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57|回复: 4

《梦中的香格里拉》草稿、素材留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8 06: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波音777从法兰克福机场呼啸腾空的那一刻,我结束了一个月的欧洲漂泊。三十多个日夜、二十多座城市,欧洲~!你给我留下了什么?是古希腊文明、文艺复兴、宪章运动、资本主义革命塑造的欧罗巴文明?还是阿尔卑斯山、维也纳森林、日内瓦湖、兰色多瑙河组成的自然风光?我极力从记忆中搜索着过往的片段,并试图将每一片风景与每一段历史的来龙去脉串联起来。然而,我不能释怀,那些灵魂无法抵达的自然部分,象梦一样在眼前闪烁;叩问未息的历史波澜,一圈圈难以静止的涟漪在心头翻滚。我的思绪陷入了困顿,一如窗外厚厚的云层,庞杂而神秘。

(一)

维也纳是我旅欧第一站。

一个雨润烟浓的黄昏,一群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从奥地利施韦夏特(Schweches)机场走了出来。沿着机场高速,我们的巴士汇入了通往维也纳的滚滚车流。窗外雨雾轻灵,远山模糊,只有起伏的轮廓依稀。没有料到,维也纳郊外如此安详静谧。公路由弯转直,城市的灯火,开始在夜幕中建立一种秩序。轻轻将一缕异国风情含在口中,缓缓地走出所有的沉思。维也纳就这样被我轻轻牵起,欧洲之行的真实步履就落在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它封存久远的历史内涵也将随眼前的风景一道向我奔来。

有人把奥地利风景喻为绿色天堂、梦中的香格里拉,因为这里有终年积雪的山峰、峡谷,有连片的森林、草场,还有清澈见底的河流、湖泊,以及无数掩映在绿荫丛中的城堡、教堂、音乐厅???约翰?冈瑟曾说过:“奥地利盛产风景”。而这些风景,在维也纳呈现得淋漓尽致。

用“梦”来形容维也纳,我相信到过维也纳的人一定认同。兰色的多瑙河在城中蜿蜒流淌,两岸葱绿的草地和河面穿梭的游轮,构成了动静结合的意境;城市建筑多是红墙赤瓦、铜绿色的拱顶,犹如画家笔下的油画;远处传来中世纪教堂的钟声,耳际回旋着从咖啡屋、酒吧飘出的莫扎特、贝多芬、施特劳斯的优美音乐。此时此刻,谁不感到这是置身在娴静、柔和的梦境之中?

然而,再安静的湖水,也有汹涌澎湃;再寂静的丛林,也有呼啸怒吼。透过岁月的风烟,当你用历史与文化的目光审视眼前的风景,你便会发现,在这些绵延的雪山、安静的丛林、古老的城堡中,曾经演绎了多少硝烟、刀光与剑影。

公元前15年,罗马的铁骑踏碎了克尔特人在此建立的诺里孔王国及其他们的绿色家园,这是兰色多瑙河第一次被鲜血染红;其后,哥特人、巴伐里亚人、阿勒曼尼人相继在正片土地上,通过征服与被征服完成了日尔曼化;直到12世纪中叶,巴登堡家族才使这个山林公国获得了独立与尊严;然而好景不长,1276年强大的罗马帝国军队再次开进了这片绿色丛林;值得庆幸的是,哈布斯堡王朝在其长达640年的统治期间,曾创造了这个国家的鼎盛与辉煌;此后,这片国土,又经历了普奥战争、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三次大的战火硝烟。

今天,当我站立在无数古人一定站立过的这片土地上,用一个东方人特有的黑眼珠打量着眼前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雨声,我突然感觉眼前的风景是那样沧桑与凝重。尽管时光不再,但人们从流走的岁月中学会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1953年10月26日奥国民议会通过了《永久中立法》,宣布不参加任何军事同盟、不允许在其国土上设立任何国外军事基地。但愿“梦中的香格里拉”能永久地远离硝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06: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从奥地利进入德国的时候,天气开始放晴。沿着巴顿将军当年的行军路线,我由南向北几乎走遍了德国的所有大中城市。就如同晴朗的天气一样,一路上心情格外灿烂。这些喜悦,一方面缘于窗外的绿色田园,一方面因为处处受到的热情、礼貌与周到的接待。这种心情一直持续到了柏林。

