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65|回复: 19

[原创] 【夸家乡】童年的回忆-故乡的老院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 10: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童年的回忆-故乡的老院子……
高山 著
      离开故乡二十余载,始终不能忘怀的是故乡那个我生于斯长于斯的老院子……
     老院子位于县城北面的一个自然村——是县城的近郊。因为在近期的历史上(可能是清末或民国时期)曾经做过县城或者哪个大户人家储存粮食的粮仓(没有详细考证过),所以自然村的名字就被称作“北仓子”。在我们童年的时候还可以在紧靠村子北面的一个比较平缓的梁坡上看到好多青砖瓦砾碎片。
     老院子所在的村落背靠着一条东西走向大约高30米、宽50米,长约3-4公里的黄土梁坡。与村子东面相距大约3-4公里的另一条黄土梁遥遥相望。据当地的传说——这两条土梁本该连在一起形成一条土龙的,后来由于当时当地的行政官员怕真的形成土龙会威胁到他的统治安全,就请了和尚道士等高人隐士在两条土岭之间做法(据说是架起几堆大火燃烧,同时辅以咒语什么的),从而令两条土岭无法相连(在我前几年春节回家探亲时才发现,为了扩建县城,现在已经把整座黄土梁给推平了……)。
      村子里的大多数人家都是沿着这道黄土梁坡的南面山脚下依次的构建房屋。
     老院子位于村子的最南面,相邻的只有左邻右舍四户人家,围绕四户人家的都是道路。
     老院子呈矩形,南北稍长,东西稍窄,面积大约一亩多一点。位于内蒙古高原西南缘老家的土质和陕北一样。基本都是黄土。所以老家的老院子就是用黄土板夯的墙体围起来的。
      周围的黄土板夯的墙体大约两——三米高。在院子靠北面的中部建有三间土房——这就是我出生和成长的避风港。
      土房也是用黄土板夯房框和木头做檩子高粱秸秆做盖抹上厚厚的泥土做顶建成的。房子座北朝南,房顶是典型的北方的那种起脊的等腰三角形状。
      整个三间房子中间一间是厨房,东西两间是卧室。其实现在看起来三间房子总的面积也就将近30平米而已。
      在中间堂屋靠东西两侧山墙的南侧各有一个灶台,北面靠北墙是一个用黄土垒起来的台子——用来放中型的盆、坛子、面板等厨房用具。最大的水缸和酸菜缸靠在堂屋东西两山墙的北侧。灶台南侧是鸡窝,鸡窝上面是木制的碗架。
     东西两个卧室里,靠南侧窗户的位置是北方最常见的火炕——大约有两米长,三米多宽,可以睡四个成年人或者六个十多岁的小孩。东侧的卧室是父母住的,卧室里靠北面的空间用来放置具有实用和装饰双重功能的木柜—— 一般的都是三节(就是三个箱体)并被漆为红颜色。里面装着全家的各类衣服。如果有空出来的箱体也用来装粮食——最常见的是装小米。
     木柜上一般都放有装饰品,最常见的是清末民国时期出产的那种最常见的青花瓷器——茶坛和掸瓶。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我记得我家的茶坛和掸瓶都被作为盛装咸菜的食品用具了。替代它们的是两个黄色油亮的小木箱子——箱体正面还有鲜艳的红十字,下面还写着“保健箱”三个黑体字(现在想起来肯定是父母亲从街上买回来的处理品便宜货)。
     另外还有一对枕头般大小的方形木匣子。爱整洁的母亲用灵巧的双手,把具有漂亮花鸟图案的画纸细心的裁剪配色后,把黑漆漆的木匣子设计的焕然一新,然后摆在两个小保健箱两侧。在保健箱和木匣子上,摆放着母亲用玻璃水果罐头瓶子精心设计的花瓶——在每一个被擦的一丝灰尘没有的透明的玻璃瓶子里都精心的摆放着一枝色彩艳丽的绢花。为了防止灰尘落入,母亲特意将瓶子倒过来摆放。
     在木柜的正中央,摆放着当时家里最贵重的东西——一个上海产的马蹄闹表。小闹表被精心的放在一个顶部梯形下部立方体的玻璃罩内,下面还有个漂亮的基座(应该都是和闹表一起买来的)。在玻璃罩的梯型顶部和下部的内侧,贴着母亲从画上精心剪裁下来的花鸟图案(母亲去世后,我把这个玻璃罩小心翼翼的从老家带回细心的保存着)。
