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缘寓平凡

[原创] 平庸之人的前半生(原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 15: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离死别是人生最大的哀痛,一年中失去二位至亲一位恩师更是痛上加痛。

我完全能理解平凡兄的痛苦,这种痛是一生之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 16: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啥,那位小姐碰到平凡兄是福气,能保得全身而退。

平凡兄经历这么多磨难后,终于修成正果。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0: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庸之人的前半生(24) - 专业爬涉

        前帖提及的恩师,他对我的专业提高和研究兴趣取向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记得我刚到教研室报到后,我没有上课的任务和资格,只是帮助准备一些挂图和上课资料等,坐在一旁从如何教学的角度重新听本专业的课。这时应该说是比较轻松的,但恩师并不让我轻松。这天的上午,他把教研室以往的试卷和题样给我,要求我全部阅读这些试题,提出哪些试题是好的、哪些存在问题、问题在哪、如何修改等,并整理成为教研室的标准试题库。这对我一个刚毕业者来说是一大挑战,首先得去把教科书彻底地读几遍,了解其重点、难点和疑点所在;其次要对试题进行分析,这要学习命题的规则、评价和技巧,特别是试题的难度、信度和效度等系数指标,试题分为记忆、理解和应用等类别及其与各系数的关系等。那时医学教育评价的书籍和研究特少,只好借助师范领域的一些书籍作为参考。我几乎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去完成这一任务,虽然很辛苦,但受益匪浅,这也为我将来过好教学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恩师的锤炼和严格考核,我在毕业后的第四年就能站到有200多学生的大课讲台上讲课,至少不被学生轰下台。
        1986年,恩师参加一次全国科研项目协商会议回来,教研室第一次参与由国际基金会资助的大型科研项目,也令我有机会参加和学习。这个项目需要连续三年在所在区域的农村观察儿童腹泻的规律、原因和防制措施等,我从项目的开始培训和本底调查就参与整个项目的活动,之后多是跟从恩师一起作为他的助手参加项目的具体活动。随着大师姐、师兄的出国,最后是恩师去世,整个项目最后就落在我一个人身上。我每月总要雷打不动地下到离省城近150公里的农村7天,跟随卫生院的医生和乡村医生一起走家串户,去核实新病例报告、资料填报和样本采集等。项目刚开始交通很不方便,虽说从省城到那县城仅150公里,但因为要等候过好几次轮渡,所以一般早上7点出发也要到下午5-6点才能去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最繁忙的轮渡江面,其越江大桥的奠基仪式和合拢仪式燃放鞭炮的时刻,我都正好在这江面的渡轮上,目睹着一座雄伟的大桥坐落的全过程。
        在失去了恩师之后,我就预感到如果自己要继承恩师的研究项目和方向,必定要做好最艰苦的努力,因为没有前人引路,以自己当时的资力要完全靠自己去走出这样一个新的领域,将会困难重重。果然,独立承担这一项目工作之后,压力很大,自己即要做最基础的工作,又要和上层打交道,争取领导的支持,而象我这样的小不点有时在领导那里说话还远不如蚊子的作用大,经常吃闭门羹或者是给领导“哈哈!!”两声就给打发了。同时,也倍感自己不论是书本知识,还是实际经验都相当匮乏,有时脑子几乎是处于枯竭状态,每当这时只好拜读更多的参考书和无知厌倦地询问相关的教授和老师,甚至是乡村医生和村民。但为了能继承恩师创下的领域,也为了自己将来有更宽松的发展前景,我暗下决心:再大的困难也要咬牙将其扛下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些压力却令我确实学到不少一般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和一般教师没有经历过的经验,特别是更了解的百姓当中的疾病困苦和对医疗预防的迫切需求。据此,也使我能给项目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特别是我提出的一个表格推算法,第二年就被采纳在全国的各研究现场使用。
        我就这样从一个最基本的参加人员,逐步走入项目区域的专业骨干,到最后课题总结时进入全国项目的专家组。在项目总结专家会上,我谈了自己参加项目全过程的感想和成果时,与其他专家仅从上层的角度分析问题有相当的差别,也颇受专家组成员和一位当时著名的儿科专家,张君儒教授关注,后来这位教授春节给我寄来一贺卡信封上竟称我为教授,令我很难堪。估计在她所赏识的专家组成员中都应该是教授,而我当时才刚拿到讲师评定资格,连受聘为讲师还差一节。这个项目最后获部的二等奖、北京科委的一等奖(因牵头单位是北京一研究所),我也就成为所在区域的唯一获奖者。
        这一意想不到的收获是对我将近四年在专业研究的旅途独自艰苦爬涉的回报,也更坚定我将自己的研究兴趣定向于这一为妇女、儿童健康服务研究领域,即使是我后来兼职的专业学会、杂志,还是换专业读研究生的课题,我都毫不犹豫地坚持这一领域的研究。我研究生课题,更是以妇女妊娠不良结局(早产、出生低体重、先天畸形和死胎)为健康危害指标,评估某石化厂排污对人群健康之影响,且有三篇论文被国家专业一级核心杂志取录发表,更为当地政府成功说服该厂放弃向居民区曾新项目扩张的意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0: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庸之人的前半生(25) - 红颜知己(上)

