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78|回复: 27

[红楼笔记 6 ]  红楼之水煮三国(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3 10: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  紫鹃试玉:一个人的空城计

96回袭人听说了宝玉和宝钗的婚事,大喜之后又替三人担忧起来,转喜为悲,“老太太、太太哪里知道他们心里的事”,“初见林姑娘便要摔玉砸玉;况且那年夏天在园里把我当作林姑娘,说了好些私心话;后来因为紫鹃说了句顽话儿,便哭得死去活来”。这里,高鹗借袭人之口说出了宝黛爱情的三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宝黛初会、诉衷情、紫鹃试玉。这样的把握,是很准确的。

紫鹃试玉在《红楼梦》57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紫鹃为了试探宝玉,谎称南方来人要接黛玉回去,这一下惹出大祸,差点要了宝玉的命。这一回写得很精彩,但首要的问题是:宝黛的爱情好好的,紫鹃为什么要试玉呢?
紫鹃自己对事情的原委是这么说的,“年里我听见老太太说,要定下琴姑娘呢。”从表面看,紫鹃担心的是宝玉和宝琴定亲。但这么个说法很令人起疑,贾母中意宝琴是在50回芦雪庵联诗的当儿,是在年前了,而且当贾母流露出这个意思的时候,薛姨妈就说明了宝琴已经许给梅家,名花有主。紫鹃不可能在过了这么久之后,得到的还是片面的消息。紫鹃的说法,明显的只是个托词。
那么,真实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看紫鹃试玉的前一回“探春理家”,答案就显明了。王熙凤病了,由探春打理贾府,但探春并不是一个人理家的,名义上是个“三人领导小组”:李纨挂帅,探春执政,宝钗协理。这个安排颇有意思,李纨作为珠大奶奶,琏二奶奶生病期间,她来主持日常工作该是义不容辞;但李纨有“活菩萨”之称,由三小姐“敏探春”扶助也在情理之中。独有这宝钗,她在贾府可是个外人呢,是寄居的亲戚,她以什么身份,有什么资格也来管贾府的家事呢?
我们再看看这安排究竟出于何人,王夫人,是王夫人“特请了宝钗”,“你替我辛苦两天,照看照看”。宝钗竟成了王夫人的钦差,替王夫人管理荣国府大观园。透过王夫人的安排,金玉良缘,已经昭然若揭了。
可我们的两大主人公宝黛还沉醉在爱情中,浑然不觉,紫鹃之“慧”,正慧在这敏感上。紫鹃担心的绝不是宝琴,而是宝钗。这一点,薛姨妈也隐隐觉察了,在紫鹃试玉之后,她老人家竟专程来看黛玉,“爱语慰痴颦”,在整部《红楼梦》中,这可是薛姨妈唯一看黛玉的一次。

紫鹃大唱空城计试玉,试出了个什么结果呢?试出了宝玉的真心,宝玉对紫鹃说出了一句“趸话”:“活着,咱们一处活着;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
宝玉在那儿死去活来,黛玉竟一次也没去看,显然是避嫌,只派了丫头去探视。黛玉似乎对测试结果也不感动,从32回诉肺腑,她早就“放心”了,这个测试,对黛玉来说,完全是多此一举。
但到了那天晚上,待紫鹃回来后,主仆俩正式谈到了婚姻,紫鹃说:“一动不如一静”,“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这是黛玉第一次说及自己的婚姻。

第二天,薛姨妈来了,这一回,紫鹃之“慧”不过是小慧,薛姨妈才真是个大“慧”,她敏感的察觉了紫鹃黛玉的心事,也隐隐感觉到这里针对的是他家的宝钗。于是,她带着宝钗来看望黛玉,“慰痴颦”来了。
薛姨妈来了之后,先说起“千里姻缘一线牵”,婚姻是一种缘分,强求不得;而后,又说了一句:“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她”,“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于他,岂不四角俱全”?
这一下,连紫鹃也上当了,当场托薛姨妈和太太说去,婆子们也附和,要姨太太“保媒做成这门亲事”,薛姨妈满口答应:“我一出这主意,老太太必喜欢的。”

现在,在紫鹃的心中,黛玉的婚姻总算有了着落。婚姻对象:贾宝玉;婚姻依靠:贾母;婚姻媒人:薛姨妈。似乎所有的要件都齐全了。
但这婚姻也就在这里,注定了“一场心事终虚化”。

紫鹃黛玉把婚事寄托在贾母身上就是一大错,诚然,贾母爱宝玉,爱黛玉,疼她的“两个玉儿”,但贾母在“情”上,是颇不以为然的。在54回元宵夜宴上,贾母就批评了才子佳人的小说:“……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佳人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贾母对爱情的断然否定,让我们早就为宝黛的婚姻捏一把汗,更何况,贾母还曾经托张道士给宝玉说亲,还属意宝琴,这样的靠山,怎么靠得住呢?
此外,是薛姨妈这个媒人,57回她一口答应替黛玉做媒,但到80回整整23回,这事再也没有了下文,个中原因,不说自明。

