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01|回复: 37

[原创] [推荐阅读]茶 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 16: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able=100%,#0000ff][/table]茶 痴


        我酷爱喝茶,爱到一日不可无茶的地步。这一生走来,茶与我不离不弃,大概什么好茶名茶也品过,什么次茶滥茶也尝过,乃至喝茶成了与吃饭睡觉同等重要的事。当然,喝茶于我,也跟吃饭睡觉一样普通,不奢求,不刻意,随遇而安。
        一天,友人送了我一袋绿茶。我随手撕开袋子,将茶装入茶罐,并沏上一杯。
        茶还热着,我拈起茶杯,觉有幽香飘溢,既而浅浅地啜饮了一小口。入口那一霎,品到一缕淡淡的清香,清香里又夹了一丝甘甜。但似乎到底还是香味有余而韵味不足,如我所料,这茶普普通通、平平常常,与一般的茶没什么两样,权且爽口止渴足矣。
        然则半盏茶尽,忽而觉出那淡淡甜香里依稀含着一丝丝儿的苦,苦味虽细,却缠绵不去。细细品之,那苦还不是一般的苦,是一种悄然袭来且本自天然的苦,是一种若有若无且不甘不已的苦,是一种咂摸不透却妙不可言的苦。据说但凡好茶,好就好在它的味道里藏了一点苦,苦得有品位,苦得有性格,苦得恰到好处。三千年前的《诗经》就这样记载:“谁谓茶苦,其甘如荠。”品咂之后才觉出,这茶的味道确有玄机。
        俄顷,再看手上的空杯,温馨袅袅,隐隐撩人。我恍然悟出:这茶不错,端的好茶啊!
        晋人陶渊明说:“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我道茶中也有深味,而且丝毫不逊于酒。酒的深味,须醉入飘忽如梦的境界,迷迷糊糊地去寻,纵是寻得,怕也难免会迷迷糊糊地失去。连五柳先生都不否认:“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意虽在,可惜分辨不清了。有道是:“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这里说的是,茶却不然,茶之深意,你尽可在平心静气、神清气爽的状态下,从从容容、真真切切地去寻味。想象一下,你或在庭院,或在书房,或三两知己,或一人独处,悠哉游哉,啜饮香茗,点滴甘苦,濡润心田:“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加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试问人生在世,还有什么比品茶更雅致的享受吗?何况还不是一般的茶,而是“汤嫩水清花不散,口甘神爽味偏长”,香甜爽口,清韵怡神,蕴含了人生真味的茶呢!
        但这茶,究竟是什么茶呢?
        我急忙找回随手丢弃的茶袋。那是一个普通的锡箔纸软包装,通体红色,上边印了三个黑色行楷字,原来是个人名,一个女人的名字。她是谁呢?在我的记忆中,似乎茶界、商界的名流中没有她,文艺界、学术界的明星中也没有她。管她呢,爱谁是谁!英雄莫问出处,好茶也不论品牌,但喝好茶,莫问其他。
        得到好茶,感知了茶的品性,对茶就越加珍惜。每次喝茶都要一小口一小口地徐徐品味,让口中所有的味蕾浸润其中,令茶的香甜沿着舌根缓缓沁入。待那香甜的味道渗入心壤的一刻,宛若一条清澈的溪流穿过所有的日子,顿觉气静神宁,万念俱寂,温馨满腹,彷佛整个生命都都释然了、熨帖了、圆融了。继而,微合的眼睑中会噙着一颗珍珠般的清泪,宁静中凭它浸染良久,也不舍得溢出来。此时的我,心无旁骛,只存了一个心念:这茶的味儿,真真像极了人生!
        好茶须知性,明珠忌暗投,这茶遇了我,也是善缘。我不禁沾沾自喜:恐怕唯有老道若吾、沧桑若吾者,才辨得茶之品性,品得个中三味吧。味道者,味之道也;人须老道,方知味道。若是不曾拥有一定的人生阅历,不曾爱过、恨过、赢过、输过、痴狂过、执著过,何以咀嚼到人生的核仁,品尝到生活的真味,悟出那沁了苦的甘甜才是尘世的馈赠呢!“未经沧海难为水”,何况茶乎!
