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71|回复: 8

[原创] 大学生,就是普通劳动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8 22: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学生,就是普通劳动者

文:白马非马

又到了大学毕业生择业就业的紧要关头,大学生就业本来就是一个热门话题,如今赶上金融危机,就业机会萎缩,这个话题也更是热得烫手起来。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是中国青年报记者就大学生就业有关问题对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官员的采访。

官员认为,就业形式依然严峻,主要是因为:一是全社会总体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缺口超过1500万左右,毕业生比去年增加50多万人;二是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东、中、西部的区域结构性矛盾和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矛盾同时存在;三是一些地方的政策性障碍还没有完全破除,包括有些城市限制外地生源落户的问题难以彻底解决;四是社会的用人观念和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尚需转变。这些都给毕业生就业带来影响。

在具体谈到观念转变问题时,官员指出:应该说,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这需要广大毕业生尤其是家长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适度选择,以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广泛就业。

也就是说,官员已经明确:大学生就是普通劳动者。此言一出,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论。实实在在地说,现在还因为仅仅是考取了大学就沾沾自喜的人真的不多了,除非某些考取绝对名牌大学品牌专业者。但是,让他们把自己定位为普通劳动者,还是有很多学生一下子无法接收。一位今年即将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说:辛辛苦苦地考啊,读啊,到最后不过和自己的父母一样,成了普通劳动者,而且是前途未卜的劳动者,心里怎么也感到不舒服。我义正严词地对他说:普通劳动者怎么了?你的老师,你的父母都是普通劳动者,你也只能成为普通劳动者。普通劳动者,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换取报酬,这本来就是最光荣的。整个社会如果说是一座大厦的话,其牢固的基础正是我们这些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我们都是普通劳动者,或许我们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但是我们从来也不矮人三分。社会当然也需要所谓“精英”,但更离不开我们这些普通劳动者的奉献。我告诫这位各方面表现还不错的学生:也许将来你经过个人奋斗,真的可以成为“精英”,但即便如此,你也要夹起尾巴做人,否则你就谈不到成功。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有时候盲目自信,眼高于顶还是可以理解的,其实,我们也都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回想当初,经历所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终于进入被称为象牙塔的高等学府,产生一步登天的感觉也是比较正常的,但是四年时光,磨掉的不仅是锐气,同时也有傲气。当我毕业被分入一家国有大型企业的时候,已经丝毫感觉不到自己是什么天之骄子了。工作中遇到任何人,我无一例外地都尊敬地称之为师傅,而且觉得也确实每个人都足以做我的师傅。记得当年还因此闹出过笑话,听到许多老工人都喊一位师傅“老万”,我便尊称他为“万师傅”,后来有人问我为什么这样称呼人家,我还感到莫名其妙,经解释才知道,那位来自江苏的“万师傅”本姓弓,因弓是弯的,才被同事们戏称为“老弯”,终于演化为“老万”并成为我的“万师傅”。我把自己的这一段经历讲给学生听,相信笑过之后,也仍可以引发一点思考。

学生有这样的想法不足为奇,有的老师也有类似的想法,他们认为,自己的教书育人事业是神圣的,如此神圣高尚的事业,最终培养的是普通劳动者,这让他们在感情上无法接受。中共十六大提出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此前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我记得不差,文革及其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教育方针是一段毛泽东语录: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其实,从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我们都可以看出,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劳动者、建设者,高等教育也是一样,并不是贵族教育或精英教育,教育对象面向的也是全体人民当然也包含工人、农民的孩子,家长当然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如果从阶级分析的角度看问题,没有哪个阶级希望把自己的后代培养成对立阶级或者说是本阶级的叛徒。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分子,根据邓小平理论已经被归结到劳动人民队伍之中了,培养新的劳动者,依然是光荣的事业,其实一直如此,根本没有必要想不通。而所谓“精英教育”是欧洲中世纪仅仅贵族后代有机会上大学的产物,在教育平等的二十一世纪,再拾起这一滥觞,那就不仅仅是可笑的问题了,而是在根本上没有弄明白“教育是为什么人”的原则性大问题。这不是上纲上线扣大帽子,而是非常严肃的、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无法不直面的问题。

其实,精英与否和学历高低有一定的关系,但从来也不是绝对的关系。去世不久的启功先生是真正的国学大师,在学界绝对够得上泰斗极的人物,但先生学历却并不高,而且先生生前也从不引以为耻。尽人皆知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并不是大学毕业生,有钱而且订立了几乎把全部财产捐赠慈善事业的遗嘱,其人品当属富人之楷模,其事业成就更毫无疑问地属于IT业中精英之精英。所谓精英,应该是指在某一领域做出杰出成就的人,而不是刚刚走出校门的莘莘学子,哪怕你出自名校,哪怕你是名导的研究生,在你没有做出成绩之前,你都只是极普通的劳动者。

