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人在江湖

江湖别墅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05: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月四日  天气晴

昨天晚上去了网吧,登陆后,就见小企鹅闪烁,点击一看,原来是战友蹒跚在线,因为自己平时打字用的搜狗拼音输入法,而网吧只有五笔和智能ABC输入法,加上网吧光线不好,打的字,俺的战友只能猜谜语了,聊了一会,她去弄饭了。

论坛怎么进呢?记得过年回家,是老头子给了我雪坛网址,想起与梅版聊天记录里有网址,哈哈,瞧多糊涂,换了电脑,记录自然没有,忽见群里图标闪烁,看看有谁在,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发出求助信号,不多久,月下的GG发来了网址。咋这雪坛热心人还真不少。

进了论坛,就见版面不少新帖,神女姐姐发了两篇,前几天打电话回家,打了几次,就是没人接,无奈打电话告诉姐姐,刚好她在县城,因为最近天天下雨,她也几天没回家了,答应周一回家看看。

《雨中回家》,讲述的就是家中的近况,看到帖子,心中的那份惦念,那份牵挂,变得轻松了,因为打字不熟练,主要看了一下,也没回几贴。

去了一趟散文天地,毕竟那是姐姐的家,就见版面有祝贺神女加入散文天地管理团队的帖子,其实姐姐在N年前就是某一论坛的超版了,有一段时间没空打理版面辞职了,既然这次重新出山,交流的机会就更多了。

时间过得很快,显示器中已是倒计时了,带着一份快意,带着一份遗憾,匆匆下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05: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说团队

公司副总兼总工冉走了,辞职去了另家公司,随行的还有生产技术部的经理,眼看着土建快要完成,设备安装即将全面展开,这节骨眼上,连失两员大将,老板也许多少有点感触。

公司是一家新建单位,在此之前,老板还有七家工厂,前几年此行业红火,一时如雨后春笋,纷纷上马,赶上去年金融危机,有的缓建,有的停建,如今市场有所回苏,自然各项工作紧了起来。

公司管理层主要有两批,一,“皇军”,人员包括常务副总,财务副总,以及工程部,采供部,仓储,总经办的部门领导,人员都是总部过来的,与老板是老乡。二,“伪军”,包括两位生产副总,及各生产部门经理主任,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东北,江苏,江西......有国企,私企及外企的,许多在原单位都是有职位的,为了一个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当然也是离乡背井。

现代化的企业,自然必须有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而老板任用的人员中,不乏村支书,大队的管理理念,也许有点不那么协调。

俗话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给了别人职务,同时就必须放权,不是讲究责权利相结合嘛?任人唯亲,与任人唯贤,虽一字之差,其效果天壤之别,士为知己者死。

其实单从小小食堂管理,窥豹一斑,皇军,天天自己在食堂开小灶,所有花销就不必说了,就连一般管理人员也享受待遇,哈哈,可想而知,那天天和我们一样排队打饭的“伪军”副总,及经理们啥滋味。

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冉总在管理岗位摸爬滚打二十多年,算得上人才,应该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走了的不能挽回,留下的是否值得考虑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05: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年 3月11





                     ( 一)





  小时候,家里因为造纸,一家人单独住在离河边不远的地方。老屋坐西朝东,四周都是农田,于是我们姊妹四个一起玩。而我跟弟弟一起玩的时候居多。





那时我们的玩法挺多,像粘了蜘蛛网套知了;追着牛拉的碾子后面跑;挖来茅根洗着吃;抽着茅苗嘴里嚼,(后来湖南来的姨娘见着我们这样,竟然大呼小叫:“该四的(音译,湖南话),怎么成了野伢子了?)……





稍大点,还跟着弟弟水里网鱼,泥里翻泥鳅,洞里套黄鳝,这些弟弟可是高手,我只是提着桶儿岸上陪着,不过那种快乐却是一样的。





但奇怪的是,我脑袋经常魂牵梦绕却是另外一番场景:一个高高的甑上,坐着一个梳着一对羊角小辫子的女孩,和一个赤脚的男孩。他们正痴痴地遥望远处,一脸的虔诚,一脸的憧憬……





