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广礼,网名草斋风凉。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楹联家协会会员。哈尔滨诗词楹联协会会员。丁香诗社副秘书长。有数百篇作品发表在《诗刊》《中国诗词》、《诗词月刊》、《黑龙江联坛》、《长白山诗词》等几十家报刊并多次获奖。作品被编入《当代中华诗词库》、《当代诗词大典•旅游卷》、《中国诗词文库•黑龙江卷》、《黑龙江诗词大观》、《黑龙江吟坛三十家》、《当代中华诗词精选》、《当代诗词三百首鉴赏》、《中国韵律诗歌旗帜卷》等数十部诗词典籍。
草斋评诗
雨荷
与草斋风凉老师认识有五、六年的时间,认识草斋之前我就喜欢填词,但总是不得章法,记得当时春风吹梦老师很鼓励我,积极帮我找个老师,就是现在的草斋风凉老师,草斋老师是哈尔滨市木兰县诗词协会的副主席,诗词不仅别具一格而且非常美,我总说老师是现代的纳兰,能成为他的学生我很荣幸,但我自知很不够格。当时老师和我说,喜欢填词应先从绝句开始练习,不能拿着词牌的本子照着填。我很是不以为然,因为我不喜欢写绝句呀,七律呀,觉得很限制自己的思维,再加上自己的功底不厚,心里很是忐忑。但还是听老师的话,硬着头皮写了我的第一首七绝。不觉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几年里我断断续续地写了几首,写完发给老师我就算交了作业,从没认真的研究和修改过,虽然写的很少,但老师每每见到我都会问写没写啊,有时真的很惭愧,这几天在网上见到老师,我和老师说,想写一篇秋千的散文,记得原先自己写过有秋千的七绝,但没有存,问老师可有存。老师就给我发来了几年间我写的诗,还有他对诗的评,我很感动,因为自己都不曾留心的东西,老师确很认真地保存着,这我真的没想到。就为了老师这份认真的态度,我就决定把老师对我的诗评发到论坛来,觉得这些评不仅对我,对看到的人都会有帮助。 雨荷的作业七 咏春三首简评 春 一 风柔水暖草先发,细柳悄然吐绿芽。 久置秋千轻荡起,飘飘秀发伴梨花。 二 邀春小雨裹轻寒,万木惺忪影似烟。 再盼园中着碧色,红衣素手立阑前。 三 归来旧燕运香泥,过网匆匆掠坝堤。 满树繁华春已尽,青山角下又扬笛。 这3首小诗,从时序上看,顺序应该是二、一、三,所以不妨调整一下。 三首小诗,三个情境,勾勒了初春、仲春、季春(早春、初春、暮春)三幅画面,三幅画面三种不同情境,即盼春、融春、惜春,下面按照这个顺序聊作评点 邀春小雨裹轻寒,万木惺忪影似烟。 再盼园中着碧色,红衣素手立阑前。 春寒未退,小雨如酥,万木刚刚睁开惺忪的睡眼,一袭红衣,小立阑前,园中绿意,似有还无。雨荷以白描的手法,勾勒了初春乍雨时的诱人情境。前两句起承自然,“邀、裹”二字生动鲜活,用的好!小雨邀春,缠绵润物,虽然还夹杂着几丝春寒,但毕竟在预示着春的脚步近了,万木已逐渐睁开惺忪的睡眼;“影似烟”,是小雨中对树木透视的感觉,观察较细致,描写较准确。后两句转合,目光由远及近收到“园中”,一红衣女子“阑前”伫立,在干什么呢?在盼望园中早日着满绿色。 风柔水暖草先发,细柳悄然吐绿芽。 久置秋千轻荡起,飘飘秀发伴梨花。 风渐柔,水渐暖,芳草茵茵,蓬勃而发,细柳婀娜,悄然吐绿,这是一派初春时节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景象。起承铺垫较合理;在这个期盼已久的融融春日,沐浴着春风,满载着春情,把久已闲置的秋千轻轻荡起,秀发伴着梨花飘飘飞扬,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场面啊!在这里,雨荷没有直接写人,而人物分明跃然眼前,并且已融入到眼前的春景春情中。切入的好,描写的好。 归来旧燕运香泥,过网匆匆掠坝堤。 满树繁华春已尽,青山角下又扬笛。 紫燕归来,衔泥作巢,往来匆匆,掠过堤坝,起承两句把笔力集中描写燕子回归,匆匆筑巢的景象,觉得第一句已经写得很清楚了,第二句浪费了,不如再截取一个其它的物象,进一步照应第三句更好。“运”字用的有些重(zhòng)了,不形象,也不生动;“网”疑似“往”?由于承句浪费了笔墨,所以第三句转的就有些突然。