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李敏

[原创] 萍踪传书(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22: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萍踪传书(作者:李敏)(原创)

  埃德是东方禅学的虔诚弟子。挪威有个禅院,主持是一位来自日本的八十五岁的禅师。埃德告诉我,每星期有三个半天必去参禅打坐,商店干脆关门大吉。禅定是古东方人的内心艺术和设计,以静虑悟自性,与宇宙精神相往返,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能不动心,心中了无贪爱染著。起先我感到很惊奇,按理说,西方社会和人群重欲求利,很难想象与禅相通,让他们五蕴皆空,“无我”超然,匪夷所思。
  同时,禅学不立语言文字,讲究的是明心见性,就是内心感悟,适合所谓“高语境”文化的中国人,因为推崇“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悟性,是东方文化的特征;然而属于“低语境”的欧美人,思想通过语言表达非清晰充分不可,是西方文化的特点,要他们理解禅学含蓄隐晦的哲学思辨,逾越这两种截然不同文化的巨大跨度,几乎不可思议。
  后来在欧洲时间长了,发现北欧白人埃德现象并非个案,发人深思。这里的人们已度过狂热拜金的资本原始积累时代,物质到了极其富足的程度,人需求一种没有疑虑恐惧,没有多余的**生活,达到清静自在,抚慰心灵的大智慧,这是一种很有趣的跨文化社会现象。同时令人不禁想到,当西方人鄙视贪婪返朴归真,往往在东方的古老哲学中,找寻净化和充实自己的出世精神之际,第三世界的人们,拼命追求渴望已经过时的西方物欲模式,却要与其接轨,简直是一种滑稽的错位。
  埃德竟然送了一本中,英,挪威文对照的老子的“道德经”给我,他甚至能够背诵其中的“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埃德告诉我,禅师虽是佛家,因为老庄的旨趣和禅学的见地异曲同工,忘己和忘物之境地相通,也就有了对于老庄思想的偏爱。我听了十分惊奇,即便当今的中国,懂得这些道理的,也是凤毛麟角不可多得,何况是一个北欧业余汉学爱好者。
  过去挪威人又称为维京人,说起维京人,谈虎色变,人们就会想到作恶多端的海盗。对于祖先的历史,一般挪威人非但不忌讳,而且为之骄傲,认为海盗是劫富济贫的梁山好汉,是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的典范。正是这种勇于开拓的精神,确立了挪威立于现代先进国家之林的地位。
  可能受到东方哲学和文化的影响,埃德却是十分蔑视挪威的历史。他带我们游历了奥斯陆海盗博物馆。海盗博物馆坐落在奥斯陆的比格德岛上,从奥斯陆市码头乘上渡轮,20分钟后即可到达。博物馆拥有的世界上最多最完整的海盗物品出土文物,据说是斯堪的纳维亚各国中最著名的海盗文化宝库。很多展品是维京人墓穴出土文物,有炊具,战车,其中有海盗国王和贵族的殉葬物,其中最经典的是三艘挪威海盗古战舰,均是中世纪的实物。
  陈列馆里最触目的是海盗船“科克斯塔德号”,龙骨首尾设计出奇的精巧雅致,有点像卷轴中隋炀帝下江南的画舫,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是出没惊涛骇浪冲锋陷阵的北欧海盗船。 “科克斯塔德号”是海盗船中老大,船体长二十四米,船身两头往上翘起,好似两撇龙须,而且精工细雕,看来爱美之心人人有之,挪威海盗并非只有匹夫之勇,而且艺术素养了得。“科克斯塔德号”为坐头把交椅的大头目所有。船的两侧竖有六十四面盾牌,还饰有青面獠牙血盆大口的金属兽头,渲染气氛用以威慑敌人。据说这就是当年的海上霸主,火力威猛不乏快捷灵巧,是商业船队的灾星,一般的兵舰闻风丧胆,远远不是它的对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01: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萍踪传书(作者:李敏)(原创)

  脱了鞋,赤脚穿过阳光明媚的清真寺广场,行走在光滑洁净的大理石地面上,有烫脚的感觉。摄步进入清真寺正殿,空间十分宽敞,站在红地毯上,环顾四周,欣赏伊斯兰文化韵味的精美壁画装饰,很有“一千零一夜”的异国情调。这里的巴基斯坦信徒对造访的异乡来客表示热情的欢迎,由于不是礼拜时间,只有十来位穆斯林,虔诚地跪在地毯上做祈祷。三位中国客人也随之五体投地,向伟大的先知穆罕默德顶礼膜拜。
