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初,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的进步,不仅有了经过改良的模拟式合成器,而且发明了数字式合成器。使用最为普遍的数字式合成器有两种类型,一类是FM调频合成式,另一类是采样回放式,或称波表式合成器。FM数字调频合成法是由John Chouning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制出来的,后来日本YA-MAHA公司于1980年取得使用权,并在1982年推出了令人兴奋的DX系列音乐合成器,如著名的DX5、DX7、TX-81Z、TX802等。它们使用4~6个以不同数学模型串接在一起的振荡器(不同的串联、并联和环调方式),产生出24~32种基本波形,通过对频率和振幅的包络调制,合成出千变万化的音色。其主要优点是可以制作出世界上没有的声音,这种音响往往具有超时空的感觉,并富于变化,特别受电子音乐作曲家和摇滚乐乐手们的青睐。其主要缺点是很难制作出现实中真实的声音,一般使用者难以掌握其音色制作技术,更不适合要对传统声学乐器进行模仿再现的作曲家。
由于音乐家对音色的仿真要求,采样回放和直接采样合成器应运而生。脉码调制(PCM)的出现使早期的FM技术在通用型音乐制作中失去了昔日的风采,但它在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形形色色的声音卡中还发挥着很大余热。现在已有Roland公司的LA线性算法合成器,KORG公司的AI高级集成式合成器,AKAI、E-MU、ENSONIQ、KURZWELL、YAMAHA和PEAVEY等厂家的采样器和采样回放式合成器,以及当前最先进的声学模型合成器(如YAMAHA的VL-1)等。采样器与采样回放式合成器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可以直接采样并进行声音合成,而后者只能利用厂家已经采样并预安装、或用户安装在机内的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储器中的基本波形进行声音合成。
采样与回放合成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数码录音技术对声学乐器、电子乐器和其它自然、电子效果声音进行采样。即使用话筒或音频线路,通过A/D转换器进行信号转换,将模拟信号调制为脉冲码信号,并以二进制码比特1和0加以表示,录制成一个短小的片段音响???波形数字文件,文件的容量以字节表示;波形经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多频段滤波器等环节的处理后,成为音色;通过MIDI控制设备(如MIDI键盘和其它MIDI控制器)的触发,采样器将内存的音色瞬间播放,发出完全真实的,也可以是大幅度变形的音响。其主要优点是能真实地再现原有波形音响的基本特征,同时也可能创造出新的音色源。其不足之处在于当前的"演奏控制机制"还不够强大,声音随演奏者的有意识控制而渐变的能力不足,这一点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而不断改进。真正适合一切音乐家的电子乐器也许永远不能诞生,但计算机音乐最终具有以假乱真的能力是勿需质疑的。
1983年8月,合成器生产的主要厂家(如YAMAHA、ROLAND、KORG和KAWAI等)在日本举行了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制定了今天我们还在使用的电子乐器统一通信标准协议???MIDI1.0技术规范。MIDI是乐器数字接口(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缩写。MIDI 1.0技术规范规定了统一的电缆和插座的规格和标准,采用数据传输率为31.23千波特的串行接口,接口通常定为MIDI IN/OUT/THRU三种形式。计算机与MI-DI乐器通信时,可利用RS-232串行接口,通过转换与电子乐器连接,也可另配专用计算机MIDI接口卡,或配置具备MIDI接口功能的声音卡,并通过专用的事件控制器或音乐序列程序来指挥、调度那些具备MIDI接口的电子乐器和音乐设备协同演奏。MIDI事件不包含音响信息,只包含控制音源设备的演奏信息,如按在哪个琴键上、按键时间多长、以多大力度弹奏、按键的同时是否要加入滑音、颤音和强弱表情等。它就像机器人记录了某位演奏家演奏某作品时弹钢琴的动作,而非音响;日后,机器人可以在任意钢琴上再现这位演奏家的风采。
当然,音源设备识别控制信息的能力和音色发音的质量会影响到再现演奏家的光辉形象。目前,MIDI 1.0扩展协议和2.0技术规范已经出台,更听从音乐家调遣的MIDI乐器正在孕育之中,更丰富的音色(逼真度和个性)、更大限度的控制乐器能力,以及增加"同时发音数"是MIDI 2.0规范的主要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