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714|回复: 30

家乡掌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3 23: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兴化简介­

        我的家乡江苏省兴化市位于长江三角洲沿江经济带,地处江苏泰州、扬州、南通、盐城经济区交汇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9°43′至120°16′,北纬32°44′至33°13′,属北亚热带湿润区。全市面积2393平方公里,辖34个乡镇,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市水域面积近120万亩,水质达到国家地面水田类标准,大气环境质量优于国家Ⅱ级。土地面积359万亩,有机含量高,土质肥沃。
        ­兴化古称昭阳(兴化是战国时楚国武将昭阳的食邑),自然条件优越,水上资源丰富,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所以兴化又称为水乡,也称楚水(有“自古昭阳好避兵”之说)。

        兴化文化底蕴丰厚,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名胜古迹众多,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  工农业稳定发展,经济实力逐年增强,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优质棉、脱水蔬菜基地,水产品总量居全省首位,1991年进入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行列,2003年成为全国县城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  历史文化、生态旅游蓬勃兴起,郑板桥、施耐庵文化旅游、金龙门明清市井风情、乌巾荡风景区、李中水上森林、大纵湖风光生态等一批旅游景点得到开发,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是都市人群向往的新兴旅游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23: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兴化水浒港与《水浒传》
        水浒港,现名避风港。位于当年得胜湖与车路河入口处,现兴化林湖乡湖东口庄湖西村境内。距城十一公里。相传名著<水浒传>得名于此.
        南宋建炎四年(1130)11月,水泊梁山英雄张荣联合贾虎、孟威、郑握等首领率一万多渔民义军转战南下“决策与虏遇于溱潼村,佯走兴之缩头湖”(嘉靖《兴化县志》卷二)。义军联舟入缩头湖后“作水寨以守”、“布迷阵以待”。部分义军在“茫茫荡荡,尽是芦苇蒹葭,密密遮定港汊”(《水浒传》79回)的“得胜湖与车路河入口处”用芦苇、干草、竹片编成水上城寨,再在城墙内外及寨顶以泥浆涂抹,称为“东茭城”,又叫东寨。(中寨位于其西北的龙宫潭,现名“老爷大堂”)。城(寨)门名曰:“湖东口关”。
        南宋绍兴元年(1131)夏,张荣义军“以舟师伏击于城东缩头湖”(邑志)与金兵决战于湖上,击退金兵主帅挞懒,杀获驸马葫芦巴等一万人,活捉挞懒叔等三百人,取得得胜湖大捷,湖名由此改为“得胜湖”。
        张荣把一万多梁山火种带到兴化,取得得胜湖大捷后,没有交出地盘接受朝廷招安,他们最后大多以兴化为归宿,在得胜湖周围安顿了下来。据守湖东口关隘的义军,在关口北边的湖荡沼泽地中挖了一条“斜”形的港汊。它蜿蜒一里多长,南接车路河,北通得胜湖。义军们在港汊的两边垒土墩,筑垛子,搭棚舍,分散居住,以打鱼为业。港汊位于“沉龙荡”的西北,“龙王港”及“血桥”(原名“洪桥”、又名“泓桥”。宋末,一大旱之年,官府命水浒港人掘胜湖中的泓、潭寻水,他们在现庄址一低洼处掘得一眼“妖怪泉”,里面的血水像洪水一样涌出。后来,他们迁到这里居住后,在上面建了一座“洪桥”镇妖。传说,施耐庵《水浒传》开篇中的“遇洪而开”即取材于此)的西部,湖心“龙宫潭”(现名“老爷大唐”,俗名“白龙家”,《周经》载“湖心有潭,白龙居之”指的就是这里。)的东北端。这里地处传说中的湖心白龙吸海水之“宝地”。这里湖水溅溅,荡草芊芊,鸟雀阵阵,四野茫茫,有如水泊梁山的风光,故得名“水浒港”。
