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07|回复: 14

[原创] [原创]永恒的怀念与景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3 09: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永恒的怀念与景仰
????写在李时珍诞辰490周年


    2008年是李时珍诞辰490周年。倍享医圣福泽的后人们,策划着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尤其是以医圣故里为中心的文化活动更是多不可数:比如《大明医圣李时珍》剧组在湖北蕲州紧张拍摄;蕲春各大报刊杂志也大张旗鼓地搞征文开辟专栏,蕲春文化编辑部也决定结集出版一本具有纪念性的文集。对大明医圣李时珍的功绩,作永恒的怀念与景仰。
    我,作为一名蕲春人,对于李时珍的名字以及医圣的生平,耳濡目染了解了不少。1518年李时珍出生在蕲春县蕲州镇,医生世家薰陶了小时珍,为他以后立志行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其父亲的高尚医风与百姓因受医泽而对其父其家人的尊敬,都深深地烙印在了他的内心深处。李时珍少年时,摆在他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科举,一朝功成务必会出人头地;一条是子承父业,一生为医。前者可光宗耀祖,也是他父亲的意愿;后者却卑微无闻,却是他自己的想法。在封建社会里,医生的地位非常低下,常与“算命”、“卖卦”的人相提并论,有时还遭到官僚地主豪绅们的欺压,所以他的父亲希望他能考取功名。但他最终选择了后者??一条充满坎坷曲折、满是荆棘、杂草,到处是艰难险阻的路。
    多年以后,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医生,救死无数,抚伤难计。
    岁月的流逝洗刷了神农辨百草的痕迹,时光的久远模糊了神医扁鹊的传说。随着人们认识的范围不断出现扩大,临床实践的增多,外来药物不断地增加,以前的众多本草与医药书籍也越发的显得落后,并且出现了许多错误。很多药物因为外形相近,药性迥然,很多医生难以分辨,致人性命之事屡屡发生。行医于民间的李时珍,认为有必要在以前本草书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补充,志修本草的心愿越发的强烈。
    这时朝廷下了一道诏书,要在全国选拔一批有经验的医生,填补太医院的缺额,武昌的楚王朱英,推荐了李时珍。李时珍认为北京是明王朝的京都,那里不仅聚集了全国重要的医药书籍,还可看到更多的药材,这对修改本草书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他欣然接受了楚王的推荐,进入北京太医院,并担任了太医院院判的职务,李时珍从而得以阅读大量的宫廷本草与珍贵医药书籍。
    当时的明朝,以长生保命的炼丹术风行于达官显宦,他们并不看重重修医书和本草。看着求道代替了医治,“望闻问切”飘渺于云端。行医者面对的是权贵们的讥讽与刁难。李时珍修本草的希望也屡屡落空。一切的希望,似乎开始湮灭,可他不甘。
    偌大的明朝,偌大的国家,竟无一本综合全面,与时俱进的医书。李时珍要改变这种局面。他毅然辞职返归故里,“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立志凭已之力,独修医书。欲扬学术于寰宇,欲留瑰宝在人间造福后人。
    当时困苦的环境,是难以想象的艰辛,在他的背后,是整个民族的渴望!他选择了向前走,巍巍大中华的医学传承,落在了他的肩上。他开始了“穷搜博采”、“长耽嗜典籍,若啖蔗饴”,他不但读完了八百余万余卷的医书,还看过不少历史、地理和文学名著。
    读罢万卷书,便行万里路。他穿上草鞋,背起药筐,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采集药物标本。“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
    宝剑锋从磨砺起,梅花香自苦寒来。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本草纲目》终于成稿,而此刻,他已是一位七十六岁的耋耄老者了。
    令人遗憾的是,他并没有亲眼看到自己终身为之呕心沥血的这部巨著的印行。1593年,李时珍与世长辞。他的生命早已为之而逝,他的精力早已为之而竭。他走了,走进了人们的心里,走进了历史的史册,走进了一个永生的世界。
    《本草纲目》深受世人的尊崇与实用,在他逝世3年后,这部不朽的巨著在南京刊行。因它的实用性,“士大夫家皆必藏此书”;接着很快传入日本,由日本医学界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随后,它又被译成拉丁文、德文、法文、英文、俄文等多种文字,流传于全世界,被达尔文等到人誉为“东方医学巨典”、“中国的百科全书”。
    300多年后,《本草纲目》的光芒照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东方医学巨典”、“中国的百科全书”已被世界公认。而我相信,这样的辉煌还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持续下去,直到人类的永远!
    490年来,李时珍的名字镌刻在中华民族的丰碑上。《本草纲目》印证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在世界文明的历史阶段中开辟了一片宏大的天地,这本巨著亘古常新,恒久不变。
    李时珍与他的《本草纲目》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李时珍与他的《本草纲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永远光耀寰宇,福祉人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3 09: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应约写了一篇《游李时珍陵园》,算是李时珍诞辰490周年的约稿,可是临近结集排版时,编辑来电说是写这个题目的人太多,让我重写点什么以此纪念。
上周写了这篇,请各位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11: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自珍遍走崇山竣岭,遍尝百草,仅凭这种精神,就应该与日月同辉。
原来鹤儿与李自珍是同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11: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应景之作,文章交差是没问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3 16: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南方老师鼓励!
问好,顺祝双休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17: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伞兄没来,
鹤儿又想榨南方兄的油水啊?
那赶紧送礼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17: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发文还是麻烦把“原创”加上哈,
不然我可窃为已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20: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积极的人生,读来总是让人热血澎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22: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倚槐卧雪于2009-05-23 17:12发表的  :
伞兄没来,
鹤儿又想榨南方兄的油水啊?
那赶紧送礼先:)
对对,卧兄点醒梦中人
鹤儿要抓紧哦
如果你实在没啥好送,就送点儿李时珍当年发现的草药吧,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31 16: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鹤儿这篇文章一撂就是好几天,
再提上来瞧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6-10 15:11 , Processed in 0.13341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