        有云:“高山流水,知音难寻”。我虽有数位深交的好友,更没想到有幸结交了一位自认为的红颜知己。她确实对我感悟一些人生哲理颇有帮助,故借此一叙。
        那是我刚从泰国回来那年的秋末初东,学校已意识到前几年没有听我的进言和所创造的条件(因为我当时的兼职,获悉更多卫生行政部门的新举措,而学校当时只懂得拿国家科研资金,不懂得横向联系),没有及时成立新专业,错失前五年参加另一大国际合作项目的机遇,痛失近50万经费和可观的进口教学设备。为此,在项目新周期开始之际才申请成立新专业和参与项目,虽然得到上级的同意,但必需先让学校派员参加项目培训工作,以培养师资。我当时虽有相关的课题,但不属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可整个学校找遍没有一个更合适的人选,尽管我当年的教学任务仍没有完成,系里一定要我去顶这个缺,也希望我能为学校能进入项目尽力。项目的培训中心在东部的一个海滨城市,但气温已经开始变冷,这对我这个一直只在南方呆的人来说有是一个新经历,我不得不去购买自己的第一件羽绒衣。
        报到后才知道,这是一个地处郊外一个开发区内,由几幢房子组成的一个全国项目技术培训中心,定期举办短期培训班,以确保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同步、同质实施和执行。中心由一位退休的老教授负责,其余的是一些办事员、服务员和炊事员等,我来此的任务是给这位教授当助手,同时熟悉和旁听项目新技术和新措施。与我同期却在我之前报到的是,某省医学院新专业的骨干,儿科副教授,她前五年以该省的项目技术指导单位,参加过整个项目实施。我报到后刚好一个培训班即将结束,老教授给我任务是,对班前和班后的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和报告给上级。这对我来说是小事一桩,轻而易举就可以完成。也许是我这个人不安于现状,更也许是我对给予的任务讲究尽可能做到自己的最好,所以我对前面一个教师拟定的分析方案提出异议,希望加以改进。
        故,我在保留前面的分析指标的同时,在我执笔的报告中增加了自己觉得更有说服力的表述指标,没想到这可冒犯了那位老教授,竟在我背后说我年轻不知天高地厚,刚来参加项目活动就想标新立异,露两手。更没想到,这位教授竟因此借我让一个秘书组的小姑娘进市里帮买磁盘一事,对我大加指责,说我目无中心主任,派人的事必须经过她同意。后来我才知道,前面的分析报告方案是在她授意之下拟定的,我改进原有的方案就是否定了她的思维,但她仅是一个产科教授,如何评估培训效果应该是我的专业特长范围,我也理解了为什么原有的方案会存在缺陷。说心里话,老教授们的专业特长、知识面广和对业务兢兢业业的精神是非常令我钦佩的,但隔行如隔山,不属于本专业或相关专业范畴的知识,老教授们或许有所了解,但谈不上精通和新颍,倒不如我们这些本专业的年轻人掌握多一些比较新的方法和指标。见到老教授如此坚持自己的陋见,我觉得很颓丧,但为了学校的利益,我只好牺牲个人的情绪而坚持下来,如果是只关我个人的事情,我立马就开路走人。
        这晚,我在秘书组的办公室的电脑上,违心地重新修改原来写好的报告,那个先来的老师也在办公室干她应该干的活,当她看到我这样的情绪,与两天前刚来时判若两人,就在那偷笑。我对她可一点不了解,但看见她偷笑,我可忍不住地说:“你还笑,我都快气暴了,你这可是幸灾乐祸!”她说:“我是觉得有些好笑,没想到你也被她整得这个样子。我看你刚来时可不是这个样子,很乐观也爱提建议”。我说:“什么?你说也被她整成这样?难道你也被她整过?”这是她才正色地跟我说:“我被她整得比你还惨,我都哭了好几回了,我真想现在就离开,但单位的领导死活不同意,还拿单位的利益为重来压我”我呆呆地看着她一会,确认她不是说谎之后,才感到:原来我们两个都是同病相怜之人。从对这个老教授的言行评议开始,我们吐出了当时处于青黄不接,如何即尊重老学者,又如何发挥年轻人的作用,让年轻人尽快成熟挑大梁等方面各抒己见,没想到这一发不可收拾,竟毫不在意的情形下一直聊到深夜两点。
        她还好,办公室就在她房间的楼下,一上楼就神不知、鬼不觉,可我还要回另一幢楼房的房间,好不容易半天才将那楼的服务员叫醒来开门让我进去,那服务员问我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我只好谎称是加班改报告(其实我报告早就改好,并打印出来),同时再三吩咐服务员不要向那教授提起我加班之事,否则还不知到会有什么样的麻烦。如果是那服务员嘴多,又希望帮我搏教授的表扬,有心无意地去向教授汇报此事,那可真是弄巧成拙了!回到房间,也许是因为聊后太兴奋,也许是担心第二天教授知道后可能出现的结局,所以我一直躺着无法入睡,最后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一会,但我还是依时早上六点半起床,七点吃过早餐,又投入课前的准备工作中去,没有露出任何破绽,幸好也没有如何的麻烦。
        就这样,我们开始从专业定向、发展趋势、各自的学术背景和经历、学校的人事和事务处置、为人师表和处事经纶等等话题,应有尽有,夜晚在办公室里聊的时间已经觉得局限,干脆中午也不休息,就利用走到一小市场做调查为由,来回走一个多小时,其实是边走边聊。晚餐过后,许多学员就往中心背后不远的海滩散步,我们也夹杂在这些学员中,迎着晚霞、吸收着海边的新鲜空气,畅谈各自对各话题的见地和理解。久而久之,我们已经觉得一起聊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已经将彼此拴在一起,而且谈论的话题更广、更深入。
        这天夜里,还是在办公室内,我们的话题开始涉及到家庭和情感方面,她颇有感触地说:“我从来没有想象到能和一个异性如此深入地交谈,似乎畅所欲言,言而不尽”。我说:“我也没有想过我们能如此真挚地深聊,交换这么多的心得和体会,特别是你在文革期间虽然随父亲下放,但确实读了不少的书,你的理论基础是我望尘莫及的”。她说:“我也没有料到你年纪不大,却有那么多的人生经历。老实交代,你到底有多大了?”。我将自己的岁数报给她,她还不相信,叫我说出我的出生日期,当她听后简直不敢相信,要我拿出生份证来,我没蛰只好又给她看了生份证,她才相信。你道是为什么?原来我和她的先生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确认之后,她好象真的对我彻底信任了,我们彼此也就更无拘束地交流彼此的内心情感和感悟。我曾开玩笑地问她:“还想提前回去吗?”她说:“不了,为了单位,也为了自己,一定要坚持到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0: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庸之人的前半生(26) - 红颜知己(中)

