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56|回复: 2

[小说] 其香居茶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6 13: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下午六点半刚过,Z育才初级中学校长应柏群放下饭碗,打了一个饱嗝儿,伸伸懒腰,刚准备离席,手机突然响了。他一看,是总务主任萧刚打来的。萧刚请应柏群去他家打麻将,说其他人都到了,三缺一。应柏群这才想起,萧刚昨天上午来办公室约他今晚打麻将,当时他正和一个叫师爱梅的教师谈话,心不在焉地含糊答应了一声,如果不是萧刚打手机催他,他早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
       育才中学的教职工都知道,应校长有三大爱好:打麻将、喝酒、K。按常理,一个教育工作者,一名领导干部,如果以这三大爱好出名,似乎不太光彩,但应校长不在乎,大家也只是随便说说,并未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社会日新月异地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行为与时俱进,早已突破了传统条条框框的约束,无论演员在台上演什么,台下的观众都能平静地接受,这可能也是小品越来越难以逗笑的原因。当然也有个别所谓的“愤青”会呐喊几句,结果却被众人奚落为“年轻、不成熟”。
       妻子边洗刷锅碗瓢盆边唠叨以示不满,应校长装作没听见。他工作忙应酬多,家务几乎全落在妻子一个人肩上,她唠叨几句是可以理解的。妻子在县医院上班,担任内科副主任,也不清闲。她上班忙公家的事,下班忙私家的事,是够累的。妻子早就提出请个保姆做家务,他没有答应。他不是怕花钱,而是怕请不到称心如意的保姆。他觉得现在社会好人少了,好保姆自然也少了,特别像他这样的家庭,对保姆的要求更高:该勤快时要勤快,该机灵时要机灵,该装傻充愣时要装傻充愣,最主要的是嘴巴必须严实,不可把在家里听到的看到的说给外人听。说实话,这样的全才保姆还就是不容易找。
        应柏群刚要出门,手机又响了,是县教育局副局长李悦宁打来。李悦宁约他去老地方喝茶,说有事商量。应柏群不敢怠慢,满口答应。他立即给萧刚回了电话,说家里来客人了,走不开,让他们另找别人。
        李悦宁虽说是副局长,但目前正局长空缺,由他主持教育局工作,据说扶正指日可待。应柏群和李悦宁不只是上下级关系,他俩私交也甚厚,应柏群去年能坐到育才中学校长的位子上,是李悦宁大力扶持的结果。李悦宁说的老地方,是指他和应柏群常去的一家名叫其香居的茶馆。Z县县城有十余家茶馆,其香居茶馆算是不太起眼的,它位于人民公园后门东侧,规模不大,但环境优雅,李悦宁和朋友约会,经常来这里。应柏群觉得,现在的茶馆名字,要么带点儿香艳,要么追求高雅,“其香居”听起来有点儿深奥,算是另类的了。他隐约记得,作家沙汀有一篇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由此可以推断出这家茶馆的老板是个文化人。应柏群不太明白李悦宁为什么喜欢来这里,难道教育局长喝口茶也应该去富有文化气息的地方?他曾经问过,李悦宁笑而不答。应柏群猜想可能是这家茶馆偏僻,客人少,碰到熟人的几率也就小。应柏群有不太光彩的三大爱好,李悦宁仅有一大爱好——喝茶。他不喜喝酒,不沾赌博,更不去娱乐场所,这样的领导干部,就像其香居茶馆的名字一样也算作另类,所以在Z县教育系统李悦宁是有口皆碑。应柏群只要听到赞扬李悦宁的声音,也会在一旁随声附和,心里却在暗笑:你们不知道狐狸有多狡猾。