我明明知道,对柏林好奇,并不是宽阔的街道,高大的建筑,鳞次栉比的商厦,琳琅满目的橱窗,流水般行进的车流;也不是象征德意志命运的勃兰登堡门,绿草如茵的巴黎广场,著名的菩提树大街;当参观完国会大厦、柏林国家博物馆与柏林墙以后。我被那段凝固的历史深深震撼。战争、屠杀、野蛮、尸骨、废墟???不忍淬读的一幕幕,在眼前不断浮现。旧柏林已经沉落,战争的阴霾也已烟消,可我的心情却无法平静,一种让人不敢靠近的恐惧,始终在心中纠缠。风景与建筑本也无辜,而当你聆听完这些风景与建筑背后的故事,你不免也会不寒而栗。

历史总是通过无数的载体记录着昨天的沧桑。柏林,欧洲的心脏,她不仅见证了震惊欧洲乃至世界的那场灾难;她800多年自身的风烟,也见证了整个德意志民族千百年来的辉煌与屈辱。人类一共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都在此策动,两次又都以灭绝人性的惨败告终。理智告诉我们:智慧生命不会在同一个问题上犯同样的错误,而这个民族却重韬了历史的覆辙。是一种什么力量,能喧嚣一个民族的狂热与野蛮?歌德曾说过,德意志民族就个体而言是理智的,而整体却经常迷路。其实,历史反复证明,歌德的结论并不完全准确。1924年,还没有成事的希特勒在狱中写了《我的奋斗》,书中关于“生存空间危机”的煽动,使纳粹德国选择了毁损别人的生存空间来扩张自己。日本不也是吗?!结果怎么样呢?均以失败告终。人类生存空间本该各得其所,这是一种和谐的平衡,谁试图用不和谐的方式来打破这种平衡,都注定要失败。因此,德意志选择希特勒是个错误,而希特勒的《我的奋斗》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尽管战争的细节碾碎了柏林旧日的繁华,但今天,在柏林的街头还能找到很多呈现它昔日辉煌的遗址。这座曾一度在战火中被夷为平地,又从废墟中获得了重生的城市,她的每一处建筑或风景,都能与历史对话,都有吞吐历史风烟的辛酸往事。

国会大厦是柏林的著名历史性建筑。它始建于俾斯麦执政的普鲁士时代,从1918年魏玛共和国宣告成立,到1933年国会纵火案,再到1990年东西德统一,国会大厦几乎见证了20世纪德国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1945年5月,当红军将士将红旗插上这座标志性建筑物的时候,国会大厦的墙上留下了他们用木炭写下的词句。二战结束后,国会大厦的 “红军墙”被完好地保存下来。这体现出一个民族对自身的审视。也许英国建筑师福斯特怎么也不会料到,他当年设计的象征透明、坦诚、平等的杰作,今天却和经过岁月磨练的“红军墙”组合在一起。如果不是那场战争,如果不是为了给未来留下某种警示,我想这座堪称建筑艺术经典的作品,怎么会允许一群外国士兵在其洁白的墙壁上涂抹他们曾经占领的文字。今天我们用和平与艺术的眼光来审视这种结合,我不敢说这是对建筑艺术的糟蹋,但至少不能体现她的完美。还历史以真实,呈未来以过程,我想,战争留给这座城市的注定没有完美。

站在国会大厦的圆形拱顶,你可以俯瞰柏林全景。视线所及,整个城市都在森林与草地环抱中,就是这样一座宛如绿岛的城市,谁能想象半个世纪前她的憔悴面容。在德国历史博物馆中,有一尊按比例缩小的柏林市废墟实景模型,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都无法想象“柏林会战”给这座城市带来的灾难。整个城市几乎找不到一栋完整的建筑。当年苏联红军调集了3个方面军约250万人、42000门火炮、625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7500架作战飞机聚集到柏林;再加上德军统帅部在柏林地域部署的两个集团军群100万兵力人、10400门火炮、1500辆坦克和3300架作战飞机???如此规模的军事集结、持续三个月的轰炸与杀戮,883平方公里的柏林怎能不变成一座废墟?至于当时的战争场景,除了“尸山血河”之外,我找不到形容的词句。这让我想起了1976年中国的唐山,只不过唐山是天灾,而柏林是人祸。