        相对论可以用于解释物理和天体的现象和规律,可也能用来解释人的感觉,快乐不觉日子过,艰难时刻但觉度日如年。按计划,在培训中心工作的时间是两个月,头一个星期可真有点度日如年的感觉,看着星星不知道如何才熬到回归的时刻。但当我们两人聊得如此投机的时候,日子感觉过得很快,等到我们意识到该回去时,已经离分手仅有一周了。当然,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讨论出如何对应老教授的办法,即让她感觉我们在尊重她,又让她体会到我们思想之活跃和掌握着新技术。所以,慢慢地,大家的关系也比较融洽,我们也确实从老教授那学到不少的专业知识和宝贵经验,老教授竟最后让我们代一些课,也给机会让我们在从全国各省卫生厅来的学员面前展现自己,效果还可以。
        这一天夜晚,也是在办公室里,她再次聊到令她心痛的情感话题,我也再次地聆听和表达我的见解和想法。其实,她和先生的情感问题可以说是小事一桩,主要是心理平衡问题。他们两是中学同学,但只是到大学快毕业时的一次偶然机会相遇,互相问候、互相了解,之后才相互吸引,进而热恋。先生毕业分配时,考虑能与她相聚就不留在北京而回省城,而她毕业也分在省医学院附院里当医生,应该说风平雨顺,一切似乎水到渠成。谁知,当双方父母知道后,均极力反对,不为别的,只因为两家的父亲在文革期间是一个下台、另一个上台的死对头。特别是她的父亲从干校解放回来后,职务直线回升,所以她的双亲反对尤为坚决,几乎到要划清血缘关系的地步。
        但是,他们仍不为他人的意见所动,仍坚持真爱到永远,最后还是老人妥协,让他们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开始彼此都客客气气、小心翼翼,虽然新房设在先生家,但她多回娘家吃饭、洗刷,到夜晚才由先生来接回家,如此一段时间大家都相安无事。但等她怀孕和分娩后,就只能整天住在婆家了,如此一来,小磨擦和碰碰嗑嗑总在所难免,加上先生是一等孝子,对体弱多病的母亲关心备至,且小姑子的嘴巴也叼尖辛辣,所以先生变成夹心饼,两面不讨好。最后,终有一天,先生再也按捺不住,经过她的身边时推了她一把,这下可是祸根,她没想到如此几乎牺牲血缘关系,而辛苦争取得到的真爱竟然是这样,受不了委屈的她就这样回娘家,且一去不复返。
        尽管先生后来百般劝解,她仍坚持己见,“说什么,我也再不回那个家,要么就是有自己的宿舍,要么就离婚”。但一直等到她闺女快三岁的时候,她单位才分一套独立单元的宿舍给她,这个家庭才得以经常团聚一起。她说:“这次的伤觉得特别重,而且这内心的伤是没办法愈合的”。我静静地听她倾诉完之后,感觉到她每一次如此毫无忌诲地倾诉之后,脸上有一种轻松释然的感觉,这也许是一种吐诉为快的心理效应吧。我还是再次按照自己的思维发表自己的见解,我说:“我很理解你先生当时的处境,因为我也是一个孝子。我在找对象的三个条件当中,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懂得尊敬老人,特别是我的母亲。老人或许有错,但年轻人更应该理解和忍让,因为将来你也不可避免地要变老,也将有需要人家理解、原谅的时候。如果我遇上不懂得尊重老人的太太,尽管我很爱她,但我也会和她分手,我也许可以再娶,但母亲我可不能再得”。
        如果这些话是她先生当面对她说,她不跳起来,不火冒三丈才怪呢,但从我的口出,她不敢反驳,反而平静下来思考,到底怎么样才是对。她虽然口上不承认自己是错,但我清楚她内心的那股怨恨已经减少了许多。我接着跟她说:“你的内心同时还有一种优越感做怪,因为你总觉得自己的家境优越、且几乎牺牲了父女关系,而令此姻缘延续,自己对这一美满的结合贡献最大,理应需要先生做相应的牺牲给予补偿,否则你心理难以平衡。其实,为了结合各自的奉献是没有筹码可讲的,愿意就付出,情愿就奉献、结合,相爱的双方彼此是平等的,而不应该存在婚后谁就理应补偿”。说实在话,后面这段话是我自己之前听完她倾诉,精琢细研才体会出来,希望用来说服她,其实我自己又何曾没有这优越感?当太太因为我的关系才能调入省城,且她的学历远不如我,我也曾认为太太今后理应为我有更多的谦让,甚至牺牲。可当我理直气壮地向她讲述这一感悟的哲理之后,我也清楚地意识自己之前优越感的不对,也让这优越感逐渐地消失无余。
