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步韵:
春日
水榭惊春落红乱,长堤柳絮舞斜风.
忽闻屋后黄莺唱,素手轻弹绿绮中.
绿暗红稀评:构思新颖别致.
我们还是先来看诗:
水榭惊春落红乱,长堤柳絮舞斜风.
忽闻屋后黄莺唱,素手轻弹绿绮中.
这是一首饶有风趣的小诗,在暮春的某一天,某一时刻,有一个所在,或是家园,或是某一旅游区,总之,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有一个寂寞的人......
这个人依凭在房门前的水榭旁,眼前,落花纷纷飘落在水里,顺水飘向远方,长堤上,一排排的绿柳,正迎风舞絮.落红","柳絮",都是暮春景象,点出时间,时值暮春.惊,乱,下的好.惊,谓时光如梭,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乱,落红纷纷,一是落花的状态,二是心情;落红乱,是连续的,柳絮飞是弥漫的,很形象很传神地将主人公的纷繁思绪表现出来,化无形为有行,化抽象为具体.即所谓的:情融于景.
这时,忽然听到后院传来悦耳的琴声,把她的思绪吸引了过去.她马上回身去后院寻找.忽闻,这里是徒转,技术非常好,从无声转到有声,由声音引出另外一个人.转出另一个人的意义在哪里呢?这便是上善的巧思所在.
我们注意到上善用了"绿绮"一词."绿绮"是司马相如的一把琴.这里有个典故:当年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才情十分倾慕,曾经用绿绮弹奏一曲"凤求凰"追求卓文君,为酬知音之遇.现在代指古琴.上善此处用典是部分取意.
作者引出的这个人是以此实现情绪的转化.当你一个人满目落花柳絮,伤春感慨时,突然听到悦耳的琴声,你的情绪马上会被转移,有沉郁转向欢愉.何况古琴奏的是你喜欢的曲子,真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觉,而且,这里给读者留下了遐想的空间,两个主人公会不会发生一个美丽的故事?
构思巧妙.同时,也扩展了诗所描写的内容,使诗的内涵得到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