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06|回复: 6

“哈拉刺”丧钟为谁敲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23 09: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队叛变”考察纪实七
                                                                   “哈拉刺”,丧钟为谁敲响

       “哈拉刺”,到底在哪里?
       自学生时代起,聆听了老部长清明时节的低沉的诉说,才知道有个地方叫“哈拉刺”,那里是“小队叛变”事件叛匪们的全军覆没地。
       近年来,请教了侯国庆和崔洪山二位老先生后,才知道“哈拉刺”就在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南平村一带。
       在我恍然大悟的同时,还有点将信将疑。理由是,这个地方竟然与我的出生地罗家堡子毗邻,一个在金长城西,一个在金长城东,我生于斯长于斯怎么却浑然不知?那光秃的山,蒿草的地,弯弯的河床,蓬蓬的草舍,竟是那不同凡响而默默无闻的“哈拉刺”吗?
       人在旅途,答案在后。
       昨天下午,告别了“苇子坑”,时间和下雪的关系,我需要候车。攀到了小屯的东岗上的候车点,放牛人告诉我,由于冰雪关系今天的公共汽车根本就没有开过来。太阳已经偏西,“嗖嗖”的冷风考验着单衣,湿透的胶鞋冰凉着双脚,无助无奈与恐惧聚一起袭来。
       时间不知过了多少,由大山里方向是过来一台黑色轿车,在我的身边停了下来,爽快地以十五元钱成交把我送到了内蒙古蘑菇气镇一个叫做“新悦呈”的旅馆住宿一夜。
       第二天,乘车到内蒙古太平川下车,徒步去“罗家堡子”。第一件事情,就是坐着外甥鹏举驾驶的四轮车车头,碾轧着雪与泥,跨过了深沟与陡坡,看望地下长眠着的爹娘和二哥,虽然天堂和人间相隔万里,但对亲人的那份情感是永难割舍的,往事如烟,感慨万端,心头更酸酸的。同时,我也给内蒙古南平一带,老地名叫“哈拉刺”的高山大川拍了照。
       外甥媳妇小伟,非常理解我的心思,请来了我儿时的伙伴文国共进午餐,聊张家李家的日子,聊屯里老人的故去,更聊儿时的趣事一件件。我好感慨,外甥家足不出户,就能端上若干菜肴,这在过去是万万不敢想的!
       接着,龙兴镇党委副书记寇吉生、旧边村党支部书记王国峰,尽地主之谊驱车一路陪同,在南平十屯采访到了九十二岁的宋文明老先生和八十二岁的史品山老先生。
       史品山,一九三三年出生于“哈拉刺”,从一九六四年至一九九四年,做了整整三十年大队(村)党支部书记。往事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他说:“当年开荒占草时,这条十几里长的大沟,人烟稀少,河流遍布,沼泽地成片,边壕(注,金长城)两侧的原始森林密不透风。最早来了一户打猎的鄂伦春人,都叫他‘张索了’(注,疑为张索伦),因此,这条大沟叫‘张索了沟’。一天,‘张索了’外出打猎,由于马跑得太快,一不小心将‘药哈拉’(注,用于盛散弹与火药的圆形皮盒子)的木头塞儿丢了。打那以后,有人问:你上哪啦?答我去‘哈拉塞儿’那地方啦!天长日久,人们将‘哈拉塞儿’叫白了,说成‘哈拉刺’了!
       “我十四岁那年,天刚亮,也就是三点多钟,枪声响了,昨晚来这里住下的胡子,与‘老五团’交火了。
       “原来,叛变的公安小队,骑马走得快,先行到了前面七里外的颜家窝棚驻扎了。‘老五团’夜间从北面的麒麟大沟摸上来,突袭了公安小队。小队受蒙骗的公安战士,大部回到了自己的队伍。其余的逃回了这里,与这里的胡子合兵一处,负隅顽抗。
       “仗打得很激烈,枪像爆豆似的响。打了半天,‘老五团’也没有攻下山头,打得挺费劲。我站在院子里,看到‘撸杆炮’的炮弹像小燕子似的在屯子的上空‘日、日’地飞过,第一炮打在了九屯龙王庙附近(注,李长青家附近);第二炮打在了王八脖子山(注,十屯南山);快中午的时候,有一炮打在了我家的后山,也就是北山的石头堆上,碎石满天飞,不但炸死了一些胡子,还把马炸毛了。胡子追马,四处逃去。
       “余下的胡子,赶着拉着给养的六七台大马车,朝着爱国方向的大沟逃去……”
        时任嫩江警备二旅旅长张汉丞,后来在《回忆嫩江剿匪斗争》里回忆道:“在哈拉刺与黄鹏飞叛匪相遇了。这时黄鹏飞已纠集‘局胜’、‘双山’、‘天下红’、‘四海’绺子,约四百多骑马的土匪,兵分三路,向我开火。我先就地还击,后集中炮火打西山头,然后调来六团骑兵一连。骑兵跃马冲杀叛匪的正面和北面,一下把叛匪击溃……”
       当年参战的“老五团”二连连长裔国礼《在龙江、甘南剿匪片段》里写道:“第二天,贾团长命令一部分人守卫李三店,大部队开始追剿叛匪。十月中旬的一天早晨,我们在哈拉刺与叛匪黄鹏飞相遇了。他在路上收了土匪头子‘局胜’、‘双山’、‘占山’、‘四海’的残部,又在内蒙接受了国民党改编,当了团长带队回来再夺李三店。在这里他们占据了有利地形,我们先用炮轰,然后三面包抄,一下子击溃了黄鹏飞的这个团,黄鹏飞也成了丧家之犬……”
       记得读高中时,每逢清明,我们师生整齐列队与全镇人一起极祭扫士陵墓。聆听武装部长崔洪山讲诉“小队叛变”始末:“黄鹏飞一伙逃到了内蒙哈拉刺时,被‘老五团’追上,叛匪慌不择路,很多人陷在了大草甸子的泥沼中,有的被当场打死,有的被活捉。‘老五团’凯旋时,十四大马车的战士的枪刺上,都挑着叛匪的人头……”
       我一直不知道,“哈拉刺”就在金长城西,一个离我的出生地不足三华里的地方;不知道,一道远去了刀光剑影的金长城,目睹了一群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叛匪们的覆没;不知道,少年时与伙伴们曾经嬉闹的地方,竟是六十九年前英雄们的洒血处、叛匪们的葬身地!