     我清晰的记得,这个马蹄闹表是三弟出生的那年父亲特意买回来的。记得当时父亲一进屋就很高兴的把闹表给上满了弦,然后打到响铃的位置拿在手里给刚满月的三弟听,三弟在母亲的怀里瞪着黑亮的双眼一眨不眨的盯着闹表,那清脆悦耳的铃声至今仍清晰的响在我的耳畔……
     在东侧卧室的东山墙上,并排挂着三个像框,中间的是毛泽东主席的画像——就是那幅带着由斯诺提供的八角红星帽的在窑洞前拍摄的著名照片。两侧是两幅木质的玻璃压面的相框——里面精心的摆放着那个时代的黑白照片,有祖父、外祖母、父亲参军、母亲参加土改工作、姐姐和我们兄弟几个以及一些亲属朋友的各个年龄段的照片。
     其他墙面上贴着春节时买的年画——记得有白蛇传、三打白骨精、追鱼、火焰驹等等。
当时火炕上铺的是用高粱秸杆轧扁织成的金黄色的席子。在炕的东侧靠南墙的地方,叠放着晚上睡觉用的被褥——母亲用一个干净的带有图案的被单把被褥给包裹的四四方方整整齐齐的。
      当时的窗子是那种多方格木窗,上面大部分都糊着白色的窗户纸,为了防止雨雪天把窗纸打破,便在窗纸上涂抹植物油——涂油后的窗纸变成了如皮影银幕一样的半透明状。在中下部装上一块方形的玻璃。
     到现在我都弄不明白,当时的冬天的气候比现在要冷得多,三九天经常是零下三十多度,我们的窗子就是一层纸,而且屋里没有暖气和炉子,童年的我们在夜里竟然没有被冻僵,真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在老院子的房子后面,有两个树冠很大的杏树和一棵桃树。在院子的房前东侧,还有两棵沙果树,一颗文冠果树(果实是一种油料——也可以食用,据说可以制造供航空用的高级润滑油)。西面的中南部还有一颗小枣树。院子西侧靠墙和院外大门两侧生长着多棵高大的杨树。院北面的墙外也栽着好多杨树。
     春天的老院子里开满粉红的杏花和桃花,两棵沙果树的花是白色的——和梨花差不多,特别浓密,盛开的时候就像挂了一层雪一般。小枣树的花最小最不起眼——芝麻粒大小的淡黄色。枣树上面是有硬刺的。
     每年的秋天,我们都可以吃到酸甜的杏、毛茸茸的桃、红彤彤的长柄沙果和翠绿的大枣。
     秋冬时节的老院子是最热闹的,各种秋收的果实堆满了院子——有金黄的玉米棒子,红彤彤的高粱头和胡萝卜、碧绿的大白菜,被编成辫子的小白菜被挂在房子一侧的土墙上(用来作杀猪菜的主要原料)。房子的南墙外面挂着成串的红辣椒和大蒜辫……
     院子西南角是猪圈,每年的腊月都会有一头年猪被赶出来杀掉给我们解馋……
     冬天一下大雪,尤其有树挂(雪挂在树枝上)的时候,院子里所有的树枝上都挂满了厚厚的雪层,有的树枝都被压弯甚至断裂,那真是银装素裹、玉树琼花!
那时候我们就会在院子里打扫出一块空地,撒上秕谷小米等,在上面支上一个箩筐,拉着绳子躲在门里心里怦怦的跳着等着鸟儿下来……
        一到春节,老院子就会被打扮的花花绿绿的特别漂亮,大门口两侧的墙头上被横上了一个木杆子,上面贴满了各种色彩的挂钱儿(一种春节时专用的剪纸作品)和对联的横批。大门口和所有屋门口两侧的墙都要贴上鲜艳醒目的大红对联。屋门和窗户的上方也要贴上好多挂钱儿,房子正面的山墙上贴上各类的小对联,上面也要贴上挂钱儿。
     经过装饰一新的老院子就象有了生命一样青春鼎盛生龙活虎起来……
       就在这个小小的老院子里,我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少年和青年......
       几十年过去了,我自己也早就成了父亲,我的生活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观,住进了具有水电气的楼房里,但是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仍旧深深的怀恋那个我出生和成长的老院子,我总觉得那里才是我的家……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0 收起 理由
呆呆 + 8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 10: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Re:童年的回忆-故乡的老院子……

