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23|回复: 0

《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7 20: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梅》
梅花以其冰清玉洁的品格和傲霜斗的精神倍受人亲睐,梅花也以其暗香盈袖的气韵和素艳高雅的姿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中有许多咏梅,它们或托梅言志,赞凌寒独放的骨;或描形摹态,抒身世坎坷之悲;或点化生情,发思乡怀人之慨。下面择取部分咏梅,稍加类析。

(一)、傲霜斗之花。张谓的《早梅》描写近先放的寒梅,形神兼备,自成高格。“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花先发,疑是经冬未销。”寒梅远离村路,临近溪桥。暗示了早梅地处偏僻,其位幽微,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关爱。人的感受和发现既凸现了探索寻觅的惊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凌寒独放的姿。齐己的同题作则托梅寓意,状志传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里,昨夜一枝开。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台。”一株自信满满,光华四射的梅映射出一颗迎难而上,积极进取的心。

(二)、伤时感怀之花。李商隐的《忆梅》描写梅早秀先凋,抒发人坎坷不幸的身世之悲。“定定住天涯,依依向华物。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三)、思乡怀人之花。孟浩然的《洛中访袁拾遗不遇》抒写人访友不遇,闻梅思的万千感慨。“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流露出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亦可看出友人滞留异地而思念故土的深挚情怀。王维的《杂》(其二)采用见友发问、借梅发慨的形式,抒写强烈的思乡念亲之情。“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绮窗寒梅,何以让人刻骨铭心,念念不忘呢?其间肯定有许多与之相关的人和事、景和物,寒梅实际上成了作者心中的故乡的象征。远行千里,久在异乡,永远也忘不了那株梅,那扇窗,那个家啊!高适的《人日寄杜二拾遗》开头四句则以乐景反衬乡愁。“人日题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战乱年代,饱经忧患的人颠沛流离,客居异地,即便遇上叶萌芽,梅花盛开的好景致,也目不忍见,愁肠百结。思乡的凄惨在亮丽的景色映照下更其沉重。高适的另一首咏梅《塞上听吹笛》写将士思乡,情绪乐观,气象宏阔。“净胡天牧马还,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吹一夜满关山。”胡地本无梅花,此实是描写明朗照的边关有人吹奏《梅花落》的情景。羌管悠悠,声声传情,可在将士们看来,仿佛梅花,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关山,这分明就是故乡的梅花啊。思乡念亲尽在侧耳倾听、闭目遐思之中。梅花,声、色、香、态,负载了边关将士多少深情厚意。
超山为江南三大赏梅胜地之一,超山梅花尤以“古、广、奇”三绝而闻名于世,素有“十里梅花香雪海”之美誉。初春二月,花蕾绽放,方圆
十里遥天映白如飞雪漫空,甚是壮观。已故金石书画大师吴昌硕生前酷爱超山梅花,曾留下“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何时买棹冒雪去,便向花前倾一杯”的千古佳句,并选择身后与超山梅花相伴。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AD/200701/9.js"></script>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岭上红梅 范大成
雾雨胭脂照松竹,江面春风一枝足。
满城桃李各焉然,寂寞倾城在空谷。
《水经注》曰:水黑曰卢,不流曰奴;山不连陵曰孤。梅花屿介于两湖之间,四面岩峦,一无所丽,故曰孤也。
有人说孤山不孤。如汪汝谦有诗道:点缀西湖久已无,老坡重现在西湖。玲珑杰阁生蓬岛,掩映长堤列画图。一水空烟随意度,双峰高髻宛堪呼。更将放鹤亭扶起,始信孤山转不孤。
俗话说杭州有三怪:即‘长桥不长’、‘断桥不断’、‘孤山不孤’。林则徐革职后曾有诗赞曰:“世无遗草真能隐,山有名花转不孤”。 孤山不孤苏沧桑孤山的孤独,是一种充盈的寂寞。北宋著名诗人林和靖。他生于钱塘(杭州,隋朝之前称钱塘),原名林逋,从小资质聪慧,立志为学。成学后,游学于江淮间,以诗会友。他作诗填词、书画绘画,造诣精深,但秉性恬淡好古,无视富贵功名,不求荣华利禄,自题:“道着权名便绝交”,一生不出仕,连宋真宗都请不动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12-12 05:18 , Processed in 0.10865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