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88|回复: 7

[原创] 走进湘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5 14: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想起小时候在山顶上藏地雷挖地坑扮演土匪或红军的时候,偶遇一奇石异树,总能驻足良久,心下略略起伏,一种乍然相遇的惊喜和感动。走进张家界,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在周围散开,继而扩大、膨胀。不得不承认,我所生长的大山里,便是寻着一处奇特的感动,亦只能算作杂草丛生中突生一枝红花一样的寻常了。



如同陈逸飞先生的油画《故乡的回忆》唤醒了周庄一样,养在深闺的张家界也是被一代艺术大师吴冠中先生带向世界。吴冠中先生在《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文中称赞张家界是湖南真正的桃花源,于是,张家界就如同桃源仙境般的吸引着人们回归。出发之初,心,已然神往。经过十几个小时长途跋涉,到达森林公园。导游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放开歌喉为我们唱起了土家族歌谣。声音宏亮而宽阔,乡音萦绕。一天的劳顿颠簸,顿时被古朴的乡村气息所代替,亲切,而又轻松。经导游小伙子的讲解和介绍,我所能想到的景象依然是吴先生所描述的:“石峰石壁直线林立,横断线条曲折有致,相互交错成文章……”

第二天清晨,踏上无数欣赏留连的脚印走进大山,湿润的石板路透着清凉,随手摇摇路边的树枝,露珠漱漱而落。迎面而来的是一座座突兀而起的山峰,不似常见的山峰一般边绵不绝。我想起祖老爷讲女娲的故事,或者,当她造完人类的时候,已精疲力竭,于是,于一湾深遂的泥潭前,手握长鞭,随手而至,或是扬鞭一挥或是略略小拂,那山便没有规则的随意耸出。黄石寨顶,晴空如洗,群山尽收眼底。山,不是青黛安静的山,而是呈铁锈样的砖红色彩,彰显着一种野性的美。或清瘦孤立,或平地而空,或直冲云霄,或层层叠叠,或半悬半靠。当你在为它的孤绝揪心之时,却又见几座山峰两两相望,深情而执着。导游让我们弯曲中手去比对一下对面的群山,看看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经他一提醒,大家都知道了这便是传说中的五指峰。五指峰酷似人之手的五指而得名,那五座山一字排开,大指略显丰圆,其余山峰则显清风瘦骨。我学着他人伸开手掌,细细比对,突生一种羞涩,我确定,我的手指比不过它的修长和娟秀。透过五指峰的缝隙放眼望着去,其后有远耸的群山为屏,垂首而瞰,底下是作陪的峰林仰视,再收眼至跟前,近旁的游人蜂拥着在朱?基留字的碑旁留影,朱总理写道:“张家界顶有神仙”,到底他有没有遇到神仙无从而知。但可以想象,在这群山之顶若是有如丝如缕的云雾缭绕,与那嶙峋突起的孤峰相依相恋,就自然不异于仙境,那么,身在其中的游客便是飘然美丽的神仙了。这几天没有云雾,仙境终是没能看见,倒是几位摄影人任意将各人的形态拉入他的镜头,然后在电脑里用鼠标在上面点划一翻,一张带有自己影像的人间仙境就出现了。

原来,隐约才是一种仙境,平常见到的太过清晰的东西其实失掉了许多美丽。而此时,我在想象我的周边是弥漫而飘逸的云雾。

金鞭溪绕山盘旋而过,溪流清浅,卵石见底,间或有鱼悠闲往来跳跃,撩拔游人的心。导游叮嘱我们,从这里走出去,如果5分钟之内听不到水声,便意味着走错了路,这个时候得立即返回。其实,依山傍水的山路虽然蜿蜒而幽深,却并不十分难走。无论是铺就的青石板还是灌木打制的小桥,都透着安静而娴熟的韵味。仰头向上望去,似大峰压顶,亦是雨露阳光浸身。导游一边走一边介绍岸边上的奇花异草,心中不觉意外,在这样的幽谷滋养中,不应有此生物么?偶见三两游人忍不住诱惑,小心翼翼的踩上溪边的卵石,留影纪念。一缕斜阳从山顶上倾泄而来,灿烂地开在游人的脸上,恰似一道深闺的羞涩之美。



有人说,这里是怪石嶙峋,而我更愿意认为,它是现今人们所崇尚的一种“骨感美”。千万年里,大多的事物都可能被雨打风吹去,而张家界的石峰依旧沉默寡言,不论俯视还是仰观,都顶天立地。从黄石寨和天子山一路攀沿下来,从十里画廊一路漫步而来,一些附会的种种美丽传说,或姐妹相依,或全家团圆,或老人采药,或天女散花,无不丰溢着我们的思想,我甚至想到了它们的肌肤,它们的骨骼,以及它们久久守候的神情。这些象征着时间的碑刻,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了。


2.