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的老房子了,现在早已经看不到踪影了,但还是记忆犹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 10: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一点题外话,小米这种粮食是不是多产地而生的,连读作者两篇文,都提到了小米,可见当地对小米的种植很是广泛,记得老妈说当年姥爷在西安打工的时候每月赚的是小米,每月挣几斤几斤小米为工资,也就是我们当今的钞票,这样的交换不难看出旧社会生活的困窘,也体现了人以食为天的本真。


话收回来,故乡是我们每每萦上心头难罢却的痛,因为承载了太多属于我们又不能改变的憾事,可往往因为诸多的事件牵连,让人的生活多姿多彩,乃至多年以后,依然难以忘怀!

从人出生到有情的生命,从我们懂得生动的描摹和刻意的醒悟是人成长的过程,而过程的起源,也就是我们的童年少年期,恰是一种精神的信仰,很多时候主导了我们的世界观和未来走向,细腻朴实的文字下,必然有一位尊重生活,热爱生活的人,这样的映现和彰显才是文章凸出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 10: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米”是我国北方(华北东北西北)最常见粮食作物,小米未脱壳时称作谷子——也就是古人常说的“粟”;该作物是我国北方古人类最早培育的植物物种,就是成语“沧海一粟”中的那个粟,也是当年毛泽东在陕北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小米加步枪”的那个小米!

粟:俗称谷子,一年生草本植物,籽实大多圆形很小(直径在两毫米左右),壳土黄色,去皮后籽实金黄色球形——小米;可做米饭、稀饭、干粮等等食品,小米性温平和,具有补益作用,故在北方女人生孩子坐月子时主要以小米稀饭和鸡蛋来做主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 10: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草堂高山于2014-04-01 10:48发表的  :
“小米”是我国北方(华北东北西北)最常见粮食作物,小米未脱壳时称作谷子——也就是古人常说的“粟”;该作物我国北方古人类最早培育的植物物种,就是成语“沧海一粟”中的那个粟,也是当年毛泽东在陕北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小米加步枪”的那个小米!

粟:俗称谷子,一年生草本植物,籽实大多圆形很小(直径在两毫米左右),壳土黄色,去皮后籽实金黄色球形——小米;可做米饭、稀饭、干粮等等食品,小米性温平和,具有补益作用,故在北方女人生孩子坐月子时主要以小米稀饭和鸡蛋来做主食;

原来这样,真的没有去了解过,太多我们没有触及的事物,一般风花雪月灌输了我们的头脑,却忘记了民之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 10: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童年的回忆-故乡的老院子……

引用第1楼蓝陌于2014-04-01 10:19发表的 Re:童年的回忆-故乡的老院子…… :
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的老房子了,现在早已经看不到踪影了,但还是记忆犹新~~~~

蓝儿也来写写老房子,我们一同品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 10: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让我想起小时候生活过的我家那个院子,印象中,前排是我家的主屋,三开间,中间是堂屋,东边是父母住的,西边是我和弟弟住的,堂屋有个后门通往院子。整个院子的地面是用砖石铺就,院子的东北角是茅厕,茅厕边上是杂物间,堆放农具。院子的西北角有一间房子是两位哥哥住的,房子约十几个平方米,以前是门向东开,后来改门向南开。印象深刻的一件事:这所房子刚盖好,两位还只有十来岁的哥哥躺在床上“胡扯”道:一位哥哥说这房子是我结婚用的,另一位哥哥说,是我结婚用的,两位哥哥争执起来。两位哥哥的“胡扯”被我听见了,于是向爸爸告密,正在吃饭的爸爸端着碗筷就进那房子里去了,一会我就听里面静悄悄的了,原来两位哥哥每人挨了爸爸两巴掌。
  院子的北围墙边下载有月季花(哥哥说是蔷薇),月季花是哥哥从野外移栽来的,每年的五六月份盛开,花期也比较长,花朵是鲜红的,因为开花时花朵很多,且全部绽放,美的让人醉。月季花边上几株美人蕉,是我从别人家引种过来的。叶子像芭蕉叶,花有黄色的,也有白色的,但花期不长,也无香味,仅仅是好看而已。后来我在美人蕉边又引种了一株大丽菊,好像是秋天开的,花朵很大,是红色的。
  院子的东边有一颗梨树,是砀山梨品种,我刚会走路时,这颗梨树就已经有了。树有前面的屋子高。每年三月份,满树的梨花盛开,白白的,很好看。我经常在盛开的隶属下看蜜蜂在花朵中忙来忙去。到了秋天梨树就挂满了成熟的梨子,这是我们就搬来梯子开始采摘。
  梨树的西边有一株很大的栀子花,花在夏天的时候盛开,花很香。不时见母亲摘几朵栀子花挂在我们的蚊帐了,我们睡觉时都能持久的闻到花的香味。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受土地经济的影响,我家那院子里的这些东西都被铲了,腾出地方又盖了几间房子,希望在村子被拆迁以后,能多获得几套房子。
  几十年过去了,每想到那院子,总能给我带来美好的回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 11: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淡云兄的院落更多生活情趣,故事往往从我们最初的生活开始的,而生活也是故事的源泉,淡云兄更多写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 03: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的我们,不需要高楼大厦,要的是种家的味道

如今的房子是好了,却失了一个家该有的温暖,

好多时候,连邻居怕是也不认识吧
还好,我的家还在那里,一个村子的人都是从小看我长大的
回家了,还是可以东家走,西家看的
很是开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 08: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这样的老院子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是钢筋水泥!

谢谢高山的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1-25 16:40 , Processed in 0.11575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