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晨风

[杂谭] 肖斯塔科维奇资料汇集__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3-9 20: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千百万被害者立碑___萧斯塔科维奇《第十三交响曲》
作者:毛宇宽
(文自毛宇宽的博客)


  

前言

    德米特里?萧斯塔科维奇(Dmitry Shostakovich, 1906-1975)是20世纪伟大作曲家之一, 尤其是一位划时代的交响曲巨擘。在这一乐种日渐式微的世纪, 他却在此领域大展宏图, 把它推上了一个新的巅峰。

    萧氏在世时, 每年都要纪念他的两个创作成就日:五月十二日──令十九岁的他一举扬名国际舞台的《第一交响曲》首演的日子; 七月二十日──五十六岁的他完成《第十三交响曲》的日子。由此可见, 《第十三交响曲》(op. 133, 以下多用简称)在他的心目中占有何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萧斯塔科维奇有一个习惯, 每当写出一部新作, 他总要邀请一些圈内朋友到家里来听他表演这部作品。《第十三》这一次也不例外。它是一部管弦、独唱与合唱的交响曲, 萧斯塔科维奇在钢琴上弹奏管弦乐部分, 同时自己一个人担当独唱与合唱的角色。他事先抱歉:右手因病疼痛得厉害, 医生甚至不准他弹也不准他写, 嗓子同样是糟糕得很。但是听完他的表演后, 另一位作曲大师阿拉姆?哈恰图良仍是激动不已, 立即撰文发出了由衷的最高赞赏:“我怎能默不作声?即使只在家庭斗室中的演奏, 仍然给我留下空前强烈的印象”,“音乐感人至深, 胆识令人震惊”。“毫不夸大地说, 这是伟大艺术家的伟大之作。在我们的作曲家中, 除了萧斯塔科维奇, 还没有任何一个人表达了如此尖锐的、我要说是体现观念的时代感情。”这次独特的“音乐会”被作曲家巴斯涅尔偷偷地录了音, 虽然录音很不清楚, 但总算留下了一个稀世之珍的历史记录, 但愿有朝一日我们有幸能够聆听到这个录音。。

一块又一块墓碑

    何谓“体现观念的时代感情”? 简单说, 就是通过音乐作品呐喊出当代人民的正义呼声, 道出作者坚持不渝的思想信念。萧斯塔科维奇曾经说过:对他而言“马勒比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R.斯特劳斯、亨德米特更觉亲近, 因为他的音乐有著其他几位元根本缺乏或相当缺乏的一些重要艺术素质和思想素质, 那就是充满哲理的、伦理的激情”。换言之, 萧氏倾心于马勒, 正是因为马勒和他一样, 在其交响乐作品中满腔热忱地表达了自己的哲学信念、道德信念。

    的确, 萧斯塔科维奇从来不是一个旁观生活、回避矛盾的艺术家, 他总是置身社会生活的湍流, 激动不安地、甚至怀著心灵的苦痛来体验和反映生活、鞭笞社会的。笔者认为应该将他的艺术归为归为批判现实主义的范畴, 这在音乐领域是极为罕见的, 而对于交响曲来说更是绝无仅有的。

    前苏联一位音乐学家曾说过大致是这样的话:萧斯塔科维奇经历了20世纪两大暴君──希特勒和史达林带来的人类浩劫, 他的交响曲就是这数十年浩劫的血泪编年史。萧斯塔科维奇本人也曾私下向友人表示, 他憎恶法西斯, 不论是希特勒的法西斯还是史达林的法西斯。他还说, 他的大多数交响曲都是墓碑, 为屠刀下的千千万万死难者立下的墓碑。<注1>

    1937年是史达林进行大清洗、大镇压的疯狂岁月。萧斯塔科维奇写出了他的首部悲剧交响曲──《第四交响曲》。但仅仅一年前, 他刚因歌剧《姆倩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而被史达林亲自指使其文化暴吏们猛加抨击, 因而在这新的险峻形势下, 他不得不在交响曲彩排之后断然收回乐谱、取消公演, 以免招致更大的灾祸。同年, 他推出了另一部、也就是《第五交响曲》, 这仍然是一部悲剧交响曲, 但却有著一个乐观、强劲的终曲, 人们说他对现实作了肯定, 说他正是靠这根救命草逃过了大灾大难。这两部交响曲都是纯器乐, 但它们的思想内涵却是很清楚的:黑暗, 凶残, 悲惨, 但暴政终究摧毁不了人的尊严、扼杀不了求生的意志。