                                                                                                        2
       应柏群开着他的帕萨特抵达其香居茶馆时,李悦宁已坐在朗月阁等他多时了,茶也上来了,是李悦宁喜欢喝的乌龙茶。应柏群对喝茶兴趣不大,更不会去讲究,所以每次都由着李悦宁。两人寒暄几句后,李悦宁板起面孔单刀直入说,有人实名举报应柏群挪用了学生食堂伙食费。
       应柏群心里微微一惊,随即转作镇定。关于这件事,他早有了心理准备,而且也清楚是谁告的状。育才初级中学是所寄宿学校,全校一千三百多名学生,除了极少数家住县城的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周一至周五均在学校吃住,只有周末才可以回家,学生食堂的规模可想而知。以前学生食堂由前任校长王校长的小舅子承包,学生及家长普遍反映饭菜质量差价格高,最关键的是有教师向教育局告状,说王校长利用学生食堂为亲属牟利,而且还是暴利,王校长因这事被调离。应柏群上任后,学生食堂不再承包,饭菜质量和以前差不多,刚开始价格有所下降,后来因为物价上涨,又渐渐涨上去了。
       应柏群讪讪一笑,说:“有这回事。学校的招待费严重不足,我没别的办法,就挪用了一点儿。”
       李悦宁清楚应柏群说的招待费严重不足是怎么回事。育才初级中学位于县城,是Z县的样板中学和窗口中学,县里和局里的头头经常去串门,就是省市两级领导,只要来Z县督查教育工作,县领导总要带他们去育才中学看看。接待频繁了,费用自然上去了。局里也考虑到这个问题,每年都以别的名目多拨出一笔费用,但育才中学总是喊招待费不够。这笔费用又不便一一核查,到底够不够只有校长自己明白。李悦宁不说这事,他避实就虚反问:“一点儿?举报材料上说得清清楚楚,二十万,这能说是一点儿吗?学生食堂工作人员的工资,还有固定设施,包可锅碗瓢盆等,局里都拨了专款,学生负担的仅仅是原材料费用,可据我了解,食堂的饭菜价格和外面饭馆的低不了多少。”
       应柏群辩解说:“我们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原材料采购走的是正规渠道,价钱比私人饭馆的泔水油黑心菜掺假面粉高出好多。”
       李悦宁淡淡一笑,说:“也没见私人饭馆吃出几条人命来。情况怎样我心里有个数,你不要给我打马虎眼。举报材料上还说,给学生食堂提供米、面、油、蔬菜、肉类的商家,都是你的亲戚,招待来宾的那家酒店老板也是你的朋友。”
       应柏群低下头不吭声了:一来举报材料上说的都是事实,他无话可说;二来凭着他俩的私交,就是天塌下来李悦宁也会替他顶的,既然这位即将转正的李副局长什么都知道了,自己去辩解隐瞒反而适得其反。
       李悦宁接着说:“我正处在关键时期,你可不要给我添乱子。多亏举报信只寄到局里,如果捅到纪委监察局,你有麻烦,我也会受牵连。”
       应柏群自然清楚问题的严重性,他一脸苦楚,痛心地说:“如果因为我影响了李局长的前程,那我真要在你面前剖腹自尽。”
       李悦宁说:“你不要给我油嘴滑舌。因为纪律,我不可能告诉你是谁写的举报信,但你心里该有个数。回去把这事好好处理,让我顺利度过这一关。拜托了!”
