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96|回复: 5

2010年3月6号湖广会馆赓扬集___程派郭伟<春秋亭>   叶派李宏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8 21: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湖广会馆赓扬集

湖广会馆赓扬集票房(位于虎坊桥北京工人俱乐部北邻)____
    营业性票房京城首推活动于湖广会馆大戏楼的庚扬集票房。其前身是北京京剧院著名花旦演员李世英女士于1993年创办的&quot;北京京剧卡拉OK&quot;。票房活动地点几经迁移,湖广会馆大戏楼修复后即迁此活动。李世英女士白手起家,历尽艰辛,苦心经营,从在丰盛歌厅活动时观众几十人经发展到今天,每周日上午9时演出,买月票(40元/位)观众近200人 ,当场买散座(10元/位)百人左右,每场听众250-300人。演唱者多为京城名票,每场必请五六位以上著名京剧演员来助演,故大受观众欢迎。加上李世英女士生动活泼花旦型的主持风格,票房火爆,是现时仅有的有营利的票房。

2010.3.6湖广会馆赓扬集___北京京剧院郭伟(程派)清唱&lt;春秋亭&gt; 选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21: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2010年3月6号湖广会馆赓扬集___程派郭伟&lt;春秋亭&gt;&nbsp;&

2010.3.6湖广会馆赓扬集___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团长李宏图(叶派)清唱&lt;小宴&gt; 选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8 23: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2010年3月6号湖广会馆赓扬集___程派郭伟&lt;春秋亭&gt;&nbsp;&

曲艺盛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8 23: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2010年3月6号湖广会馆赓扬集___程派郭伟&lt;春秋亭&gt;&nbsp;&

百年戏楼铸辉煌??湖广会馆弘扬民族文化侧记          /   张亚军     

    提起散布在京城各处林林总总大大小小上百家会馆,就不能不说说宣武区的湖广会馆,这个有着190年悠久历史的著名人文景观于1996年6月全面修复后,坚持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戏曲精品,振兴戏曲艺术,普及戏曲知识,成了京城颇有盛名的“戏曲王国”。

    老湖广会馆过去就有个戏楼,供来馆的湖广藉举人聚会时品茶看戏。修复湖广会馆,开掘会馆新的功能,宣武区委、区政府力主重建戏楼,并把它做为常年性上演戏曲节目的基地。
   
    就这样,湖广会馆踏上了构建“戏曲王国”之路。会馆大戏楼修复伊始,他们便马上与北京京剧院签订了演出合同。这对北京京剧院来说,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此后,双方在演员阵容、演出剧目上下了很大功夫,力争使在湖广会馆的演出达到高水平、高质量。经过努力,在近一年的演出中,保证了每晚有一场优秀传统剧目上演,每场都有国家一级演员领衔。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张学津、赵葆秀等都粉墨登场,奉上佳作。观众十分满意,称赞不已。而更多的舞台演出,也推动了北京京剧院艺术产品的更新和提高,同时还增加了剧团的收入,给剧团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戏曲艺术的内容十分广泛,种类繁多。为全面弘扬戏曲艺术,充实戏曲舞台,湖广会馆除京剧外还积极组织昆曲和越剧等其它剧种的演出。

    昆曲是中国古老的剧种,词句文雅,内容生动,唱腔优美,深受一些戏曲爱好者喜爱。在北京就有一个业余昆曲爱好者组织:北京昆曲研习社,是由著名文学家俞平伯先生创办的。但让昆曲爱好者不能满足的是,这些年昆曲的演出是越来越少了。越剧则有90多年的历史,其唱腔缠绵委婉,扮相清丽优雅,过去很受人们欢迎。但这些年,它在京城戏曲舞台上也少有露面。北京有一家越剧艺术研究会青年实验剧团,可自成立以来一直没有相应的演出场地,一年也演不了几场。现在不同了,湖广会馆为它们敞开了大门,每月定期为昆、越两剧种提供演出场地,这不仅为这两个古老艺术品种的发扬光大创造了条件,也让喜爱昆曲、越剧的朋友们有了个固定的去处。

    节假日,历来是宣传、普及戏曲艺术的良机,湖广会馆见机而上,抓紧不放。一年来,他们利用节假日举办了一系列大型的戏曲演出活动。去年春节,他们与北京电视台一起举办了春节戏曲晚会“戏楼曲萃”,展示了近年来舞台少见的传统节目和优美唱段。还面向广大群众推出了唱大戏活动。在正月初一至初十下午,由北京京剧院,中国京剧院,北京河北梆子剧团等多家剧团轮流为群众做公益性演出。前来观看的群众十分踊跃。类似这样的节假日公益性演出,湖广会馆先后举办了200多场。而一年来,各种专业剧团在此则演出了近700场,吸引国内外观众达十几万人。

