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15|回复: 0

[原创] 草原夜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1 02: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站在小溪边,除了丝丝的凉气,夜晚出奇的静。
  青草的气息弥漫着大地,混合着湿漉漉的草香、松香和淡淡的茅草香味,其间还夹杂着牛羊粪的味道。帐篷里忽明忽暗的灯火,成了这条蜿蜒小沟里唯一的亮点,彷佛草原上狼毒花发出的微弱光芒;裕固族歌手虔诚的敬酒声从里面传来,在幽空的山谷里回荡,绵延成一缕清凉的音符。
  没有星光。没有月光。一粒粒小雨传递着缕缕寒意。摊开手掌,雨水和河水一样冰凉。空旷的山谷静的只有小雨嘶嘶落地的声音。山坡的羊群和牦牛群看不见了,远山的轮廓在黑里淹没,时而有点风,送来声声柔软的松涛。睁开迷醉的眼,我的脑海里不断的闪现着白天里山谷印象:在漫山遍野青草的映衬下,山涧、河边开满了不知名的白色、淡紫、粉红、黄色、蓝色的小花朵;排满阴坡的松树星罗密布,期间流出的一泓泓清澈的山泉,传递着康乐草原委婉低徊的美和灵秀可人的浪漫与生机......
  顺着小河,我在山路上走着,嘴里回味着青稞酒的味道,白天穿过一群群牛羊的木栅栏在我手机的微光中泛着黑色的影子。突然在离我不远的前方有明明灭灭的烟火在闪烁,清晰地映出了一个沧桑的脸庞。难道又看见了牧归的老人了?是他,真的是他,我惊讶的说不出话了。记得下午刚来时,我在这里碰到了这个牧归的老人,他看我不停地拍摄着归来的牛群,问我喜欢牦牛吗?我说喜欢,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的......他笑了,那样淳朴。我知道这种喜欢或许代表了我的浅薄和见多识少吧。
  “大叔,这么晚了怎么还不休息呢”。我刚在河边看的手机,已经快十一点了。
  “我去山路走走,喝酒了有些热,外面凉爽。你呢,是不是和大叔一样?”他反问我。
  “是的,晚上很冷,这样增加点体温。”我有些不自在了,说真的也不是喝醉了,帐篷里的夜晚很冷,也许喝酒才能度过漫漫的长夜。谁让我们想度过一个难忘的草原夜晚呢。
  “哈哈,大叔天没黑就喝酒了,青稞酒是我们草原的灵魂啊,这里天气变化大,夜晚多雨又潮湿,喝酒睡觉舒服着呢”。老人笑的很爽朗,还是那么纯朴。
  “来来来,我们坐”。老人把雨披取下来铺到路边的坎上邀请我。
    坐在潮湿的土路边,背后是白天的松林、青草和野花,面前仍是白天的松林、青草和野花,一阵小雨刷刷的落在雨披上,发出清脆的声响。细雨滴答在脸上和身上,寒冷异常。我拿出烟递给了老人一根,在和他你一句我一句的聊天中,我终于有机会问到了白天的问题。
  没有文字的裕固族,一个老人就是一页鲜活的历史。从老人不断的叙述中,我知道了裕固族对牦牛钟爱的原因了。原来裕固族人民都喜欢牦牛,当然畜牧业带来的财富是一个原因,更有一个原因就是历史传说。相传:他们的祖先甘州回鹘被西夏消灭后,整个裕固族的余部被迫向西迁出了嘉峪关,游牧于今天的敦煌和新疆的哈密一带,到了明朝初期的洪武年间,吐鲁番的察哈台后王出兵攻占哈密,进而骚扰嘉峪关外明朝所设的七个卫所。甘州回鹘后裔时为七个卫所管辖。在饱受战乱之苦后,再加上思乡心切,请示明王朝内迁后并获得了批准,内迁途中,大队人马在沙漠中断水迷路,面对着死亡的威胁,这时一个老人告诉首领,说牦牛认识路,牦牛能带给他们生命和水源。听了老人的建议后,首领让一头黑牦牛引路,在牦牛的带领下,内迁的人马走出了沙漠并找到水源,之后这些回鹘后裔在祁连山下安居乐业。所以牦牛被裕固族人视为神牛而崇拜有加......
  淅淅沥沥的雨夹杂着冰冷,青稞酒带来的灼热在我体内渐渐散去。我不断着和老人说着,我还知道了牦牛在睡觉时吼声如猪,又叫"猪声牛"。和老人的聊天,也解开了我心中的一个疑问:那是在未进草
原的山路边,为什么竖立着一个巨大的牦牛雕塑,看来这不仅是一个硕大无比的路标,也是一份莫大的崇拜,那是裕固族人民发自内心的虔诚。
    在回来的路上,老人轻轻的哼起了裕固族的“花儿”《巴音令》,那苍茫的声音让我的内心受到了无比的震撼,这首将回族和东乡族的“花儿”与“少年”融入裕固族东部民歌的节奏、旋律和曲式的《巴音令》,是草原的风、是雪山和流水的冰与寒、是小草拔节的声音、是蝴蝶飞舞的旋律、是傍晚归来牛羊缓缓的身影、是帐篷边升起的袅袅炊烟、是奶茶和青稞酒弥漫的在山野间的香......
  在山里,没有人砍过树木当柴火,可草原的狼毒花,这看起来美丽的花,被牧民见了,为什么却要将它连根拔掉。我又不解的问。
  老人说狼毒花又叫火柴花,牧民们因它含毒的汁液而给它取了这样一个名字。打花苞的时候是红色的,开的花却是雪白雪白的。还有一种不常见的开红色花朵。可是,它们都有毒,人畜千万不能食用。拔它因为它的根可以做药,但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根系太发达了,可以抢占周围植物的水分,如果周围开满了狼毒花,那我们的草原就成了荒原了......
  老人的话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一座山不能孕育一个民族,但可以养育一个民族。随着不断地走进这个民族的生活,不断的深入裕固族的历史资料,得知: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民族,盛唐之际在漠北建立强大的回鹘汗国;宋朝扼守丝绸黄金之路,建立甘州回鹘汗国;元朝退居西部大漠戈壁,守关戍边;至西夏回鹘政权被灭,到 明王朝初内迁,在绵延千里、横贯河西走廊的祁连山北麓,在山峦叠嶂、水流湍急的黑河上游筑起了自己新的家园。 从新中国成立时的三千人到2000年的一万三千多人,他们继承着自己先祖的古老传统,信奉着喇嘛教,以自己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固守着崇山峻林之中的大小964条冰川和33万公顷水源涵养林,让连绵起伏的祁连山以源源不断的清泉,滋润着丝路之路上的一片片绿洲......
  雨停了,老人邀请我去他草原的家。我谢绝了老人的邀请,因为明天早晨我们还要赶路。
    看着老人消逝的背影,不知道怎么了,我竟有种依依不舍的感觉。
  佝偻着腰的老人,他此刻一定走过雨水浸湿的草地,踏着那条柔软、熟悉、开着淡蓝色马莲花的路向着家园走去,就像阿依吉斯《家园》中唱的那样:“我的家在很高很高的地方,马背上的人们能抚摸到月亮;我的家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温暖的帐房里儿女们在成长;当你从丝绸之路走过,它会留住你的脚步;当你把祁连山遥望,它会牵引你的目光........”





作者:本人,姜波   写于2009.9.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7-23 19:56 , Processed in 0.08506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