德国人特别喜爱菩提树,并且很早就把柏林最宽阔的大街命名为菩提树大街。然而,柏林人终究与菩提无缘。倡导平等、信奉宽容、师法自然、普渡终生,方得菩提。而这些在战争期间都荡然无存。即便在战后,关于“柏林墙”的故事,也让我没有体会到德国人的“菩提精神”。如今,柏林墙虽然被推倒,但横亘在东西德人之间那道思想上的“柏林墙”还没有完全坍塌,地区差异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差异,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调整和愈合。这也是战争遗留的又一个怪胎。

温暖的午后,森林中散发着淡淡的花香,春天的嫩绿仿佛一夜之间从晚冬的薄雾中绽放出来。菩提树在寒风中摇曳,那洁白的花瓣,每年都要祭奠一次那些冤屈的亡灵。柏林郊外的周末,人们三五成群的躺在草坪上,和新生的树叶一起沐浴在温和的阳光中,尽情享受着和平。一切都恢复了平静与安详。收拾自己的行囊,我要去寻找下一个心灵的驿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06: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瑞士是欧洲的花园,欧洲著名的莱茵河发源在这,隆河与多瑙河流经这里,与峻岭崇山相交辉映。瑞士东有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南有意大利,西有法国,北有德国,它们众星拱月的地势,使瑞士成为欧洲这块大陆上的屋顶。

  瑞士风情万种,各有韵致。崇山峻岭中,偶有一片青翠的丘陵绿野,只是它景色优美的一部份;如果你喜欢看壮丽的高山景色及气势磅礴的冰川,那么少女峰著名的--阿莱奇冰川将不会让你失望;如果你喜欢游湖,那么有大小上千个碧波如镜的湖泊如: 风光旋旎的--卢森湖;仙乐飘飘诗情画意的--琉森湖一定会让你满载而归。

  
   
  到瑞士叹一场追风逐雪

   说到瑞士的故事,我不禁想起了十年前在成都武侯祠里看到的一副对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副对联是赵藩1903年写的,它总结了中国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诸葛亮的一生经验,揭示了正反、宽严、和战、文治和武功等矛盾对立统一的深邃思想。以此对照瑞士所走的道路,也不无相通之处。这副对联中,有两点含义尤为突出:一个是“知兵非好战”,意思是娴熟战略的人不一定就是喜欢战争。我看还可以加一句话:高喊和平的人不一定是真正热爱和平。瑞士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慈温利说过这样一句话:“你们所要的和平实际上意味着战争,而我所要的战争却意味着和平。”因为瑞士人民懂得“知兵非好战”,所以全民武装保卫中立就有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另一个是“审时度势”,就是要因时制宜,因势制宜,因地制宜。瑞士人干事情一般都抱有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从很多方面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在处理中立问题上是如此,在处理其他问题上也是如此。瑞士已经有一百四十多年没有战争,但能不能保证一千四百多年没有战争呢?不能。如果他们注意“审时度势”,准确掌握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就有可能做到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战争。

   世界上有没有消灭战争的办法呢?从瑞士这里,我没有找到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06: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瑞士是我旅欧的最后一站。

把瑞士安排在整个行程的终点很有道理。因为看了瑞士的风光,你的审美情趣会被吊得很高,其他任何国度的风景都会黯然失色。就如同“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一样,精彩总是留在最后,这才符合东方人渐进的审美习惯。

碧绿的湖水,皑皑的雪山,满目的清草;城市被森林覆盖,乡村被绿地簇拥;鲜花装点着一切,整个国家就象一座大花园,几乎找不到一块裸露的空地;随便挑选一个位置站立,然后从任何角度拍照,都是一张风景明信片,这就是童话般的瑞士。

