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苍梧听风

【原创】《庄子会意》(添加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0: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147.贤愚、善恶、喜怒、愚智、诞信等对举,常能醒目惊心,引人深思,深化意旨之表达。子休尤擅长之: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虽盗跖与伯夷,是同为淫僻也。??是贞人之与大盗并说也。于是乎天下始乔诘卓鸷,而后有盗跖、曾史之行。??是大盗之行之与曾史之行并说也。舍夫种种之民而悦夫役役之佞,释夫恬淡无为而悦夫??之意??是醇厚之人、无为之行与奔竞之人、喋喋之教并说也。下有桀跖,上有曾史。??是盗贼蜂起之与仁义喧嚣并说也。焉知曾史之不为桀跖嚆矢也??是仁义之人之与暴君大盗并说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0: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148.尊重生命,诸子百家,于战国杀戮风行之时能大声疾呼之者,几人哉?唯子休能之。子休《在宥》引曰:“故贵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寄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0: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149.何曰无为而治?子休曰:“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神动而天随。”奚以知其意也?曰:“静时寂然不动,动如飞龙在天;静时无声无息,动如迅雷乍地;不动则已,动则合道。”子休曰:“非也,徐子之解也。言之,未尽之也。吾之谓渊默而雷声者,乃渊默以形而雷声以实也,尸居以形而龙见以实也,其居也渊而静,其动也悬而天。无为而有为,道之关键也。徐子之解也,兵家之言尔,非吾所谓道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0: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150.“人心排下而进上,上下囚杀”,其解不一。《庄子注》:排之则下,进之则上,言其易摇荡也。《南华真经口义》:排下者,不得志之时,愈见颓塌;得志之时,则好进不已。上,此心向上;下,心趋下。向上向下皆为囚杀,乃自累自苦之意。《集解》引宣颖《南华经解》曰:排抑则降下,稍进则亢上,上下之间系之若囚伤之、若杀。杀则骄,囚则偾。《集解》注曰:排之则下,进之则上,言其易摇荡也。无所排进乃安全耳。《疏》曰:人心排他居下、进己在上,皆常情也。溺心上下,为境所牵,如禁之囚,撄烦困苦。《释文》引郭嵩焘曰:上下囚杀,言诡上诡下,使其心拘囚噍杀,不自适也。《庄子因》:人心或为人所排,则失志销魂而下;或进之,则希高望远而上。《今注今译》:人心,压抑它就消沉,推进它就高举。心志向上趋下如同被拘囚伤杀。《浅注》:排下,不愿居处在低下的职位;进上,向上爬。为了势力位的上下高低而苦煞心机。囚杀,绞杀。陈据旧注,似更合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0: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151.漆园风月无以掩庄周忧世之心,故时有愤激之言出,亦由此可见当时之社会状况也。“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离?攘臂乎桎梏之间。噫,甚矣哉!其无愧而不知耻也甚矣!”是可谓扼腕切齿,愤世嫉俗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0: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152.子休说道,指挥天下名士奔驱不暇也。颜回修成“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广成子,得道之士也,黄帝往而问道,广成子曰:“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语至道!”于是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间居三月,方有进见资格,当时“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终得广成子一番耳提面命。圣人、明君皆屈之如此,况庸庸三教九流者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08: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153.“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外篇•在宥》),太史公、屈大夫等均有此变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08: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154.庄周之道,有甚于理想化者,故大言如天,遂流入空泛虚无。所谓“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此何人信耶?如此“至贵”,非特不见于三皇五帝之时,亦难见于卫星电子之当世也。泛思想之舟,驱精神之骏,子休之道,贵在人性思想之大解放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08: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155.噫嘻,以天地为友者,古来唯漆园庄先生一人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08: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156.《内篇》虽不喜仁义之说,然语气平和,所言寥寥:大仁不仁。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乱。以上见《齐物论》第二。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术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有其美也。见《人间世》第四。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回忘仁义矣。以上见《大宗师》第六。有虞氏犹藏仁以要人。见《大宗师》第七。
     《外篇》则于仁义大加掊击,反复鞭挞,可谓疾言厉色,不遗余力也:多方乎仁义而用之者,列于五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多方骈枝于五藏之情者,淫僻于仁义之行,而多方于聪明之用也。枝于仁者,擢德塞性以收名声。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不仁之人,决性命之情而饕贵富,故意仁义其非人情乎。?俞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则仁义又奚连连如胶漆?索而游乎道德之间为哉,使天下惑也。且夫属其性乎仁义者,虽通如曾史,非吾所谓臧也。吾所谓臧者,非仁义之谓也。余愧乎道德,是以上不敢为仁义之操,而下不敢为淫僻之行也。以上见《骈拇》第八。及至圣人,蹩?为仁,??为义,而天下始疑矣。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县?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而民乃始??好知,争归于利,不可止也。以上见《马蹄》第九。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以上见《?箧》第十。说仁邪?是乱于德也;说义邪?是悖于理也。昔者黄帝始以仁义撄人之心,尧舜于是乎股无?,胫无毛,以养天下之形,愁其五藏以为仁义,矜其血气以规法度。然犹有不胜也。吾未知圣知之不为桁杨??也,仁义之不为桎梏凿枘也,焉知曾史之不为桀跖嚆矢也。以上见《在宥》第十一。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矣。以上见《天地》第十二。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乱人之性也。退仁义,宾礼乐。以上见《天道》第十三。仁义,先王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觏而多责。夫仁义?然乃愤吾心,乱莫大焉!以上见《天运》第十四。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以上见《知北游》第二十二。君虽为仁义,几且伪哉!爱利出乎仁义,捐仁义者寡,利仁义者众。夫仁义之行,唯且无诚,且假乎禽贪者器。仁义一端,内、外篇之差别,引人深思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12-22 09:31 , Processed in 0.08977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