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扫冢人

[原创] 渔篓倒出三两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1 12: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渔篓倒出三两月 [扫冢人]
灌水:闲人拾作一行联 [秋水梦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6 10: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5楼扫冢人于2010-06-19 16:11发表的 :
虚而实之,实而虚之,三两月本来就是虚的事物,只是用来抒发渔翁的那份悠闲喜悦的情趣,用借代的手法,实指篓里倒出来的是鱼,虚则指鱼鳞反衬的月色,这何尝不是一种美景和情趣?欢迎大家指正!
言之有理,支持这个论点。

[点错了, 没有更改,如烟抱歉。]

满楼叫好声。在我看来不是好与不好的问题,而是属不属病句的问题。
“虚而实之,实而虚之”
  首先说实吧。把鱼比喻成月亮,的确很形象生动形象,也是该联的亮点。但“三两月”在量词的运用上是一个错误。在这个比喻句中鱼是本体,月是喻体。比喻句中是不充许将适用于本体的量词用到喻体上的。比如:“那山好象一座飞奔的马”或“大象有如一头山”这都是属于病句。
  其次说虚。“三两月(月色、光、晖、影等等)”更是典型的乱用量词。月色如水,因其形多变,可以因载体不同用不同的量词。可以一篓、一舱、一地、一壁。但绝不能用几斤几两几克。量词真空:“一( )月色”,如果你在空格中填上“两”字的话,一百个语文老师批改我估计会打一百个叉。抛开错误不说。若是想表现月光的轻盈,用重量词去体现那种轻盈也是一种误区,不管你数词用的多小,一两、一克、一毫克体现出来的都是一种份量。比如一片羽毛是轻的,若用上一克羽毛,让人感受到的不是轻盈,而是份量了。
  记得去年我的一个“茗香一叶云千盏”的句子,一个网友骂我是误人子弟,当时被那话激怒了,与他争论了十多页。争来争去几乎所有的网友都支持我,把那个网友气跑了。回过头想想,现在我更认同他的说法了。
  这里高手如云,叫好的更是高手。也许是我达不到那种“看山不是山”的境界,看不懂这种精华句子,不好意思就胡说乱道了,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6 10: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渔篓倒出三两月 [扫冢人]
对句;浮生偷得几回闲【明日天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6 10: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云山客热烈欢迎来漫天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争论大有裨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6 14: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一下,这个三两到底是0.3斤还是3+2等5?嘿嘿,咱笨,挠头,没弄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6 14: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顺便说一句,咱问的是扫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6-18 04:18 , Processed in 0.11861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