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龙江书童

【金猴启岁 漫雪迎春】龙江作家品“年味儿”活动开始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 14: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过来的关于年的习俗帖子,尽管以前在很多地方都看到过,我也编辑过传统文化的专刊,但泱泱大国,十里尚不同俗,南北文化差异较大,年文化也有不同。然而,相同的同为炎黄子孙,同根同祖的国人,对年的期盼和年带给每个人、每个家庭乃至国家的团圆、喜庆祥和,是年文化和传统文化最闪光的亮点。
楼主老师辛苦!代表龙江作家的文友们感谢您的付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3 15: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立春咯


       立春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天文意义上它标志着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
  对立春的理解,古籍《群芳谱》中这样解释的:“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春天的序幕还没有真正地拉开。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的“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
         我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在“立春”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的历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经出现。当时,祭祀的句芒亦称芒神,是主管农事的春神。据文献记载,周朝迎接“立春”的仪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丰收。那么,为什么要到东郊去迎春呢?这是因为迎春活动祭拜的句芒神,居住在东方。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比如宋代的《梦粱录》中就记载,“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这就证明,迎春活动已经从郊野进入宫廷,成为官吏之间的互拜。
  到了清代,迎春仪式更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据《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清人所著的《清嘉录》则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仪,虽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岁朝,但要高于冬至的规模。
 立春的习俗
 一、祭句芒神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
  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举。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又祭太岁。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迎神时多举行有大班鼓吹、抬阁、地戏、秧歌、打牛等活动。从乡村抬进城后,人们夹道聚观,争掷五谷,谓之看迎春。山东迎春祭句芒时,根据句芒的服饰预告当年的气候状况:戴帽则示春暖,光头则示春寒,穿鞋则示春雨多,赤脚则示春雨少。其他地区则贴"春风得意"等年画。广州地区则在立春前后,击鼓驱疫,祈求平安。
  二、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迎春设春官,该职由乞丐担任,或者由娼妓充当,并预告立春之时。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三、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另外还有采茶祭春牛活动,湖北地区还举行龟子报春活动。除了皇历上有春牛图外,各地年画中也普遍刻印春牛图,作为春节期间的吉祥图。
  浙江地区迎春牛有其特点。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叩头。拜毕,百姓一拥而上,将春牛弄碎,抢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栏内。由此看出,鞭春牛还是一种繁殖巫术,即经过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栏内就可以促进牛的繁殖。
  四、咬春
  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卖春卷的小贩。此处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过去认为咬春就是吃萝卜,其实也包括吃春饼;二是所谓讨春就是迎春之意。为什么要吃萝卜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实咬春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气,使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盘是由五种辛辣食物组成,用葱、蒜、椒、姜、芥等调和而成,作为就餐的调味品。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3 21: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温百年前的老北京年味 八大处新春祈福庙会开市

  群山遮映的古刹间,红灯高挂,衬托着红墙碧瓦,一派节日的气氛;满山的吆喝声,花会的锣鼓点,还有山道边散发着香气的北京小吃,八大处新春祈福庙会——一场再现百年前老北京春节生活的老庙会又回来了。不仅原汁原味,还融合了老北京的市井文化,在春寒料峭的“初春”,为北京市民平添了一丝温暖的回忆。

  看景 彩灯高挂福鼓迎门

  2月3日离除夕还有5天,巨大的“福”字已经挂在了六处虎头山上,这个北京最大的“福”字,占地3300平方米,仅一个“点儿”就50多平方米。

  山门外,红灯高挂在老槐树上,西侧是一面中国最大的“福”鼓,长10米,直径6米。山门内外,五色彩旗在风中飘舞,一串串的中国结在干道上聚成一座彩棚。山门内,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欢迎八方来客。干道东侧一排金钱眼等着人们投财纳福。

  拾级而上,百年老槐挂满了红福寿带,路边的树梢上,依次挂上了2000余只写着“中国梦”的红灯笼。两侧的民俗货摊上已是琳琅满目。各大寺庙粉饰一新,祈福的香烟缭绕。

  一切准备就绪了。除夕夜,这里夜不闭园,静等新年的钟声。正月初一,8位僧人将手持净瓶开启山门,届时,随着十三档北京老花会拜山的锣鼓声,将迎来八方游客。

  八大处公园管理处副主任遆根龙介绍,春节逛庙会是老北京的民俗生活。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一般在春节、元宵节等节日举行,其形成与发展和地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

  在100多年前,北京的庙宇很多,每逢春节,大大小小的庙会非常热闹,像白塔寺、隆福寺、东岳庙都有,也包括西山八大处。上世纪80年代,地坛、龙潭、厂甸庙会的兴起成了北京市民的重要活动,但这些庙会也只是恢复了传统庙会的集市和娱乐功能。

  北京八大处公园在此前的国际文化交流时,通过国际友人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发现了一批清末民初时期京西文化的图片资料,多达千余张,其中大部分记录了老北京的庙会场景,看杂耍、拉洋片、变戏法、打金钱、吃小吃……这些在当时无一不是“时尚”的标志,代表着京城百姓的品质生活,用老北京的话讲:就是一个“地道”。