那便是童年的弟弟跟我。





只是那个甑早已经不在了,现在那里被爸妈开成了菜园,放甑的地方种了一棵春苗树,现在已经很高了,比当时的甑可是高很多了。





但童年的我却感觉甑是那样的高。





甑在老屋北面,又高又大,是用来蒸造纸的原料用的,甑下是个硕大的锅,下面是烧火的灶膛,爸爸把事先用石灰浸过的原料放到甑里摆好,上面用石头压着,底下烧起大火蒸。于是一股别样的味儿弥漫在空气中。





其实那种味道有点难闻,但我们却不讨厌那个味道。不过最让我们盼望的是爸爸停火,等不及甑顶完全冷却,我跟弟弟就抢着爬上去。





倘若甑空的时候我们也是不敢爬上去的,因为那个甑足有我们两三个那样高,而且不用的时候总是敞着的,假如掉进去那就危险了。所以那时跟弟弟比赛爬甑的事情是经常发生。





甑不远的北面有一条很高的水渠,高的挡住了我们的视线,而坐在甑顶就能清晰地看见远处的风景,于是那时我们最大的快乐就是坐在高高的甑上恣意地眺望。





不记得有多少次我们坐在还有些微热的甑上,看远方人影晃动;看公路汽车飞过;看那里红旗招展,私下猜测:“那里一定是县城,多热闹。”





     其实我不明白我们为啥那样渴望登高眺望。也许我们潜意识里就想走出山里,寻找不同的风景;也或许是爸妈告诉我们外面世界的精彩吧。妈妈说她本来是在城里长大的,是叫宜章的县城,因为找了爸爸才来到山里的。难道是妈妈随意的话给我们插上了渴望的翅膀么?





    现在无从考证童年的心事了。只是记得我们那样渴望去“县城”溜达一圈





但爸妈一直忙着,总没有时间带我们去“县城”玩。





七岁那年,爸爸终于带着我们姐弟四人去了县城。最高兴的莫过于我跟弟弟。





去时搭的是便车------一种老式解放牌汽车。我们美滋滋地站在车斗里,路上风景一览无遗。突然我震惊地发现:那个我们曾经眺望的竟然只是离我们很近的一个名叫红桥的村子,难道是距离产生美么?当时惊讶之余,更多的是失落,原来我们憧憬的是这样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子,但是童年的快乐却不会因此丢失。而记忆中的点点滴滴总是借着这个眺望储藏在我记忆的U盘中。





        





               (二)





那次去过县城后,我们便很少登甑眺望了。曾经我们热乎的甑就这样被我们冷落了。但是心中对远处的眺望却更浓了。





时光荏苒,我跟弟弟一起走过小学初中后,又一起行走于我们曾经眺望的那条路。





那年我读高二,弟弟读高一。小我两岁的弟弟已经高我一个头了,只是有些害羞,文质彬彬的。





那时不多言语的他却是给我帮助最大的人。





     东升高中距离家里有五十多里,每次去时坐班车,回来时大多是弟弟骑着那辆凤凰自行车载着我。一来为了省钱,二来因为回来时班车人满经常不停。而我当时居然不会跳车,非要先坐着才敢坐,现在想想弟弟那样瘦弱的身材怎么能载得动我?但是弟弟从来没有怨言。而遇到补课,弟弟放假时就没有那样幸运了。我就有两次没有坐到班车走着回家的经历,那时感觉:有弟弟真好啊。





弟弟除了当司机,还兼着运输大队长的职务。我那时很少回家,都是弟弟回家背米拿菜,饭票也是弟弟兑好给我的。





学校那时只供应饭,没有菜。而我是不缺菜的,每个星期弟弟都会送来丰盛的咸菜炒肉,咸鸭蛋,榨菜丝……即使弟弟没回家,他也能在当地的同学家里给我弄来几瓶可口的菜。弟弟的人缘很好。有时同学家做喜事,弟弟还能弄些红烧肉给我打牙祭。