        遗憾的是,那一罐茶很快就告罄了。再去买,却走遍大街小巷也难以寻到。越是寻不到,那茶便越显得珍贵;茶越珍贵,我也就越发地渴望,冥思遐想中全是那茶、那味。我怀疑那味道已留在我的记忆中,说不定在我生命基因链的某一环上,已经复制了它的因子。故而,常常在欣赏一段名曲或一幅名画时,在读到一篇好文章或一首好诗时,那种味道会不经意间触及我的某根神经,茶瘾便勾起来,以至口中也会分泌津液,所有的脏腑都殷切地期盼着。这时候,一个强烈的念头便会油然而生:要是能喝上一杯那茶,就是活神仙了!
        寻索名茶的那一段时日,茶对于我简直就是个谜,是个不解之谜。茶的味道是怎么来的,茶的魔力为什么那么大,为什么同样是茶,品质却不同呢?后来,茶店掌柜引用一句农谚,解答了我的疑问:“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便是草”。原来我所迷恋的味道,只有明前茶或雨前茶才具有,或者说非头一波采摘的春茶不可,若在其他时段采摘,茶味就逊色多了。可见,关键在于采青时机的把握。当然,采青后的杀青、烘晒等工序,也很要紧,但首先是时令。答案虽然有了,却总觉得它不大符合逻辑。为什么越是稚嫩的茶,滋味反倒越浓厚、越老道呢,成熟和单纯为什么与生长期不是成正比呢?我越发迷惘起来。
        一天,从一家店铺前经过,忽而为里边传出的歌声所吸引。那是一位不知名的女歌手唱的一支不知名的歌,歌声很委婉,不甜不腻也不晦涩,竟使我这个向来对流行歌曲不感兴趣的人,也不由自主地驻足屏息,侧耳谛听。那店铺是我上下班的必经之地,每天都要路过两三趟。不知是那家店铺只有那一张碟,还是那家店铺的老板独独喜欢那位歌手,里边翻来覆去播放的总是她的歌,而且动静还挺大,生怕过往行人不捧场似地。我很自然地成了她的拥趸,每逢路过都要留心地听听,听得熟了竟也能哼唱它三两句。为什么会这样,这其中有没有什么缘由,我却没想过。
        久而久之,我渐渐地听出点门道:原来打动我的不止那旋律、那歌词,也不止那歌手所倾诉的情感,而是那歌声本身,是歌声本身的魅力。虽是女声,却难得具有迷人的磁性,清丽而圆润,醇厚而绵长,听她唱歌犹如品茶似地,回味无穷。我好生奇怪:她的歌里究竟藏着什么秘密,为什么听了她的歌,会使我久未重温的品茶感觉和茶的味道,全都找回来了呢?是我遇到知己,还是她遇了知音?造化中是什么样的法则能超越形态,使互不相干的茶与歌通过声带与耳膜发生共振呢?冥冥中是什么样的魔力能跨越时空,让素昧平生的人产生共鸣呢?
        失去名茶,却由歌中偶得茶的味道,也算“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庆幸之余,我突发奇想:既然歌里能找到茶的味道,不妨在茶的世界中用心找找看,不论什么茶,只要有那味道,名不名倒是其次。果然,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搜索,终于在众多名品中寻到两三种,味道虽稍逊一筹,毕竟聊胜于无吧。不管怎样,我终于找到朝思暮想的味道了,品茶与听歌可以一同享受了!歌曼妙,茶色浓,“陈香皓齿有馀味,更觉鹤心通杳冥”,好不快哉!
        直到有一天,路边听歌的一位女粉丝的惊叫,才使我得悉歌手是谁:一朵普通的花儿,一个普通的姓氏,合成一个极普通的名字。巧的是,歌手的名字竟与我所迷恋的茶一字不差。我蓦然醒悟:原来梦寐以求的茶是她的茶,难怪听她的歌与喝她的茶都是一个味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通感”吧,造物弄人真地很奇妙!后来,又得知她很年轻,却很有名,拥趸无数。这一点倒是意料之中,能具备为顶级茶冠名的资格,当然名不虚传了。正如“人以茶传,茶以人传”,古虽鲜见,今已存焉。
        茶与歌出自同一个人,而且是一个女孩,这跨界忒有点大。那么,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却让我百思而不解。不久,我终于得知了她的根底,原来她可不是一般的歌手,而是一位影视歌诸坛多栖,且知名度很高的大明星。嗣后,终于在电视里见到了她。她长得很美、很甜,性格活泼、幽默,又略带些书卷气。看了她主演的一两部影片和电视剧,角色虽然不同,但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之间,都洋溢着她所特有的那个味道。我不懂表演,不知这是她的长处还是短处,反正我喜欢那味道,就如同我喜欢她的歌、她的茶那样。我一有空闲就打开电视,边看她的MV边品茶,沉浸在舞乐歌茶的意境中,尽情感受她的风雅韵味。一日,茶至七盏,曲至三叠,我忽生疑问:她所特有的那种苍凉、浑厚、千回百转的味道,到底是怎么得来的,这与她浅浅的阅历是多么不相称啊?