  遆根龙介绍,3年前,八大处根据这批老照片和仅存的一点文献资料恢复八大处庙会,到今天已日渐完善成为北京唯一一处“有庙有会”的场所,同时,老北京妙峰山的花会、老天桥的杂耍也融入当中,让现今的北京市民体味庙会和市井生活。

观演 皇帝巡游盛景重现

  从初一到十五,天坛祭天,地坛祭地,先农坛祭农,卢沟桥祭炮。这四祭是老年间皇帝出巡的重要活动。此外,还有到皇家寺院祭佛,是排在天地之后的一件大事。民俗专家白纯老先生介绍,清史上,康熙、乾隆皇帝多次前往八大处巡游敬香祈福。

  今年的八大处庙会,将重现乾隆皇帝登临八大处祭佛祈福的盛景。108位“文武百官”相伴,这是皇帝出巡的最低规制,等级次于祭天时380余人的大驾卤薄。整个巡游过程就是山门迎驾,大殿敬香,然后全山巡游、与民同乐。

  其中最值得看的是全副仪仗,市民可看到金瓜钺釜朝天蹬,八旗军旗龙凤旗,帆幢、盘龙、团凤、双龙、羽扇以及黄、红、白、花四色伞盖,还有銮驾等。白纯老先生说,出巡的恢复,将以场景表演的形式呈现。初一至初六每天上下午各一场,上午9时,下午1时30分,每场约两个小时。

 听声

  山寺响起老北京吆喝

  “葫芦儿——冰糖的哎”

  “送财神爷来啦——请喽”

  今年的八大处庙会上,少不了老北京的吆喝声。

  民俗专家阿龙介绍,像“京城叫卖大王”臧鸿所说:“吆喝,既要有规矩又要有艺术性,瞎喊不行。在大宅门前吆喝,要拖长声,既让三四层院子里的太太、女儿家听见,又要透出优雅,不能野腔野调地招人烦;在闹市上吆喝,讲究音短、甜脆、响亮,让人听起来干净利落,一听就想买。”

  比如:“哎!活鲤鱼呀,活鲤鱼。”这是每年阴历初二必然会在胡同里听到的吆喝声。正月初二这天,北京的家家户户都要祭财神,于是卖鱼商贩便肩担木盆向居民售卖,居民就用瓦盆盛水将鱼买到家中。

  还有,“桂花哟,元宵”,人们便预知正月十五上元节就要到来了。由于京城习俗上元节晚上吃元宵,节前几日便有挑担售卖者,担子前面有锅,随卖随煮。

  像这样的吆喝,庙会上带来了几十种,您细听,可分辨出老北京百姓的四季生活。

  “卖报了,卖报了”,庙会期间,山间道旁,寺内外,还能听到报童的叫卖,看到百年前的“老报纸”。
体验

 制一饼猴年普洱带回家

  今年,仍然保留了前两届庙会的制茶。遆根龙介绍,100多年前,云南普洱作为贡品,进京后直接进入到皇宫,除帝王之家和少数王公大臣,北京普通百姓很难享用。如今普洱茶虽然已进寻常百姓家,但按传统方式压制茶饼,仍是北京市民乐于参与的节日活动。

  在八大处山门内干道旁的茶棚内,将有傣族小伙儿现场教授用石磨压制生饼。

  今年,八大处选购了云南外江(澜沧江)六大茶山之一的巴达山古树茶和生态茶毛料。这巴达山的古树茶在市场上可是天价!为了让北京市民用最低的价格品制最好的普洱茶,工作人员特意进入到巴达山深处的小寨选购毛料。价格虽不贵,但数量很少,最多也就能现场压制500余饼。

  从初一到初六,市民逛庙会时到茶棚试着去压制一饼签有自己名字的猴年生普吧!

庙会活动

  ■十三档花会西山拜庙

  北京各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会项目齐聚西山,再现老北京十三档花会拜庙走会的盛大场面。

  ■八座寺庙洒净福门开

  大年初一,八大处园内八座寺庙大开山门,灵光寺8位僧人将在公园大门前举行开福门仪式。仪式结束后,高僧将进福门、走福路,现场为游客洒净、祈福。

  ■体验老北京小吃

  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爆肚、炸灌肠、炸臭豆腐、冰糖葫芦、糖耳朵、炖吊子、驴打滚等。现场还有依古法制作的佛家咸菜。庙会期间,这些小吃将集中亮相柳溪山房广场东侧小吃区,让游客一饱口福。

  ■曲艺亮相民俗大舞台

  柳溪山房广场将设一台民俗文艺演出。传统相声、评书、大鼓等传统艺人将精彩亮相,为游客献上新春祝福。

  ■香界茶楼新年祈福缘

  祈福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祈愿老人们身体安康,孩童们学业精进。而对于未婚的年轻人们,一定祈愿在猴年里,能够有一位意中人情定终身。八大处新春祈福庙会在六处香界寺香界茶楼举办“祈福缘”活动,年轻人们将心愿写下来放进许愿瓶中挂在祈福墙上,祈愿在此结缘,寻找心仪有缘人。

 转载北京晚报 http://news.brtn.cn/20160203/ARTI1454490094782197_2.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11-22 18:18 , Processed in 0.09831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