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130|回复: 14

[推荐] 诗话理论(摘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2 08: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录者:负棺人



  ?序?
  大部分资料手工摘录于《中国诗话辞典》,对原篇段落略有调整,力求易懂,主题采取类比或反比手法,互相对照,相辅相成。只摘取个人认为对楹联创作有极大借鉴作用的一些诗学资料(包括非辞典中的一些资料),而且尽可能涉及到各方面的关键元素,并以简单例句佐证,以便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08: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质彬彬】
  中国古代儒家美学文于文学内容和形式关系的见解。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美学意义是说:“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应该统一,达到质文兼备,情文并茂”。否则“质胜文”即没有文采或不佳,文章就粗野,就缺乏艺术感染力。反之“文胜质”既内容空虚而文藻华丽,文章浮华,就不能取信于人,只有“文质彬彬”,内容与形式统一,才符合文学艺术美的规律。
  
  相关:〖血痕与墨痕〗清代贺贻孙区分真诗与假诗的比喻。其《诗笺》云:“盛唐人者,有血痕无墨痕;今之学盛唐者,有墨痕无血痕。”所谓“血痕”比喻诗的本质内容,即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诗人独具的个性等等;所谓“墨痕”,比喻诗的表达形式、语言、格律等因素。比如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堪称是血痕。而“无墨痕”不是指没有形式,而是指诗人抒写感情极其自然,并不刻意雕琢诗之形式,人们读诗感受到诗人情感而忽略了形式。
  
  例句:某人诗作“舍弟江南殁,家兄塞北亡”,有人阅之同情,慰之,被告之,实无此事,只为对仗工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08: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达】
  中国古代儒家美学一个基本范畴,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辞达而已矣”。宋朝的苏轼曾对“辞达”作过解释,他认为,作者如能用自己的语言,正确的表达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主观的思想感情,那么,文章的作用就很大了。清代学者潘德舆就把“辞达”称之谓“千古文章之大法”,以其细论之“杨柳依依”,能达杨柳之性情者也;“蒹葭苍苍”,能达蒹葭之性情者也。任举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百世之下,如在目前。不但要求掌握客观事物的“理”,且要把它表达出来;还要探索物之妙趣,即主体对客体的审美感受,并把这感受也表达出来。
  
  相关:〖得意忘言〗与诗学相关的古代美学概念,意谓语言不能充分地表达思想,故而高深微妙的见解只有“忘言”之后才能体会。言是通向意的桥梁,然而只有突破言的限制才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语见《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注:其他资料,非辞典摘录)
  
  注:显然,道家的“得意忘言”,是比儒家的“辞达”更进一步也更彻底的观念, 但我坚持认为一个成熟的联家,应该要包容两个不同观念的存在,并从中发现各自的相对合理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08: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意逆志】
  孟子提出的分析理解文学作品的方法,语出《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可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以得之”。“以文害辞”,就是以个别字体割裂全句的意义,结果失之断章取义;“以辞害志”,就是以辞句的表面意义歪曲其内在思想,必然有违诗之本意。因此孟子主张根据完整的诗篇去探索作者原来的意图,去分析作品的实际内容。这就是“以意逆志”,“意”是批评家的想法;“志”是诗人的志趣,关键在于批评家能否“知言养气,知人论世”。批评家只有注重自身的人格修养,并能具体运用“知人论世”的客观批评方法,才能避免断章取义,掌握作品的实际内容,正确理解作者的本意。
  
  相关:〖知言养气〗孟子关于培养审美能力的见解,所谓“知言”,就是能够正确感知不同语言形式所表达出来的不同思想内容;而“养气”,则是指将外在的思想道德原则经过持久不懈的修养功夫转为内在的精神个性。
  
  相关:〖知人论世〗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原则,“知人”就是要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并由此体察其为人;“论世”,就是要考察诗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特点。知其人,论其世。
  
  相关:〖知音〗刘勰关于文学鉴赏与批评的理论,他认为公允而恰当的评价文学作品是不容易的,因为“音实难知,知实难逢”是其主要原因。而客观上说“文情难鉴”,“篇章杂沓,质文交加”复杂多样,从主观上看,往往“知多偏好”。但作品本身是有客观标准的,可以评价的,关键在于批评家须掌握文学创作特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所以《知音》指出:“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08: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立象以尽意】
  中国古代儒家美学的基本命题,语见《周易.系辞上》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简单来说,艺术形象的特点,就在于以个别表现一般,以单纯表现丰富,以有限表现无限。所谓“立象以尽意”,也就是说具体的形象可以表现无限深远幽隐而丰富复杂的意念。它在美学史上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一方面把“象”与“言”区别开来,强调了“象”表现“意”的特殊功能;另一方面又把“象”和“意”联系起来,以区别抽象逻辑概念。
  
  相关:〖采奇于象外〗唐代皎然对诗歌创作艺术思维的特殊要求,语出《诗议》,所谓“采奇于象外”,是要求诗人在诗歌创作艺术思维的过程中,既要能准确把握自然物象的具体形态,又要能超越其外观而发掘其精微的内在神理意蕴,超越其个别存在而发现普遍规律,在一个较深的层次上实现心与物,情与景的交融。
  