        当然,我也把自己与太太的一些磨擦和自己的想法对她坦白,同样得到她的一番教诲。比如对家庭观念方面,她说:“你出外拼搏是应该的,但更要注意自己的家庭。你们这些男人一心只想着事业成功、加官进爵或金银满屋,其实我们这些做太太并不看重、在乎这些,我们在乎的是你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彼此能相互经常倾谈交流,关注自己的子女成长,一家能够乐意融融”。还有:“你们这些臭男人,在单位里工作不顺心、或受气,就把这不良情绪带回家,要么就一言不发,要么是嫌这弃那,搞得家里一点家庭气氛都没有,甚至把家里当作是出气筒。在外面象只猫一样温顺,回到家象老虎一样凶狠”。我给她说得是一愣一愣,脸可是青一块白一块,但是凭心想一想,自己也确实有类似的经历,是应该有人敲一敲才能清醒。所以,我也乐意地听她的训言,因为这比我太太对我说的容易接受和入耳。
        一周后,我们就分手,各自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我的飞机比她晚起飞,所以我送她上机,回家后给她打了个长途,知道彼此都平安抵阜,也就各自安心平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0: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0楼雪格格于2011-08-02 15:05发表的  :
生离死别是人生最大的哀痛,一年中失去二位至亲一位恩师更是痛上加痛。

我完全能理解平凡兄的痛苦,这种痛是一生之痛……


深谢你的理解,确实不容易,如此一而再,再而三之打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0: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1楼白雪公主于2011-08-02 16:51发表的  :
那啥,那位小姐碰到平凡兄是福气,能保得全身而退。

平凡兄经历这么多磨难后,终于修成正果。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哪有如此福气,修来正果。能勉强生存已经不容易,岂敢担大任?我的艰辛经历,也许是命中注定,所以毫无选择,随缘处之。

谢谢你如此看重我,希望后面的连帖不会令你失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 12: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的经历中遇到难得的红颜知已,这是人生的幸事。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许多时候知已对自已的帮助是最大的,因为他们能站在公正立场上提出一些深刻的意见,这无疑是最宝贵的。

祝福你们的友情能保持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 12: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95楼(缘寓平凡) 的帖子

坐怀不乱真君子!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我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 1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08楼(雪景寒林) 的帖子

我也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7-19 15:18 , Processed in 0.08564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