把瑞士喻为世外桃源,不全在风景,还因了那份宁静与安详。置身这美丽的国度,你会有脱离尘世的感觉。宁静和悠闲时刻会围绕在你身边。在号称万国之都的日内瓦,清晨的大街上,没有熙来攘往的人流;在世界金融中心的苏黎士,琳琅满目的商店里,顾客也是少的出奇;黄昏时分,湖边、花园,随处可见牵着狗散步的人们;傍晚,街边的酒吧和咖啡厅里,小酌的人们一边喝酒或咖啡,一边低声聊天;到了夜晚,法国巴黎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而瑞士首都伯尔尼已是一片静谧。

瑞士不需要任何喧嚣来打扰她的清梦。有一个事例也许能体现瑞士人对安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性的尊重。伯尔尼,作为一国政治中心的首都居然没有机场。问原因,瑞士朋友耸耸肩,说这是伯尔尼公民投票的结果,他们怕飞机起降的噪音。这就是瑞士,她美得优雅恬静,富得从容不迫。


游览了日内瓦、苏黎士、伯尔尼等城市以后,总算对瑞士的美丽与悠闲有了认识,然而还不至于有一见之下赖着不走的念头,但是当来到西南小城琉森,我的脚步再也挪不开了。真没想到,在即将离开瑞士前,琉森湖送了份诗情画意给我。清晨,独自溜到湖边,我被眼前的景色粘住了:我无法描绘她的韵致,只感觉是置身水墨画中。湖面烟波蒸腾,岸边一排巴洛克风的建筑,被罩在淡如薄纱似的雾气里;几只天鹅、水鸭,缓缓向一位老人游去,等他喂食,几只麻雀落在他的肩头,也想争块面包。那一刻,我震惊了,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因为这种真实让人疑幻……托尔斯泰在《琉森》中写道:我应该向“构成生活并把自己的与我们的生活担在肩上的人那儿去寻找生命的意义”。是的,琉森总是向生命倾注关爱。而自己也因此总被时光遗忘,仿佛永远不会老去,难怪歌德和雨果都为她发出由衷的赞叹。

有人总结,瑞士的安详与从容、美丽与富饶,得益于百年无战事,对此我深信不疑。自从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定瑞士为“永久中立国”,1847年结束最后一次国内战争,这里已经持续了150多年和平。为什么在一个战事纷纭的世界、特别是穷兵黩武的欧洲,会让小小的瑞士获得如此长久的和平与安宁?何况她的西、南、北是被法、意、德等大国包裹着。说实在的,我很羡慕也很疑惑。

我时常纳闷,人人都说讨厌战争,从古代的圣贤到现代的政治家,都说反对战争,但战争从未停止过。瑞士有位学者用计算机做过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的5164年间,世界上共发生战争14513次。这些战争使36.4 亿人死亡, 财产损失及对自然、文化的摧残,更始无法估量。暴力在远古时代是适应生存必不可少的手段;在现实生活中,战争难道仅仅是狩猎文化赋予人类的遗产吗?

        问问瑞士,也许能得到启发。有天共进晚餐的时候,我向洛桑语言学院的冯教授提出了这个问题。她虽然没有思想准备,但对这样的问题还是有自己的看法。她说了很多,从瑞士古代英雄退尔谈到莫尔加尔滕战役,从“永久同盟”谈到“永久中立”,从杜南创建红十字会谈到武装保卫中立,从宗教改革谈到民主运动???她的谈话,引起了我对瑞士历史的兴趣。查看了大量资料后,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靠别人的恩赐,赢不来持久和平。瑞士除了努力扮好中立的角色外,更重要的是严格实施武装保卫中立。瑞士人在历史上当过将近三百年的外国雇佣军,英勇善战一向驰名全欧,即便是现在,也仍然严格执行兵役制度,依仗着能攻能守的山区战略地位,所以谁也不敢轻易来啃这只“刺猬”。二战期间,希特勒在攻陷法国以后,有五十个师团就部署在瑞士东部边境。瑞士为了防备纳粹军队的突然袭击,全国进行了三次大动员。其中最大的一次是1939年,在一个当时只有四百万人口的国家里竟动员了50万人。最终希特勒在这只“刺猬”前止步了,他的犹豫,是因为瑞士的同仇敌忾,还是担心东西两面应战的困难?是为了在自家后院保留一块休闲的净土,还是自身也需要一个通向外部的金融窗口?这些至今还在争论。不过我相信瑞士人众志成城武装保卫家园的决心,以及英勇善战的名头,至少是瑞士在战火横飞的欧洲免于一场灾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欧洲之行结束了,三十多个日夜、二十多座城市,那些深深浅浅的足迹,在记忆中只不过是一些过往的片段。也许欧洲文明值得我景仰的地方很多,但我从来就没有羡慕过它的物质富有,而那些从远古与近代的硝烟中获得营养的精神部落,却那么深刻地撞击着自己的灵魂,并在心中升腾。