其实这句转的真的挺好,满树繁华虽浓,春色确已渐老,时令匆匆,流光不再。 “青山角下”笛声悠悠而起。结句含蓄幽怨,余音袅袅,给人以无限想象。这样的结尾才是好结尾! 三首小绝,第一首突出的是“盼”字,第二首突出是“融”字,第三首突出的是“惜”字。三首小绝连在一起赏读,给人以春色瞬间即逝,年华匆匆不再的喟叹,不知这样体会是否有违雨荷原意? 从谋篇 和结构上看雨荷已经有很大进步,但于锤炼字词上尚需多下功夫,只是雨荷忙于经商,极少抽出时间静下心来“悟”几天诗心、诗情。不然这么长时间恐怕我就不敢给雨荷点评了! 顺便在将绝句的章法要求罗列于后,既是督促雨荷,也是规范自己!算作这次点评的结尾吧。
绝句的章法 绝者裁也。所谓绝句,不过两联,离尾即首,离首即尾,其章法也是起承转合。通常,起承在一二句,转在第三句,是绝句最为着力之处,结通常要有独特的意义。刘熙载《艺概》云“绝句取径贵深曲,意盖不可尽,以不尽尽之。” 一
起承 绝句的第一联,一般都是写实、写景、叙事、议论等。那么就要求首句起得响亮,第二句承,承什么呢?为首句做补充啊,或者再发展推进一点啊等等。举个熟悉的例子,叶绍翁的《游园不值》首联:“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第二句对第一句补充说明。而第一联总体上是为了第三句服务的,是一个铺垫,如此,才有“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二 转合 上 面已经说了,第三句的转,可谓是全诗最着力的地方,唯有转得好,才能翻出新意来,如此绝句的神韵才能绽放出来。杨载云:“绝句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述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于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为顺流之舟矣。事实上,好的绝句的确如此。刘长卿《听弹琴》:“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张俞的《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绝句的起承转合需要经常借用虚词作为关联词,以表达开阖、正反、递增、呼应、因果等等诗境的发展。如李贺的“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朱熹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这些虚词的运用,既是技巧,也算章法。 下面谈谈绝句承转的手法: 1、 顺接顺转 如毛奇龄的《览镜词》:“渐觉铅华尽,谁怜憔悴新。与余同下泪,只有镜中人。” 2、 顺接反转 如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3 、由景转情 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4 、由情传景 如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绝句的合,就是指结句,是画龙点睛之笔。结尾的方法多种多样,从风格上可以分成两种: 1 、回归题意,直截了当地点出要说的。如陆游的《剑门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2 言之不尽,余味不绝。如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日暮孤帆泊何处?天涯一望断人肠。” 呵呵!啰嗦了许多,关键还得雨荷自己有兴趣!我相信,只要雨荷努力,在不远的将来,龙江县乃至龙江省必定又出来一位优秀的女诗人
呵呵,老师的结尾又在鼓励我,我当时看了就和老师说,如果有一天我能这样,那我一定带着我的文友们去木兰找您喝酒,感谢草斋老师一直以来对我的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