    尘封了二十五年的《第四交响曲》终于在1961年重见天日。萧氏紧接著写出了《第十三交响曲》, 他运用歌词把《第四》以来只能隐藏在音符中的潜台词向全世界庄严昭示, 再一次为希特勒和史达林屠刀下的牺牲者立下一座墓碑。

<注1>: 根据俄罗斯官方资料,整个19世纪在俄国被处死的政治犯不到20人,死于监狱或流放的约数千人。而据1990年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公布的资料:1930─1953年间,被枪毙和死于非命的政治犯有3,778,234人。又据1991年苏联克格勃首脑科留奇科夫的公布:1928─1953年间,在苏联有4,500,000名政治犯死于非命(资料来源:文化学者王康先生2006年4月7日在北京大学以《俄罗斯的道路》为题所做的报告──由“凤凰卫视”中文台“世纪大讲堂”节目于2006年6月27日播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9 20: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上)__________

  

要以艺术摧毁沈默

      《第十三交响曲》于1962年问世, 而激发萧斯塔科维奇创作这部作品的是苏联诗人叶甫图申科的新作诗篇《娘子谷》。这位斐声海内外、极具盛名的诗人当时只有二十九岁, 但却被目为离经叛道的异己份子, 因为他那支锋利的笔经常触怒苏联当局。例如诗篇《史达林的继承人》就一针见血地戳穿赫鲁雪夫“解冻”的假像, 指陈史达林的阴魂仍然不散。《娘子谷》在苏联报章的披露也激起了轩然大波。娘子谷是乌克蓝首府基辅近郊的万人坑。1941年9月19日德军占领基辅, 19-20日的36小时内将大约34,000犹太人赶到这里, 用机枪、活埋加以血腥屠戮。此后的两年间, 在娘子谷被杀的犹太人、战俘等共达十万人。娘子谷于是成为现代史上种族灭绝、野蛮兽性的一个可怖标志。

      叶甫图申科的《娘子谷》立即招致卫道士们的围攻, 他被谴责为“煽动民族仇恨”,“诋毁列宁主义的民族政策”,“散播虚假爱国主义的谎言”。乍一看来, 诸如此类的罪名加之于《娘子谷》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若细读一下就会明白, 这首诗所揭露、所声讨的虽然是希特勒法西斯犯下的滔天暴行, 可字里行间却对苏联也同样存在的反犹主义一并痛加鞭挞。这怎能不令口头上一向高唱民族平等友爱的苏共领导人怒火中烧呢? 当时, 有人甚至企图动员萧斯塔科维奇也加入围攻的行列。可是萧氏不但没有同流合污, 反倒特意会见了他原先并不认识的叶甫图申科。他在一封致友人的信里说:叶甫图申科“是我们时代最优秀的诗人之一”, “是一个有思想的大材。我们当中出现了这样的年轻人真令人感到高兴”。

      关于苏联乐坛和诗坛这一老一少两位巨星的初次交往, 叶甫图申科有一段有趣的记述:“我们并不相识。一天,萧斯塔科维奇打来一个电话。他十分谦恭地问我:‘请问,您能让我用您的诗作谱曲吗?’我受宠若惊,赶紧回答说:‘请便!请便!’ 可他接著却说:‘音乐已经写好了,请您来听听吧!’于是我便听到了他本人的自弹自唱。我不会作曲,如果我会的话,写出来的会正是这样的音乐。”

     《娘子谷》在萧斯塔科维奇的内心激起了汹涌的波涛。他又说:“这首诗振撼了我, 振撼了成千成万的人。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反犹主义的危险, 并且要不断地提醒人们, 因为这种病毒是活的, 谁知道它会不会永远消失”。“人们在叶甫图申科写诗之前早就知道娘子谷事件, 但是他们沈默不语, 而读了这首诗以后, 打破了沈默, 艺术摧毁了沈默。这就是艺术的力量。”他于是立即着手用《娘子谷》谱写音乐。

      萧斯塔科维奇自己并不是犹太人, 但是对这个民族的苦难、特别是其中弱小者的悲惨命运一向抱有深切同情。他说:“几十年来我一直感到周围滋长著反犹主义。我从不原谅反犹论调, 哪怕是好朋友, 只要我看到他有反犹太倾向, 我便同他绝交。”他认为这是一个道德问题。(注2).
      他在许多作品里采用过犹太音调, 1948年还写过一部声乐套曲《犹太民间诗选》,意图“诉说一些犹太人的命运”。这套很富特色的乐曲是一部杰作, 但写出后作者却无法将它上演, 束之高阁达七年之久, 直到史达林死后的1955年才得以公诸于世。《犹太民间诗选》现有萧斯塔科维奇亲自演奏的录音, 包括在Le Chant Du Monde LDC 2781000里面。女高音是由著名钢琴家李赫特的夫人多里娅克担任, 女中音多鲁哈诺娃也极为出色, 是一张弥足珍贵CD。

      不仅如此, 早在1955年, 萧斯塔科维奇没有告诉任何人, 独自悄悄去到娘子谷, 默默地凭吊这个惨绝人寰的屠场。也正是在写作《第十三交响曲》的这段日子, 萧氏在鳏居多年后同伊琳娜?苏平斯卡娅结婚。他这位第二任妻子的父亲也是犹太人, 而且在史达林时代身陷囹圄遭受不幸。这会不会也对《第十三》有著催生的作用?