前方,长城在望,飞机开始下降,透过弦窗,夕阳蒸发着苍茫悠远的情致,它的最后一缕光芒,即将在地平线上消失。梦中惊醒,看看自己脚下的河山,我的“香格里拉”情节浓得再也化不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06: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pre]
《梦中的香格里拉》[15论坛联合征文]

作者:天上雪莲


       当波音747从法兰克福机场呼啸腾空的那一刻,我结束了一个月的欧洲漂泊。三十多个日夜、二十多座城市,欧洲,你给我留下了什么?是古希腊文明、文艺复兴、宪章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塑造的欧罗巴文明?还是阿尔卑斯山、维也纳森林、日内瓦湖、兰色多瑙河组成的自然风光?我极力从记忆中搜索着过往的片段,并试图将每一片风景与每一段历史的来龙去脉串联起来。然而,我不能释怀,那些灵魂无法抵达的自然部分,象梦一样在眼前闪烁;叩问未息的历史波澜,一圈圈难以静止的涟漪在心头翻滚。我的思绪陷入了困顿,一如窗外厚厚的云层,庞杂而神秘。

(一)

    维也纳是我旅欧第一站。

    一个雨润烟浓的黄昏,一群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从奥地利施韦夏特(Schweches)机场走了出来。沿着机场高速,我们的巴士汇入了通往维也纳的滚滚车流。窗外雨雾轻灵,远山模糊,只有起伏的轮廓依稀。没有料到,维也纳郊外如此安详静谧。公路由弯转直,城市的灯火,开始在夜幕中建立一种秩序。轻轻将一缕异国风情含在口中,缓缓地走出所有的沉思。维也纳就这样被我轻轻牵起,欧洲之行的真实步履将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它封存久远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也将随眼前的风景一道向我奔来。

    有人把奥地利风景喻为绿色天堂、梦中的香格里拉,因为这里有终年积雪的山峰、峡谷,有连片的森林、草场,还有清澈见底的河流、湖泊,以及无数掩映在绿荫丛中的城堡、教堂、音乐厅???约翰?冈瑟曾说过:“奥地利盛产风景”。而这些风景,在维也纳呈现得最淋漓。

    用“梦”来形容维也纳,我相信到过维也纳的人一定认同。兰色的多瑙河在城中蜿蜒流淌,两岸葱绿的草地和河面穿梭的游轮,构成了动静结合的意境;城市建筑多是红墙赤瓦、铜绿色的拱顶,犹如画家笔下的油画;远处传来中世纪教堂的钟声,耳际回旋着从咖啡屋、酒吧飘出的莫扎特、贝多芬、施特劳斯的优美音乐。此时此刻,谁不感到这是置身在娴静、柔和的梦境之中?

歌德曾言:“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维也纳就是一首柔曼的弦乐,城市的每一座建筑,就象跳跃的音符,挺拔向上的哥特式建筑与富丽堂皇的巴洛克殿堂比肩而立,错落有致,体现了古典与浪漫的和谐结合。漫步维也纳街头,随处可见与音乐有关的建筑与雕塑。在格林大街的城市公园,华尔兹之王约翰?施特劳斯的雕像,就是音乐之都的象征。在老城的环行道上坐落着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那是誉满全球的金色大厅。穿过繁华熙攘的商业区,走进一条僻静的小巷,这该是莫扎特故居了。

入夜,万家灯火,维也纳被音乐融化了。站在美丽泉宫高高的凯旋门上俯瞰全城,一切是那么和谐与安详。然而,透过岁月的风烟,当你用历史与文化的目光审视眼前这座城堡,谁能料想,这里曾经演绎了多少硝烟、刀光与剑影。