  例句:咏雪联 远近枝横千树玉,往来人负一身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08: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华启秀】
  晋陆机关于文学创作的见解,语出陆机《文赋》:“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以花为喻,要求文学创作不因袭前人的陈辞旧意,犹早已开过的花宜谢而去之,独出心裁的新词新意,如未开之花宜开而用之。陆机一方面强调创作的独创精神,主张“谢华启秀”,另一方面,“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认为创作必须汲取“群众之沥液”。这是对文学发展过程中继承与革新辩证统一的客观规律一种自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08: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熔裁】
  刘勰关于作文炼意与炼辞的论述,熔即熔意,提炼文章的主题思想,使之纲领分明;裁即裁辞,删除不必要的文辞,使之芜秽不生。通过熔意裁辞达到“情周而不繁,辞运而不滥”。他认为炼意和裁辞须同时重视,不可分割,但从内容决定形式出发,强调炼意应先于炼辞,且决定炼辞。
  
  相关:〖芙蓉出水〗南朝梁代钟嵘在《诗品》中引用汤惠休对谢灵运诗歌特色的概括,所谓“芙蓉出水”,是比喻一种自然天成,清新华美的诗歌风貌。宋代叶梦得《石林诗话》也讲:“初日芙蕖,非人为所能为,而精彩华妙之意,自然见于造化之妙。”
  
  例句:池塘生春草、水木湛清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08: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警策】
  中国古代诗论术语,意谓诗文中可以使全篇夺目生辉突出主旨的片言名句,就是一篇的警策。语出陆机《文赋》:“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立片言而居要”使全文生辉,是一条具体创作经验,是文章求深、求精、求新的途径。但若过于强调片言名句在整篇中的作用,不利于文章主旨的深刻表达。
  
  相关:〖诗眼〗是宋人惠洪在《冷斋夜话》提出的诗歌术语,指一首诗中最精采的一两句妙语,如人的眼睛可以传神,诗中有诗眼,则通篇皆活,满纸灵动。
  
  例句:“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08: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感】
  中国古代儒家美学关于灵感的见解,语出陆机《文赋》“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应感,即在文艺创作中应物感于心的灵感现象。陆机认为灵感的出现是突发性的,不可预期。当灵感到来时,艺术家在创作中冲动极为强烈,思如风发,言若泉涌,想象极为丰富。一旦灵感消失,六情底滞,好像神志全部飞去,人如枯木,思若涸流。陆机认为应感交会时才会产生佳作,应感闭塞时勉强写作只能事倍功半。
  
  相关:〖苦思〗唐代皎然用以表述诗歌创作过程中诗人苦心经营,艰难构思的心理状态的术语,皎然要求诗人能经过“苦思”,达到一种有如“不思而得”的不见雕琢痕迹的化境。
  
  相关:〖化境〗清代贺贻孙称诗歌所达到的最高美学境界语,其《诗笺》云:“诗家化境,如风雨驰骤,神出鬼没,满眼空幻,满耳飘忽,突然而来,倏然而去,不得以字句诠,不可以迹相求。”详言之,化境表现为:艺术形象丰富多变,意蕴丰厚含蓄;结构跳脱开宕,又潜气内转,不见痕迹。诗的整体意境具有恍惚迷离之美。
  
  例句:《题苏小小墓》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久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08: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音声迭代】
  晋陆机关于文学应重视声律美的见解,他认为文学的美感力量不仅在于会意巧,遣言妍,而且还在于运用清浊音更迭字句,造成节奏韵律之美。但声音的变化奥妙无常,关键在于作者能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做好字句安排,使声音低昂有序,这样文章的节奏音韵就像开渠引泉合乎自然,否则,就会音韵失宜,文章也失去节奏韵律了。
  
  相关:〖浮声切响〗永明声律论对诗歌创作上运用四声的具体要求,语出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就是在一首诗中平声与仄声字要相间运用,以造成“音韵尽殊、轻重悉异”的声调变化,使之韵律和谐有节奏美。
  
  相关:〖具眼具耳〗明代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提出的诗论主张。其核心在于强调:诗既是视觉的艺术,又是听觉的艺术。既有它的形、义可观,又有它的声律可咏。形、义当求其风格;音调,当求其和谐。要求眼耳并用,能透过诗歌形义和声律的表面把握它的实质,深入理解和领会诗歌可观可咏的本质特征。
  
  相关:〖兴象风神〗明.胡应麟著《诗蔽.内编》:“作诗大要不过二端,体格声调,兴象风神而已。体格声调,有则可循;兴象风神,无方可执。譬则镜花水月:体格声调,水与镜也;兴象风神,花与月也。必水澄镜明,然后花月宛然;倘若昏鉴浊流,求睹二者?”(注:其他资料,非辞典摘录)
  
  例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12-12 07:44 , Processed in 0.23700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