       李悦宁说最后三个字时,脸上写满了真诚和期望,也带了少许的无奈。应柏群诚惶诚恐,心里更是愧疚万分。李悦宁把他推到了校长的宝座上,他不仅没有回报,反而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他添堵。李悦宁当了五年副局长,按照年龄,这是他最后一次扶正的机会,如果失去了就永无出头之日。眼下李悦宁主持教育局工作,如果他手下的校长出了问题,而且这名校长还是他提拔的,那些贼心不死盯着局长宝座的人肯定会以此大做文章。为了让李悦宁放心,应柏群当即拍着胸脯说:“请李局长放心,我保证把这事处理好。”
       应柏群和李悦宁出了其香居茶馆,应柏群要用车送李悦宁回家,李悦宁说他不喜欢坐车,还是散着步走回去好。应柏群估计李悦宁可能还有别的事要办,也就不再坚持。应柏群目送李悦宁消失在夜色里后,才钻进了他的帕萨特。他没有发动车子,而是皱着眉头苦思冥想,如何安抚那个举报自己的人。
                                                                                                     3
       半月后的一天晚上,应柏群应李悦宁之约来到了其香居茶馆。李悦宁见到应柏群后,一改往日的沉稳内敛,对着这位下属大发雷霆,责怪他无能,把事情搞砸了,搞被动了。原来举报应柏群的人见教育局无动于衷,就把举报信寄到了县纪委和监察局。今天下午,身兼纪委副书记和监察局长为一身的胡长春把李悦宁叫去,向他转达了纪委和监察局的意见:撤查此事,严肃处理。纸里没有包住火,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李悦宁极为震怒,晚饭后迫不及待地打电话约了应柏群。应柏群低着头,吓得大气也不敢出。这也是的,他惹下了麻烦,又摆不平手下,害得李悦宁跟着受牵连。眼下全国反腐形势严峻,许多领导干部仅仅因为吃了一顿不该吃的饭就丢了乌纱帽,他挪用学生伙食费二十万作为招待费,是从学生口中夺食,其性质要比公款吃喝恶劣数倍。如果说以前只是家丑,现在家丑外扬了,他校长的位子能不能坐稳,李悦宁能不能顺利扶正,还真成了问题。
       举报应柏群的人正是育才中学的教师师爱梅。这位被人们私下里称作“正义斗士”的中年女人,的确是天不怕地不怕,凡事爱出风头,经常和领导作对,前任王校长调离主要归功于她。应柏群挪用学生食堂伙食费一事,育才中学教职工都清楚,一些人对此还抱以理解的态度,只有师爱梅揪住这件事不放。她固执地认为,现在到处宣传中央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和反“四风”,为什么这些内容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上级来人检查工作,简单招待一下就行了,现在平民百姓都不稀罕喝酒吃肉,更何况领导了,为什么要讲排场铺张浪费?而且从学生口中夺食,简直就是“损不足而奉有余”。师爱梅给应柏群提出的条件是:把挪用的伙食费再挪回去,学生食堂饭菜价格降下来。这可能吗?别说那二十万已经消费了想挪也没啥可挪,就算分文未动,身为校长的他屈服于手下一名教师,传出去都成了笑话,他还有什么脸面在育才中学当校长?还有什么颜面去面对上级和同僚?一名领导,被上级刷下来很正常,被下属告倒也不奇怪,可屈服于下属就成了奇事怪事了,绝对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应柏群看来,师爱梅年龄不大,思想认识水平还停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个人就是从墓穴里抬出来的一具僵尸。上面来的头头都是爷,把谁伺候不好也不行,只有让他们满意了舒服了,他应柏群能得到好处不假,也更便于他为学校争取利益。官员嘴上都吊着原则,而按原则办事的有几个?残酷的事实告诉人们,真正讲原则人最终都成了冤大头。有一次在酒桌上,财政局长多喝了几杯,向众人吐露心声:“如果一笔款子拨给谁都合法,我就拨给那些记我好知道感谢我的人。”社会风气就是这样,谁也改变不了。有的下属痛恨领导公款吃喝,其实他们根本不清楚,绝大多数公款吃喝都与单位利益息息相关,换句话说也与职工的利益息息相关。