    湖广会馆在大力组织各种演出,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节目的同时,更没有忘却那些戏迷票友们。他们知道,戏迷票友是戏曲艺术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直接动因。因此,为了给北京的戏迷票友提供一个活动场所,湖广会馆在戏楼开业之初,就在每周日举办“京剧OK”活动。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组织起已停办百年的“赓扬集”票社。“赓扬集”票社是由谭派须生名票王君直等人当年在湖广会馆组成的,那时非常活跃。此次重建票社,受到戏迷的热烈欢迎,很多人闻讯而来。票友社每逢星期天活动一次。这一天,伴随着戏楼里清脆的锣鼓点和悠扬的琴音,台上台下,名家、票友、戏迷欢聚一堂,饱耳福,过唱瘾,其乐无穷。而每次活动的票价仅为10元。这项活动,为广大戏迷开辟了一个永久性的参与场所。一位普通职工说:他每星期都带着外孙来,在这舒适典雅,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里欣赏演出,简直是精神上最美好的享受。他要让子孙从小就能了解国粹艺术,而小外孙久而久之也渐渐迷上了京剧。

    湖广会馆为振兴弘扬戏曲艺术的努力是全方位的,除全力做好搭台唱戏这项工作外,他们还想到保护戏曲艺术文物和普及戏曲知识这件大事。

    戏曲艺术在我国源渊流长,特别是京剧更被世人誉为“国粹”。千百年来,戏曲艺术留下了很多宝贵资料,这是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史的见证,保护好这些资料,无疑是件功德无量之事。而且,观众来看戏,特别是一些海外游客,大都愿意趁此时机,多了解一些戏曲文化方面的知识,而诺大的京城,竟没有一个像样的戏曲博物馆,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因此,当宣武区委、区政府决定重修湖广会馆时,便想到要在这里建个戏曲博物馆,以弥补这个空白。时至去年9月,北京戏曲博物馆终于正式挂牌并对外开放,展厅设在重建的乡贤祠和文昌阁内。馆里以京剧艺术为主,展出大量珍贵的戏曲史料、各种藏品达1200多件。开放后,吸引了众多的戏曲爱好者前来参观。

    振兴弘扬戏曲艺术,根基固然要扎在国内,但湖广会馆并不是单打一,而是来了个双管齐下,把目光也瞄向了国际市场。这不仅能为会馆带来丰厚的收入,还能向外国人一展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风采,促进京城旅游业的发展。鉴于此,湖广会馆自修复之始,便和多家旅行社建立了固定联系,使到湖广会馆看戏,成为各旅行社组织海外旅游团到京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修复后的湖广会馆完整保留了清代戏台风格的戏楼和曲径通幽的古朴建筑风格,很受外国游客的欢迎。看到这样富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古迹,外国游客均赞不绝口,特别是能在此欣赏一台美妙绝伦的京剧节目,顺便还可到戏曲博物馆了解到中国戏曲的相关知识,更是乐不可支。随着外国游客的来来去去,湖广会馆的大名在国外日益叫响。一些外国首脑及夫人也慕名前来。象法国总统希拉克夫人、刚果总统卡比拉都到此观赏了京剧,并无不为京剧的优美舒展而折服,称赞中国的京剧太美妙,太迷人了。

    湖广会馆如今在京城,在国内外都已小有名声。它作为历史文物的功能,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也正在随着知名度的提高而日益发挥出来。然而,作为一个文化产业,会馆的经营者告诉笔者,成功源于定位准确,特色突出,以振兴、弘扬传统戏曲艺术为主,符合时代精神,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他们沿着这条路不懈地走下去,随着百年戏楼的日益辉煌,湖广会馆这个“戏曲王国”也将更加灿烂夺目。

       ----[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00: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Re:2010年3月6号湖广会馆赓扬集___程派郭伟&lt;春秋亭&gt;&nbsp;&

我羡慕的是
赓扬集40蚊的月票...
还随时能看到角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9 07: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2010年3月6号湖广会馆赓扬集___程派郭伟&lt;春秋亭&gt;&nbsp;&

40蚊的月票,真不算贵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6-17 05:18 , Processed in 0.09171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