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87|回复: 49

[原创] [推荐阅读]乱翻书(添加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7 19: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六年以前,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文学为主,评论,传记及其他为辅。把一些杂感写下来,和各位分享,有愿意看看的可以相互交流。
    
  开始,看国产当代名篇,诸如,张炜的《九月寓言》《古船》,王安忆的《长恨歌》,最早的开始的是《尘埃落定》。
  接下来是《白鹿原》,《废都》,《马桥词典》,《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红粉》,《大浴女》等等,还有一堆短篇中篇集。
    
  然而,一切都在一天出现了改变,那一天我拿起了迈克尔翁达杰的《英国病人》,从此,我的阅读主要放在了西方现当代文学上,因为他们的优秀,因为他们的深刻。
    
  仿佛沉沦,越陷越深。
  
  看的第一本外国短篇小说集是《疾病解说者》
    
  作者裘帕拉希利,是美国当代最出色的短篇小说作家。她的短篇不追求惊奇的情节,在平缓的叙述中融入了诸多人生感悟。拉希利是印裔,乡愁在她的文字中占据着显著的位置。隔年,还看了她的长篇处女作《同名人》主人公竟然叫果戈理,可见,她对大师的喜爱。08年,在《周末画报》上看到,拉希利的新的短篇集再次获奖。
    
  可能是巧合,翁达杰来自孟加拉,拉希利、奈保尔、拉什迪是印裔,他们的睿智和细腻令人赞赏。
    
  同时看的另一个短篇小说集是《狐狸的婚礼》,近50篇短篇小说,受益匪浅,其中的一些篇章还历历在目,肯定需要重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7 19: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候,好像每个人都在谈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如果没读过这本小说,就显得太没文化了。于是去了书店,买回来读了,非常有哲学意味的一部小说,对一般读者而言算是高难度的啦。随后还看了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布拉格之恋》,戴刘易斯主演的。米拉米昆德拉让我感到,读小说还需有一定的哲学基础,于是买了《哲学的历史》,补一下哲学知识。
    
    这以后,书店成了我常去的地方,每星期怎么也得去三四次。
    
    正赶上一个书店出清,一下子买了《加缪全集》《卡尔维诺集》《莫利亚克集》《纪德全集》
    
    最先看完加缪,那个著名的《局外人》,端的是不一样,冷得彻骨。还有《鼠疫》和《堕落》等等,其中《堕落》是以第二人称写就,十分少见。
    
    后来,看到纳博科夫对加缪的评价很低,说他是被吹出来的。感觉,就小说创作而言,加缪确实没有高人一筹的水准,倒是他在哲学方面颇有建树。《西绪福斯神话》,就是一篇哲学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7 19: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卡尔维诺的《命运交叉的城堡》和《看不见的城市》,看得不太明白。现在经常拿起的是卡尔维诺的《为什么读经典》??一本书评。
    
  纪德的小说只读了一篇《田园交响曲》即被征服,他是真正的大师。他的小说,只要看见就会毫不犹豫买下。现在手中有《如果麦子不死》《伪币制造者》《梵蒂冈地窖》待读。
    
  在书店,发现了威廉福克纳的书,首先看了《圣殿》,然后是《喧哗与骚动》,还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集。
  
  
  我想第一部让我有了重读的想法的书,应该是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为之感喟。跑到书店,发现了格拉斯的系列,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的,白色封皮,烫银字,都是这个风格。
    
  计有《辽阔的原野》,《相聚在赫尔格特》,《母鼠》,《狗年月》等等。由此对德语文学产生了兴趣。
    
  顺便买回的一本薄薄的《河湾》,非常好看,奈保尔的手法不俗。
    
  久闻王小波大名,《黄金时代》是要看的,关于王二,关于陈清扬,关于王小波对这个世界的讽喻。他是中国当代作家最深刻的一位。
  
  第一次体验长篇小说的煎熬是读《卡拉马佐夫兄弟》,八十多万字,斯拉夫式的冗长。知道老陀在文学上的地位,在炎炎夏日中,挥汗坚持。小说的哲学味道浓厚,所思所想,皆是关于人类理想的宏大命题,这使它看上去不太像小说。
    
  霍桑的《红字》。读来轻松,美国文学的先驱,别有韵味。《瓦尔登湖》属于修身一类的书。
    
  现在我把读过的书都收在箱子里,仅靠回忆写出来,肯定是不完全的,总有几百本了,它们带给我的改变是慢慢发生的。现在更多的关注精神层面了,对外在的倒不是那么在意了,比如衣饰之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7 19: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被红字灼伤
    
    
    