《红楼梦》回目中的形容词是颇精警的,譬如俏平儿,勇晴雯,呆香菱,憨湘云,敏探春,时宝钗,这一回说“忙(莽)玉”、“痴颦”、“慧紫鹃”,也很形象。但也有反说的,如几次提到“贤袭人”,袭人告密妒人,害死了晴雯,逼走了芳官,“贤”得让人齿冷,至于这一回目中的“慈姨妈”,薛姨妈之“慈”,该是正说,还是反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3 10: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六  林黛玉秋风五丈原

论才情,论思想,高鹗与曹雪芹皆不可同日而语,《红楼梦》后四十回质量也远不如前八十回,高鹗的后四十回,“调包计”和黛玉之死成为最大的亮点,但在曹雪芹原先的构思中,黛玉究竟是怎么死的?这一点,聚讼纷纷。
周汝昌先生认为,黛玉是投水而死的;蔡义江先生则坚持还泪说,认为贾府被抄后,宝玉遭祸离家一年,音讯隔绝,黛玉悲啼而死;梁归智先生也同意还泪之说,只是认为宝玉从军,贾母死后,黛玉受到赵姨娘之流的“污蔑诽谤”,还泪而死。
这三说,都认为黛玉之死和贾家择媳并无关系,笔者学疏,不敢对大家之言有什么微词。只是认为,即便高鹗的续文违背了雪芹先生的原意,依旧不失为妙笔。

高鹗的黛玉之死,最妙处是黛玉死在宝玉和宝钗联姻的那一时辰,一喜一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那么,金玉良缘是否会战胜木石前盟呢?我认为,这是《红楼梦》前八十回逻辑发展的必然。
32回之后,宝黛的爱情走向成熟,宝玉倒向黛玉,但贾府却倒向了宝钗,55回探春理家王夫人让宝钗协理就是明证。40回之后,曹雪芹花了不少篇幅写贾府的矛盾,政治的岌岌可危、经济的入不敷出、人事的勾心斗角,贾府的败落已是难以避免,而能够挽回贾府颓势的,便只有宝钗,这些描写,正是为金玉良缘进一步蓄势。

77回和79回,是雪芹《红楼梦》的最后几回,对这一结局有着明确的暗示。79回写黛玉与宝玉讨论《芙蓉女儿诔》,宝玉竟把其中的四句改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黛玉听了,“忡然变色”,“心中有无限的狐疑乱拟”。因为这“无缘”,这“薄命”,说的已不是黛玉的影子晴雯,而分明就是黛玉了。
77回更有一明确暗示,那一回写贾府的顶梁柱王熙凤病得厉害,要参。王夫人找了许久,最后从贾母那里要到了一批“手指头粗细”的参,拿到药店里一看,大夫却说不能用。“人参固然是上好的”,但年代太陈,人参,过上个一百年,便自己成了灰,“如今这个虽未成灰,然已成了朽糟烂木”。这“朽糟烂木”,说的正是贾府。
可这时,宝钗来了,薛家还有上好的参,宝钗以好参维系着贾府实际当权派王熙凤的命,这里的寓意,该是很明显的吧。

接下来我们看“调包计”,调包计也一向被人质疑,怀疑的重点有三:贾母会舍黛保钗么?王熙凤为什么舍弃了黛玉,出谋划策?宝钗会受这委屈么?
我以为,这三点,都是极可能的。贾母并不重情,对宝黛的感情,从来不以为然,在关键时候,倒向宝钗一边,是完全可能的。只是高鹗的笔下,贾母未免太过绝情了一些,与前八十回似有不符。贾母应该能够支持金玉良缘,但表现得会更具人情一些,对黛玉,我想,该不会不闻不问吧。
王熙凤始终是支持宝黛爱情的,因为凤姐也解些风月,对“情”还是敏感的。甚至在探春理家的时候,王熙凤和平儿谈起钗黛,说林妹妹和宝姑娘都有理家的才能,可是各有不足,在这里,凤姐还是把黛玉置于宝钗之前,她心中宝二奶奶的第一人选,还是黛玉。但王熙凤的支持,也是很不牢靠的,这人一向见风使舵。不能因为凤姐在前八十回中支持宝黛,就认为她不会想出“调包计”拆散宝黛,凤姐的为人,本就没有原则。
至于宝钗,一向自尊自重,“调包计”这样的委屈,她会接受么?
《红楼梦》中的爱,有三种,一是以秦可卿为代表的性爱,二是以薛宝钗为代表的婚爱,三是以林黛玉为代表的情爱。薛宝钗的爱,婚姻是唯一目的。宝钗本自“无情”,尤三姐自杀柳湘莲出家后,连浑虫薛蟠都哭了,宝钗却毫不动情,关心的是哥哥带来的财物是否打点清楚。更何况,宝钗自有“时宝钗”之说,“时”者,顺势而为,见机而动,不惜委曲求全,宝钗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伤害宝黛,也在情理之中。
总之,调包计和黛玉之死,纵然不是曹雪芹的安排,但也没有性格逻辑上的硬伤。