那情景现在想来似乎就在昨天。





那时星期天的旁晚是我最盼望的。每到第三节下课时,教室边总会有个害羞的男生,提着个硕大的黑色提包,我一见着就赶忙跑出去,一溜烟跑回寝室,看看里面的菜,心里美滋滋地。而弟弟总是潇洒地回头就走。似乎提包交给我就完成任务了。……





而我却很少给弟弟帮忙。记忆中我只是帮弟弟缝了一次被子,而被子还是弟弟自己洗的。我向来不会做女红,结果是被子总算缝好了,而我的手竟然被针刺出了血。弄的弟弟虚惊一场。





其实那都怪我这双手的缘故。





小时候我在家里是个特权阶层,爸妈特许我不煮饭,不洗碗,不洗衣。而比我小的弟弟也是免不掉的,依稀记得弟弟站在凳子上煮饭的模样。而我那个时候可以坐在椅子上看我的小人书……





自然不是因为我懒,而是因为我的一双手不能下水,即使洗脸见水,我的手也是经常起泡,然后破裂,换皮,整个的手掌红彤彤的,连握笔都成问题。只是奇怪地是,生了女儿丹丹后,手竟然自己好了。只是那个时候弟弟也早已成家,也不用我给他洗被子,缝被子了……





但是那份情我却是永远记得,一如我们登甑眺望的镜头总是萦绕我的脑际。





那个春苗树真的很高了,需仰头才能看见树顶,每年爸爸总是采些春苗叶子送来我们煎鸡蛋吃,而我吃着总能想起以前那个甑给我带来的快乐
神女征文,<韶华姐弟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05: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徒弟今天上班

徒弟来自徐州电力学校,06级的,去年6月份与同学一起被公司录用,派往总部学习,年前结束学习,由于宿舍没建好,直到3月7日才接到通知上班。

也许不赶巧,在家里刚交了2000多元学驾照,无奈一报道,就与部门经理商量,请假回家学驾照,反正现在也没啥事,经理网开一面,批准了,就算她晚点报道,考勤就没打,十多天假可要老总批字哟。

徒弟姓刘,90年7月的,比女儿大几岁,很阳光的女孩,去工地,安全自然第一,与她讲述了工地安全注意事项,谈及先来的几位同学看图纸,而自己有些看不懂,“哈哈,没关系,都有一个适应过程,不要着急,一步步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下午,车间主任带着她去了工作现场,让她指出操作步骤,不错,基本正确,比那两位稍强,这里管道走向与实习的地方有区别,加上也有两个多月没接触了。

