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讨论] 《关于词的格律与欣赏初探 》(讲座)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4 16: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夔说:“一篇全在尾句,如截?马。”煞尾好像要勒住一匹狂奔的骏马一样,没有力量行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4 16: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夔还总结了几种结尾的情况:
一是“词意俱尽”,二是“意尽词不尽”,三是“词尽意不尽”,四是“词意俱不尽”??“不尽之中,固已深尽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4 16: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咱欣赏几个有特色的好结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4 16: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克庄的《木兰花》,全首八句,若单看前六句:
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
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4 16: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似乎只是在写忘了国家安危,而沉浸于青楼酒肆的文人生活,没有多大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4 16: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作者在词的结尾突然推出了:
“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两句,
深刻犀利,使人猛醒,前面六句也有了着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4 16: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的《水龙吟》,全首都在以杨花比离人,写得非常细腻缠绵,处处写花,但始终未出“离人”二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4 16: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直到结尾,说到被风雨击落的杨花化成了尘土,溶入了流水以后,才笔锋一转,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点破了题旨,使人感到余味无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4 16: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辛弃疾的《菩萨蛮》更加含蕴沉郁。
作者始而痛惋人民的苦难,继而表白统一祖国的热切期望,最后却说“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4 16: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暮色笼罩中的大江虽然正使我苦闷,深山中却传来阵阵“不入轨区”的鸟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6-11 04:55 , Processed in 0.18163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