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冷香

又一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0 08: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弄堂里的小故事之九___楼上的邻居家(1)
  六零年间.我家楼上当报社编辑的朱家姆妈家工作调动到北京. 搬走了. 不久.从苏州河边的河滨大楼.搬过来家新邻居, 是单亲家庭,由妈妈带着五个孩子.二女三男,最大的女儿只有十二岁, 小儿不到五岁, 母亲是浦东师范学校高级语文老师,还住校. 只有周六下午回家.
  据说她家先生打成大右派在押劳改, 妻子为孩子前途.不得不离婚. 把五个孩子都带在身边, 来了新邻居.我很高兴.跑上奔下地帮着搬东西. 那家物件简单. 除了床和桌椅板凳.一对旧沙发. 和衣橱外. 最引目的就是几个用潇湘竹做的书架. 上面放满了各种书籍.
  女主人特别和气. 温文尔雅的,长得娟秀.看我帮着忙前忙后的. 摸着我的头问了我年纪.还告诉我,她家也有个和我一般大的儿子.放在浦东一家幼儿园里全托. 以后就是我的玩伴了.我很高兴.
  把家安顿好后. 母亲要上班养活五个儿女. 就请了个阿姨来照顾孩子. 那年正是困难时期. 那阿姨很凶. 每次自己把饭吃得饱饱的. 把四个孩子的口粮扣发, 还要大些的女儿帮着做事, 不顺她. 非打就骂. 等妈妈回来后. 儿女们哭着向妈妈诉苦. 妈妈狠狠心. 把阿姨辞退. 二个十来岁的女儿,就成了小当家. 还要照顾弟弟.
   这下子好了.她们家平时没大人. 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我一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 就整天泡在她家.那书架里的书.不管看懂看不懂. 常拿下随便翻翻. 也成了她家大姐的小跟班.
  到了周末.大姐要坐轮渡到浦东接二弟. 我自然跟着一起去了. 那次走得急.还没跟家里说一声.回来的路上. 大姐走到黄浦公园门口的公共厠所方便. 一摸口袋没钱了. 但内急就与工作人员商量,让她先进去,先把我和她二弟做人质,留在那里.她自己回家取来后, 再接我们回家. 就这样, 大姐方便后先回家了. 我和那还没回过新家的二弟. 傻傻地在公廁门口等着, 等呀等呀,都等到天快黑了.大姐还没来.那小子哭丧着脸,对我说: 大姐不来了.我不认识家.怎么办呀, 说着就抹上眼泪了. 我鼓起勇气.壮着胆.说: 不怕.我认识家.我带你回家. 于是,就手拉着手.战战兢兢地跟着大人.穿过二条车流繁忙的大马路. 平安地回到家了.这时我家人都正在找我吃晚饭呢. 一看我领着个小子回家了. 一问:原来如此,把我一顿臭骂. 我只好乖乖地受过.

  但过后.我还是一有空往她家跑. 在她家里没大人看管着.自由自在地玩乐. 多好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1: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些日子,又返北大荒啦。七月二十一日晚上,和75名二师十团的上海老知青,坐上北去的列车。一路上热热闹闹的。像过大年似的,坐了三十小时的卧铺车,到了哈尔滨。我们在十团上海知青联谊会的红旗带领下。浩浩荡荡地出了站。 天下着蒙蒙细雨。哈尔滨的战友四点就起身。在站口迎接。还打出了大幅标语:欢迎上海战友来临第二故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4 11: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返北大荒小记五则
再返北大荒小记五则
(一)松花江畔起热潮,  红事会前红旗招.  江滨儿女南北聚, 航空母舰正起锚.
(二)巨龙连贯往北摇, 前头警车来开道.  浩浩荡荡赴江滨,   退休知青心直跳.
(三)农场乡亲迎宾客, 知青过节处处瞧,  北疆旧貌变新颜,   三间房前涌心潮.
(四)知青情深歌舞俏. 欢声笑语冲云霄.  世纪广场联欢会,   大荒情长月光照.
(五) 相见亦难别更难, 挥泪惜别江滨道,  知心话儿说不尽,   请君都把身体保.

http://www.baoquanling.net/dispb ... 3651&page=1

要知详细事.请看上面网址中的视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18: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夜无眠
今夜无眠,

  七月二十一日,我和七十四名,当年在同一农场的上海知青.又坐上北上的列车,到哈尔滨市去参加江滨农场的知青大聚会.,一上火车. 就见到许多熟悉的面孔.忙着相互打招呼.我们这趟车是晚间行车, 但今晚无眠了. 火车一开动, 大家都纷纷拿出从家里带来,精心准备的美食, 开始夜宵了.

