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苏三

注意:快刀侃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4 21: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6楼汨罗江于2010-07-14 12:46发表的  :
与春风斑竹商榷一下,若有不妥,俺们再分析讨论。

峻骨与山 / 埋一处 [对月]
高风留世 / 仰千秋 [李四]

.......
一路看来,被楼主的才华所折服!但就此联来言,俺有不同看法:
上联“峻骨与山 ”并列结构,与“埋一处”平铺直叙作一完整句子向读者交待结束。下联却是一个复合句型,“高风留世”主谓结构作为“仰千秋”前提和原因。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两个句式。根本不能称为工联的哦。古人虽没有现在句式之名称之说,但都基本上不会离题太远吧?再说关于某人的峻骨与山与某人的高风留世作主语之说更是无从说起。如果要认真理清二者的微妙之处,恐非一二言所能说清,其中的原由还是去看看新联律吧。此帖不想再跟了。得罪之处请海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4 21: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的碰撞,常常会产生灿烂的火花。

湘灵个人观点:语法结构,不应该是评判对联好坏的唯一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21: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见仁见智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4 23: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个简单的句子居然还有不对仗,够晕。峻骨与山,并列结构,都以埋字作谓语?骨可埋,埋在山,只不知山被埋在哪里?这是一种意义结构上的类比,是“峻骨埋在山上”、“托体同山阿”之意,而非语法结构上的并列,用语法结构来比较意义结构进而来考量对仗与否,不知所云矣!退一步说,即使语法结构不对仗,也并不表示一定失对,对仗的形式有多种,句子成份对仗只是其中之一而已,符合了几种对仗形式之一,对仗便成立。在这联里,“峻骨与山”,名动名;“高风留世”,名动名,完全一致。甭告诉我这不对仗。当然,您真要认为这不对仗,我也没法。前面有几位仁兄举出了实例,麻烦细看看,认真领会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5 00: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刀姐好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5 08: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继续精彩,一笑而过。开心为上!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5 09: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3楼李四于2010-07-14 23:23发表的 :
这么个简单的句子居然还有不对仗,够晕。峻骨与山,并列结构,都以埋字作谓语?骨可埋,埋在山,只不知山被埋在哪里?这是一种意义结构上的类比,是“峻骨埋在山上”、“托体同山阿”之意,而非语法结构上的并列,用语法结构来比较意义结构进而来考量对仗与否,不知所云矣!退一步说,即使语法结构不对仗,也并不表示一定失对,对仗的形式有多种,句子成份对仗只是其中之一而已,符合了几种对仗形式之一,对仗便成立。在这联里,“峻骨与山”,名动名;“高风留世”,名动名,完全一致。甭告诉我这不对仗。当然,您真要认为这不对仗,我也没法。前面有几位仁兄举出了实例,麻烦细看看,认真领会精神。

呵呵~~请联主不要激动,文学交流是好事。大家看一下“与”三种读音及作动词时的用法就明白一切了。
一、与 yù〈动〉参与
      [li]昔者仲尼与于蜡宾。??《礼运?大同》[/li][li]怀嬴与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li][li]蹇叔之子与师。(与师,参军作战。)??《左传?僖公三十三年》[/li]
二、与 yǔ〈动〉