高鹗的黛玉之死,有两处写得特别动人。
一是宝黛的最后一面,黛玉听说宝玉要娶宝钗,顿时心迷,只说了一句“我问问宝玉去”,便到了宝玉那里。看到宝玉,宝玉冲着她“嘻嘻的傻笑”,黛玉“却也瞅着宝玉笑”。宝玉笑,是因为他中了调包计,以为要娶了自己的心爱,遂了一段情。而黛玉,她又笑什么呢?
黛玉随后问道:“宝玉,你为什么病了?”是啊,宝玉,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候,你怎么能病了呢?我黛玉纵然有千种委屈,找谁说去呢?宝玉笑道:“我为林姑娘病了。”
够了,够了,有这句话就够了!黛玉,这个为了爱情哭了一辈子的女人,现在,泪尽了,债偿了,可以笑着离开了。没法得到一段婚姻,却得到了一份情,一颗心,怎么能不笑呢?苦绛珠,笑吧,笑吧,在你的笑声中,那个即将成为宝二奶奶的女人贤得多么渺小,多么可怜!

黛玉告别尘缘之前,烧掉了自己的诗帕、诗稿,烧掉了爱情的见证。知音自古婚姻薄,黛玉无法违拗命运;“质本洁来还洁去”,她实践了自己的诺言。焚稿焚帕,焚断了痴情和人生,诗是黛玉的生命,她用诗稿为自己的生命送行。此时,贾府里,宝钗的婚礼还在进行着,大喜庆反衬着大悲凉,我们的两位女主人公,黛玉形同槁木,无力动弹;宝钗呆若木鸡,动如玩偶。生命的喜剧和悲剧,又有谁能够区分呢?
黛玉走了,带着她干净的身子,带着她干净的心灵,带着她的诗稿诗帕,完成了她那诗性的人生。黛玉焚诗,却把自己焚成了我们心中的一首诗,在我们心灵深处,永生。

[尾声]

以上,我们分析了宝黛的爱情,忽然想起第二十二回宝玉写的那个偈子: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
是无有证,斯可云证;
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这偈子说的是禅,也是情。爱情,正是这样,心要证,情要证,这是爱情的初始阶段;到了一切都不需要证明,爱情才走向成熟。到了无可证明了,才是爱情的立足之境。
可这偈子被黛玉见了,她便又在下面加了两句: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宝玉黛玉,终于,他们没有了立足之境,他们干净了。

《红楼梦》是一部令人解脱的书。万事都经历了,便只有大怜悯、大淡漠、大欢喜,大虚空,便只有无。阅尽了那么多的情,你怎么可能不悲凉?
但《红楼梦》又是一部让人执著的书,世上还有一些人,还有一些情,让人值得为之生、为之死、为之哭、为之笑、为之发疯。阅尽了那么一份挚爱,你怎么可能不动情?

在执著中解脱,在解脱中执著,《红楼梦》,真真是一部妖书了。

                                              ??全文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10: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抢个凳子,慢慢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10: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执著中解脱,在解脱中执著,《红楼梦》,真真是一部妖书了。

晕,就这样被定义为妖书了?
怪不得这么多人中妖道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11: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是一部令人解脱的书。万事都经历了,便只有大怜悯、大淡漠、大欢喜,大虚空,便只有无。阅尽了那么多的情,你怎么可能不悲凉?
但《红楼梦》又是一部让人执著的书,世上还有一些人,还有一些情,让人值得为之生、为之死、为之哭、为之笑、为之发疯。阅尽了那么一份挚爱,你怎么可能不动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12: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系马可以整理下来个百家讲坛了。
红楼梦也没怎么看过,不过觉得很多人都对这书情有独钟,看来都中了妖道了哈。
写的很精彩,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4 06: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袅娜于2009-05-23 10:47发表的  :
在执著中解脱,在解脱中执著,《红楼梦》,真真是一部妖书了。

晕,就这样被定义为妖书了?
怪不得这么多人中妖道哦。

谢谢袅娜。
“妖书”是自来就有的对《红楼》的评价,当然,这“妖书”未必是贬义,似贬实褒吧。

金陵十二钗,居多都是妖,即便又副册的两钗,晴雯是媚人的妖,袭人是吃人的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4 06: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笑笑于2009-05-23 11:45发表的  :
《红楼梦》是一部令人解脱的书。万事都经历了,便只有大怜悯、大淡漠、大欢喜,大虚空,便只有无。阅尽了那么多的情,你怎么可能不悲凉?
但《红楼梦》又是一部让人执著的书,世上还有一些人,还有一些情,让人值得为之生、为之死、为之哭、为之笑、为之发疯。阅尽了那么一份挚爱,你怎么可能不动情?
  

:))
笑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4 06: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莫左于2009-05-23 12:11发表的  :
呵呵系马可以整理下来个百家讲坛了。
红楼梦也没怎么看过,不过觉得很多人都对这书情有独钟,看来都中了妖道了哈。
写的很精彩,辛苦了。

谢谢莫左兄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4 09: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部红楼,宝玉黛玉爱情之线贯穿始终,人情世故,万般滋味,尽在其中....读系马的笔记,更多了一些细节处的体味...
系马辛苦了,清韵静静读之,欣赏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1-14 23:59 , Processed in 0.11288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