特点更应该唱一个戏...
程式化要改了,不改京剧没路了...
更何况春秋亭一折,老程是委婉处有阳刚~~可张火丁呢,阳刚有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4 10: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5楼晨风于2010-10-23 22:01发表的  :

这都是京剧程式化限制的特点,决定了哪位演员的特点更应该唱一个戏...
程式化要改了,不改京剧没路了...
~~
.......


这个其实是很矛盾的。。。程式化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特点,西皮、二黄什么的,还有那些象征意义的舞台招式,如果没了这些,起魅力可能也打打折扣的,但不改,对大多数人又失去吸引力。。。。。

京剧辉煌或占有大数观众的现实环境不存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4 10: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贴一段李胜素的  黛玉葬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4 18: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6楼荷依问月于2010-10-24 10:25发表的  :

这个其实是很矛盾的。。。程式化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特点,西皮、二黄什么的,还有那些象征意义的舞台招式,如果没了这些,起魅力可能也打打折扣的,但不改,对大多数人又失去吸引力。。。。。

.......

也是可以尝试的,如样板戏一些形式该承认还是得承认
__如加交响乐,加巴蕾舞元素.......

京剧程式化的不合理,京剧行家和京剧业内中人最清楚,原理上都是吃声学饭的,没理由不明白.
__都知道不管啥好词,皮/黄/听来都一个味,也就是常说的__京剧怎么听来都是一个调.

上世纪50年代有关单位委托梅/程负责改,程一生探索,游丝腔也是"自身探索"来的,没探索就没程派,是巴不得早改早好.
梅开头乐意,后来不改了,还登报说程式化的合理,这内中是有原因的.......

再说样板戏,谭富英有个有名的条陈,说样板戏唱那么高,不怕演员的嗓子嘛..
__这是于保护演员角度说,没有否认唱的不好,反道间接是说唱的好

这也就是到现在(包括今年名家庆中秋演出),都有安排样板戏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4 18: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加交响乐,印象中有演出这样做过....

如果去掉京胡,京味怕是不复存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1-11 14:22 , Processed in 0.09760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