须知,论学历,徒弟中专,那两位大专,年龄也小两三岁,而且是突然袭击式的提问,真的开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05: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别院搬得差不多了,夜深人静的时候,适合搬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06: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
[建议]初进论坛     第一次走进论坛,心情特紧张,说起来,不怕各位笑话,四十岁的人了,敲打键盘不到三个月。想当初,二十岁高考落榜,心灰意冷地进了一家化纤企业,当了一名工人,曾经的国有企业,也是红红火火,短丝项目是全国的样板,一些人才千方百计挤近去。九七年单位成了市区第一家上市公司,说起单位,都感到自豪。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连速纺工程的上马,企业效益日益下滑。后来,到了资不低?的地步,企业宣布改制,为之奋斗二十个春秋的厂子,从此拜拜了,虽说抓了一批贪官,企业再也不景气了。无奈之时,只得出门打工,幸好原来的一位领导在一家私由企业任职,于是,一班难兄难弟投奔而来,又重抄旧业。单位还在施工土建阶段,没事买了部电脑,上次,当老师的姐姐看了我的一封信,让我到论坛来。说实话,犹豫了很久,多长时间没写过东西了,岂不是班门弄斧呀,牙一咬,豁出去了,希望有人支持我,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06: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
[原创]也说通缉犯    初次上网,登记个啥网名,确实让我想了好久。考虑到自己祖籍湖南,出生在江西,如今又在江苏打工,于是人在江湖这个网名应运而生,自己感到还比较满意。     第一次两天特别有趣,当时没有网友,同事介绍说,可以在高级查找中找,考虑到女儿快开学了,于是就加了个十多岁的小孩。还别说,当天的运气特别好,马上就联系上了。现在的小孩还懂礼貌,照列是彼此间的相互问候,原后是哪里人,多大了,读几年级,暑假作业做完了吗?说到年龄,她马上改口叫叔叔好。当问到我是哪里人时,可把她弄懵了,怎么又是湖南,又是江西,江苏的,你不是通缉犯吧,听后,不觉哈哈大笑。就当小故事,与大家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06: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
网上聊天     刚上网聊天,同事就提醒,网上是虚怡世界,不可轻易相信。在网上来回溜达了几次,感觉也就那么回事,也不可太认真,有时通过聊天,互相解除心中的疑惑,消除心中的郁闷。每个人聊天的心情及目的都有所不同。原而,进了漫天雪文学论坛,就不一样,到了这里,无论新朋还是旧友,都能够真诚相待,有到家的感觉,在这里,我开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06: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师傅    师傅离开我们已经三年多了,想着工厂不久就招新工,自己又要做师傅了,不由得勾起了对师傅的怀念。    师傅姓潘,上海人,曾经当过兵,刚进厂时,他就五十多岁了,当时他是我们的工段长,接触的并不多,由于工作比较轻松,大多数都是女同志,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对师傅的了解就从戏中获得。    据说,师傅结过两次婚,第一个老婆是厂里的一名工人,就在幼儿园带小孩,上下班从我们那过,两人在一起很多年没生小孩,好不容易怀上了,生下来的还是葡萄胎,后来附近一渔民夫妻二人在湖里打渔,不幸双手落水,留下刚满月的儿子,师父他们就将小孩抱养,就在小孩读初中时,夫妻二人离婚,小孩判给了师傅,当时粮食很紧张,经常吃泡饭,不过,省吃俭用,供他上了一所政法大学,早就当了一名律师。    师傅的第二任老婆是在上海医院认识的,同病相怜吧,师母可是大家闺秀,曾见过她年轻是的照片,以前在新疆建设兵团当兵,与一名军人结婚生子后,身体发福,被无情抛弃,他们就这样结合在一起。    师母的身体一直不好,糖尿病,高血压......都说师傅不是找了老婆,而是找了老妈,啥事都要伺候,而且他们当时不能过正常的夫妻生活,但师母家里?捡的井井有条,师母与养子之间有很大的矛盾,究其原因,都是道听途说,反正后面闹得要断决父子关系,结婚都没通知养父。    师傅一生穿着比较朴素,一身崭新的中山装只在每年的生日和开会领奖时穿。平时都是工作服,真正了解师傅是后来跟他学维修,他一生中带了十多个徒弟,他属于那种啥事都身先士促,因而不少人就埋怨技术保留,不肯教......退休后走动的徒弟并不多。师傅对徒弟们很随和,至少我这么认为,车间领导说过,你只能当过好工人,不能当过好领导。    经以此文掉念天堂的师傅,师母,安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06: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琐事   天气转凉了,老板从浙江赶到这,视察工程进展,虽说经济萧条,同行企业许多都缓建,但我们工地仍一片繁忙,也许躲过这段时期,(黎明前的黑暗)投产赶上好时候。尽管这样,老板还给每位员工发棉衣,心里热乎呀。

   情感别院的屋子一直没去打扫,许多的违章建筑有碍风景,删去又觉得很可惜,尤其是众多的回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到论坛,众人的热情让我乐不思蜀,流连忘返返。不怕大家笑话,敲打文字不到两个月,上论坛更是屈指可数,但在大家的帮组下,懂得了些行规,给了我信心和勇气。

   四十出头的人,丢弃了工作,远离家乡,不身临其境,就不会了解他的心情。然而在这里,失望时得到大家的鼓励,郁闷时,推心置腹的话语,让我......

  虽说移了几个帖子到情感别院,但也面目全非,移的回帖更不用说,比较喜欢怀旧,最近在论坛也算得上活跃分子,因为我爱上了她.无论是情感别院,散文天地,还是开心水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5-19 14:55 , Processed in 0.10527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