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09|回复: 3

2011年3月3日《黑龙江电力报》副刊发表山丁子《话说惊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0 13: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0 13: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惊蛰”

    公历每年3月4??7日之间为“惊蛰”, 2011年“惊蛰”准确时间在3月6日上午 9点58分。这是根据中华民族老祖宗古老完整的农历节气排下来的。
    “惊蛰”节气,地球已达到太阳黄经345度。春雷响时,会惊醒土壤中冬眠的蛇和昆虫。“惊蛰”之日是万物真正复苏的日子。“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蛇和昆虫。《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实际上,蛇和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长江以南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我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南方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方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
   “惊蛰”节气,中国古代将其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这个节气,我国南方地区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蛇与各种昆虫,此时过冬的虫卵开始孕育新的生命,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惊蛰”时节,虽然在我国东北、西北地区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但是,在我国南方地区却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农谚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唐•韦应物《观田家》诗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中国人从古至今,非常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由于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必伤肝。现代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惊蛰属肝病的高发季节。此外,诸如水痘、流行性出血热、流感、带状疱疹、流脑等在这一节气非常容易流行爆发,所以,我们一定要严防死守,杜绝这一类疾病的发生。
    “惊蛰”时节,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可多食鸭血、银耳、菠菜、芦荟、莲子、水萝卜、苦瓜、山药、木耳菜、油菜、芹菜、大蒜等食物。
   “惊蛰”时节,我国古人在诗词中留下了许多佳句。如唐•贾岛《义雀行和朱评事》:“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南宋•范成大《秦楼月》:“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玉炉烟重香罗?,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金•庞锖的《春雷起蛰》:“千梢万叶玉玲珑,枯槁丛边绿转浓。待得春雷惊蛰起,此中应有葛陂龙。”读了这些描写惊蛰前后鸟语花香,草木发芽,勃勃生机的诗,人们会有一种“惊蛰春雷响,万物复苏忙”的感觉。
     自“惊蛰”这天起,中华大地天气回暖,春雷始震,盎然春色驾着暖风,非常给力地由南向北,直达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深入我们的心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0 13: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让我们了解一个节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0 14: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给力的。。。

不是楼主的原因
主要是我自己对这个词已经崩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7-23 20:14 , Processed in 0.09885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