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13|回复: 6

<棋王> 92年版,主演梁家辉,导演徐克,原著阿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7 11: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11: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这是一部好电影,其次,这是一部禁片。如同张艺谋的《活着》一样,片中有对文革、上山下乡运动的批判以及对老毛隐喻的不敬。作为原著的是阿城的《棋王》,在我看来该书与余华的《活着》都是八十年代最好的两部短篇小说。我是在大约93年左右买的一本合集中读到这本书的。当时还在读大学,因为自小在外读书,肠胃不好,但每到食欲不振的时候读读该书就会食欲大增,尤其是书中关于主角王一生在火车上用铝制饭盒吃饭的那段,堪称促进食欲的极致描写。虽然我们不曾经历过父辈所经历过的困难时期以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但是也经历过那段物质贫乏的时代,因此对其描写也深有感触。
本片根据大陆阿城和台湾张系国两位作家的两本同名小说《棋王》改编,两本书的高下在电影了也有清晰的分辨,大陆篇拍的荡气回肠,台湾篇倘若删减掉,我认为完全可以媲美老谋子的《活着》的水准。电影将王一生的命运放到了那个极端的年代,以述说人生和命运,以图表达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下,个体的命运如草芥如蚂蚁,即使天才也不能例外。因作者和一部分制作者的偏右立场,因此影片涉及的东西也迎合了一部分市场。但是在我看开,棋王王一生的命运,不仅仅是那个极端时代的悲剧,也是任何时代的悲剧,尼采、凡高并不生活在中国也没有经历文化大革命,同样的悲剧在任何时代时刻上演,若干年后,回过头来,我们的时代也未曾不是一些天才的悲剧。影片中那位输给王一生的老棋王最后说的,“老夫年纪老迈,无力再能赴人间沙场,以为有生之日,难逢对手,。。。。。。你以一敌九,气势非凡,这种气派,我这一代远远不及,所以我很高兴,因为知道,我辈中人,已经后继有人了,这盘棋应该是我输给你。”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经历过上山下乡的文化大革命,我们的民族也会后继有人,也将浴火重生。
主演梁家辉,导演徐克,策划侯孝贤,音乐罗大佑,这样的班底你可以相信这部电影的水准。说句实话,主体曲是罗大佑的《爱人同志》,以前单独听没听出特别来,放在本片中,倒是相得益彰,使之成就了一段经典的MV。再说梁家辉,在我心中是港台第一的演技,虽未曾有过原著中的那些经历,却能演的如此逼真与惟妙惟肖,这与其个人的人生经历有关,据说落魄时还摆过地摊。
最后,借用影片中知识青年们为女生宿舍抓老鼠那段歌词结束:
“妇女同志们,我们来支援你们啦,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怕人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7 16: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一段,想起以前看过谢园演的《棋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16: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园版的是88年拍的,是比较忠实原著的,也因此拍的四平八稳,演技很朴实,因而也没能得到足够的发挥,梁家辉演得更有张力和形神具备。两个版本我都看了,都很不错,都是值得一看的,显然作为后拍的梁版借鉴了谢版的优点,尤其是倪斌这个角色,连口音都如出一辙,也因次,梁版的倪斌演的也非常出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7 21: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没看过这电影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3:34:03 | 显示全部楼层
神纪惊天??话盲棋

  特级大师李来群:我十几年前下过,现在已经不下了。这个东西要求很严格,首先记忆力要强,其次对棋的感觉和理解要好,还需要不断地锻炼。它就象爬山一样,多一个就多一分艰难,并且达到一定的高度后就很难再上了。我刚开始学棋的时候,大约在1974年左右吧,我就可以一对六,后来经常国内国外的表演,相当辛苦。此外,下盲棋要求对手水平不能太高。我80年代末期在石家庄公开表演赛上一对十二,一盘未负,为我的盲棋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此后 因时间和身体的关系便终止了。我下直棋胜率极高,这么多年只负过一盘,比正常比赛的胜率高多了。但是,我认为专业棋手下盲棋没有太大意义。因为盲棋没有正规的比赛,仅仅是为表演。小孩子练练倒是大有好处,可以加深他们对棋的理解和认识深度。

  特级大师徐天红:盲棋是群众比较喜欢的弈棋方式,极具观赏性,但对弈棋者本人伤害太大,属于高强度超负荷重体力劳动。1994年在桂林,柳大华现场表演,当时是我做的裁判。回到江苏后,我就专门研究。刚开始一对三,而后对五、七、九。十二的往上涨。现在我已经四十多岁了,身体吃不消,所以很少下了。如下最多是一对十。目前,国内柳大华下的最好。一来柳老师身体比较厚实,再者他性格温和好说话及他有一种以苦为乐的精神。其次是胡荣华和李来群。而吕钦一般是不肯涉足的。另外,下盲棋对对手要求很严格,一般是地市级二类棋手,水平再高情况就不妙了。例如,有一次柳大华在广东河源一对三的下,那三位是当地前三名的棋手,结果柳老师二负一和。盲棋观赏性虽大,但奖励过少,一般的专业棋手都认为回报太少,与付出的劳动不成正比。

  特级大师王嘉良:在我15岁的时候,哈尔滨市有一个鲁家茶馆,馆内经常有人赌棋博彩。一天,店主王敬宣在众茶客面前表演盲目棋,人们颇为惊奇,我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我也能下。”她不屑一顾: “就你?那咱俩挂一盘吧。”结果我上去就 把他赢了。从此,我在哈尔滨棋坛小有名气,成为“哈尔滨三少年”之首。我是从《适情雅趣》学起的,对棋盘棋理都有较好的理解。18岁那年,我去天津公开表演腹背受敌,即正面与一人正常对弃,背面与一人进行盲目棋,那两位对 手当时在天津都是棋界名人,结果我全胜了。对于盲目棋,我认为记忆力和智商很重要。哈市范惠连,现任国际象棋教练,培养出许多优秀棋手,他5岁就会下盲目棋,11岁时可以一对三,下的相当好了。当时,赵国荣都比不过他。但是我带他与赵国荣一起去参加1978年成都全国个人赛,小范一盘没胜。这说明,盲目棋下得好不一定代表象棋就下得好,关键看你是否有顽强的斗志,意志不行,象棋就下不好。如此而言,盲目棋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

  金波大师:以前我总练盲目棋,打措时不用棋子,全凭记忆,在脑海里形成一盘棋,这样能锻炼计算能力与反应能力,对我的棋艺水平大有帮助。我对盲棋的感觉不错,也很有兴趣,曾在沈阳市工业大学做过一对六的盲目棋表演,成绩还可以3胜3和。我认为下盲棋不单纯是记忆,还 看你对棋的理解能力和熟练程度。当你 拿棋子放到哪个点时,就必须知道与它 相邻棋子间的关系。如果你同时和6个人下,这6个人有走炮的、兵的、飞相的。跳马的各不相同的布局,你记棋的时候一定要分开。下盲棋最怕的就是对手走同一个图形,因为这样你容易记混,有可能把第一 盘的盘面记到第二局上。下盲棋相当累,脑海中思维不断,计算不断,尤其你和棋力相仿的人下盲棋往往会更累,这一点我深有感触。

  众说纷纭,但有几点是共同的:一、盲棋极具观赏性;二、盲棋对棋手要求很高,对对手要求很严;三、盲棋对儿童教育大有益处。总之,盲棋作为一种特殊的娱乐形式,必将有它广阔的发展前景和顽强的生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3: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片子看完之后是令人忍不住要再看一遍,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9-23 13:26 , Processed in 0.09158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