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缘寓平凡

[原创] 平庸之人的前半生(原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00: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8楼花荷茹梦于2011-08-12 10:23发表的 :
出国不容易,生活更不容易


是啊!都不容易,更难是还得活着一点自我。
问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00: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庸之人的前半生(37) - 抗争(下)

        其次要抗争的是语言问题,这也是每个初到美国者必经之路。虽说,自己在国内曾与外宾交流,也当过翻译,特别是在泰国时还当兼职助教,但毕竟是在非英语国家,别人可以理解和尽量配合,以完成彼此之间的交流。可是,到了美国,几乎是全英语气候,办任何事情,英语不通寸步难行,尤其是刚到大学里报到,要办理的事情特别多,诸如:学校的ID卡、搭校车卡、进入一些建筑物的通行卡、银行开支票和存蓄帐户等等。为了获取那一年的费用,入学读书可以说几乎是我必走之路,所以我选择三门必修课和一选修课旁听,且都得和任课的负责老师打好招呼,要参加与正规学生一样的考核,希望能获得正规、系统的专业培训。
        开课第一周下来,自己在课堂里听的几乎是天书,不要说能听懂一半,几乎是能听懂20%,就算不错,因为老师讲课的语速、内容、生词、口音等都没办法适应,看到人家在那里大笑,自己就犯傻,不知该笑还是不该笑。没有办法,自己只好利用带来的袖珍收音机,每天晚上听说笑或争论的电台广播,同时提前阅读上课的相关内容书籍或文献。一个月之后,自己慢慢地开始有些感觉,三个月之后才可以象个婴儿,听懂了之后发出一笑,真正能基本领会讲课内容和课堂的讨论交流,还是半年以后的事情了。不过,这只是解决了聋的问题,而解决哑的问题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老实说,到现在自己用英文来流利交谈,还没有彻底解决,也许与自己的本底素质差有关,更可能是年龄过大对环境转化的适应能力下降有关。
        第三要抗争的是如何勤俭生活,因为手里所带来的钱非常有限,仅仅能维持3-6个月基本费用。房东告诉我,在美国生活如何懂得如何买减价食物,很容易节省钱。房东介绍说,这个“大砍价”商场每周都有特价的食品、日常用品,如果不急着买的东西先别买,等特价时再多买一些。但如果要买到特惠价,需要申请一张顾客卡。我还以为要交钱申请,其实只填个申请表,当场就可以拿到一张纸质的临时顾客卡,一周后就收到一张质地很好的永久顾客卡。
        有了这个卡后可以买特价商品,当时该周就有可口可乐特惠,买一打可口可乐,送一打可口可乐,这样平均下来,一罐可口可乐的价格是18美分。更疯狂的是平时2.09美元一打的鸡蛋,该周是买一打送两打,也就是说2.09就可以买36个鸡蛋。这可算是大开眼界,如此的砍价,绝无仅有,而且都是新鲜货品、明码标价。房东还告诉我,如果特惠价的商品已经买完,但你又想以特惠价购买,可以到服务台请服务员写一张字条,说明当时是特惠价但无货供应,这样下周来时,尽管已经恢复原价,只要有货你都可以特惠价付钱。真是闻所未闻。
  除此而外,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如何去办理这些手续?其结果如何?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或麻烦?都一无所知。
        这可是地地道道的:“一切从头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00: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庸之人的前半生(38) - 一切从头学

