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冷香

又一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2-1 17: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837楼人在江湖于2013-01-16 19:53发表的  :
   腊月初七香姐六十大寿,遥祝生日快乐
谢谢江湖兄弟的惦记!给你拜个早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1 17: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红火火迎新春
  知青们开始老了. 退出岗位了, 也有闲了,但对生活的热情更浓郁了.
  在除旧迎新的日子里, 各知青联谊联欢活动,一浪高过一浪, 使后知青文化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一月十三日,晚上我在埔东的东方文化中心, 观看了<<首届上海知青之歌春节文艺晚会>>. 是在上海的各地知青举行的2013年.上海知青迎春公益活动.
  新疆老知青叶惠贤和三位青年一起主持晚会,那精湛的表演. 基本都是年在花甲的老知青们自己编排的. 称作上海知青春晚.
  观后余兴未尽,又看报到冰城传来的美景: 温州的江滨知青联谊: 北京的大碗居欢聚.
  最使我感动的是和北疆回来的徐桔桔,贾爱春的座谈.
  这二位重返山河村当村官的北京,上海退休知青. 为自己活得更有滋味. 毅然放弃城市的安逸生活. 把当年下乡的农村作为展示自己活力的舞台. 为曾经帮助过自己的父老乡亲们脱贫.又一头扎进黑土地中. 甘心情愿当作儒子牛. 搞起了以土地入股的现代化.农业合作社.虽说她们的事迹.报上已作过详尽的介绍. 但与真人面对面的交流. 真正引起我心灵的震撼.久久不能平静........
  在2012年底.我有幸参加<<黑土情>>杂志对贾爱春的访谈.还作了些记录. 当时杂志社就策划搞一台迎春诗歌朗诵会.向老知青们宣传她俩的知青精神. 就听爱春说.桔桔是位低调而有主见的老党员. 还是在农村插队时入的党. 山河村的乡亲们特别信任她. 回城后.她是第一个回乡探亲的知青. 还悄悄地为当地贫困户坚持十多年寄款相助. 我心里油然产生对桔桔敬服之情.
  当看到爱春与桔桔又走到<<黑土情>>杂志社召开的知青座谈会上. 看见一屋子北大荒老知青们,如回家的姐妹般亲热. 那平和的心态.微微的笑容.马上拨动了我的心弦.
  当听到桔桔和声悦气地说:我们的事,大家已经知道了.不用多讲.还是随便聊聊吧, 我还想听听大家帮我们出出点子. 以后怎么办能更好? 我拿着记录的笔.不由地放下.目不转睛地盯着看她__耳边响起爱春曾经过的那句话.
   乡亲相信知青. 说知青就像当年的老八路. 把自己命根子土地交给桔桔来领着干. 能放心. 就是看知青没私心.
  脑子里想这徐桔桔,她走在城市的大街里.被千千万万个人流淹没. 不会有什么特殊. 而把她生命的火花,燃烧在需要她的群体中. 就发出夺目的光芒.___这大概就是人格的魅力吧?
  接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交谈着. 亲如一家.当我听到桔桔谈到: 有位黑河知青.事业有成.他自驾车游遍全国, 回家后检查身体,发现自己身上长了许多肿瘤. 心想.反正离死不远.还是对下乡的农村有感情,要死,就死在纯朴的乡亲们那里吧.就放下一切.又回黑河. 过起无忧无虑的乡土生活. 一年过去了. 还活的好好的. 感到轻松自在许多.
  这事也是桔桔把自己回去的动机,说的坦然自若,放下功利后. 融如自然.人会活得很滋润的呢!
  昨晚.<,黑土情>>杂志社和上海其他知青文化团体一起主办了一场<<2013年上海知青迎春诗歌朗诵演唱会>>宝泉岭论坛上海联谊会的坛友协办参加.
阿凤. 隋虎登台,声情并茂地朗颂了知青自己创作的诗歌.铁牛.程小帅龙, 叶坚. 蒲伟新参加摄影与图象制作.原本请爱春.桔桔来到现场与大家见面的.她们参加上海社科院的研讨会后.说八点半后过来. 黑龙江的有关领导还特意赶来.为大家助兴.并送来锦旗.
  爱春,桔桔没有来. 在回家的路上. 我想: 她们大概是避开轰轰隆隆. 她们走得就是踏踏实实的路呀!
我无端地认为:爱春就像金灿灿的腊梅.桔桔有那沁人心脾的桔香.那么平常.又那么充满阳光.把知青精神演绎得那么灿烂. 不由心中树立起榜样. 要活得有滋有味.可以学学她们的样.做些实实在在的事. 为她们那种精神讴歌,咏唱!