    公元前15年,罗马的铁骑踏碎了克尔特人在此建立的诺里孔王国及其他们的绿色家园,这是兰色多瑙河第一次被鲜血染红;其后,哥特人、巴伐里亚人、阿勒曼尼人相继在正片土地上,通过征服与被征服完成了日尔曼化;直到12世纪中叶,巴登堡家族才使这个山林公国获得了独立与尊严;然而好景不长,1276年神圣的罗马帝国军队开进了这片绿色丛林;值得庆幸的是,哈布斯堡王朝在其长达640年的统治期间,曾创造了这个国家的鼎盛与辉煌;此后,这片国土,又经历了普奥战争、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三次大的战火硝烟。

    今天,当我站立在无数古人一定站立过的这片土地上,用一个东方人特有的黑眼珠打量着眼前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雨声,我突然感觉眼前的风景是那样沧桑与凝重。尽管时光不再,但人们从流走的岁月中学会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1953年10月26日奥国民议会通过了《永久中立法》,宣布不参加任何军事同盟、不允许在其国土上设立任何国外军事基地。原来,饱经战乱的人们,多么渴望“梦中的香格里拉”能永久地远离硝烟。




(二)

    从奥地利进入德国的时候,天气开始放晴。沿着巴顿将军当年的行军路线,我由南向北几乎走遍了德国的所有大中城市。如同晴朗的天气一样,一路上心情格外灿烂。车窗外瞬息万变的异域风情与赏心悦目的田园风光,以及沿途受到的热情、礼貌与周到的接待,都是喜悦的理由。这种心情一直持续到了柏林。

    我明明知道,对柏林好奇,并不是宽阔的街道,高大的建筑,鳞次栉比的商厦,流水般行进的车流;也不是象征德意志命运的勃兰登堡门,绿草如茵的巴黎广场,著名的菩提树大街。当参观了国会大厦、柏林国家博物馆与柏林墙以后。我被那段凝固的历史深深震撼。战争、尸骨、废墟???不忍淬读的一幕幕,在眼前不断浮现。旧柏林已经沉落,战争的阴霾也已烟消,可我的心情却无法平静,一种让人不敢靠近的恐惧,始终在心中纠缠。

    历史总是通过无数的载体记录着昨天的沧桑。柏林,欧洲的心脏,她不仅见证了震惊欧洲乃至世界的那场灾难;她800多年自身的风烟,也见证了整个德意志民族千百年来的辉煌与屈辱。人类一共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都在此策动,两次又都以惨败告终。理智告诉我们:智慧生命不会在同一个问题上犯同样的错误,而这个民族却重蹈了历史的覆辙。是一种什么力量,能喧嚣一个民族的狂热与野蛮?歌德曾说过,德意志民族就个体而言是理智的,而整体却经常迷路。其实,历史反复证明,歌德的结论并不完全准确。1924年,还没有成事的希特勒在狱中写了《我的奋斗》,书中关于“生存空间危机”的煽动,使纳粹德国选择了毁损别人的生存空间来扩张自己。日本不也是吗?!结果怎么样呢?均告失败。人类生存空间本该各得其所,这是一种和谐与平衡,谁试图用不和谐来打破这种平衡,都注定要失败。因此,德意志选择希特勒是个错误,而希特勒的《我的奋斗》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战争的细节碾碎了柏林旧日的繁华,今天,在柏林的街头还能找到很多呈现它昔日辉煌的遗迹。这座曾一度在战火中被夷为平地,又从废墟中获得了重生的城市,她的每一处建筑或风景,都能与历史对话,都有吞吐历史风烟的辛酸往事。