师爱梅批评的讲排场铺张浪费是实情。每次招待领导的酒菜虽然很丰盛,但领导根本享用不了多少,相当一部分菜上来没人动筷子,最后原封不动地进了酒店的泔水桶,可把这些菜减掉却不可以,领导会认为你待他不诚,瞧不起他。当今人们物质生活丰富,那些平日里经常走东家串西户的领导根本不稀罕什么高档酒菜,他们在乎的是人气和排场,需要的是下属对他的虔诚和恭敬。譬如王局长告诉马局长,他们一伙人某日去A单位视察工作,吃午饭时,A单位点了多少菜上了多少酒,把他们同行的某某喝得不省人事,最后上来的菜也没人动了。如果马局长以前或者后来也去A单位视察工作,受到的待遇却不是这样的,便立刻会对A单位的领导产生看法,认为他厚此薄彼,A单位领导的麻烦来了,单位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所以那些在餐桌上旅行一趟而毫发无损的酒菜绝对不是浪费,它们承载着下级对上级的虔诚,体现着客人身份的尊贵。
       那天上午,萧刚去应柏群办公室约他第二天晚上打麻将,当时应柏群在和师爱梅谈话,内容正是挪用伙食费一事。应柏群软硬兼施,开始还给师爱梅摆事实讲道理,后来见这个女人不可理喻,便直接警告她,不要以为眼下全国刮起了反腐风,风再大,由中央刮到地方上,从北京经过省市两级挂进Z县城,刮进育才中学,风力也会从十二级衰减成二级的,二级轻风只能吹吹脸面,动不了根基,何况严格说来挪用伙食费也算不上贪腐。师爱梅闭口不言了,从她的表情可以看出她不是屈服,而是不屑于和应柏群辩论。果然她很快把揭发材料寄到了教育局,这才有了李悦宁约谈应柏群的一幕。
       那晚应柏群向李悦宁拍着胸脯说把师爱梅搞定,其实他心里根本没谱儿。他把这个僵尸女人恨透了,也可以利用他们的上下级关系对她实施打击报复,但现在不行。封建帝王想搞掉某个臣子还需要找机会,何况他一个小小的中学校长,时机不成熟轻举妄动,会弄巧成拙授人以柄。他知道找师爱梅谈话是白搭,还会被对方误以为自己胆怯了。既然这女人已经把他告到了局长那里,也就是撕破脸皮了,和她还有什么可谈的?咱们走着瞧!
       师爱梅的丈夫黄志刚在县医院工作,应柏群思虑再三,决定从黄志刚那里找突破口。他把他的想法对县医院院长说了。院长告诉他,不要对此抱太大希望,黄志刚是一个老实巴交的男人,在外面与世无争,在家里绝对服从妻子的领导,让他去劝说师爱梅无异于缘木求鱼。应柏群从妻子那里证实了院长对黄志刚的评价。妻子说,黄志刚虽说和她不在一个科室,但在同一层楼上,抬头不见低头见,可这么多年了几乎连一句话也没有说过,这个男人只知道干工作,根本不会人际交往。应柏群很是失望,但仍然得走这一条路,因为没有别的路可走。
       一天下午下班后,应柏群请了院长,院长拉着黄志刚,三人去一家小饭馆吃晚餐。黄志刚是懵懵懂懂跟着院长去的,去了后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应柏群和院长你一言我一语给黄志刚讲道理,核心问题是,师爱梅目前的行为,不只是伤害到应柏群,而是伤害了育才中学全体师生的利益,更可能影响到李悦宁扶正,这么做很危险,不仅别的人危险,师爱梅更危险。黄志刚唯唯诺诺,表示回去一定给妻子做工作。应柏群最后对黄志刚说:“我和李局长是老关系了,挪用的伙食费用来招待视察工作的领导,又不是落进了我个人腰包,于情于理于公于私,李局长都不会把我怎样的。”
       黄志刚回去后,苦口婆心给妻子做了半晚上的工作,师爱梅听不进去。丈夫说的那些话,应柏群早就给他讲过了,老调重弹没有什么新意。不过一些话有新意,那就是应柏群最后对黄志刚说的那几句意味深长的话。这些话没让“正义斗士”灰心,反而激起了她的愤怒,她索性豁出去了。第二天上午,师爱梅就把举报信寄给了纪委和监察局。
       李悦宁铁青着脸,把应柏群劈头盖脸训斥一通后,怒气消了,神色也渐渐缓和了。应柏群刚松了口气,李悦宁向他透露了一则消息:明天上午教育局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根据纪委和监察局的批示,将派专人对应柏群挪用学生食堂伙食费一事进行调查。应柏群吸了一口凉气,没有吭声。这件事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已经到了这份上,无法隐瞒也不敢隐瞒。应柏群表态说,他完全支持局里的决定,积极配合调查。