到凤凰古城已是晚上,带着新奇和期盼站在沱江之畔时,沱江已换上了色彩鲜艳的晚装。阑珊的灯火托出她的朦胧与妩媚,一种婉约柔美的韵味袭近身边,不由得轻吐气息:美。很多时候,真正的赞美不需要修饰,不需要壮语豪言,我只觉得,此时,用什么语言来形容这种感觉都不十分确切。沈丛文说过:“湘西的神秘只有这一区域不易了解,却值得了解。,爱与怨交缚不可分。”不知是沱江孕育了古城,还是古城激活了沱江,我想,沱江与古城,应该像《边城》里的老船夫离不开翠翠一样吧,谁也离不开谁,谁也不会离开谁。

第二日清晨,漫步江畔,所有的景象清晰而来,所有的故事若隐若现。江水缓慢而行,江面有轻舟漂荡,鳞次栉比的民居倒影在江中随波摇曳,江边洗衣妇“啪啪”的捣衣声,回荡在沱江两岸,余音袅袅不绝。同伴举起相机拍下这一刻动感的美丽,啧啧赞叹不已。踏着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在淡淡的阳光下,走进深深的巷子,走进扑面而来的古韵,走进浪漫与严肃,美丽与残忍,走进这一片深厚的文化底蕴。到处是翘首的檐角,精工雕琢的木窗,花格木窗里人影攒动。有那么一刹那,我感觉到时光回溯,仿佛一不留神,就会与身着粗布蓝褂、背着竹篓的翠翠擦肩而过。又或者,依稀仿佛,我就看到了千百年前的我,正在临窗远眺,正在哀怨的演绎那个浪漫与严肃,美丽与残忍的故事。这时候收到同事发来的短信,要带一条古城的披肩给他年轻的妻子。走进古城的商店,样式不一的披肩琳琅满目,择一条粉红披在肩上,让同伴们评点,同伴们说:漂亮。我说:不对,应该是美丽。漂亮与美丽,同样是光鲜夺目的词语,但我以为,美丽应该是经过了沉淀和洗礼,如张家界的山峰一般,长长久久地屹立不倒。而现在,披上粉红色的披肩,美丽不是我,美丽,是这座沉淀了千百年历史的古城,美丽,是倘佯在古城中安静而娴熟的女人,比如沈丛文笔下的翠翠,比如沱江边浣衣的女人。

古城商店品种特多,姜糖、猕猴桃果、苗酒、牛羊角梳、手工编织挂包、银饰制品等等,这些小店将浓郁的凤凰地域特色淋漓尽致的展示给人们。俗语有道:到凤凰,女人一定要买银。锃亮的银饰,只需花到几十元,便可顺利到手。快乐便在那些欣赏与挑选的过程当中悄然地滋长,我分明看到了同伴们留连忘返的兴致在那些购置的银饰上闪闪发光。
??

顺着青石板路走下去,有多处历代名人故居。沈从文故居隐在小巷的深处,透过半掩的斑剥的玄色大门,迎面是一幢黑幽幽的木砖结构的平房。因了同伴们无心留恋,亦因时间的关系,我没有迈进去,此为我这一次湘西之行的最大遗憾。当然,我能够想象那里面应该是一些古老笨重的家什,或素色黑墙,或乌木桌椅。想象着那些已经泛出光亮的陈年书桌,想象着沈从文坐在书桌前,托腮凝想,以及他脑海中时时浮想出翠翠那轻盈的身影。而今,古人的脚步匆匆去了,草木已非,只有古老的沱江,平静地记录着历史的沧桑轮回。

置身曲折的古巷,聆听踢踏在青石板上脚步声,让你在不知不觉之中放慢了匆匆的脚步,平抑了焦虑的心态。然而,我们终究只行色匆匆、浮光掠影的旅行者,我不知道,我要用多久的时间来晶莹一颗去除浮世繁华、保持淡泊宁静的心,然后再次回到这里,与她真诚相约,触摸到她平静而又韵律饱满的脉搏。
来不及在幽静迷人的小巷踯躅徘徊,顾不上在江边浅酌慢饮,我们匆匆地踏上归途,这座温情柔美的千年古城,在我们的身后渐行渐远。那些许的遗憾,我且将它作为下一次相约的缘由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5 14: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5 20: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家界确实很美,2003年国庆时去过,那一次的路线是井冈山??张家界??长沙,可惜没去凤凰古城。。。
今随着楼主的文笔游了一次,,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8 09: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丫头好文笔哦,有时间也一定去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6 11: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是一个令人震撼的的地方。欣赏楼主细腻的笔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9 20: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又一次带入仙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0 16: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笔者进入这仙境,在飘降梦幻的文字中得到新的启示!~

精华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2 17: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见到象楼主这么好的文笔,十分怀疑是中文系出身,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9 09: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青藤萝) 的帖子

美得令人诧异,荡人心魄。

文字有深度,思路纵横开合,文化底蕴十足。练家子出身。问候青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5 20: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年我在凤凰旅游,流连舍不得走了..
竟然住在哪都快半个月了,就食的单位差点开了我..
凤凰的特点是山/水/城三者融为一体,这是他处少见或未见..
和街上饭店熟了,可买菜来"委托加工"
有种小鲤鱼看不起眼,可听解释那是稻花鲤,养在稻田里吃稻花
遂购,"委托加工"之,味绝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7-24 03:26 , Processed in 0.10202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