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852|回复: 30

[原创] 踏雾上黄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4 23: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阳春四月,摆脱生活重负的羁绊,夫妻双双脱笼鸟儿般飞向黄山。
       阴霾的天空沉着脸,藏掖住阳光粲然微笑。黄山似乎也厌倦了游人如织的喧嚣,躲在云封雾锁里独享难得的清闲。寻着登山石径,我们一步步钻入雾幔,走进黄山博大的胸怀。放着索道不坐,就是为了从登山道上拾捡些都市生活所没有的情调和野趣,留待日后居家平淡日子里咀嚼回味。
       细雨轻悠悠地漫天飘洒,润物无声,濡染的青褐石阶鲜活活地跳。山岚雾霭从山涧里榛莽丛中蒸腾而出扬起的迷雾。被山风轻轻的一拉一扯,便连接成一幅巨大的雾幔,把峰峦叠嶂奇松怪石拥裹得纤毫不露,只留下一段石径让你攀登,让你维系着踏访黄山的信念。烟雾弥漫里,这条登山的道蜿蜒在陡峭的山崖,宛如不见首尾的神龙。行进在山道上,空谷足音叩击起山峦的寂静,白茫茫的烟雾使人想起一句极熟悉的歌词:前方的路太凄迷。这凄迷的路和生活之路相比,真是省心省力的多了。生活里有阴谋诡计罗织的陷井,有匿藏 在笑脸后的滴血利刃,有世事难料人心叵测的波谲云诡,更有横枝斜出挂的你皮开肉绽遍体鳞伤馋言訾语。
       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
  山路愈走愈陡,雾也愈来愈浓,浓得渗出刺骨泛髓的寒冷。与妻手牵手,相互勉励,相互搀携,相互维系着同行者那将要被疲惫击垮的信念。那相互紧握的手传递出的体温,掸散了浓雾,拂去了寒冷,给了同伴一个遮风挡雨歇憩喘气的天地。
       攀登的收获,便是登高纵目,无限风光尽收眼底。而天都峰,它那耸入天际的雄姿,他那令人扼腕的险峻和峥嵘,都隐没在云蒸雾涌里。呼啸而来的山风,仿佛体恤我们攀援的艰辛,死命地撕扯雾幔,偶有所获,雾隙里便挤出一痕若断若续的石径。这条石径,延亘无际,像一个硕大的惊叹号,把众人的赞叹和惊讶垂悬在天边云端。天都峰该是何等地峻峭,那峰上紧匝匝的连心锁锁着的是比翼鸟的翅膀或是形单影只的愁怨?山无语,雾也无语。看不真切也罢,有些事情看的太真切太透彻便乏味,便没了念想。因此遂感谢浓雾编织成的朦胧美,它给我们留下不尽的遐思和感叹,留下一份心的欲求和期盼。
       本想夜宿玉屏楼,宾馆的房价令我们望而却步,便又钻进浓雾。雾浓依旧,游客却渐渐稀寥。暮色偏又凑来,在白茫茫的迷雾里染出令人心悸的恐惧。照导游图所示,这段山路该是傍悬崖峭壁深渊,该是延伸在踏空一步尸骸不存的奇险之处。庆幸浓雾掩去了俯视顾盼时的心悸股栗,给了我们懵懵懂懂的坦然。与妻象重轭在负的老牛,滞涩的脚步踩出粗浊的喘息,拖着体疲力竭的躯体缓缓前行。此时,不敢长时间的歇息,因为渐渐灰暗的浓雾里藏匿着惊骇和恐慌,因为这没入雾端的石阶通向温暖和安全所在。手牵着手,与妻鼓动起残存的体力,行进在没了尽头的山路。“有了伴的路,没有岁月可回头”。暗哑的歌声在记忆深处响起,讲述着漫漫长路上同伴的价值和底蕴。踽踽独行在这延亘着沉寂的路上,任何人都会被孤独寂寞无依无靠所击垮。正是有了相互依靠相互搀携的伴,我与妻子终于冲破了雾的包围。
       在旅馆使用一次的“家”里,妻说还是自己的家好。我说没有寻家路途的艰辛,哪有家的温暖。
       便枕着黄山的雾,寻到了家的温馨。
(这是1994年和先生一起去黄山游玩后他写的一篇散文,黄山对于他是每年开会必去,所以这次是专门陪同我。这篇文章也是在没有网络时代,他手书的,众多发表的散文里唯一幸存的一篇,其他的都在搬家时弄丢了。2001年后,他忙于事务性的工作太多,很少写文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5 09: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这是何等的气魄。
  我三次登黄山,第一次是从后山缆车上,前山下。第二次还是从后山爬上,前山缆车下。第三次是后山缆车上,前山缆车下。每一次上黄山都有不同的感受。
  顺便传一张我第三次上黄山时拍的迎客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5 09: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山我去过三次,这次跟着秋月的文笔游了第四次,每次都有不同的风景、不同的感受,谢谢秋月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5 09: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山归来不看山,我也去过黄山,那是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好地方。

秋月的此文融情于景,更给了人们一种深刻的感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5 19: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淡云孤雁于2011-02-15 09:03发表的 :
  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这是何等的气魄。
  我三次登黄山,第一次是从后山缆车上,前山下。第二次还是从后山爬上,前山缆车下。第三次是后山缆车上,前山缆车下。每一次上黄山都有不同的感受。
  顺便传一张我第三上黄山时拍的迎客松。

羡慕你,俺只去过这一次,徒步上下,累的刻骨铭心,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5 19: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梅思影于2011-02-15 09:28发表的 :
黄山我去过三次,这次跟着秋月的文笔游了第四次,每次都有不同的风景、不同的感受,谢谢秋月啦~~~

谢谢梅思影,问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6 12: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美文,先生的文笔很好,希望看到更多的好文章。
我第一次去黄山是大学二年级的暑假,和二位同学一起,徒步登山,在山上住了一夜,第二天下山,我觉得徒步登山虽然辛苦一点,但是能更好的观赏和品味美景。第二次是研二时,系里承办了一个全国性的学术年会,我们学生也承担了一些会务的工作,会后上山也是徒步,我们要协助老师照顾其他的参会人员。记得那天山上下着??细雨,我手持竹杖,身披雨衣,走在队伍的前面,后面的师兄师弟说我拿着打狗棍,像丐帮的老大。。。以后多次从黄山走过,再没有上山了。

今天上午,在出差回程的车上,同行的一位朋友给我展示了他春节去黄山时拍摄的片片,是一组非常难得的冬日黄山图和雾凇,他说看到的时候有一种震撼,一再的说,不是他拍摄的好,是黄山真的很美,怎么拍都好。片片非常的漂亮,我看了后很喜欢,立马拷贝了一些过来,这里发几张和你分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6 13: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6 14: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第一次上黄山时,也是在山上住一夜的。能在山上住一夜,既可多看几处景点,又不是很累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7 10: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莲花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7-21 13:38 , Processed in 0.10164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