  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历史悠久,中国旧称大食法。伊斯兰教是在唐朝从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中国穆斯林大多数聚居在西北各省分并非偶然。宣称安拉是宇宙创造者和唯一主宰,宣讲末日审判和死后复活的观念,和基督教以及犹太教同属亚伯拉罕系。和其他宗教一样,强调止恶扬善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和社会道德准则。在历史上,伊斯兰国家封建的生产关系占主导,落后贫困,几乎都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伊斯兰教是个全面和平的宗教,这一点从伊斯兰教崇尚绿色就可以看出。不过当生命和信仰受到威胁和迫害时,伊斯兰教允许信徒进行强烈的反抗和战斗。所以如今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世界及其他强权之间的摩擦,实际上是在宗教旗帜下,反抗霸权历史的延续和现实表现,所以八十年代的阿富汗战争也就容易理解了。
  傍晚时分,回到旅馆,打开窗户,面对“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的景致,大家发了一会儿呆,便聚在一个房间看电视,虽是黑白屏幕,画面十分清晰,其中还有一个英文频道,出国多日头一回看新闻,虽然没有国内的新闻联播,大多是伊斯兰世界的报道,如头条的苏联对阿富汗抵抗组织的靖绥,聊胜于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浙南人盼望改善经济,发家致富的心理越来越迫切,海外同乡汇来的侨汇,使家人喝香的吃辣的。华侨大兴土木,盖楼房修祖坟,以此证明在海外的成功。在青田时下的风尚,一人出国,全家光荣。虽说已经胜利出走,但是奇怪的是,他们都高兴不起来。
  小林小肖各有弟妹,小甑也是老大,是一对双胞胎的大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小就有辅佐父母照顾家庭的责任和义务,这是现在的独生子女想象不到的。在青田老家,他们无疑是当地的精英,但是为了替家庭分忧,都放弃了受高等教育的念头,小林是一所小学的教师,小肖辍学进工厂当学徒,小甑成了一名能掐会算的会计。这次出国,家里借了重债,就指望他们早日出息了,也好拉扯提携弟妹,有朝一日衣锦还乡,也可光宗耀祖。正当少女情窦初开,少年维特烦恼的青春年华,他们却要早早背上生活的十字架,任重而道远。
  和新世纪的年轻人相比,他们的生活是沉重不幸,同时却又是值得骄傲庆幸,就像当年的玄奘西天取经(据历史记载,当年唐三藏法师出玉门关,开始历经艰难西域之行,也不过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因为只有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才有了人格的升华。当今的年青人即使愿意,也很难有这样的机会。人生就是包含了这样的辩证法则。
  二十年以后再次重逢之际,当年青田小组男女青年均已为人父母,而且都实现了当年的誓言,成了欧洲华人社会的新贵大款,由于在侨乡的大手笔投资,受到政府表彰,小甑甚至成了名噪一方的红顶侨商。但是他们不约而同对我说,“大哥,太苦太艰难太没有意思了,后代不要步我们的后尘才好。”希望从曾祖开始的华侨血泪史到他们这一代,能够划上句号。当然这又是后话。
  在罕萨结下一夜之缘的客栈掌柜,曾经交给他们一个信封,里面有给亲戚的亲笔信和地址,吩咐中国客人到达伊斯兰堡与之联系,也可代他尽地主之谊。第二天青田小组让总台的经理,按照地址挂了电话,对方热情万分,请他们立即上门做客,盛情难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0 08: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慨万分。感谢李敏为我们带来这么真实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02: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谢首席版主,问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02: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萍踪传书(作者:李敏)(原创)

