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12|回复: 1

[原创]沈边石樟(作者:雨从青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7 22: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大早来到沈边,寻访一棵古樟。我们对现有所掌握的古樟资料感到疑惑,怕调查人不慎,与真实数据相差太大。更耽心未经核实就在史志上记载,对后人不负责任,因为平日里没听说此地有一棵胸径三米五十多公分的大樟树。如果有这样一棵树,那它该屹立成怎样的雄姿,来往之间不该视若无睹。
        沈边村不算太偏僻,一字儿排在一座矮山脚下和一条小溪之间,农舍紧凑,高低错落,没多少空地。站在村对岸的公路上,透过那片碧绿的田野一目了然,我们没有发现高大的树。村中央几幢房屋后面露着稀疏的一些樟树枝杈,尽管那枝杈不小,但不高,也不浓密,根本看不到想象中参天的形象,心里顿时冷下来,暗想:果然错了!
        或许大樟树隐匿在我们目力不及的地方吧。这样猜测着,我们问村人他们的大樟树在哪里。村人随手一指那些屋顶上的樟叶,十分坚定地“喏”了一声,将我们最后一丝希望喏了个灰飞烟灭。
        调查人员怎么会错得那么离谱,将一棵低矮的樟树填报成樟树王?我们循着狭窄曲折的弄堂寻找谜底。
    拐到一座寺庙的背后,大家惊呆了,异口同声地惊呼:好大!
    古樟生长在一个坡地上,倾斜着,高一边露在地面上的树身比最低一面少说也要高出两三米。麻烦的是,我们不知该怎么测量。树根、树身和枝杈长得很紧凑,一点都不见从容,又非常大。如果按水平线走,高一边的树身正对过去是低一面的巨大枝杈,这个枝杈不知多少年前已经枯死折断,剩下的基部将树干撑成喇叭状,这样测量,胸径将大得不可思议;以胸部高度按树身姿势倾斜测量,又不知这样的方法是否正确;还有一个问题,这棵樟树枝杈下那部分长得像两头大中间小的巨型腰鼓,上下稍稍移动,误差就不是小数目。最后我们达成共识,顺着树的倾斜度丈量树身最细部分,以后再报上级专家恳请指示。测量结果胸围十一米二十,换算成胸径三米五十六,和资料贴合。我们调整一下方法再测量,读数成了十一米五十七,胸径更大。
    数据核实很快完成,但我围着古樟绕过来走过去不想离开。怪不得古樟在远处望不到应有的雄姿,它在五六米高的地方就腰折了身躯。虽然不知是哪个年月的灾难,也不知什么原因,但断痕明显,沧桑风雨未能将伤痕抹平。
        我猜测,折腰后的古樟后来萌发许多新枝,又深又广的树根将营养输送上来,新枝长得很快,当然也使树桩扩大很快。随之古樟四周的泥土被不断的拱起、松动,经年累月,雨水冲刷,树根越来越裸露,渐渐地从泥土下升上来也长成树身,结果自然是两头大中间小。我当然是瞎想,历史的烟尘封存了那么久,谁都难以恢复原貌。不过看得出来,那些后来长成的枝杈又一次经历了折断的命运,再不折不挠又长出新枝,以至古樟的枝杈难以直立,只好斜斜地汲取着阳光雨露,将自己庞大的身躯隐匿在成排的房舍之后,不再高瞻远瞩,使外人不识真面容。
        上天并没有对遭受灾难的古樟特别怜悯,刀斧般的霜雪与烈日,反而使它的身心彻底空虚,我猫了一下腰就钻进去。内里很宽敞,好像站在一座古塔或一口古井里,感觉沉重。井壁嶙嶙峋峋,有些发黑,像被烟火熏过,更像一个微型的雕塑陈列室。这些雕塑作品有如奇异的山石,但仔细看看,上面又布满无尽的符号,如果谁能破译这些诡秘的密码,那这棵古樟的生平一定大白天下。脚底下踩着一层干枯的樟叶,井口之上布满许多小小的新枝,一片片嫩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这层枯叶是在完成了它应有的使命后替换下来的,其它的叶落归根,这一些叶落归心了。明年这个时候,那些嫩叶也会落下来,循着前辈的足迹,将自己安安静静归宿在心的土地上,再为后来的新叶添一点点营养。从井口上透过绿叶仰望苍穹,自己根本就是一只井底之蛙。我展开双臂使劲扇动,可惜还是无法离开地面,更不能像鹰一样从井口上飞出去,还得照样从树洞里钻出来,继续平凡的人生。
        这树有多少年?我问村人。不知道,有上千年吧。他们疑惑着回答。那你们的村庄有多少年?我启发着问。他们告诉我,这个村庄据传最早居住着沈姓人,后来沈姓人不知怎么绝了,才又陆陆续续搬迁来其他人,所以也不知道现在的村庄有多少年。早先曾叫沈后园,这一带全是竹子;后来成了村庄,就叫沈边,纪念最早在这里安家的沈姓人。后来又把寺庙造在这棵樟树下,分不清是祈求神佛保护这棵古樟,还是拜托这棵古樟护佑这一方人。
        沈姓人绝了!一个悲壮的传说,并且没有人知道原因,又是一个只能凭猜测推敲历史的谜团。如果现在的村址曾经是长满竹子的沈后园,那沈姓人的家园就是村对岸那片田野,那应该是一个繁华的村落。我想,能毁灭一个村子的,不是天灾,不是疾苦,而是战争,是我们人类自己。天灾和疾苦毁灭不了所有的生命,一双双勤劳的手可以重建家园,唯有战火视生命如草芥。战争不仅可以毁灭一个村子,甚至能毁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了避免悲壮重演,和谐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创建和谐,必须尊崇生命,敬畏生命。生命,不仅仅是人类,以现有的认知,还包括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动物与植物。沈边之所以将没有沈氏后裔的村庄称为沈边,正是对开辟栖居之地的那些生命尊崇;他们将精神寄托的庙宇选建在古樟之下,也正是对坚强生命的无限敬畏。
        这片土地上的沈姓人消失了,不知消失在什么岁月,但他们留下了这片开拓的土地,给后人以安乐;他们还留下一棵古樟,虽然只一个默默的残缺生命,却令后人无尽怀念。我们也会消失,消失得无踪无影,我们又会给将来的人留下什么呢?如果我们的一生很平凡,什么都留不下,是否也如樟叶一样,将自己静静地腐烂在心地之下,成为大树的一份营养?
    我们核实了沈边古樟的胸径,却做不到核实它的历史,这是一个无法填补的缺憾。离开沈边的时候,回头一望,依然只在屋顶上看到一些稀疏的枝杈,但我的心中已烙下一棵樟树王的雄姿,并举起双掌在胸前合起来,冲着它的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5 12: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12-22 11:02 , Processed in 0.09829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