    [li](会意。小篆字形,“一、勺”合起来,表示赐予别人东西。“?”,从与,从舁(yú),共同抬起,与,给予。合起来表偕同、朋友。本义:赐予,施予,给予)[/li][li]同本义[/li]
      [li]与,赐也,通作“与”。??《正字通》[/li][li]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史记?项羽本纪》[/li]
    [li]又[/li]
      [li]则与斗卮酒。[/li][li]取与者,义之表也。??汉?司马迁《报任安书》[/li][li]与衣裳,吏护还之乡。??唐?柳宗元《童区寄传》[/li][li]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清?袁枚《黄生借书说》[/li]
    [li]又如:赠与(赠给);交与(交给);与人方便;与受同科(行贿和受贿的人受到同等的处罚);与虎添翼(给老虎添上了翅膀。比喻给力量或才能很强的以助力,使其更强)[/li][li]交往;交好[/li]
      [li]孰能相与无相与。??《庄子?大宗师》。释文:“犹亲也。”[/li][li]生与来日。??《礼记?曲礼》。按,犹交也。[/li]
    [li]又如:相与(彼此往来;相互)[/li][li]奖赏[/li]
      [li]上以功劳与,则民战;上以《诗》《书》与,则民学问。??《商君书》[/li]
    [li]又如:与奖;与津贴[/li][li]帮助;援助[/li]
      [li]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战国策?齐策》。注:“犹助也。”[/li][li]匈奴壤界兽圈,孤弱无与,此困亡之时也。??汉?桓宽《盐铁论》[/li]
    [li]又如:与助(赞助);与点(谓孔子赞赏曾点的想法。后用以指长者的赞助)[/li][li]随从;随着[/li]
      [li]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国语》[/li]
    [li]又如:与世推移(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与世沉浮(随波逐流);与时偕行(变通逐时)[/li][li]合乎 。如:与人(合乎民意者得人心);与地(凡合乎地道者,则得地利);与天(凡合乎天道者,则得天助)[/li][li]等候,等待[/li]
      [li]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li]
    [li]如:岁不我与[/li][li]允许[/li]
      [li]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论语》[/li]
    [li]又如:与告(准假)[/li][li]交付,偿还[/li]
      [li]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史记》[/li]
    [li]又如:与利息[/li][li]亲近[/li]
      [li]公先与百姓而藏其兵。??《管子》[/li]
〈名〉

    [li]党与;朋党[/li]
      [li]与,党与也。从舁从与。与声。??《说文》[/li][li]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史记》[/li][li]群臣连与成朋。??《汉书》[/li]
    [li]盟国,友邦[/li]
      [li]王夺之人,霸夺之与,疆夺之地。??《荀子》[/li]
    [li]又如:与国(盟国;友邦)[/li][li]类;同类[/li]
      [li]夫礼之立成者为饫,昭明光节而已,少曲与焉。??《国语》[/li]
〈介〉

    [li]跟;和;及[/li]
      [li]与臣而将四矣。??《战国策?魏策》[/li][li]孰与君少长。??《史记?项羽本纪》[/li][li]与城为殉。??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li][li]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li]
    [li]又如:这所房子与你刚才看过的那一所完全一样[/li][li]为,替 。如:与我想想[/li][li]离开 。如:与世隔绝;与众不同[/li][li]对于;于[/li]
      [li]君之始入京也,与言皇上无权…君不之信。??清?梁启超《谭嗣同传》[/li]
〈连〉

    [li]和;同 。如:父亲与母亲;人群是何等兴奋与激动;成与不成,在此一举[/li]
三、? yú

〈助〉

    [li]与多用于轻微的疑问。吗[/li]
      [li]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li][li]然则师愈与???《论语?先进》[/li][li]岂非士之愿与???《史记?蔡泽传》[/li][li]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战国策?魏策》[/l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5 12: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问好春风化雨同志! 愿意共同探讨。
列举汉典关于“与”字的字义解释及词性分类不能说明什么。现代汉语语法范畴的词性并不能作为判别诗联对仗的根本依据,虽然它能解释相当一部分对仗。

正好手头有一明人诗,请解释红色字的对仗是否成立:

新春感事
明/王稚登
信有清风不厌贫,吹帘入幌转相亲。
红颜薄命空流水,绿酒多情似故人。
服药难
星入鬓,闭门长
竹为邻。
黄金散尽真堪惜,前日亲知是陌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5 21: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97楼(李四) 的帖子

呵呵~~说来说去你还是替我说话了。“服药难辞星入鬓,闭门长与竹为邻。”这才是工联。这里的“辞、与”都是动词,无论从词性还是结构都很对称,没有一点矛盾呀。你已经输了~~无言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5 21: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4楼寸剑于2010-07-15 00:39发表的 :
学习刀姐好评!

晕了!刀姐?俺从不跟女人抬杠的。不好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8-21 13:08 , Processed in 0.13191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