我戏称: 这是知青来过大年了.( 真是百年修得同车坐. )不用作介绍.都是自己人. 你拿出茶叶蛋.他递来熏青鱼. 烤鸭子,冷馄饨. 糟毛豆, 牛肉干,小蕃茄.紫葡萄.你一口.我一块地大家不分你我地会餐着. 那笑声.问候声响成一片,.
   另外车厢里,还有一群准备要到哈尔滨演出的战友,在车厢里开始忙于排练.器乐合奏的小乐队. 拿出了亮晃晃的乐器. 欢快的吹奏开了. 女声小合唱的老阿姨们也亮开了嗓子.高歌起:<< 北大荒呀.我的家.>>
  啊呀,北大荒,北大荒,和谐家园美如画.美如画, 心相依.情相连........歌声把那同外婆一起来北上的小女孩吸引过来了.她也高兴地依在第一次见面的婆婆身边. 忘情地一起歌唱. 看着荒三代也跟上来了.我心里好一阵欣喜.
  是呀.北大荒这片神奇的土地. 曾经有许多知青把青春留在那里. 如今这些老知青们,退休了.有闲了.相约一起回访第二故乡. 这种不了情. 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0 09: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江滨农场各地知青联合回访,给农场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农场领导把知青们当作亲人. 发动各部门支持. 工作做得很细致. 当客车长龙驶进江滨大地.只见每个路口都有一名交警.背对大路.面对路口.作交通警止,让车队顺利通过.每位车上的老知青都有感触. 尤其是到了路口.停下后. 每辆车上都上来几位身穿浅黄上衣的青年人。 给每人分发份由《黑龙江省江滨农场办公室》印发的江滨知青文化节。接待手册。惊叹农场工作做得真细致!
   尤其是江滨大道路口的礼炮齐鸣。秧歌队彩带飞舞。 父老乡亲们翘首以待地夹道欢迎。这辈子赶上这次节日。真是没齿难忘滴!
  再此感谢放弃回农场的战友。感恩江滨人对老知青回访的支持及盛情款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21: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牵牛故事再传说,  网络通畅喜鹊宿.

QQ短信连万家,   牛郎织女视频诉.

你在深圳我出国,  家中儿女老人顾,

暑期由你多看管, 圣诞飞来回家过.

王母娘娘一旁说. 连接上了快快诉,

昨夜打雷断过电,  干电用光无处索.

你们把儿扔给我,  孩大叛逆难管束.

快快凑到一快过.  和家欢喜我自顾.



我来凑趣灌点儿水 祈巧来逗大伙儿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3 13: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姐姐七夕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06: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新作,在空空老僧的启示中有感,请各位坛友给予指正.
闲言碎语
老骥伏枥甘做牛, 反刍品草功名休.
色蕴皆空方悟禅, 灵山清泉网络求.
淡雅文采知惜春, 五彩云霞碧天游.
笑谈当年荒唐事, 秃笔描痕叙金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07: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到中元节

  母亲远离后。 又到第二个中元节了。 去年中元节。我匆匆从胶东旅游途中赶回。家中兄弟姐妹七位团团围坐一桌。 追思父母的厚德。

  一晃366天过去了。 今天七位同胞中少了大哥。 真是生死无常。人生苦短。明天是母亲生辰九十年纪念日。本该今日追思已故亲人的。就改在明天到峨眉路老家聚合。追思父母大哥。

母亲是位朴实,勤劳,善良的劳动妇女。 她含辛茹苦地把我们七兄弟姐妹养育成人。到晚年该享清福时。父亲却卧床不起。母亲为照顾父亲。亲力亲为。整整十八年,几次把父亲那从死亡线上拖回。虽说最后儿女们也为妈妈请来住家保姆。 但照顾父亲的重任。妈妈是样样做前头。

  尤其是父亲在世的最后一年。当全家人在母亲的带领下。齐心协力有一次把病危的父亲,从死神那里夺回来。 决定辞去不尽职的保姆。七个儿女轮流二十四小时,陪伴母亲,一起照顾父亲。这一年多。是我成家后,与母亲近距离接触最长的日子。每当见到母亲。仔仔细细为父亲擦脸,清洗身子,不要儿女代劳时。我总会默默地问自己: 如果换上我. 会不会这样做呢? 难说. 可见父母亲的情感之深. 不是语言来表达的.
母亲的行为. 告诉我: 爱是奉献. 是生死不离的伺守。 父亲远离后半年。 母亲也突然生病。匆匆离去。我在心疼中反思:对生命。对生活。对亲友。我改如何取舍?母亲的德行告诉我,亲情比享乐更可贵!

  当听到邻居在母亲远离后的议论: 她真想不通呀。 对老头这么好。 照顾病人十多年。自己 没好好享过几天福。 就这么快离世了。其实。这些人根本不懂感情。母亲在世对我说起:我很满足了。 儿女都那么孝顺。 对我。对病中的你爸爸都能尽心尽力。他病那么重。还顽强地活着。 别人比他晚生病的,都早走了。 他是为我活的呀。我父母亲在人生的暮年,能如此相依相辅。 也教会我怎样安度晚年。

  最可贵的是。妈妈还说:我就是当年不懂保健知识。要是早点知道高血压病的防预常识。早点盯他按时服药。注意饮食。 他不病倒。那就多好呀。 妈妈的话提醒着我。 如何善待自己,善待亲友。母亲远离后。我毅然离开了喜欢的孩子们。 回归家庭。 毕竟,生活最后的归属是回家。 十几年我冷落了家庭。光顾做自己喜欢的事了。天天住在学校里。和小朋友在一起。 家里多半由老公照管。女儿也与我不亲热了。 比起母亲。我有亏揪。但还不晚。

  虽说,孩子大了。由不得父母了。但关爱是不分男女老幼。人人皆需的,中元节追思父母大哥。使我感触最深的,还是给身边人,多一些关爱和宽容。 使生活更温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10: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底色

  当生活的帆船停留在港湾时,

  大海仍旧是她的向往.

  当岁月的步伐走向金秋.

  春花还是秋实的基础.

  当你一个花甲再度轮回时,

  花季的遗憾

  跟着那岁痕一起带回记忆.

  北大荒时那些故事

  有多少第一次的回响.........

  从纯净的少年到花甲的老人.

  底色永远是生命的背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5-20 07:02 , Processed in 0.09741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