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711|回复: 48

散  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8 01: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性情】

        性情这玩意,不能求同存异,即便是再亲密的人。

        人之所以形形色色,性情不同之故。所有的情志表达,会因为性情而异,所以好恶不同,忧喜不一。

        性情凸现者,称之为个性分明。一件事,或者一种现象,不同性情的人会赋予不同的理解。也正是因为如此,有的人会云淡风轻,有的人会耿耿于怀。

        性情影响了人对事物的判断,左右着对事物的理解,其形成并不是单一的。经历、累积而来的心情、某种微妙以及既定的是非观都会成为其因素,越是情感丰富的人,会变得越是错综复杂,很多事情的做法,也会为人所不理解。

        性情是一把刀,磨得利薄,固然是断物轻松削切如泥,可是也就变得脆弱,削到最后,剩下的也就不多了,切之所去,刀之不存;若使其厚钝,也许会用得久些,也含蓄宽容些,只是没了脾气,也等于没有锋芒,如此,什么都削之不去,留着最后,混沌无知了。

        我曾因性情为世所容,而后又因性情而为世所不容。可见,此物原本就是因人而异因境而迁因心而幻因情而生的。因为性情而获得一些感觉,也因为性情祛散一些感觉。人和事,性情中来,性情中走,最后,我还是我,性情还是那种性情。勃然大怒时,性情像恶魔一样狰狞,心里柔软时,性情如天使般可人。是鸩是药,也许只有饮者自知了。http://www.qinxiaojianqi.com/peiyuexiazai1/qingyi/%E6%9A%97%E5%A4%9C.mp3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8 01: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问好息羽听经    
夜深了,明天再拜读大作
关于这类禅说的文字,雨辰一直很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8 01: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寒夜冷心,写点字暖暖罢了。看得越是明白,心却越是冷寂,苦不堪言,无法超脱,更别说是禅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8 01: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斑竹不会介意我在这里自言自语盖楼消遣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8 02: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

       人之所见,必发所思。见为思所倚,思即见所解。所以说感觉,来自于人的所见所闻,而其归属,则是所思所解了。

      禅说三种境界,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是山。所见所闻者,不外乎目睹耳闻之事,是形态表现种种,而后入脑经心,变成思绪。直观对待,就有一是一,此为见山是山矣。心情幻化,则异化万千,也就见山不是山了。

       佛云相非实相。说的并不是一切都是虚空伪假,而是说我们看到听到的,不一定都是本来。万物衰枯,霜冻雪覆,本应是颓废消寂的,可却正是生机萌发之机;冰河之下,暗流汹涌,息灶之间,仍有暗火。一切事态,融合反正之因,所以,有笑里藏刀之辈,也有冷面热心之人。

       人的感觉,往往取决自身心情赋予的理解,或喜或厌,或拒或迎,都是一己之思。做到本来,也就是禅说之第三种境界反璞归真,非常人之所能悟也。以平常心度之,又以分别心解之;越是思虑之切,越是纠缠不清,到最后,简单变得复杂,复杂的却始终还是复杂。

       每个人的行为习惯不一样,所以理解就会有偏差。感觉偏移时候,越是揪住不放反而会越缠越乱,反之放任自流,估计也就脉络依稀,见到几分本来了。

      世人心诡,人性凉薄。几分热情几许厚道不过是应对世态人心的伎俩,说到底都是自私刚愎的,各执一端段,互不放下,勉强迁就,也是百般不乐意一心不情愿。所以,别看都是客套温情,其实,还是各怀鬼胎的。

       如此说本来,估计很多人还是不愿意的,可是不愿意又能如何呢?本来还是本来。说什么朋友之情兄弟之意,感觉不好了未免也就眉目含恨拂袖而去,到最后来落得个鸟兽散乌鸡眼。此故,那堂皇佛殿莲台高坐的泥胎,见此闻此从那是不动容,一副慈悲模样,目光流转似在说:“见多不怪,浅薄本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8 1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性情是一把刀,磨得利薄,固然是断物轻松削切如泥,可是也就变得脆弱,削到最后,剩下的也就不多了,切之所去,刀之不存;若使其厚钝,也许会用得久些,也含蓄宽容些,只是没了脾气,也等于没有锋芒,如此,什么都削之不去,留着最后,混沌无知了。
欣赏如此睿智的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8 11: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别让事实掩盖真相
见之实乎?无闻,无知,无真相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8 17: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样,第一张PP能不能换下?有点触目惊心滴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8 17: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愁善感是写字人的特点吗?很多时候欣赏你的才气,有时又讨厌你的才气,动不动就忧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8 18: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壶中月于2010-02-08 17:45发表的  :
多愁善感是写字人的特点吗?很多时候欣赏你的才气,有时又讨厌你的才气,动不动就忧郁。   
乱世出英豪,现在太平盛世,写字人更少了鲁迅先生犀利文笔,多了几分忧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7-24 09:34 , Processed in 0.09886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