                                                                                                                                                        2014.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3 09: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老师:拉拉杂杂的考察纪实系列八篇发完了,请指正;耽误了大家时间,致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3 1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篇文章各具特色,完整地记录了小队叛变的始末,除了欣赏文字的描述,还深刻地感受到那段心酸的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3 10: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自己看着剧本或者银屏的时候只认为那是故事,再怎么触动心灵,感觉也是一过性,可是当知道这一切就发生在自己的家乡乃至就在身边的时候,心灵才真正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原来家乡也经历了这样的卓绝岁月,也有那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感动老师的一腔热忱,让我这个年纪的人进一步了解了家乡的历史,也更急热爱这片热土和缅怀那些为革命献身的英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3 16: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凝练深沉的文字,记录厚重的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4 09: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方志兰台于2015-04-23 16:06发表的  :
凝练深沉的文字,记录厚重的历史

觉得方方这几句评论特到位,正是我想说的,八篇的文字都相当凝练,历史的记载相当真实~~可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4 10: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每读蓬岛海天老师的这几篇系列文字,一份敬意不觉油然而生!风雪中,无奈有无助;亲人招待时的拉家常;采访知情老人的那份虔诚与敬意......可以文化苦旅中一位文人的艰辛、担当与执着!
系列文字,让我们家乡人了解到的不仅仅是那段历史;它挖掘和记录的红色记忆,对英雄是告慰,对后人是洗礼和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11-16 21:14 , Processed in 0.08901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