       李悦宁神色进一步缓和,他拿起茶几上的中华烟,抽出了两根,一根递给了应柏群,把另一根叼在嘴上,接着又拿起打火机先给应柏群把烟点燃,最后才给自己点。这一连串的举动让应柏群受宠若惊,都有点儿手忙脚乱了。有人说过,领导向你示好,绝对没有好事。果然李悦宁紧接着说:“如果调查属实,我只能先免你的职。”这句话对应柏群而言犹如五雷轰顶,他惊恐得面色全无,两眼瞪大,半天回不过神来,手指缝里夹的烟掉在地上,似乎也没有觉察到。李悦宁故作释然地“呵呵”一笑,宽慰说:“用不着这么紧张。记得在一部电视剧上看到,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面对国人的声讨,对张学良说:‘现在咱俩在一条船上,风浪很大,船就要翻了。与其船翻了两个人都落水,还不如一个人先主动下水,等风平浪静后,船上的人再将水里的人拉上了,这样两个人都安全了。’”说到这里,李悦宁两眼盯着应柏群看了一会儿,加重了语气:“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我只能这么做,希望你理解。”应柏群神情木然。李悦宁抬起手腕看看表,说:“我还有个约会,先行一步,你多坐一会儿。”说罢站起身来。应柏群清楚,眼下是非常时期,行事谨慎的李悦宁不愿意让别人看见他俩在一起。他便站起身来,和这位眼巴巴等待转正的副局长大人握手道别。
       应柏群一个人靠躺在其香居茶馆朗月阁里的沙发上,神情沮丧,两眼无光。茶壶早已空了,茶杯里的茶水也没了热气,服务员进来问他要不要加水,他摆摆手示意不用。李悦宁已经决定舍车保帅,这种壮士断腕的做法,不但可以让他化解一场危机,甚至还会为他的转正加分。应柏群懊恼的是,形形色色的领导以各种名目来学校视察工作,他不招待能行吗?招待不花钱能行吗?这些人海吃海喝的时候一个个眉飞色舞,没有谁考虑他们吃喝的花销来源,现在出事了却要让他一个人扛,公平吗?别看李悦宁说得比唱得还好听,什么一个人先下水去,等风平浪静了另一个人再把他拉上来,屁话!仕途摔了跤,重新爬起来有那么容易吗?别说李悦宁是在敷衍忽悠他,就算日后真心想拉他一把,一些人也会以这件事为缘由设法阻挠。官场就是这样,一个个瞪着乌鸡眼,恨不得把别人都搞倒让自己独存。应柏群越想越生气,他一把抓起茶杯,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快十二点了应柏群才离开其香居茶馆,他单独在朗月阁待了足足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他的情绪由激愤到平静,而平静下来后,觉得不能坐以待毙,他要反击。要整就把事整大,大家都难受,不能让他一个人丢官而其他人安然无虞。以应柏群的身份和智慧,不敢也不会明目张胆地去和顶头上司作对,更不敢和纪委监察局叫板。他想利用一个人,也想好了如何利用,这人就是始作俑者——师爱梅。
                                                                                                4
       新学年开始的第一天晚上,应柏群和李悦宁又相聚在其香居茶馆的朗月阁。这次,他俩看上去神清气爽,十分惬意。压在两人心头足足有一百天的铅块,在最近这五天时间,被一个接一个的喜事熔化了。两人如释重负,今天晚上开怀畅饮。由于李悦宁喜茶不喜酒,否则他俩肯定会去酒店喝个一醉方休。
       第一件喜事是,李悦宁被正式任命为Z县教育局局长兼局党委书记。这对李悦宁来说太重要了,他终于抓住了最后一次机会,有惊无险地坐到了教育局党政一把手的宝座上。
       第二件喜事是,县纪委和监察局审查批准了教育局对应柏群挪用学生食堂伙食费的调查以及对应柏群的处理决定。教育局上报材料显示:通过调查,因为育才中学接待频繁,应柏群未开校务会讨论,亦未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擅自将学生食堂伙食费三万六千七百四十五元用作招待费,在教职工、学生及学生家长中造成了不良影响;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责成应柏群将挪用的伙食费如数返还,用以提高学生食堂饭菜质量,对应柏群在全局范围内通报批评。这样的处理结果是应柏群做梦也不敢想的。他的目标是保住乌纱帽,至于党纪政纪处分他想肯定免不了,没想到仅仅挨了个“通报批评”。