  人群兴高采烈,等着看一场好戏,等着看一个不贞女人的尊严如何被践踏被侮辱。牧师作了严肃的开场白,气氛肃穆,灵魂被提升,人人都觉得自己是审判者。
    
  那么让那个女人出来吧,让她在自责中无地自容,让她在红字的光焰里被烤灼煎熬,看着她挣扎是多么有快感的事啊。
    
  狱卒阴沉的身影牵出了并不污秽的海斯特白兰,奇怪,她的眼睛是多么明亮而清澈,她的举止娴雅端庄宛若贵妇,她的衣着整洁而美丽,她神采奕奕,似乎在赴一场盛大的集会,而她将在集会上展现绝代风华。她怀里的婴儿本是作为偷情的凭证出现的,现在却像是为了向众人展示婴儿的可爱而被抱着的,女婴甚至发出了咯咯的笑声。
    
  观众失望地发现,他们并未看见预期的惩罚,没看见可供嘲笑的荡妇,他们的失望很快被白兰的魅力所占据,她简直是圣洁的化身,还有那可爱的女婴,他们多想在她的小脸蛋上亲上一口。观众被征服了,在教会的强大势力下被一个戴着红字的女人征服了。
    
  主教和牧师都觉察了气氛的变化,他们预期的声讨和谩骂的场面没有出现,他们准备推而广之的说教显得十分无力又干瘪。怎么会是这样?一个不贞的女人竟然将民众拉向了另一边,与教会不同的一边。
    
  那被勒令绣在白兰胸前的红色的A,完全没有预料中那样带来耻辱和惊恐,它能灼伤眼睛和心灵的威力丧失殆尽。白兰在红字的衬托下更显得美丽端庄,仿佛那红字是个鲜艳的装饰,是衣服的一部分,它的隐喻被遗忘了。
    
  什么人是孩子的父亲白兰始终不肯说,教会认定这个女人不可救药,让她永远戴着那个红字吧。然而白兰的眼神是不屈服的,它穿过遥远的天空望向了更加自由更加和谐的未来。
    
  作为准备接替主教职位的最有培养前途的年轻牧师丁梅斯代尔总显得一本正经,白兰为维护他所作的牺牲深深刺伤了他,在他心里烙上了一个抹不去的红字。他是孩子的父亲,却没有勇气站出来保护女人和孩子,教会的势力是他所惧怕的,他只能远远地望着日渐长大的女儿。在红字的烧灼里丁梅斯代尔牧师变得越来越苍白憔悴,他几乎不堪忍受了,他被信仰窒息,被良知煎熬,终于英年早逝。
    
  这真是个绝妙的讽刺,教会为维护所谓灵魂圣洁所作的一切不过是在扼杀自己的最优秀的牧师,玷污所谓圣洁的恰恰是他们自己,他们为一个女人制作的红字不过标明了他们的虚伪。
    
  霍桑用《红字》给教会以沉重打击,他也用《红字》为美国文学竖起了一座丰碑,从此美国文学展现了它的无限可能性,辉煌源自红字,红字的灼伤永远地成为了一朵文学奇葩,闪烁迷人的光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7 19: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林总总,老天涉猎如此之多,可见日常生活中处处闻书香了~

很想看到对每一著作的深入解析,相信我们会看到由老天带来的不同见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7 19: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哦,有的书写了评论,有的没写。

目前的文字比较简单粗糙,算是个记录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7 19: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天共远于2010-08-07 19:41发表的 :
哦,有的书写了评论,有的没写。

目前的文字比较简单粗糙,算是个记录吧。:))


真正的知会有时一句就足够,喜欢跟着你一起读书,我也再去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2 11: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看着熟悉的马甲忍不住溜进来看看,先顶下,晚上来看,还记得老朋友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22: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神女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22: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纳博科夫对喜欢外国文学的人来说是不容错过的,仅一部《洛丽塔》就足以令人折服。老纳的短篇也看了一些,同样造诣深厚,例如:《表象与征兆》等。看见老纳就会买下,品质一定是有保证的。《天赋》有自传的影子,一个流亡者的惶惑和其对蝴蝶的迷恋充溢其间。《说吧记忆》和《微暗之火》正在书架上待读。
    
    最令人人不知所措的作家,应该是托马斯品钦。《V》这部小说直到看完最后一页,我还是处于懵懂之中。虽则如此,还是在今年买下了他的晦涩名作《万有引力之虹》,有待啃下。
    
    《卡夫卡中短篇小说》最有印象的还是《变形记》。
  
    
  
   对黑色幽默有想看的欲望。
    
    《第二十二条军规》比较杂乱,后来在纽约时报书评汇编上看到,有评论者指该书技巧拙劣,欠缺想象力。
    
    冯尼古特的《冠军早餐》和《囚鸟》,倒是不缺想象力。
    
    对《品彻马丁》的感觉也没那么强烈,据说原作在英国曾引起很大反响。可能是由于翻译和文化背景的缘故,没品尝出书中的震撼。
    
    《一九八四》和《上来透口气》是乔治奥威尔的力作,书中的情景让人感觉窒息,未来世界竟然有那么糟。
    
    还看了《美丽新世界》,作者赫胥黎。
    
    至此乌托邦三书,只差扎米亚京的《我们》还未过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12-28 19:11 , Processed in 0.09566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