  如果说海盗船“科克斯塔德号”霸气十足,那么馆内海盗船“奥塞贝利号”显得豪华绚丽。这艘大船被设计成漂亮的天鹅颈状,航行在北海上就像一只游弋的天鹅,高傲优雅具有皇家气派。船的主人是九世纪的奥沙女王,这里有一个非常感人的传奇故事,她是挪威开国皇帝哈拉尔德的祖母,为了给父兄报仇雪恨,大义灭亲取了自己夫君的首级,为万民所敬仰(同期的中国唐朝,也出了一名巾帼英雄,即为唐宪宗分忧解劳以德政治天下的皇妃杜秋娘)。历史记载奥沙女王钟爱艺术品和宠物,为了表示对尊贵女王的敬意,各路海盗纷纷归顺,各国诸侯争相进贡,船舱摆设数不清的奇珍异宝,整条船就是一个海上浮动艺术宫殿。
在那个年代,挪威是不可一世的海上超级霸权。埃德对自己民族辉煌的“海盗岁月”不屑一顾,他认为和中国文明相比较,挪威仅有一部耻辱的海盗史,特意安排我们参观博物馆以此来印证他的观点。而近百年的发展,只是西方肤浅文化的移植,不值一提。撇开埃德过激言论不说,北欧人的自我批判,以及少有肤浅民族主义偏见,从中可窥一斑。
  挨着海盗博物馆是露天民俗博物馆,埃德带领我们顺路作了参观,这里展览一百多座古建筑和古教堂,是从挪威各地原封不动搬来的,反映了当年挪威民间习俗和建筑风格,是挪威宝贵的文化遗产。
  殖民时代白人对其他民族文化一贯居高临下,即便当今世界,不少西方人心中还是赞同文化有优劣之分,认为“先进的”文化最终取代“落后的”文化。作为土生土长的白人,埃德却颠覆了这种观念,全盘“东化”,很有“东风压倒西风”的风范,这不过是欧洲人的自省,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北欧人开放,绝少刚愎自用的一面。他很瞧不起美国人,说是戴牛仔帽的国际警察而已,这样的观点,是大多数西欧人所具有的,不过,埃德并不是出之“吃不上口的李子是酸的”的心态。
  回到市区,埃德当向导,我们跟着到处游荡。挪威国宝级的戏剧家易卜生,即使对于我们中国人也一点儿不陌生。就像所有前来奥斯陆的游客,我们参观了御花园一侧的易卜生博物馆,门前有一尊朴素的易卜生石雕,用睿智的眼光审视着世界。博物馆实际上是戏剧大师的故居,为了表示对伟人的尊敬,易卜生生前的家居布局保持原状,这里有简陋的家具和他的照片,卧室中有一张床,脑中风的戏剧大师最终在此与世长辞。书房的书桌有一个地球仪,易卜生一生中许多年侨居他国,如意大利和德国,他的很多传世之作是在海外完成的,年迈以后回到挪威,和他前半生一同漂泊的地球仪,跟随着主人返回故里,可以唤起文学家对往事的回忆和怀旧。据说易卜生有北欧人桀骜不驯的性格,是豪迈随意的性情中人,深受挪威人的爱戴,埃德也是他的铁杆Fans,站在易卜生的照片前出神凝视,久久不愿离开。
  暮春三月的挪威,久违的金色太阳露了面,极地昼夜交替的自然现象,使人们格外稀罕春天的阳光,迫不及待脱卸了御寒的冬衣,开上车,驾驶游艇,满世界乱跑。周末埃德带我们坐火车倒渡轮,游览挪威的美丽风光。我们来到号称挪威的黄石公园海尔西特,徒步爬上半山腰眺望下面的市镇,氤氲朦胧,一片无限美好的北欧田园风光,即使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相比,也是毫不逊色。海尔西特位于海湾一侧,别看今天如同蓬莱仙境,中世纪之时却是挪威祖先维京人的海盗水寨,训练喽罗,是当时海上掠夺者的基地和补给后方,至今还有一些遗留下来的古代村落,埃德告诉我们,这都是当年堆放抢劫来的金银财宝的仓廪,以及安置家眷的居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6 12: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6 12: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后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6 15: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后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00: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管理员和诸位关注




萍踪传书(作者:李敏)(原创)