       “岸上炊烟袅袅,湖中帆影幢”,“周泗港汊数千条,四围方圆八百里”(《水浒传》78回)“风云骤起鱼龙狎,波浪惊翻鸟雀呼。”(元詹澍《七律。得胜湖晓泛》),“沙鸥点点轻波远,荻港潇潇白昼寒。”(清郑燮《板桥道情初稿》),“光澈玉壶栖鸟定,影沉金镜蛰金龙。”(明初宰相高谷),恰是当年水浒港及其周围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
        元至正13年(1353)正月,白驹盐场盐贩出生的张士诚“结寨得胜湖”,“五月破高邮,六月徇扬州”,后又过长江,得苏州。湖中部分渔民随义军南下江南,将梁山义军斗争的传说故事流入苏杭一带。当时客居苏州的兴化人施耐庵开始从民间传说、流行书稿中及这些梁山后代的口中收集创作素材。他以张士诚盐民起义为背景,结合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的故事开始蕴酿撰写《江湖豪客传》。
        元至正十四年(1354)六朝枢密院判官董抟霄率重兵剿灭湖中起义义军,俘虏的数千人悉被处死,湖中尸体漂浮,哭声传数里。水浒港中的部分渔民转徙他郡。第二年,张士诚卷土重来,逃亡的渔民得以重归故里。
        元末,辞去钱塘小吏避居苏州的施耐庵,因潜心撰写《江湖豪客传》,推辞掉邑人吴王张士诚所邀的军师一职,结怨吴王。“事业集成忠义传,用资话柄归故里。”(《水浒传》81回)他先到江阴祝塘东林庵隐居挥毫,后回归故里阳山极乐庵粉饰书稿,再到得胜湖东边的水浒港开馆授渔民子弟,一边收集张荣等水泊梁山英雄后代中流传的梁山英豪的传奇故事,一边续写《江湖豪客传》45回后的人物春秋。为《施氏家族谱》作序的邑人道光1845年进士陈广德中写道:“春明景和,佳哉风日,蜡屣于阳山之溪,课耕于胜湖之宝”。其中的“胜湖之宝”,即当年的水浒港,今天的湖东口湖西村的避风港。
        洪武二年(1769),天下已定,年逾古稀的施耐庵为感激水浒港一带张荣义军后代为其后半部书稿提供了大量写作素材,更为《江湖豪客传》面世后将遭禁所忧,遂将书名改为《水浒传》,以昭示后人要永远记住他在湖中小渔村中这段“旁引收博,增添粉饰”的难忘经历。
        得胜湖边的水浒港本可以随《水浒》名著一起名扬海内外,因大明太祖听信僚幕鼓惑的施公在兴化写妖书蛊惑穷人造反的诱说,派人到兴化追缴《水浒》书稿,使其累祸。洪武三年(1770)施公从落叶之地的施家桥赶往淮安,将书稿交与其门人罗贯中,托他粉饰后半部书稿并排定108将位置,临终前嘱其设法保护水浒港及其周围村庄中的梁山好汉的后代。罗贯中遵师遗嘱,特派人到水浒港嘱当地渔民永不用水浒港名。从此,水浒港改叫“避风港”。
        水浒(避风)港后来人烟绝迹的原因是:水浒港中的大部分渔民在明永乐年间被朝廷强行迁徙北京良乡和天津皇庄,少部分渔民或逃往外乡,或躲藏于湖荡中。形势安定后,这些逃亡者又回到水浒港一带活动,或散落到湖周围的村庄,或在祖居地顽强挣扎。邑志曾载曰:“明初,东乡二十里绝无人烟”。地处湖东口的水浒港,冬季出水面,夏季没洪涛。“棚舍荡无存,破舟挂树梢”(道光诗人韩弼元)渔民日渐流离。有几个怀念祖居地的水浒港人,在离原住地向东三里的车路河北岸(龙王港、沉龙荡、洪桥边。)筑庄基,垦荒田,隔湖荡,以种粮、栽菜、打鱼、养菱藕,植芦苇、蓄荒草为生,结束了世代打鱼的生活。庄名取为“湖东口庄”。后来,他们在庄东建了一座龙王庙,庙中供龙王菩萨和张、贾、孟、郑四尊像,每年在龙王生日(农历六月十三日)这天举行声势浩大的庙会;在龙王之子??湖心白龙回家探母之日(农历六月初六)曝衣物、塞鼠洞、扫屋顶、为牲畜洗澡、到龙宫潭或沉龙荡清污物,撒素花,漂纸船。“六月六,家家洗牲畜,户户扫祖屋.。”(江苏谚语《省志。文化卷》)“六月六,人人吃焦屑,一口焦屑一块肉。”这一古谚语流传很广。他们借用多种方式缅怀葬在水浒港周围垛上的祖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 23: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恩,兴化确实是个水乡,美女应该很多,呵呵

小图上得胜湖那里怎么看不到湖,是不是都填了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4 06: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羡慕的是,有钱有时间走遍全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4 14: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写江苏的赞一个
是苏地(宁)给了我混饭7的牌牌...
