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76|回复: 3

<酷吏列传>有感 ___作者:殷清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1 18: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殷清华

      酷吏者,顾名思义,即施政(执法)严酷、猛烈的官吏。司马迁将汉代景帝、武帝两朝的十余名官吏列入《酷吏列传》,本身就含贬义。诚然,即使用现在的道德标准来衡量,“酷吏”中的大部分人仍然属于“反面典型”。但是,他们中也不乏“正面典型”,而且,这些“正面典型”在道德操守、勤奋敬业等方面,足以让当今的一些“公仆”们汗颜。

 郅都是景帝朝的名臣。他虽然官居列卿,但严于律己,公正廉洁。他从不接受他人的馈赠(问遗无所受),也不接受任何人的说情打招呼(请寄无所听)。他忠于职守,舍小家顾大家,“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郅都初任济南太守时,济南郡黑恶势力(地方豪强)横行,他到任后,大义凛然,坚决予以打击。一年后,济南的社会治安得到根本转变,甚至到了路不拾遗的程度。他刚正不阿,不畏权贵。临江王刘荣是汉景帝的长子,郅都在审理他的犯罪案件时,不顾窦太后(景帝之母)等人的情面,拒绝给予任何“照顾”。

   赵禹原是地方上的一名小吏,后逐步升迁,直至位列九卿。他之所以屡被提拔重用,缘于三点,一是廉洁,二是勤奋,三是才干。他因为廉洁而被提拔为令史,在太尉周亚夫手下任职;周亚夫升任丞相后,他为丞相史,丞相府中“皆称其廉平”。此后,赵禹先后担任中尉、廷尉、少府等要职,但廉洁从政的习惯从无改变,一直“为人廉倨(廉洁高傲)”、“舍无食客”。且“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甘愿做一名“孤独的贵族”。赵禹很勤奋且才能突出,并以此得到汉武帝的赏识。他与张汤一道,制定了一系列律令和官吏间相互监督的制度。到晚年,“禹治加宽(施政不再像过去那样威猛)”,以公平著称。司马迁称其“据法守正”,可谓恰如其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1 18: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与赵禹一同制定律令的张汤,则颇具争议。司马迁虽肯定他的能力以及他对国家的贡献,但对其道德品德几乎是全盘否定。《酷吏列传》载张汤与一些商人过从甚密,且有财物往来。后来,丞相府长史朱买臣等人为报复张汤,逮捕了张汤的属吏田信,田信供认:张汤每向汉武帝奏请实施新的财政政策前,总是先告诉田信,田信就根据获得的信息储存囤积有关物品,并以此致富,然后与张汤分享赢利。汉武帝闻讯大怒,立即将张汤逮捕下狱,张汤被迫自杀。张汤死后,家中却很清贫,只能用简单的棺木并以牛车出丧。汉武帝知道后,诛杀了朱买臣等人,并为张汤平反昭雪。

  司马迁受儒家和老庄思想的双重影响,推崇以“礼”治国、无为而治,反对严刑竣法、施政(执法)苛严,因而,他将郅都、赵禹归入“酷吏”之列。但是,二人即使生在今天,也算得上是“德才兼备”的人才。最冤枉的是张汤,如果他真的是官商勾结并从中获利,那么,他死时绝不会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因此,张汤最起码算得上是一名“廉吏”。

  西汉至今已两千余年,但郅都等人身上,犹有许多光彩照人的“亮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1 19: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身正气九州歌,尔诈权官耐我何?  
百姓心中明镜似,是非待得后人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1 22: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学童于2011-05-21 19:42发表的  :
一身正气九州歌,尔诈权官耐我何?  
百姓心中明镜似,是非待得后人戈。

谢谢学童~
人治还得是酷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5-17 11:41 , Processed in 0.09754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