        感叹之间,她突然站在我的面前,眼里含着幽怨,望着我不语。我大吃一惊,疑其所见,以为是梦。未几,她莞尔一笑说:“先生,你有所不知!茶的芽叶虽采于早春,生命短暂,青春易逝。但她是生在多年长成的茶树上,而茶树又生在饱览沧桑的大地上,谁敢断言稚嫩的芽叶,就不能从大自然中汲取累积亿万年的精华呢!所以,芽虽青,叶虽嫩,也当茹古涵今,温柔敦厚。同是一个理,我的歌、我的戏和我的人生,虽然都很稚嫩,但我在努力学习,继承先贤的文明传统,以使我本身成熟起来,使我的作品厚重起来,难道你还没感觉出来么?”
        她讲得头头是道,且朗朗如歌唱一般。我自愧失之偏颇,有违公允,支支吾吾地不知如何作答。尴尬之际,一不留神,她却悄然走了。四顾寻她,不见踪影,只见电视里的她,仍在唱着她的歌。错过当面致歉的机会,我顿觉怅然若失,懊悔不及。我不顾一切地大喊,却忽而惊醒,才知是梦。
        醒来后,忆及梦中情景皆栩栩如生,茶香茶味仍在口中,歌声语声犹在耳畔,活生生的她亦有血有肉有名有姓。一切都宛如亲历,怎么会是梦呢?遂将所历如实记之,即有了上面的文字。友人读罢,捧腹而笑说:“分明是个梦嘛!我何曾送你过什么茶,那歌、那人又何处去寻?梦就是梦,本无一物,何必当真!”我百般争辩,却拿不出实据,只得作罢。
        答案求不到,心又不甘,痴迷若我,只得留此存照,以鉴后世。若笑吾痴,痴亦茶痴,本无其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 17: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痴 痴到这样的境界不多见
答案自在你心中,境由心生。
你的梦缘于你的境,你的感悟。
不痴,我看到的是情与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 21: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久日不见泊客兄,叫人喜出望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 08: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茶痴,这般断想,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当所有的感官去体验新的信念,并把新的信念视为理所当然时,毋庸辩解,因为有信念的感觉实在太好了,即便得不到的,也因为这个过程而受益非浅,更兼潜意识里的影响,想象一些状态是你心中生长的花朵,散发着芳香,也有了别人可以分享的收获,诸如这篇文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 16: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泊客兄一向可好..
老兄这是痴茶兼着痴人吧
其实来说,苦中泛甘,不特是明前茶或雨前茶
凡坡/山之面阴一侧(常有雾更好),茶叶采来按绿茶制做之法.(相对于半发酵和发酵茶而言)
都有甘甜,也不是非得嫩尖,非得季节.
那位茶掌柜是外行了.

其实最好的茶是不苦而甘,如清水饮来见甘__如龙井者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 18: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晨风于2010-05-03 16:31发表的 :
泊客兄一向可好..
老兄这是痴茶兼着痴人吧
其实来说,苦中泛甘,不特是明前茶或雨前茶
凡坡/山之面阴一侧(常有雾更好),茶叶采来按绿茶制做之法.(相对于半发酵和发酵茶而言)
都有甘甜,也不是非得嫩尖,非得季节.
.......


各尽其味吧,偶也喜欢有些许苦味的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 18: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茶,完全陆羽似不必
但我觉得产地是第1,凡上籍茶,都有其属地.
最好是坡/山之阴一侧,茶树少见日晒.
采摘之时节也有因素,但只在取其新鲜度一端,
如我们吃当季收上来的庄稼,谓之吃新米饭类类
茶香亦不是论茶之首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 21: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水许久不见,这一来已然成“痴”。好一个茶痴,分明是心神品味茶韵。人生的真味,尽在这茶韵之中。
虽亲手制作过绿茶,却是一点也不懂得品味,尤其新茶,小饮便茶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4 07: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新茶下来了吧,似乎台湾的茶园开始收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4 12: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酷爱喝茶,爱到一日不可无茶的地步。”
先问候一下茶友。
俺算不得茶痴,只是喜欢喝而已,喝过的茶也不算多,春天龙井,秋天乌龙,偶尔喝点普洱但不十分喜欢那味道,更未达到楼主这份痴对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7-24 04:10 , Processed in 0.10743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