兴化这些年办了好多钢厂呢,戴南那特多.
去了喝酒都是上五粮液
奔着有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4 16: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兴化原来是水乡啊,看图上兴化附近是高邮,我只知道高邮的咸蛋,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6: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车路河上的一盏“明灯”?湾朱庄
        湾朱庄,原名朱家庄。位于兴化城东28里的车路河“S”形大弯东水湾处,因姓氏和地名而得现名。南接朱胖舍,北与魏家舍隔河相望,西通湖东口,东邻陈宽庄。
        相传,车路河是丁溪场通招远场上南官河的一条运盐河,百姓称其为“官河”。朱家庄居河北岸。元至正十三年(1353)白驹张士诚率起义盐民,沿此河西进,至朱家庄河段遭官兵围捕,周围庄上的村民与义军一起合力击散官兵。后老百姓称此河为“军捕河”。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张称吴王后,军捕河改称“胜(圣)驾河”。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兴化“自二月至八月不雨”,天大旱。胜驾河枯竭,“车路河底往来无阻”。沿岸的田地龟裂,禾苗枯死。飞蝗以其鲜活而旺盛的生命,充盈于草田农舍的角角落落,压抑已久的瘟疫也在此时借尸复活。兴化“富者告荒包赈,贫者逃荒横索”(清江苏巡抚林则徐语)东乡唐子、戴窑一带的灾民们成群结队地沿着古胜驾河道西行,或背井离乡,或往城中吃舍粥、领赈药。望着烈日炙烤下的河道中漫天的黄尘,缓移的车轮,惶恐的饥民,一位站在自家门前的年逾7旬的朱婆婆,趋步走下码头递茶相慰。“道旁借问何处行?乡人但指扬州城。扬州富盐多,酒肉朱门盈。”(清诗人杨涛《流民叹》)灾民的不幸,让她泪花盈眶。她喊来一批信男善女,在自家舍前的空地上搭了一座敞蓬,供灾民休憩。白天,她煮粥烧茶接济路过的灾民;晚上,她组织人收殓倒毙河道中的“无名尸”。月余,庄东独亭子垛上多了百余座无主新坟。这年冬天,朝廷为嘉勉东乡百姓助“巡检都御史李遂、右佥都御史唐顺之在(丁溪)、白驹、刘庄等地尽歼来犯之倭寇”,拨官银沿胜驾河道中的车路浚深开挖古胜驾河(车路河由此得名)。按规划,庄东河中间垛上的无主坟该迁移,河岸两旁的部分房舍要拆迁。朱婆婆跪求治河官员,哭诉道:“这些灾民苦了一生,落魂这里未过百天,岂可让孤魂不安乎?”治河官员认为她是刁民,将其押送县衙处置。庄上村民集体来到县衙前,为其击鼓鸣冤。朱婆婆和村民们以大明太祖“流民插草立标之地永不变更”的诏令和朝廷以孝悌治天下的法则为由,与知县胡顺华据理力争,终保无主坟地和庄址未移它处。车路河在庄东改道向北600多米,形成了一个“S”形大弯。总长42.5公里的车路河只留下了这一处大水湾。
        朱婆婆死后,庄上的人为了纪念她,把庄名改为“湾朱庄”,并在庄东其赈灾的凉棚处建了一座大庙,庙旁建了一座朱婆婆祠堂,定期供奉她。朱祠顶上安了一盏长明灯,昭示朱婆婆的善德世代相传,永不熄灭。
        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朝廷借府帑疏浚车路河,同时欲截取湾朱庄河段的大弯。村民们连续多日在朱婆婆佛堂里举行盛大的悼念活动。朱婆婆善灾民,保庄址的义举感动了挑河民工。他们或怠工,或脱逃,迫使官府收回了截弯成命。1983年县人民政府结合兴筑兴(化)丁(溪)公路,拓宽浚深了车路河。出于减少费用、保护历史文化古迹和耕地之诸目的,湾朱庄河段这个有400多年历史的车路河中唯一的“S”形大水湾得以保留。
        古老的湾朱庄见证了车路河的历史变迁。朱婆婆的故事像奔腾不息的车路河水一样永远流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4 19: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等明年的油菜花开了,去玩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4 22: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MS那里的大闸蟹也和阳澄湖的有一比
那里还有同学,