和巴基斯坦其他城市相比,伊斯兰堡可以说十分现代化,由于是20世纪后期平地而起从新建造,伊斯兰堡的道路通衢宽阔成直线,所有的转弯均为直角,干脆没有传统意义的路名,纵向以数字横向以字母命名,伊斯兰堡的城区名称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字母组合而成,比如F-8区。伊斯兰堡还在建设之中,预留的地块就成了临时的花圃。除了大片的居民楼,在高档区域别墅成群,高墙深宅,铁门外有全副武装的私人保镖戒备,第三世界的贫富悬殊可见一斑。
已是入夏之时节,沿街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路上花瓣落一地,树下桃蹊到人家。尽管文化相去甚远,伊斯兰国家和欧洲国家有一点是相似的,时间流的速率低,进入这个环境,节奏一下子慢了,甚至于感觉不到节奏。人们仿佛是失去了速度,就像中国人失去慢的能力。巴基斯坦人对时间没有深刻观念,不准时赴约一点问题没有,但是如果不小心提前到达,却是失礼行为,没有时间概念的主人,会因为尚未作好准备而措手不及。这也就是他们到了大门口,却老是在周围绕圈子的缘故。
主人是一对巴基斯坦夫妇,而且还特意请来一位特殊的陪客,是主人家的好友,名叫拉切尔。在巴基斯坦,接待客人往往由男主人独当一面,妇女一般是不露面的,男女授受不亲迄今仍在伊斯兰社会经久不衰。可是这次主人为了欢迎中国客人,而且其中还有一位女客,所以女主人开了先例出面接待。主人先用各种水果和浓香奶茶招待客人, 奶茶里放了不知名的干果,芬芳可口。他们竭力挽留客人吃午饭,如果因为客气而谢绝,会使之不高兴,因为穆斯林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尽待客之道。慷慨大方的习俗,与中国可相媲美。
年轻的中国客人是第一次享受到丰盛的穆斯林家宴, 咖喱鸡,烤羊肉,煎牛排,外加芝麻馕和久违的米饭,再配上黄油,香麻,辣酱和胡椒等调味品,香味扑鼻味道鲜美,令人食欲倍增。饭后点心有甜菜泥和发面饼。餐后还是上各种新鲜水果。
拉切尔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古铜色的皮肤,健壮的体魄,出生于巴基斯坦的贵族家庭,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讲着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他用磁性的男低音,为远道来客朗诵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的诗歌《金帆船》。拉切尔年青时代留学美国,并且获得美国国籍,进入花旗银行当上经理,成家立业,一路顺风顺水。正当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冥冥之中有神灵的启示,突然他感觉到面前一切将如过眼烟云,没有任何意义。
不应庸庸碌碌了其一生,真主既然赐予他生命,就一定有更重要的使命。一天他告别了妻儿,放弃了优裕的地位和生活,毅然来到烽火连天的阿富汗,参加抵抗苏军的伊斯兰圣战组织,因为在前线挂了彩,被送回伊斯兰堡养伤。看着这位传奇的巴基斯坦人,听着他跌宕起伏的故事,三个不满二十岁的中国青年出了神,为了赶往朝思暮想的西方世界,他们使出浑身解数,而拉切尔却是从那个世界辞行重归故里,来到凶险战争之中投笔从戎,如同高山平原般的人生落差。这种围城现象和其中的道理,至今的阅历使他们无法理解这一切,只是隐约中感觉到一种震撼。人或许不能没有信仰,就像不能没有灵魂而徒具形骸,同理,民族社稷也不能没有理想和精神的追求。
临走时,客人赠送了中国带来的礼物茶叶和丝巾,主人非常高兴,请他们下个星期再次光临,如果届时还未离开伊斯兰堡的话。下午客人告辞,男女主人送到庭院门外,把右手按在左胸前,深情地说“真主保佑你”,客人连忙回答“真主保佑你”。客人沿着花街走出很远,不时回头招手,只见主人仍站在大门一边,久久目送着。
在伊斯兰堡的这些日子,青田小组走遍了全城和郊外,参观了二千五百年的古城址塔克西拉和乔里安佛学院,在远道而来的客人面前,仿佛重现了印度次大陆光华夺目的古文明。这里陈列了各种当年王公贵族的宝物,有价值连城的皇冠,珠宝和稀世首饰,巧夺天工,观者感叹不已。其中最珍贵的是阿波罗人形的佛像,有站立的,打坐的以及侧卧的等各种形态,不一而足栩栩如生,据说当年就在这里,佛教,婆罗门教和古希腊文化相遇融合,产生了人形佛像的艺术结晶。当年的佛学院是高僧如云的佛教圣地,前来朝圣的香客信徒络绎不绝,归功于倡导信佛的孔雀王朝阿育王。