一次乘坐公共汽车,刚好旁边坐了两位外系学生,他们在慨叹,自己还不如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好找工作,人家很容易就能成为高级蓝领,而自己是否能谋得一个白领的位置还是未知数。当前也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是专科比本科好找工作,其实原因就在于,本科生有时给自己的定位颇高,蓝领不在考虑范围。用人单位也存在一定的思维偏差,招蓝领根本不考虑本科生,认为留不住,从而导致大学生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终于造就出大学毕业赋闲在家、重新拿起奶瓶子的啃老一族,这当然是社会的悲哀,但同时也是他们个人及其家庭的悲哀。其实,与其眼高手低、志大才疏地游离于社会之外,不如放下架子从基层干起,边干边积累经验寻找机会,以便日后谋求发展。

虽然不是做学生工作的,可能是因为人老了,喜欢絮叨,便总多管闲事。我对学生说:绝对的公正是不存在的,假如你家庭没有特殊背景,你就该比人家加倍努力。比方说,他有背景,你就是农民的孩子,那么同等条件可能先录用他而忽略你,你不必不平。假如他有英语四级证书和计算机二级证书,而你持有英语六级证书和计算机四级证书呢?情况就会不同。有背景的特权阶层终究是极少数,总的来说,要想立足社会,还是要靠个人奋斗。失意的时候别落魄,得意的时候别忘形,哪种情况导致到了十字路口头脑不够清醒的时候,都该问问:我是谁?问明白了,摆正自己的位置,就可以发现自己要走的路。

大学生,你谁也不是,你就是你,弄清楚这一点,找到一个位置,踏踏实实当一个普通劳动者,吃自己的饭,也许你可能普通一辈子,我告诉你,普通也是一种幸福,这其实很正常;也许,你也有成为精英的那一天,但绝对不是眼前,这其实也很正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9 09: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来都是把自己当做普通劳动者
学校与我而言,更多的使人养成一种气质,和一种氛围.
我觉得实习时受益很大
几本教程发到手一段时间,都读的七七八八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9 13: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生们的就业问题如何解决,?严厉拷问我们政府的执政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9 20: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外教育多重动手能力
本国之读大学者,
还有很多内中思路是按数千年科举士大夫路子
数千年的太学/国子监"秉传",
也养成后来诸生的不讲动手能力的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9 21: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晨峰于2009-05-19 20:27发表的  :
国外教育多重动手能力
本国之读大学者,
还有很多内中思路是按数千年科举士大夫路子
数千年的太学/国子监"秉传",
也养成后来诸生的不讲动手能力的习惯
.......
好!说得好!

这是本质问题之一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9 21: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会飞..
这和儒家思想的等级制和名位有关
说句违敬的话,我的老师中有不乏学历中西者,但平时言论总有此之学衔学校不如彼..等等..
实际是在等级上较劲! 纵使历过西的又怎么样!照样免不了,因为是这个环境................
而国外学生之读硕/博之等级,大多是比博/硕那一个挣钱多或纯粹追求学问故,不会大头的去想硕/博本身之等级
上名校也是大多考虑挣钱和工作优势.
当然,本国学生上名校和读硕/博,也有想以挣钱为主或纯粹追求学问故,但掺杂着很多等级因素..
总是喜欢比比的,就是和农民伯伯比比也很爽....
生活中又不是没见到这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9 22: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说的很形象。我想了一下,蛮是这个道理。

我们从小,家长们在耳朵根子里面说的都是“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要考上大学”……“要出人头地”……“有固定工作”……“有满意的薪水”……似乎考上了大学才有了生命的价值。但是仔细想来,这其中很少明确的说明考上了大学后,真正可以做那些事情?我是指具体的、形象的、比较有远大意义的那种。

我不晓得你们的爸爸妈妈喜欢拿什么作比,我的爸爸妈妈经常拿一些要饭花子、一些落魄份子来惊醒我一定要上大学,拿到了大学毕业证才可以避免当要饭花子、成为落魄份子……

哈哈,现在,长大了的我,才发现原来拿到了大学毕业证的我们,一样可能变成要饭花子或者落魄份子啊!

呵呵……上学的意义,到底是啥子?
其实,在中国,就是一张饭票而已,而且还是期饭,未必有明确的保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0 09: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上了大学,
就自己以为,或外力助推的以为,是身份之改变.
现在推行的一些职业学院会慢慢改变这个观念.
一是职业概念的导入,
二是兼顾传统,外延内涵上都把College当做University来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0 12: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6-10 15:01 , Processed in 0.09074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