电话中说起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08: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巍巍贞节坊


        兴化城的四牌楼上共有47块匾。其中有一块写有“兄弟联芳”的,是为魏祁、魏郁兄弟俩而树立的。因为这兄弟两个在康熙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685年同年同科考取进士。
        魏氏兄弟是魏应嘉的后人。魏应嘉,字宾吾,在明朝万历三十二年考取进士,授汝南府推官,后为兵部左侍郎。魏应嘉后来告老还乡,在兴化城隍庙的东首落户安家。这里一直被称作为魏府。
        魏应嘉在家30年,潜心研究理学。理学,是指宋朝明朝学者所研究的儒家哲学思想。特别是宋儒程颐、程颢,通过对《大学》、《中庸》、《孟子》、《论语》为标指,穷究天理,创立了北宋的理学学派。他们的再传弟子朱熹,继承发展了二程的理气关系,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故后人称理学为程朱理学。
        由于皇家的肯定与支持,程朱理学越演越烈,到了后来,则被穿凿演变为附会经义,而说天命的学术了。宋明理学的核心就是一句话:存天理,灭人欲。
        在充满理学氛围的家庭里,魏应嘉的后人个个都是读书知理的,并且旁及整个家族。
        相传魏应嘉的一个侄女嫁给居令如,19岁生一子,一年后丈夫去世,21岁的魏氏便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儿子多病,魏氏对他更是多一分呵护。谁料儿子英年早逝,魏氏孤身一人又一次挑起家庭重担,爱孙胜爱子,爱媳胜爱己,在长达66年之中,魏氏坚贞地为居家守业创业,直到86岁去世。
        今日的兴化市舍陈镇居家庄上,所有的居姓都是她的后代,都是她用全部心血浇灌出来的枝枝蔓蔓。
    至今居家的居姓每当说起她,都尊敬地称她为牌坊太太。因为居家庄曾经树立着一座贞节牌坊,那上面刻着:旨,旌表贞节,居令如之妻魏氏。
        那是一座高高耸起的牌坊,用青石搭建而成;上面刻有游龙,以及吉祥的花纹;牌坊南首两边,竖有石鼓;石鼓上雕着狮子盘绣球,还有刘海戏蟾。
        这座贞节坊别致而独具匠心,它不像其他牌坊,高大而空洞,可以穿行。居家的魏氏贞节牌坊,却是和供庙相联,都是用青砖青瓦砌成,嵌有青砖刻成的浮雕;供庙顶部的脊背两端装着兽头,供庙内砌着神台,好让子孙们烧香供拜。
        听一位老人诉说,当年建造贞节牌坊时,牌坊太太还健在。就在为神庙屋脊安装兽头时,轮番三次,就是安不上去,急得瓦匠满头直冒汗。站在一旁的孙子,似乎明白了什么,他拉着牌坊太太悄声问道,奶奶,莫不是你曾经有着什么过错吧?菩萨不让安置兽头。牌坊太太想了又想说,是的,当年丈夫死去,一个远房叔叔见到自己年轻美貌,曾萌动过心思,在一次交往中,用轻薄语言挑逗,当时自己没有严词责备,而只是淡然一笑的。
        说到这儿,忽听到庙上的瓦匠在惊呼:啊,装好了,安装好了!
        贞节坊,人们心中的贞节坊,竟然容不得一个年轻女子有半点的杂念。
        然而最为令人费解的事情发生了。
        解放前,日本鬼子开着小汽艇到处扫荡。居家周围的民众为了免遭鬼子的侵扰,将河西的关帝庙拆除,用庙上的砖瓦填到南北贯穿的横津河中,阻挡鬼子的汽艇行进,这下关帝老爷流离失所了。人们出于对关老爷的崇敬,就将关老爷请坐到牌坊奶奶的供庙之中,让人们供奉牌坊奶奶的同时,也不忘供奉关老爷。
        居姓的后人好像并没有多想什么。因为自从牌坊太太清除杂念以后,大家也都没有了杂念。
        即使读过几本圣贤书的孔门弟子也没有提出过异议。因为大家知道,关老爷虽说没有来得及研究理学,可他读过儒家的书,同样是读书知理的。《三国演义》上就有记载,说关老爷护送刘备的两位夫人时,白天走马行路,晚上让嫂嫂休息,而自己则是正襟危坐在灯下看书,而且是看的经过儒家祖师爷孔夫子编撰过的《春秋》。这还不算,还让周仓抱着青龙偃月刀站在自己的身边。
        载入经典的史实,深深地烙在人们的心头,就像牌坊太太的贞节牌坊一样,巍巍地树立在人们的心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12-29 12:09 , Processed in 0.09757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