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84|回复: 7

《绝句56法》练习贴===A17紫玉金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4 23: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1法:
四句旋转而下,第四句有一二字与第一、二句相复者,而句首并多用“却”字。
凡绝句,三四句必紧接,而与第一、二句却多不即不离,以转捩关键,全在第三句也。

惟此类,则第四句必与第一、二句呼应极紧,盖四句一气转下者也。
如唐贾岛《渡桑乾》“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凡绝句,三四句必紧接,而与第一、二句却多不即不离,以转捩关键,全在第三句也”。
这句话可以视作冯先生所归纳提炼的七言绝句具体作法的总纲。以下诸种作法,绝大多数都关涉到第三句,幸读者识焉
====================================================================================
七绝  闺思
开启春窗怕梦飞,又添心事上蛾眉。
闺中女子情思重,却对窗前想念谁?

七绝  寻春


一夜东风色未均,桃红点点蕾初频。
双飞紫燕前堂绕,却是东风访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6 20: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法:或四句,或三句,与第一、二句俱有相复之字,而与前一法稍异。如
宋王安石《游钟山》“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闲。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明僧德祥《爱闲》:“
一生心事只求闲,求得闲来鬓已斑。
更欲破除闲耳目,要听流水要看山”;
清江湜《舟中二绝》(其一):“
浮生已是一孤舟,更被孤舟载出游。
却羡舟人挾妻子,家于舟上去无愁”。
================================================

七绝   秋

一缕乡思尽染愁,清愁梦里访琼楼。
愁思不解寻常事,却在愁中笑点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8 15: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法:第三、四两句,轱辘而下,故第四句必有一二字与第三句相复,而又用
“还”、“又”等字以紧系之,而第三句或先用“已”字以启其意。
如宋李遘《绝句》:“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掩映,碧山还被暮云遮。
明姚汝循《回雁峰》:“
回雁峰头望帝京,寒云黯黯不胜情。
贾生已道长沙远,今过长沙又几程。
欧阳永叔词云:“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青山外”,亦此句法。
=======================================================

七绝 题画

貌若天仙貌若花,禾锄一葬是天涯。
人间别恨红尘梦,又落人间第几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0 20: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id=read_1251510 mb10?>第4法:与前一法同,故三四两句必有复字。特前一法为尤整齐耳。
如唐李益《度破讷沙》:“
眼见风来沙旋转,经年不省草生时。
莫言塞外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明黄荣《牡牛图》:
江草青青江水流,卧吹孤笛弄清秋。
放牛莫放南山下,昨日南山虎食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0 20: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5法: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故首二句多有“去岁”、“去年”等字
,而三句多有“今年”、“今日”等字,而首二句与末二句又必有相复之字,以
见呼应。
如宋杨万里《中秋前二夕钓雪舟中静坐》:
去岁中秋正病余,爱他明月强支吾。
今年老矣差无病,后夜中秋有月无。
宋李遘《送春呈袁祖州》:
去年春尽在宜春,醉送东风泪满巾。
今日春归倍惆怅,相逢不是去年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0 20: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id=read_1251512 mb10?>第6法: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故首二句多用“前年”、“昨日”
等字,而第三句则用“今日”、“今朝”等字,惟不以复字作呼应,斯与前法差
异耳。
如宋皱浩《仁老寄墨梅》:
前年谪向新州去,岭上寒梅正作花。
今日霜缣玩标格,宛然风外数枝斜。
宋朱熹《水口行舟》
昨日扁舟雨一簔,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

清明/紫玉金沙
昨日荒丘乱草些,青烟袅袅化云遮。
今朝寒食春来问,已向坟前长满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0 20: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7法: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但于第三句用“今日”、“如今”
等字,而首句则不用“昔年”、“去岁”等字,然其实指往日之意,固隐含于其
中也。
如唐杜甫《解闷》:
一辞故国十经秋,每见秋瓜忆故丘。
今日南湖采薇蕨,何人为觅郑瓜州。
明袁凯《扬州逢李十二衍》:
与子相逢俱少年,东吴城郭酒如川。
如今白发知多少,风雨扬州共被眠。
===============================================

                        
农家院/ 紫玉金沙  
   
灯笼两盏亮门楼,夜正阑珊风正柔。
今日繁华关不住,茅檐今岁挂金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0 20: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8法:第三句用“只今”、“惟有”四字作起,与前法小异。如唐李白《苏台
怀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明王廷相《芜城歌》:
莫向隋宫问六朝,璚枝玉蕊已烟消。
只今惟有湖边柳,犹对春风学舞腰。
============================================
春日送别/紫玉金沙   
                                                         
十里杨花满地英,折枝问柳叹轻声。
只今唯有相思意,一送卿卿几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12-22 13:07 , Processed in 0.08749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