伊斯兰堡郊外有一个全球最大的盐矿,和古中国一样,盐矿是国家重要资源和命脉,当年古印度也是官盐专卖。采出的岩盐如同水晶般晶莹剔透,十分奇异。盐矿区坐落在盆地之中,四面环山,郁郁葱葱,。这里的房子用片岩建造起来的,原始古朴年代久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22: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萍踪传书(作者:李敏)(原创)

“山猫脚”海岛位于西部峡湾与北海之间,业余航海家埃德说,来自墨西哥湾海洋暖流,使这里有难得的暖冬季节,现在有大量的海鱼从四面八方赶来,集中到“山猫脚”的水域浅滩产卵,我们也确实看到许多冲着渔汛而来的渔船,五颜六色,就像前来参加一场海上盛会。这里有真正的渔村,也有供游人度假的自助式渔民屋,十分别致,欧洲一些钓鱼发烧友,会在此地长期租赁房屋居住,流连忘返乐不思蜀。
索格纳是挪威最长最深的峡湾,十分壮观,海岸的悬崖峭壁和海水千米落差,非蜘蛛人不能攀岩,当年的挪威海盗进可攻退可守,凭借此等天险,一夫当关万夫莫敌,英格兰等欧洲诸国奈何它不得。现在想起来,世界上的海盗历来难以肃清,从明朝一代名将戚继光抗击倭寇,到现代各国海军扫荡打劫商船的索马里海上游击队,也就能够理解了。今天这里是挪威最有卖点的风景之一,崇山峻岭上的皑皑积雪,山谷中间绿肥红瘦,翡翠色的海湾波澜不惊,非常动人。
位于西南岸卑尔根的盖朗厄尔峡湾,两岸是绵延不断的山脉和大冰川,山峰超过海拔 1500 米。盖朗厄尔峡湾以瀑布闻名于世,众多瀑布沿着刀刃般的峭壁山岩,万马奔腾而下,一泻千里,烟雾缭绕,呼啸着冲入深蓝的峡湾,不由得想起李白的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峡湾顶端居然还有一个村落和十八世纪建造的盖朗厄尔峡湾教堂,居住在这里的人势必有试比天公的气魄。每年欧洲的一些摄影社都会到这里取景,摄取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一景。
著名的纳勒尔峡湾是地球上最狭的峡湾,最窄处只有二百来米,仿佛可以纵身一跳,从此岸到彼岸,两边高耸的崖壁形成“一线天”,如果驾一叶小舟穿行其中,有亲临虎穴龙潭中的感觉。
当我们来到哈当厄尔峡湾时,眼前一亮,果然是挪威许多峡湾中最为平缓的一处,虽然没有那种令人敬畏的雄伟,但是有抚慰人心的避风港湾的温馨。哈当厄尔峡湾是个很大的峡湾群,其中有一个名为“爱情”的峡湾,婀娜多姿名不虚传。海湾两岸漫坡的植被,此时此刻已经是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嫩绿的青草逼退融化的冰雪,竟然点缀了星星点点的野花,埃德说,再过一些时日,果树开花,漫山遍野,五彩缤纷,甚是好看,这里多是杏树和苹果树,据说是八百多年前,维京人的僧侣到此地修道开荒时种下的。五月的节气,届时“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这里开辟了哈当厄尔韦德国立公园,是游人们夏季休闲钟爱的地方。
埃德特意带我们到位于挪威南部的吕瑟峡湾,这里山势险要,地貌狰狞,是锻炼人们胆量的地方,当我们颤颤巍巍站立在海拔六百多米的断头崖上,俯视巨岩下深邃的海水,听着雷鸣般的浪涛声,仿佛幽浮在海天一色的空间,感觉到人类是如此的渺小。
埃德年青时代曾是挪威无产阶级政党党人,他经常用英语的Comrade-同志称呼我,埃德认为共 产 主义信仰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对于中国来说,和儒,道不同,共 产 主 义不是中国原生的,是地道的欧洲哲学,”他翻开挪威版“资本论”页面,在马克思大胡子肖像上比划,以此证明他在理。在历史上,钢铁煤炭和造船业的产业工人,是西欧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坚力量,二战以后这些行业逐渐淡出,中产阶级迅速扩展,社会结构从金字塔型转变为橄榄型,对其影响可想而知。另外,福利国家建立,获得社会广泛的支持。挪威工会领袖沃尔说过,劳工运动认为无需社会对抗,即可实现公平分配财富。西欧国家无产阶级政党就有了“边缘化”的趋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5-12 23:35 , Processed in 0.09555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