        到美国次日的上午,师姐开着车到我那,首先带我到她的办公室,那是州卫生厅某局的办公地点。进去一看似乎没有衙门的感觉,倒象是一个研究机构。每个人桌面上都有一台电脑,个人忙碌着个人的,只是经过时打个招呼。进出办公室都要通过磁卡认证,才能开门,一切整整有序,没有往返的闲杂之人。
        待师姐处理完自己手头上的事情后,又开车带我到州立大学本部办理进修事宜,其实大学本部就在她的办公室后面,开车仅5分钟。先到大学的国际交流部递交个人进修文件和资料,领取了一些表格填写,按照表格上的内容分别到图书馆办理图书证、学生服务处去办理校车乘车卡(缴费75美元一个学期)和医务处办理医疗保险等。一切总算顺利,但却出现一点小插曲,因为师姐很少开车到大学本部,也没有停车的许可证,临时停车时间过长,被校警贴上一张罚单,罚款40美元。我感觉很内疚,也很心疼,无奈只好到校警部,去交罚款,此事让我耿耿于怀很久,似乎对师姐亏欠得太多了。
        中午,我就按师姐的说明第一次自己乘坐学校交通车,回到自己的住处。下午两点,我按预定的时间,到州政府大厦的大厅里与师兄会面,因为师兄就在这大厦的州卫生厅的主办公楼里上班,他将帮助我办理开设银行帐户等事宜。从我的住处到这座数十层高层双子楼,仅需要步行十多分钟,到来后师兄已经在等我。于是,我跟随着师兄到一个银行里开帐户。一般要开两个帐户,一个是存款帐户,可以得活期存款利息,另一个是支票帐户,放在此帐户里的钱不但没有利息,而且每个月需要交一定的管理费,除非至少帐户保持着一定的余额。这些在国内学习英语时就很清楚,但到实际操作起来就不那么清楚了,还得从头学,特别是与服务员的对话,确实是一大难关。
        开设帐户过程中,对个人的证件查核非常严格,其它的银行如果还没有美国的社会安全号(SSN),还不准于开设帐户,唯有这家银行例外,这也是师兄事后告知我的。有关个人支票,我可是头一回接触,银行在开还支票帐户后就给我10张临时空白支票,并问我是否要印,我怎么也听不清楚,师兄就代我回答说:“不需要,个人支票我们自己印”,这句我倒是听清楚了,也很令我吃惊,怎么支票自己能印?后来师兄告诉我,如果让银行帮你印,每印200张要25美元,而如果是自己找印刷商印,简单一点的图案,只要5美元,所以我一下就可以省20美元,还省了不少的税。
        美金帐户办理完毕,我手头带了一些港币,想将其兑换成美元储蓄起来,这个银行却没有兑换港币的业务,只好有劳师兄带我到一商业街去询问。最后得知,美国的汇丰银行有此业务,想直接兑换时,却被告知,银行只为自己的客户提供此项业务。为此,我只好将兑换的美元直接在该银行存一短期定期储蓄,作为过度。
        整天办理事情过程幸亏是有师兄和师姐帮忙,如果只是我一个人去办理,而且以我当时的精神状况和英语会话能力,确实会有很多碰壁,打击更大。所以,也算是一种吉人天相,而通过这些事情的办理,确实从中学习了不少最基本的生活常识。
        等到一切办理妥善,回到住处时,已经疲惫不堪,倒在床上,什么也不想吃,迷迷糊糊地睡了一会,醒来已经快夜里九点。起来冲一包速食面、洗个澡,就开始找出带来到专业书浏览。该到睡觉的时间,也已经感觉很疲倦,但躺下来却怎么也睡不着。这一夜仍是一个不眠之夜,眼睛尽管紧闭,但大脑却一分钟也没有休息。离开前的一切纷争、官场之黑暗、学术霸权等总历历在目,担心身体、担忧家人,忧虑未来的路该如何走等。而最大的压力是如何考好托福和GRE,以办理入学,接收师姐课题的助理研究员基金,延长在美进修学习的机会。
        在我的整个人生中,从来没有经历过一天要办理这么多未曾经历过的事情,接受如此多这样或者那样的信息,同时也要考虑这样或者那样多的选择和计划安排,几乎将大脑填充得满满的。接下来是周末,我跟着房东到洗衣店,学习如何投币洗衣、甩干,当然自己还要折叠衣服。这一已疏远很久的活。回来后,把自己的所有书籍、用具等整理就绪,因为下个周一开始,大学正式开学,我也从新回到学生的行列,回炉修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00: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庸之人的前半生(39) - 回炉修炼(上)