    国会大厦是柏林的著名历史性建筑。它始建于俾斯麦执政的普鲁士时代,从1918年魏玛共和国宣告成立,到1933年国会纵火案,再到1990年东西德统一,国会大厦几乎见证了20世纪德国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1945年5月,当红军将士将红旗插上这座标志性建筑物的时候,国会大厦的墙上留下了他们用木炭写下的词句。二战结束后,国会大厦的 “红军墙”被完好地保存下来。这体现出一个民族对自身的审视。也许英国建筑师福斯特怎么也不会料到,他当年设计的象征透明、坦诚、平等的杰作,今天却和经过战火洗礼的“红军墙”组合在一起。如果不是那场战争,我想这座堪称建筑艺术经典的作品,怎么会允许一群外国士兵在其洁白的墙壁上涂抹他们曾经占领的文字。还历史以真实,呈未来以过程,我想,战争留给这座城市的注定没有完美。

    站在国会大厦的圆形拱顶,你可以俯瞰柏林全景。视线所及,整个城市都在森林与草地环抱中,就是这样一座宛如绿岛的城市,谁能想象半个世纪前她的憔悴面容。在德国历史博物馆中,有一尊按比例缩小的柏林市废墟实景模型,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都无法想象“柏林会战”给这座城市带来的灾难。整个城市几乎找不到一栋完整的建筑。当年苏联红军调集了3个方面军约250万人、42000门火炮、625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7500架作战飞机聚集到柏林;再加上德军统帅部在柏林地域部署的两个集团军群100万兵力、10400门火炮、1500辆坦克和3300架作战飞机???如此规模的军事集结、持续三个月的轰炸与杀戮,883平方公里的柏林怎能不变成一座废墟?至于当时的战争场景,除了“尸山血河”之外,我找不到形容的词句。这让我想起了1976年中国的唐山废墟,只不过唐山是天灾,而柏林是人祸。

    德国人特别喜爱菩提树,并且很早就把柏林最宽阔的大街命名为菩提树大街。然而,柏林人终究与菩提无缘。平等、宽容、普渡终生,方得菩提。而这些在战争期间都荡然无存。即便在战后,“柏林墙”的故事,也没有让我体会到德国人的“菩提精神”。如今,柏林墙虽然被推倒,但横亘在东西德人之间那道思想上的“柏林墙”并没有完全坍塌,地区差异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差异,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调整和愈合。这难道不是战争遗留的综合症吗?

    温暖的午后,森林中散发着淡淡的花香,春天的嫩绿仿佛一夜之间从晚冬的薄雾中绽放出来。菩提树在寒风中摇曳,那洁白的花瓣,每年都要祭奠一次那些冤屈的亡灵。柏林郊外的周末,人们三五成群的躺在草坪上,和新生的树叶一起沐浴在温和的阳光中,尽情享受着和平。一切都恢复了平静与安详。收拾自己的行囊,我要去寻找下一个心灵的驿站。

(三)

瑞士是我旅欧的最后一站。

把瑞士安排在整个行程的终点很有道理。因为看了瑞士的风光,你的审美情趣会被吊得很高,其他任何国度的风景都会黯然失色。就如同“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一样,精彩总是留在最后,这才符合东方人渐进的审美习惯。

碧绿的湖水,皑皑的雪山,满目的清草;城市被森林覆盖,乡村被绿地簇拥;鲜花装点着一切,整个国家就象一座大花园,几乎找不到一块裸露的空地;随便挑选一个位置站立,然后从任何角度拍照,都是一张风景明信片,这就是童话般的瑞士。

把瑞士喻为世外桃源,不全在风景,还因了那份宁静与安详。置身这美丽的国度,你会有脱离尘世的感觉。宁静和悠闲时刻会围绕在你身边。在号称万国之都的日内瓦,清晨的大街上,没有熙来攘往的人流;在世界金融中心的苏黎士,琳琅满目的商店里,顾客也是少的出奇;黄昏时分,湖边、花园,随处可见牵着狗散步的人们;傍晚,街边的酒吧和咖啡厅里,小酌的人们一边喝酒或咖啡,一边低声聊天;到了夜晚,法国巴黎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而瑞士首都伯尔尼已是一片静谧。

    瑞士不需要任何喧嚣来打扰她的清梦。有一个事例也许能体现瑞士人对安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性的尊重。伯尔尼,作为一国政治中心的首都居然没有机场。问原因,瑞士朋友耸耸肩,说这是伯尔尼公民投票的结果,他们怕飞机起降的噪音。这就是瑞士,她美得优雅恬静,富得从容不迫。


