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76|回复: 10

[原创] 题图——雪梅图(有对必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7 14: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分冷艳邀春至
几点香红破雪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7 14: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显示不了图片呀,一段时间没来,贴子都不会弄了,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7 15: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雪中莲MM帮忙,以前很容易操作的,现在不知道为什么不行了,还是晕的,先复制你的吧。
再次致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7 15: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题图:横斜衔冷韵【月儿】
题图:笑傲点春香【月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7 15: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梅红难润白
雪冷不压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7 16: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片冰心堪比雪

十分傲骨只如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7 19: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我以前自出自对的,可能意境有隔

弱梅被雪香犹甚【无双】


新竹品霜意更坚【无双】


乱凑,玷污了好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7 23: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轩主的图和联都和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0 23: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题图联绝对的精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 10: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堆雪关于《看图题联》的几点体会:

《看图题联》是成联练笔的常见形式,相当于古人即景联句、应景题句。记得《红楼梦》第五十回,有“芦雪庭即景联句”;第七十六回有“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的描述。那么,联友在《看图题联》的成联创作中,需要把握那些重点要素与关键环节呢?我个人认为有四点:

第一、看图把握主题。《看图题联》首先要求联友要把握图的本质内容,确立自己对图景所表现主题的认识。只有对主题的认识确定了,作者才能有针对性地、准确地组织好自己的联句;

第二、针对画面,合理联想,挖掘和丰富主题。一幅图所呈现的画面是静止的、固定的,但在不同的阅读者眼里,对图的理解与感悟是活的,它所表现的内涵是有差别的,因此,对画面没有表达的或画外的启示与感悟,允许有合理的联想与丰富的想象,但这些联想要合理,想象也要恰如其分,在有限的图景约束中发挥最大的想象力;

第三、要有优美、准确与锤炼的文字表现力。成联的创作好处在于对文字的要求不象应对联那样受出句的制约。成联的句式可以多种多样,这就为创作者提供了一定的施展空间,但是成联对语言、文字的表达同样要求优美、准确和锤炼,更要求前后句之间的连贯、上下联之间的关联;

第四、提升主题,有所感悟与启迪。一幅图景,在众人眼里可能表现出千姿百态的意想,如何把自己的感悟提升到一定高度与深度,让大家都能从你的感悟中得到启发,这才是判断成联创作成功与否的关键。

针对此贴,引用西门望雪一联赏析之:

几瓣寒香归雪后
三千寂寞向谁家

千堆雪赏析:

上联应景,紧扣图景,抓住了题图的主题。“几瓣”扣图,观察很仔细,“寒香”是梅花的重要要特征,记得黄庭坚在《次韵中玉早梅》诗中有:“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穸斜日两三枝”句。下联在应景中发挥了作者自己的想象和情绪,“三千寂寞”非常耐品,“三千”不是具体的数量指代,而是泛指,与上联的“几瓣”形成鲜明对照,“寂寞”也是梅花的高格之一。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有:“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句。总之,本联全句围绕题图,不着梅花一字,而达到咏梅的艺术效果,很干净利索。是上乘之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8-28 02:41 , Processed in 0.09923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