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97|回复: 1

[原创] 质朴风韵的槟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6 20: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杨敏怡

        ——从陶渊明诗歌风格赏析槟郎诗歌
        弹指一挥间,“旅游文学”这门课已接近尾声。回想当时选这门课的时候脑海里的各种期待与遐想,李槟老师确实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
        初次接触他的课之前便对他有所耳闻,同学们都称他为“槟郎”,如此先声夺人的有趣名字让我对他充满了好奇。他自称巢湖诗人,因为巢湖是他的家,这让我深深记住了这位老师。他上课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每堂课都用“抛砖引玉”的方式进行教学:给我们欣赏一首他做的诗,接着再介绍各个有名景点或欣赏文学大家们在游玩时做的散文或随想。从南京的牛首山到韩国的济州岛……接受了李槟老师一学期的文化熏陶,开启了我对诗歌世界的新探索并渐渐走入这位巢湖诗人的内心世界。
       旅游文学是一门视野开阔并且立体的课程,因为槟郎的推荐,我知道了许多南京有名的景点,例如:牛首山、音乐台和爱情的隧道,还了解到许多地点的历史典故,走过夫子庙,看到桃叶渡时,就会想到当年河舫竞立,灯船萧鼓,王献之应景为妻子写下的《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千年风雅,余韵至今。可能这就是旅游文学的魅力吧,让一个地方对自己有了更深的意义,使旅游不单单是走马观花,更是一种文学的体验,历史的感染。这门课对我的影响不仅是让我对没有生命的土地产生了热爱,拓宽了视野,还让我了解到了这位我行我素、个性十足的巢湖诗人。
       说起山水旅游诗人不得不提起这位晋宋之交的大作家——陶渊明。他超拔于主流诗风之外,主要继承汉魏诗歌的古朴作风,是魏晋诗歌的集大成者。他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题材,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被钟嵘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其诗风格平淡、语言朴实,其后虽有不少模山范水的诗人,然而在“窥情风景、钻貌草木”方面却只是对他的发展。白话诗兴起以来,中国诗歌大部分都笼罩在外国诗歌风格的阴影之下,对谢灵运、陶渊明等古典山水旅游诗的继承者更是寥寥无几。然幸乎,天之未亡斯文矣。在历史悠久的金陵古城里,这位叫槟郎的诗人仍然方轨前秀,努力吸收陶谢等人的精华,于寻山问水之余,耕笔不辍,创造了大量出色的山水旅游诗篇。本文就试着从继承陶渊明诗风的特点来分析槟郎诗歌在写作手法、语言、风格艺术等方面的特点。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槟郎在诗歌创作上之所以与陶诗一脉相承,固然有他作为一代诗宗的考量,但我认为两人性格、生平经历相近也是原因之一。
       陶渊明在那个“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争权夺利十分激烈的时代,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29岁进入官场,不愿为五斗米米折腰的性格又使他不久就辞官归田。槟郎则天性不喜尘世种种束缚,对人世间已经看得十分透彻,总渴望摆脱他的羁绊,却无奈生而为人。他便将情感寄寓在山水自然之中,每周都去旅游,希望在与自然交流的过程中重拾被物欲所淹没的幸福。可怜身是眼中人,这种心理为槟郎的创作奠定了情感基础。既然心之所向,则必有所取法。首先在写作手法上情与事自然浑融,用意深曲。陶渊明常常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融于叙写之中。《饮酒》陶与一位“田父”饮酒对话,田父劝他与世同浊,出仕为官,在字里行间他透露出自己坚持不违背自己归隐的初志。这首诗既描绘了客人来访的生动画面,又体现出诗人高洁的人格。