贾爱春说:我们只做了自己想做,能做的实事.没太多的可复制性. 只是我想告诉知青朋友们.退休后.你们有空了.可以到下乡过的农村住住.
一,有利于自己的健康.远里喧闹的城市.污染的环境.
二,把城里先进的生活理念带去. 帮忙那里人跟上时代的节奏.
我想,要这样倒是有可行性滴.


生活是个过程 .生命是有感觉.
人生的路有长有短.也宽有窄.
   我接触她们二人后.真真感悟到怎么把自己人生的路越走越宽.使生命的感受深厚些啦.


我们虽不可能向爱春.桔桔那样做,但可以学她们那种活法. 淡泊名利,尽可能做些有利于他人的实事.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力.发挥的更精彩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1 18: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又走进<<黑土情>>杂志后,我又认识了许多热心于后知青文化的荒友, 视野跟着宽敞开.

花甲之年再做反思. 从出生起,

第一个二十年是学着生活.

第二个二十年是为了生活.

第三个二十年懂得生活, 但无奈去做怎样生活.还要委曲求全,活下去.只能充当聋哑人,女扮男装的坚强地活下去.

再轮到第二个花甲.相对来.生活的环境好转了.那就是为生命而存在了.(体力下降后,来感觉了)

只能以十年来计算:

第一个十年感悟生命.学会养生.

第二个十年保护生命,学着延年.

第三个十年珍惜生命,能活着感恩身边的每一位亲朋好友.

第四个十年贵在生命.(如还有的话,那是大福,但尽力不拖累身边人)

第五个十年那希望还有人记得曾有自己存着过.

第六个十年如是还有影响在,算没白白地在人世间走一趟了.

我想爱春,桔桔,她们的生命力会更长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4 12: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年快乐,天天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10 00: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14 10: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双节的感想)

在生活的道路上, 人学着走步.

  开始歪歪扭扭. 后来深深浅浅. 北大荒去过的老知青们, 唯独在远离家乡父母后. 迈进黑土地里. 步伐越走越扎实.

  在那里:学会了独立. 懂得了生活. 培育出友谊. 在经风受雨后. 受酷暑寒冻里炼历中, 了解到人间真情的可贵.尤其是在淳朴的北大荒人影响下. 养成 热诚,爽直的好性情.

  今天,还是在这块热土上.淳朴的北大荒人的后代,创立了这个四通八达的网站. 还给当年的知青留出二份自留地. 让老知青们来打理.

<<知青足见迹>>是给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朋友. 在回顾心路时, 数点记忆的印痕. 点点滴滴的回忆.如砖似瓦.盖成一座精神家院. 老知青纷纷在此栽花种草. 用自己的心泉来催开心中玫瑰.

  在这里. 找到当年青春的缩影.寻回失散多年的老友. 还认识许多肝胆相照的新朋.

  在这里.烦闷时.可倾吐衷肠. 快乐时与大家分享. 我们是战友,我们是兄弟姐妹. 我们在一起. 心儿不分离.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__破五.也是迎财神的日子. 窗外.炮竹声此起彼伏. ,又是西方的情人节.

  我捧出在黑土地里炼就的赤子之心,献给你___宝泉岭论坛. 你给予我的精神财富. 为我晚年生活送来阳光.

  感谢每位论坛管理者. 感谢每位常见字也见过面的坛友. 感谢和大家一起为这个精神家院添砖加瓦的坛友.

  你们是我心中的太阳. 外面阴雨绵绵.点进宝坛. 心里会透亮!

  每每抽空在此留下脚印, 会感到这一天没有白过.

