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52|回复: 6

娘的呐喊(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2 23: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人啊,应该守住道德底线
  一九六六年,全国上下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不同层次的人群中总能找到一些“地、富、反、坏、右”之类的人物,他们就成了贫下中农批斗的对象。
  解放前,我太公养了六男一女,共七个孩子。为了能过上好日子,他千方百计赚钱养家,先后当过教书先生,地理先生,也当过“律师”,做过生意,把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全部买田买土,还雇佣长工和短工。在土改时他家自然就被划为地主。分去了所有的田土和房子。而我爷爷因为从小不愿意上学读书,太公觉得亏欠他,就多给了他分了一些田,但一直都是他自己耕种,从来没有雇佣人。加上自己后来自学,读了不少药书,成了当地有名的医生,家里的条件自然是很不错,划成分的时候就划分为富农,爷爷不服,就到县革委会去告状,通过调查落实,一九五六年同意改为上中农。后来田土集中起来了,那时叫农业合作社。
  文革时的地主、富农等成分的又遭受了一次打击。因为担心他们复辟,所以就要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改造。把最苦、最脏、最累的活交给他们干。常常开大会进行批斗,时时要他们反省自己的思想、行为,做到早请示,晚汇报。特别是寒冬腊月,人们比较清闲,开会的次数也特别多。没有被安排上台进行批斗的“地、富、反、坏、右”分子就安排去烧炭。或者割牛草,喂猪等杂事。有时也会安排你去犁田。
  在娘新婚之年的那个冬天,天上下起了大雨,队长就决定开会,他们认为娘虽是贫下中农出生,但现在已经嫁到了富农之家(虽然早已经改为上中农了,但队里不予认可)也就没有资格开会。娘就被安排去割猪草,喂猪。父亲派去耕田。老老实实的娘还是去了,但心里特别痛,于是就和与她同命运的彭盛玉在上山互相诉苦,直到午后才去割猪草。父亲是读书人,没做过什么农活,加上体质不好,一般只做一些轻松的活,也不在乎公分多少。今天却安排他去耕田,无疑是对他的惩罚,父亲就决定不去,自己在家里织斗篷,中午负责监视那些没有参加会议的人来了,看见父亲还没有去做工,十分生气,破口就骂:“你一个富农子弟不听从贫下中农的安排,还在家里织斗篷,明天有你的好看。”父亲轻言细语的解释说:“我的脚痛,不能去呀。”后来他们争执了一会,就气呼呼地向队长报告去了。父亲照样织斗篷。母亲因中午才去割猪草,怕不能完成今天规定的任务,于是就把那些老一点的猪草也往背笼里放。回去后负责验收的一看,气不打一处来,又是一顿骂,白天的气还没有消,晚上又添了一肚子气。娘看着他那样子又气又想笑,但还是不理不睬地去喂猪。第二天当然是批斗他们的大会。
  娘在这场政治斗争中被折磨得苦不堪言,无论做什么事都得小心翼翼,不能让别人抓到一点把柄,即使晚上在家也不敢大声说话,担心有人听壁脚。有一个晚上,娘已经睡了,模模糊糊听到从屋后传来急促的敲门声和不停的喊叫声:“大婶娘,大婶娘,快开门。”娘一听就知道是住在大水井旁边的那个隔房的侄儿媳妇,大家常叫她小佬娘。大概是饿的发慌了才冒着种种风险偷偷地溜到山里偷那些还没成熟的包谷。她刚摘下一个包谷就被山上守夜的社员发现了。守夜的社员大喊:“有人偷包谷,快来抓强盗!”她被吓得拼命往回跑,眼看就要追上来了,她只好从路上往下跳,一跳就跳到我家的后院里,就赶紧叫娘开门,娘知道让她进来的后果,但又同情这个侄儿媳妇。娘轻轻把门一开,她就从娘的腋下钻进屋里。
  追赶的人一时找不到了,只好在猜测中离去了。那侄儿媳妇告诉娘,家里两天没有开火了,那两个孩子饿的直哭,她也很饿,实在是没有办法。谁知道一去就被人发现了。娘知道,她生下两个儿子以后,她老公就撒手西去,留下他们孤儿寡母,加上自己的身体又不好,年年都欠队里的钱,每次发粮食的时候都要扣出一点。为了生存的需要,他不得不做些“偷鸡摸狗”的事。娘看着她那可怜的样子,自己当年的生活画面一一浮现在眼前。娘便拿起碗,走到柜子前用碗撮了三碗已经剩下不多的麦子。让他拿回家煮给孩子们吃。那侄儿媳妇走了之后,娘也一夜没有睡好。
  第二天,队里来人调查,把娘带去审问。说一定要查出昨晚偷玉米的“贼”。俗话说:做贼心虚。此时,娘却理直气壮地与人辩论,不肯承认有人来过我家。后来娘说,当时也不知道哪来那么大的胆量。最后此事就因证据不足而不了了之。
  娘说,在那个时代是不能告发她的,要是那样,大队就会开斗争大会批斗她,等到赶场时就会被带去游行,要是那样,两个孩子谁来照顾啊!
两年后,那个侄儿媳妇也病逝了,娘不知跟谁说起过此事,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全村的人都知道了,并给娘去了一个外号叫“窝主”。娘只读过小学四年级,她并不理解“窝主”是什么意思,父亲告诉她之后,她却欣慰地笑了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2 23: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里,我的眼前浮现出几十年前父母挨批斗,我陪妈妈蹲黑屋的情景,不堪回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3 03: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分为工分,如果发表时这些要修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3 03: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欢每一章节的标题。在艰苦的年代,人们连衣食都难以支撑,却要保持一颗怜悯善良的人,确实很难得~

品味一段段我们不曾经历的往事,与淳朴的民风、民情融合,与那些错误年代发生的思想偏差做一次醒目的隔离,以小见大的生活,处处提升着人的纯净品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5 15: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那时候的地主富农,并不都是像我们以前所学过的课本上所说的那样,靠残酷剥削压榨贫雇农来发家致富的。本文中太公和爷爷就是非常典型的本分的勤劳致富的地主富农。
    我的爷爷也是一位老中医,也是这样被划为富农的。
    土改、划分家庭成分那时候,政府似乎应该不是叫“县革委会”的?革委会是文革时候的称呼。
    那时候在农村,耕田是很讲究的技术活,一般应该不会安排没做过什么农活的生手去做的。
    文化大革命,实在是一场浩劫,城里农村都逃脱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6 00: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文明是从人类活动全方位来评价的,就如木桶装水,容量由最低的漏洞决定。汽车的数量增加,没有配套公用设施的保证,没有环境治理的保证,没有基本道德规范的保证,就是自欺欺人的文明象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9 13: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没亲身经历过,时常听外婆讲,我外公被划为地主,喂猪,挑粪,脏活累活都归他干,公社大队还提名批评,当着众乡亲面承认错误,外公到老也不愿谈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7-26 08:22 , Processed in 0.09824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