       而槟郎其对艺术也有天生的敏感,在生活中处处用心,常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彰显自己的意志,发人之所未闻。以其作《宇宙正在膨胀》为代表。一看这名字“宇宙、膨胀”这种理科概念出现在诗歌中就引起了我的好奇。怀着这种心情阅读了这首诗。全诗讲的是诗人半夜醒来、失眠,想到宇宙膨胀终有一天会面临爆炸,人类这时该何去何从?自己呕心沥血创作的诗歌又该如何安放?诗的结尾处写到“但就在我吓醒前的瞬间,一只小手伸来,抓走我的全部诗稿,它来自宇宙之外,如针刺进气泡。我含笑地化为泡沫。”可见,诗人通过宇宙会爆炸的思考害怕的是人类的命运和自己的创作,当这些东西会永久流传的话,自己化为乌有也毫无遗憾。我想,这就是槟郎的格局所在,古今中外所有伟大诗人的共性就是心存天下、全心全意为了诗文。他常常思考人生,日常生活中这种忧郁的神思在诗歌中也有体现。例如《漫游者》中,将自己比喻成天地间盲行的旅客,观察山川江海、人情世事,顿感人生就是一场孤独的旅行,极具哲思。这就是他独特的写作手法吧。
       所谓“质而实绮,癯而实庾”这是赞美陶诗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的,借用来形容李槟老师的诗歌也不为过。其诗好用口语词汇,少用铺排夸张,以自然本色取胜,具有朴素的美学魅力。这种风格主要体现在关于旅游景象的诗歌中。拥有慧眼的人总能在生活中发现小美好。《炎夏的紫薇花》中“紫霞仙子在不远处的绿海里侧身,娇媚的形影云锦的簇花,怎能不叫人发傻?”《校园栾树路》“万树已披上绿装,他们还久久将冬天留念,待在盛夏,他便追赶,苍翠欲滴的更为耀眼。”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用得恰到好处,生动传情,让人身临其境。
       除了这类单纯描写自然百态之美好的之外,还有《赞美蒲公英》中“草木只一秋,人生只一世。把种子交给风,新的生命在延续,而我甘愿化为泥土。”不仅赞美了蒲公英生命的宝贵、坚强、奉献的精神,更是表达了自己愿为文艺事业献出一生的志向。《济州岛游记》是槟郎所写旅游散文中为数不多的国外游记,从济州岛的地理介绍到旅途中的所见所闻,真实风趣,充分调动了自己的感官和联想,让我们仿佛也去了一趟济州岛。值得一提的是,在文章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祖国和爱妻的思念之情。即使异国生活丰富多彩也耐不过一个“归”字。爱国之情和思乡之切跃然纸上。接地气、不媚俗用来形容他的诗歌最好不过了,这种真情实感、这种时而白话、时而精雕细琢的词语,细细品来,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由此可见,槟郎在艺术感染力上不亚于陶渊明,言微旨远的写作手法、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同时,他们诗文描写的对象都极为丰富,巨细靡遗。小到花草树木大到烟霞云雾宇宙。像槟郎诗歌中各种咏物诗就不胜其数,既言景物,又结之以情或议论,灵谷寺的桂花、鸡鸣寺路上的樱花、洞玄观的菊花……另外二者的诗歌都有浓郁的宗教色彩。由于一直幻想着心中那片桃花源,在现世生活又无法得到满足时,就只能将目光投向其他领域——自然和宗教。在自然中寄托情思、用宗教洗礼心灵。在《初游茅山》中“上大学时皈依佛门不成/读研时参加基督教读经班/怎么也感受不到圣灵/终于在书上发现原乡的神灵/归土产的道教祭司/却遗弃了我生活的南京。”阪依佛门不成,信仰基督教无果之后终于找到了心灵真正的归属:道教。这种心心相惜的感情也能从对于茅山许多名胜古迹的描述中感受出来。“西方还是西方,横行的这片土地,我寻找原乡的神庙和祭司”。可见老师十分重视本土文化。
       一首歌中唱到“亲爱的旅人啊,没有一条路无风无浪,会有孤单悲伤,也会有无尽的希望”不错,旅游是全身心专注于自己的活动,当旅游与文学碰撞,擦出的火花必然是最真实的。旅游这个活动也变得更有意义。
        这位和蔼可亲的大学老师,更是洒脱的居士、旅游文学史上的明星,以“期冀垂范后昆”的志向专注于自己的创作事业。愿他不忘初心、永远这般质朴、永远纯粹又坦荡。

2020-6-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6 21: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旅游文学是一门视野开阔并且立体的课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12-22 20:13 , Processed in 0.08294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