       第三件喜事是,师爱梅被调往毛家屯初级中学。这所中学位于偏远的山区,教学条件在Z县算是最差的了。关于这次调动,师爱梅去局里找李悦宁问原因。李悦宁解释说,由于她写材料举报应柏群已经不是秘密,为了保护她,局里不能再让他俩成为上下级关系。李悦宁解释完后,又以长者的语气宽慰这位“正义斗士”不要灰心,到了毛家屯中学后认真工作,只要他在局长的位位上坐着,三年之内肯定把她再调回来。据人说,师爱梅从教育局出来后,又去找主管教育的副县长、县长,结果碰了两鼻子灰。最后,师爱梅在丈夫的陪同下收拾好东西,一路哭骂着走出育才中学的大门,去毛家屯中学报到了。
       应柏群在东窗事发后曾对李悦宁说,育才初级中学作为Z县的样板中学、窗口中学,首先要保证和谐,校领导和教职工必须上下一条心,而师爱梅就是一切不和谐因素的总根源,是一只大毒瘤。如今把这只毒瘤摘除了,育才中学将走上一条康庄大道。
       人逢喜事精神爽,两人喝着乌龙茶,抽着软中华烟,津津有味地闲聊着。他俩聊完了自己聊同事,聊完了同事聊八竿子打不着的外人外事,什么某位男明星吸毒,某位女明星劈腿,某国政要大选失败等等。
       已经到了凌晨两点,他俩谁也没有倦意。应柏群对李悦宁万分感激。在关键时候,是这位局长大人顶着风险,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避重就轻,让他保住了乌纱帽,也不影响日后晋升。李悦宁最终给应柏群透了底:他之所以敢这么做,是把住了县里几位头头的脉。
       师爱梅把应柏群挪用学生食堂伙食费的举报材料以及她先后向教育局、纪委监察局反映问题却未得到预期效果的详细情况发在了互联网上,不到一天时间,转载就超过了十万次,各式各样的评论都有。县委书记和县长十分震怒,令纪委监察局迅速彻查此事。胡长春立刻给李悦宁下达了指示,让他对这一事件妥善解决,不能让举报人牵着鼻子走。李悦宁便明白该怎样做了。
       县里的头头最担心的就是互联网上出现本县的负面消息,特别是官员的负面消息。就这件事而言,如果应柏群贪污了二十万元还不打紧,那只是他一个人的问题,最多顶头上司负个失察的责任,可这二十万用作了招待费,便会让人浮想联翩:育才中学不到一年时间到底用去了多少招待费?既然能挪用二十万,总数字肯定不会小;学校都接待了哪些人?每次接待是什么标准?与中央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和反“四风”是否相悖?育才中学是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接待应酬如此频繁是否合适?可以说,应柏群挪用学生食堂伙食费的问题,不只是他个人的问题,也不只是教育局的问题,而成了Z县县委县政府的问题。对这事件处理是否妥当,关系着Z县政坛是否会发生一次地震。
       李悦宁长吸了一口烟,嘴巴里喷出了一股浓浓的烟雾,说:“这个师爱梅胆子也太大了,竟敢把这事发到网上去。她到我这里告状,是和育才中学作对;到纪委监察局告状,是和教育局作对;而把这事发到网上,那就是和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作对。这种吃谁饭砸谁锅的行为,一下子把老大和老二惹毛了。当然他俩毛了也好,要不压力全在你我身上。”
       应柏群“嘿嘿”一笑,说:“她以为自己叫了个爱梅,就能像梅花一样在寒冬腊月傲霜立雪?现在去了山圪崂,知道了辣子有多辣,估计再也不敢乱告状了,师爱梅变成了死爱梅。”师爱梅为何会把这事捅到互联网上,应柏群是再清楚不过了。那晚他和李悦宁在其香居茶馆谈完话后,预感到乌纱帽不保,便心生一计。他从其香居回到家里时已经快午夜一点钟了,他拨通了师爱梅的手机,以挑衅的口吻说:“你把我告到纪委监察局又能怎么样?胡书记已经做了批示,让教育局内部处理。内部处理会是啥结果,估计你也清楚,还不是不了了之?我明确告诉你,你是告不倒我的。我劝你别瞎折腾了,闹得自己连个安稳觉也睡不了。”师爱梅半夜被吵醒,已经很生气了,而听了应柏群这一席话后,更是火冒三丈。她咬牙切齿地说:“应柏群,你听着,把你扳不倒,我就不姓师。”女人在晚上最容易冲动,特别像师爱梅这样的女人,岂能容忍应柏群如此挑衅?她立即披衣下床,打开了电脑,把举报材料以及教育局、纪委监察局不作为的详情发到了互联网上。