《第十三》是这样诞生的

      萧斯塔科维奇的《娘子谷》是一部声乐交响诗(男低音独唱, 男低音合唱, 管弦乐)。这样的人声音色正符合内容的深沈、严峻格调。他先写出了钢琴谱, 这是绝无仅有的一次。因为萧斯塔科维奇谱写管弦乐曲的方式跟大多数作曲家不同, 通常不是先写出钢琴谱再作配器, 最后才完成管弦乐总谱。他是先写一个总谱大纲, 标记出主题和乐器, 然后一挥而就直接写出乾干净净的总谱。这一次他却先写了钢琴谱, 可能起初本来就是打算为声乐和钢琴的曲子, 而在完成后构思才起了变化。这种情况曾经不只一次发生过。譬如著名的《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第一乐章, 最初也是计划写成独立的合唱曲的, 后来却变成纯管弦乐的交响曲第一乐章。而这一次, 写完《娘子谷》后, 萧氏意犹未尽, 于是决定把它续成一部五乐章的交响曲, 《娘子谷》只作为其第一乐章。他从叶甫图申科过去的诗集里再挑选出三首诗, 并且请这位诗人特地为交响曲写出一首《恐惧》作为第三乐章, 当中有些诗句还是萧斯塔科维奇向他面授的。

      《第十三交响曲》是在医院里出世的, 萧斯塔科维奇在病榻上孕育了它, 跟以往一样他写得很快, 后面四个乐章只用了不到二十天。

注2: 反犹主义早在沙皇俄国便十分猖獗, 屡屡发生大规模反犹事件。反犹主义在革命后的苏联依旧大有市场也是不争的事实。例如, 史达林便有著强烈的反犹情绪。他把女儿斯维特兰娜的第一个男友投进监牢, 只因他是犹太人。他后来也不认犹太女婿, 连小外孙也拒不见面。1930年代史达林为实现其独裁统治,以阴谋手段铲除了党内领导层的许多政治对手;当中包括红军之父托洛茨基、共产国际主席季诺维也夫、莫斯科苏维埃主席加米涅夫等都是犹太人。史达林去世前不久曾发生过所谓“谋杀史达林医生集团”的著名冤案;这些医生中大部分也是犹太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0 21: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文明和社会中长大的音乐,往往包裹在环境的漩涡内,只有舍身其间的人,才能获得那类混响的扰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22: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楼若即若离于2011-03-10 21:32发表的  :
在文明和社会中长大的音乐,往往包裹在环境的漩涡内,只有舍身其间的人,才能获得那类混响的扰动。。。
问好折荷....一向可好
是的,只有舍身其间的人...才有<第七>和<第十三>的传世和不朽!
我这一向时间(春节到现在),大凡听曲,都是下面二首曲子,且交叉来听__
<肖七>,特别是第一和第三乐章,
还有就是哈恰图良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往往整曲一次听完.
工作和事业顺心也好,困难烦恼也好...
____都是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22: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
纠正一下以上13楼的笔误:"哈恰图良的<第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8 23: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16日早晨,在防空警报炸弹的爆炸声中,肖斯塔科维奇在列宁格勒电台发表讲话:

“一小时以前,我完成了一部大型交响曲总谱的前两部分,如果我能成功地完成创作,如果我能把第三和第四部分写完,它将可以称作我的第七交响曲。为什么我要宣布这个消息?因为这样一来正在收听我讲话的听众就会知道我们这座城市的生活还在照常进行着。现在我们都在尽力战斗着,苏联音乐家们,我亲爱的无数战友们,我的朋友们,请记住我们的艺术现正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让我们保卫我们的音乐,让我们无私地奉献吧。”

http://storage.live.com/items/2AD68E847410B9D9!1128?filename=1941%25E8%2582%2596.mp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8 23: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肖七____第一乐章"侵略插段"

http://player.56.com/v_NDg5MTY1OTA.sw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12-12 09:48 , Processed in 0.09559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