    游览了日内瓦、苏黎士、伯尔尼等城市以后,总算对瑞士的美丽与悠闲有了领教,然而还不至于有一见之下赖着不走的念头,但来到小城琉森,我的脚步再也挪不开了。真没想到,在即将离开瑞士前,琉森湖送了份诗情画意给我。清晨,独自溜到湖边,我被眼前的景色粘住了:我无法描绘她的韵致,只感觉是置身水墨画中。湖面烟波蒸腾,岸边一排巴洛克风的建筑,被罩在淡如薄纱似的雾气里;几只天鹅、水鸭,缓缓向一位老人游去,等他喂食,几只麻雀落在他的肩头,也想争块面包。那一刻,我震惊了,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因为这种真实让人疑幻……托尔斯泰在《琉森》中写道:我应该向“构成生活并把自己的与他人的生活担在肩上的人那儿去寻找生命的意义”。是的,琉森总是向生命倾注关爱。而自己也因此总被时光遗忘,仿佛永远不会老去,难怪歌德和雨果都为她发出由衷的赞叹。

    总结瑞士的安详与从容、美丽与富饶,众口一词的结论都会说得益于百年无战事,对此我也深信不疑。自从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定瑞士为“永久中立国”,1847年结束最后一次国内战争,这里已经持续了150多年和平。为什么在一个战事纷纭的世界、特别是穷兵黩武的欧洲,会让小小的瑞士获得如此长久的和平与安宁?何况她的西、南、北是被法、意、德等大国包裹着。说实在的,我很羡慕也很疑惑。

    我常常纳闷,人人都说讨厌战争,从古代的圣贤到现代的政治家,都说反对战争,但战争从未停止过。瑞士有位学者用计算机做过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的5164年间,世界上共发生战争14513次。这些战争使36.4 亿人死亡, 财产损失及对自然、文化的摧残,更始无法估量。暴力在远古时代是适应生存必不可少的手段;在现实生活中,战争难道仅仅是狩猎文化赋予人类的遗产吗?

    问问瑞士,也许能得到启发。有天共进晚餐的时候,我向洛桑语言学院的冯教授提出了这个问题。她虽然没有思想准备,但对这样的问题还是说了很多,从瑞士古代英雄退尔谈到莫尔加尔滕战役,从“永久同盟”谈到“永久中立”,从杜南创建红十字会谈到武装保卫中立???她的谈话,引起了我对瑞士历史的兴趣。查了大量资料后,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靠别人的恩赐,赢不来持久和平。瑞士除了努力扮好中立的角色外,更重要的是严格实施武装保卫中立。瑞士人在历史上当过将近三百年的外国雇佣军,英勇善战一向驰名全欧,即便是现在,也仍然严格执行兵役制度,依仗着能攻能守的山区战略地位,所以谁也不敢轻易来啃这只“刺猬”。二战期间,希特勒在攻陷法国以后,有五十个师团就部署在瑞士东部边境。瑞士为了防备纳粹军队的突然袭击,全国进行了三次大动员。最终希特勒在这只“刺猬”前止步了,他的犹豫,是因为瑞士的全民皆兵,还是担心东西两面应战的困难?是为了在自家后院保留一块休闲的净土,还是自身也需要一个通向外部的金融窗口?这些至今还在争论。不过我相信瑞士人众志成城武装保卫家园的决心,以及英勇善战的名头,至少是瑞士在战火横飞的欧洲免于一场灾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欧洲之行结束了,三十多个日夜、二十多座城市,那些深深浅浅的足迹,在记忆中只不过是一些过往的片段。也许欧洲文明值得我景仰的地方很多,但我从来就没有羡慕过它的物质富有,而那些从远古与近代的硝烟中获得营养的精神部落,却那么深刻地撞击着自己的灵魂,并在心底升腾。

    前方,长城在望,飞机开始下降,透过弦窗,夕阳蒸发着苍茫悠远的情致,它的最后一缕光芒,即将在地平线上消失。梦中惊醒,看看自己脚下的河山,我的“香格里拉”情节浓得再也化不开了。


[/pr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12-27 16:22 , Processed in 0.09217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