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70|回复: 3

2011年2月23日《牡丹江晨报》副刊发表山丁子文章《二月二 龙抬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4 15: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月二  龙抬头

                 陈大友

      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又称“春龙节”。这一天,除了“剃龙头”外,我国民间还有很多饶有兴趣的不同风俗。人们有撒灰引龙、扶龙、熏虫避蝎、忌针刺龙眼等习俗。“龙抬头”这个日子又有“中和节”、“春耕节”、“龙头节”、“花朝节”、“踏青节”、“挑莱节”、“青龙节”、 “迎富日”、 “上工日”之称。这一天的到来,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耕活动即将开始。
    传说龙头节最早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到周武王时,每年二月初二还举行盛大仪式,号召文武百官都要亲耕。
    截至北宋以前,“二月二”只是民间一种习俗,而不是什么正式节日。一直到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宋太祖赵匡胤颁诏定“二月二”为春龙节??龙抬头日,从此“二月二”才跻身于正式节日之列。宋朝时为“花朝节”,把这一天指定为百花生日。到元朝时称为“踏青节”,百姓在这一天出去踏青、郊游。有的人在踏青回家时,沿途采摘些蓬叶(一种地上生长的花叶)拿回自家在门前拜祭。这个习俗是比喻“迎富”之意。明清时把这天称之为“龙抬头”的日子,因为农历二月初二正值“惊蛰”节气前后。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帝王每年二月二,都要到先农坛内耕地松土,从清朝雍正皇帝开始,每年的二月二这天改为出圆明园,到“一亩园”扶犁耕田。
    还有一种说法:“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与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每年冬春之交的傍晚,由角、亢、氐、房、心、尾、箕七个星宿构成的苍龙开始升出东方地平线。苍龙头部“角宿”上有两颗星:角宿一和角宿二,代表苍龙头上的两只犄角。“角宿”之后的四颗星是“亢宿”,亢是龙的咽喉,在咽喉下面有四颗星排列成一个簸箕的形状是“氐宿”,代表着龙爪。龙爪后面的房宿、心宿、尾宿和箕宿分别代表了龙的心脏和尾巴。  
    二月二,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苗、壮、满、侗、黎、畲、布依、赫哲、鄂温克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民间流传的说法是:这一天,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
    民谚说“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老百姓要在这天驱除害虫,点着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蜈蚣等,这些虫儿一见亮光就掉下来被消灭了。龙抬头这一天进行驱虫活动的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
    中国人这一天的节令吃食各不相同。在“春龙节”这一天,我国民间有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吃猪头等习俗。这一天,各地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春饼叫吃“龙鳞”,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等。吉林人吃面条叫“吃龙须”、 吃水饺叫“吃龙耳”。河北人“挑龙头”、“吃龙角”。 内蒙古人“按龙眼”。 北京人“吃龙牙”等。中华民族在“二月二”之所以家家户户有吃猪头的习惯,这是因为从古至今是农业国度,就是现代中国也有几亿农民,初一、十五都过完了,二月二是春节中最后一个节日。在家忙活的农民,或者是在外地打工回家的农民工,他们辛辛苦苦忙活了一年,到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杀猪,正月一过,腊月杀的猪肉基本上吃光了,最后,只剩下一个猪头,就只好留在“二月二、龙抬头”时吃了。
     中华民族之所以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是期盼这一天,能为新的一年带来好兆头,期望龙王爷“给力”,保佑全年有个好收成,保佑中华大地一年之中,都风调雨顺,万事如意。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种种趣味盎然的习俗,表现了中国人祈求生活富足的心愿,也给中华民族的民间节日增添了丰富绚丽的色彩。


                                                            2011216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4 16: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恭喜山木子的文章见铅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6 13: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月二,龙抬头,老兄写得过于肤色了。欣赏你的精神,我作为东北一份子,也不曾有你这样的豪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6 19: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摘资料还得翻翻书,现在摘资料只要百度一下就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7-24 03:23 , Processed in 0.10596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