        自从大学毕业后,就没有脱产全职读书过。在临出国前,由于接受的项目艰巨和复杂,深感自己的底气不足,所以出国能专心于学习专业知识一段时间,这也是我的梦寐以求之一。
        到了学校,刚好是新学年,有许多新的学员和基础课程开设,我只有根据个人的兴趣选了三门课程旁听。一门是专业基础、一门是统计软件编程和一门是生殖健康流行病学(Reproductive Epidemiology)。前两门每周两次课,每次两小时,修完可以获3个学分,而后一门每周只有一次可,每次三小时,2个学分。
        第一课专业基础课,进入课室人可真不少,大约有50多人。我想,以我的特殊情况应该是全部学员中年纪最大的一个,没想到环视整个课室后,发现还有好几个比我年纪还大的。其中有一个男士,估计已经接近60岁,大腹褊褊,但却很端正地就坐等待老师的到来。而另一位女士更令我跌眼镜,咋一看上去还不感觉到她有多老,待我坐定在她旁边的凳子后和她打招呼时,才意识到她已经是个快70的人了,因为她的全副牙齿都几乎掉光了。这时,我内心里真的敬佩这些为了新知而孜孜不倦地学习之人。这也给我减缓了许多压力,因为我进课室之时,真当心我是个最老的一个,那种尴尬确实是不好受,现在可是放心了。
        9点30分,系主任,也是这个系的全职教授正点进入课室,我在美国的第一堂课就这样开始。这堂课是专业基础课,印象当中应是系统地介绍学科的定义、历史、发展趋势和学习要领,但这教授却是在课中,左一个故事、右一个案例,还参杂着许多幽默、调皮的话,令满课室笑声不断。而我一点也笑不起来,一是我觉得难道我不言万里来到美国就是来听如此的故事和笑话吗?这样值得吗?而更重要的是我在整个过程中,能听懂的没有几句,特别是笑话,我一句也没有听懂。
        下午是统计分析软件编程课,由系里另一专职教师讲授,这个老师还好一些,笑话没有那么多,但讲话可是象抢饭吃似的,她讲了好多句以后,我才能明白其中的一、两句。原来这个软件我已经在国内断断续续用了近十年,研究生课题分析时,曾一度使用比较多,但与老师所讲的内容却是天壤之别。原来国外的软件,国内外的使用目的和方法确有如此大之区别。而来美国后,师兄就告诉我,如果我能学好和应用好这个软件,将来找研究课题,甚至找工作都没有问题,我当时还很自信地认为这软件没有什么大不了,我在国内已经用了不少时日,应该没问题。可是,现在看来如果我不认真从头学,未必能应用该软件自如。
        周四下午是生殖健康流行病学专题课程,由一名州卫生厅的医生、一名州卫生厅流行病学博士和一名大学里人类学系的教授共同组织,系里的专职教师一个也没有参与。这门课可是给我一个下马威,除了许多专业词汇听不懂、老师讲课口音各异听不懂外,更恐怖的是要我复印近两千页的教学材料,而且第一周布置的作业是阅读其中的近两百页资料,还要求下周把自己阅读的心得和体会在课堂上讨论。如果以每小时看10页要读20小时,还要写心得,更为难的是讨论,对我这个半聋全哑的人来说,确实是个头疼,甚至是致命的事情。
        到了这一步才真正体会,“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果能在出国前多一些机会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那该多好啊!!!晚了,晚了,难!难!!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6 10: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平凡兄的这些章节,让我想起老毛的诗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人生的过程就是不断与自已奋斗的过程,成功属于不懈努力的平凡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6 12: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平凡的经历,不平凡的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7 02: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串起来的半生,荡尽了涟漪和冰冷,留下的回味,被星子写进多少夜晚,等天亮了,你还要起程,笑对,那还未走过的另一半。学习了。人生,每个人的时代不同,每个人走过的路不同,但成功者,却都要付出比别人多的汗水和泪水,这点一定相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7 11: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功属于不懈努力的人们。

为平凡兄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7 23: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4楼雪格格于2011-08-16 10:40发表的 :
看到平凡兄的这些章节,让我想起老毛的诗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人生的过程就是不断与自已奋斗的过程,成功属于不懈努力的平凡兄!


老毛确实是一个伟人,尤其在哲学方面,常常总结出空前绝后的佳句,作为经典将流传于世。
老毛这话我已经自我记忆,经你提醒倒是有印象。但,倒是老鹰40岁时需要危难阶段而再次重生的故事,深深地感动着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7 23: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5楼淡云孤雁于2011-08-16 12:06发表的 :
  不平凡的经历,不平凡的人生。

给我戴这种高帽,可是增加莫大的压力!!!
行行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7-19 15:18 , Processed in 0.09192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