  今天又在这里踩个脚印. 字字送上祝福: 祝大家心情舒畅.身体健康. 快快乐乐过好当下的时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5 09: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姐的双节感想很独特啊
祝姐青春不老,绿水长流!新年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3 21: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拯救君子兰
  退到家里.有闲了.可以常出门参加各种知青联谊活动. 还抽空养花弄草. 在巴掌大的天井里. 种些养目的花草树木.坐在玻璃大门边的电脑台前.敲打着键盘,细品网文. 眼累了. 抬头望望天井里的绿叶. 会舒服许多.
小小的天井里. 朝东的一角种着慈孝竹. 含笑花.陪帮着我渡过一段难忍的心路.....而几个零落的花盆里养着吊兰,君子兰. 昙花. 都等着我来关爱. 照顾,给我带着责任和希望.
  吊兰命贱.只要不忘浇水就能活: 昙花种在大盆里得保证它冬暖夏凉枝叶很长很粗壮.最要关心的是君子兰. 干不得,也湿不行.还要每年换土.早几年养成棵君子兰.呵护中.长势良好. 2006年回了次北大荒.大伏天半个多月没人管.,日晒雨淋的,回来见到干枯归天了.
  后来老公又帮我买了棵畸形的,一见就是三心二意,歪歪扭扭的. 心里不喜欢.但好赖也叫君子兰,就收留了.慢慢地养着吧. 养了几年.有点正形了.去年又回了次北大荒. 回家一见, 家中的花草又败落了.昙花的宽叶上.被滴水打了好多洞.君子兰叶子都枯黄了.....只有贴着地长的竹子和含笑花还依然挺拔......
  再用心修复啦.帮二盆君子兰剪去黄叶,加上新土. 只见其中一盆枝叶摇摇晃晃.连忙倒去盆土,只见原来那棵土底下的根都烂光了.还好叶子还鲜活着. 忙在根托上.细心剔去烂皮. 把根托像动外科手术一样,用心做好清创,再送进新土里.遮阳防雨. 虽说没人指点.就凭对这棵君子的真诚关爱. 大概感动上苍了.今天长势良好.换土时见她根深叶茂.心里美滋滋的......
  但愿明年能开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3 21: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的知青队长回来了.
四月二十四日,受<<黑土情>杂志翁主编的邀请.与当年插队在黑龙江瑷珲县,瑷珲公社.三好大队,的老知青___杨晓沪进行了一次访谈.
  当我上午九点钟到达上海市社科会,社联七楼茶舍, 从湖南归来的翁主编,八点刚下火车,就直接过来了.还有宋爱国战友的也已经到场.只见三人喝着清茶. 正亲切友好地交谈着.
  走进入座, 对面坐着的这位清瘦高大的暮年汉子,就是又一位重返原插队点,带领乡亲们再组织起来, 办(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他曾是当年村里的生产队长.年轻时也带领乡亲们改变过队里一穷二白的面貌. 是什么原由.使这位瘦弱的花甲知青.又到插队点.重整旗鼓的呢?
  带着这份疑惑.我们进行了深入平和的访谈........

  原来他也是六九届上海知青,70年4月下乡插队到东北.73年当上了村生产队正队长, 当时是乡亲们的支持和信任.使他渐渐地胜任这个职务.为了提高农村的粮食种植产量.他买了一大堆各种植物栽培的书籍.硬兹兹地使每天收入四角几分,提高到二元呢.在当时的经济水平.月收入达到六十多元.在全国农村也是数得上的呢.
在76年,被当地乡亲们推荐,到上海同济大学外语系作为工农兵学生.回城读书.毕业后在金山石化做外事工作,后来提前退职下海经商.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这位一帆风顺地回城工作的老知青. 放着好日子不过,怎么会起志愿回乡再搞(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呢.

  
  那杨晓沪久经商场拼搏.身不由己, 食寝无度.身体素质严重下降. 等他感到不适求医时,一经检查:原已患有多嚢肝,多嚢肾,医生告诉,这病治疗需换肝,换肾.如有配对,也只有五年生存期. 他想到自己还没到花甲.就这样等到生命终点.很不甘心.就自驾车环游祖国各地.和美丽的大好河山道别.
杨晓沪还是位知青活动的积极支持者, 这漫长的旅途中.每到各处.都受到当地知青们的热忱接待. 不由使他怀念起下乡插队生活时,那简单纯朴的东北父老乡亲们了. 决定到原插队地去养病.安渡残年.
没料到,到了乡村后.原来富裕的农村.改革分地后那里的大多数乡亲们生活水平反下降了.许多村民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
但他们见到当年的知青队长回来了. 都掏心窝子地对他好. 不要任何回报.当大家听到传闻: 逊克县那当年的妇女队长.正领着大家搞农业合作社呢, 也纷纷请求杨晓沪也带领大家做.
杨晓沪在村里养病,感到回农村后.身体感觉比以前好了.乡亲们都这么善待他,信任他也想给些回报. 在去年八月黑河知青文化周时, 参加活动遇上徐桔桔和贾爱春后,又特意到逊克向她们取经,回去也带着大家干了起来.
当我问他:你这么做还有什么想法吗?他很诚恳地告诉我,这几年来,农村土地分地到户后, 基本建设退出.土地越来越瘦, 粮食产量也降低,我国粮食还要靠进口,我能帮乡亲在改善生活的同时,多打些粮食.也是提高自己的生命价值.他还谦虚地说:做这种事,他是位彻底的志愿者,但面临的风险很大, 困难不少,但还愿意做下去。
听了这番话.我很有感触. 是呀,活着.不仅仅是吃饭, 延伸生命.还可以做些提高生命价值的好事. 面对着这位高大,消瘦的汉子.我由衷地敬佩他,我不能效仿再他离家背井,做轰轰烈烈的事。但愿意为这种大义之行讴歌赞扬。
这就是后知青文化的知青精神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4 09: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坐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6-18 19:02 , Processed in 0.16640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