       李悦宁接着说:“师爱梅这一折腾,咱俩涉险过关,可也挨了不少骂。 我到网上浏览了一下,你我的祖坟都让人给挖出来了。有一个人跟的贴很有意思,说师爱梅到狐狸跟前告苍蝇,狐狸不予理睬,又去老虎那里告狐狸,老虎也不理睬,最后一激动,就去捋虎须。他告诫师爱梅要注意人身安全,捋虎须的后果很严重。”
       应柏群突然意识到自己、李悦宁和监察局长胡长春三个人的姓氏刚好和蝇、狸、虎谐音,“哈哈”大笑起来,边笑边说:“这个人太有才了,太有才了。”
       三点钟过后,两人都有了睡意,便决定在朗月阁的沙发上将就几个钟头,等天亮后再回家。七点钟不到,李悦宁被手机铃声吵醒了,他一看,是毛家屯中学的叶校长打来的。叶校长告诉他,师爱梅昨天晚上从教学楼顶跳下来,摔死了。李悦宁大吃一惊,打了一个激灵,立刻坐了起来,急促地问:“怎么回事?”叶校长一五一十地叙述了事情的经过。
       今天早上六点钟,有位体育老师早起锻炼,发现师爱梅趴在教学楼下的水泥地上,地上有一滩血,人已经没了气息。叶校长接到汇报后,先打电话报案,又让那位体育老师骑摩托车把医院的值班医生接来。医生检查后确诊人已死亡。派出所来了两个警察,保护了现场,说要等刑警队的人来后进一步侦查。
       李悦宁追问:“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或者会不会是失手摔下来的?”
       叶校长说:“这要等公安的结论。不过据我推断,他杀的可能性没有,失手摔下来可能性也不大。咱们的教学楼虽说一边是教室一边是铁栏杆,但栏杆高一米二,也没有缺损,人根本不会掉下来。教学楼上都是孩子,整日里打打闹闹的,我怎么敢在安全问题上粗心大意?”
       “她去毛家屯中学报到之前,我和她还谈过话,她完全接受这一工作调动,怎么刚去就发生这事呢?”显然李悦宁对叶校长的推断很不满意。
       叶校长是个实在人,他吞吞吐吐说了一件事。原来叶校长考虑到师爱梅初来乍到环境不熟悉,而且从县城的中学被发配至山区中学,心情肯定不好,便安排她代初一语文。师爱梅在育才中学时长期代初三语文,她本人还荣获过市级模范教师的荣誉称号。师爱梅想不通,昨天上午去找叶校长理论。她认为叶校长小瞧她,甚至还带有“墙倒众人推”的意思。两人各抒己见,都说不服对方,最后不欢而散。
       “你怎么这么糊涂!你怎么这么糊涂!”李悦宁连说两遍后挂断了手机。
       应柏群早已被吵醒了,他从李悦宁的话语里基本判断出是师爱梅出了事。为了进一步确证,他问:“谁出事儿了?”
       李悦宁呆坐在沙发上,神情木然地回答:“师爱梅自杀了。”
       应柏群愕然,一个念头随即跳进了脑海:多亏把她调走了。



                                                                                              20159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8 19: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抱歉,回复晚了。
昨天没有网络。才有了网络。
谢谢赐文!再细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9 08: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趣的作品。
发人深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6-15 18:25 , Processed in 0.11077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